海地簡史:災難深重的曆史原因 ZT
(2010-01-18 13:50:21)
下一個
位於加勒比海的海地發生特大地震,據說遇難者可能達到10萬。中國雖然與海地沒有外交關係,但是,中國在幾年前仍然向混亂的海地派駐了維和部隊,因此,海地特大地震發生後也引起很多中國人的關注。中國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救援隊伍到達海地,這是一支經受過汶川地震考驗的救援隊伍。相關報道說,這次地震是200年來最大的地震,這個說法差不多等於說,這是海地獨立以來最大的地震。海地現在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地震使它雪上加霜。但是,海地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它在西方文明500年的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享有很多“世界第一”,因此,海地今天的悲慘命運,與它的曆史息息相關。
海地近代史的第一個階段可以稱為印第安人滅亡階段。海地的命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它是最早“被發現”的,用歐洲中心論的文明眼光,海地是美洲土地上最早沐浴歐洲文明的地方。哥倫布第一次到達美洲,便在海地建立了西方人的第一個殖民地。如果我們要羅列海地無數個“世界第一”,應該從哥倫布開始。“海地”在印第安語中是“多山”的意思,原先是整個島嶼的名字,歐洲人後來將這個島改名為“伊斯帕尼奧拉”,當時島上約有100萬印第安人。不到10年時間,這個島全部被征服,成為殖民地。哥倫布來到這裏50年後,島上的印第安人隻剩下500人。因此,海地也是“第一個”遭受西方殖民者種族滅絕的地方。此後不久,海地的印第安人徹底消失。當然,有一部分印第安人是逃離的,但依然沒有逃脫被屠殺的命運。當年海地的一個印第安酋長帶著部眾逃到了古巴,西班牙人殺到了古巴,抓住了這個酋長。處死這位酋長之前,西班牙人要求印第安酋長皈依上帝,酋長說:“有西班牙人的天堂,我不去”。
海地與歐洲文明的第一次接觸就此結束。海地的第二個階段是海盜階段。這個島上因為沒有了勞動力,對於西班牙來說,暫時失去了興趣。海地還有一個“世界第一”,它是美洲第一次出現“黑人”的地方,從非洲運來的黑人奴隸,首先被運到了海地,但一開始規模不算大。海底幾乎成為無人區後,這個地方在較長時間裏成為歐洲海盜的根據地,其中有法國、荷蘭、英國等國的海盜。海盜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西班牙要壟斷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因此,海地的曆史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自由的市場競爭,完全是謊言,它從一開始就是壟斷和戰爭。前幾年的好萊塢電影《加勒比海盜》中戴普扮演的海盜頭子,有較為明顯的法國特征,也是符合事實的。海地位於伊斯帕尼奧拉島的西部,由於法國海盜和移民越來越多,西元1665年,法國宣布現在海地這塊地方是法國的殖民地,西班牙打不過法國,十幾年後,接受了這個事實。因此,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從此便有了兩個國家,西部的叫海地,東部的叫多米尼加。海地的命運進入第三個階段。
海地的第三個階段是法國統治時期。法國人統治海地時期,是海地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西元1780年,歐洲市場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產自海地。海地出產的上述農產品,比整個西印度群島加起來還要多。西元1791年,海地的蔗糖產量占據世界首位。海地成為法國最為富庶的殖民地,海地也被稱為加勒比海中的“一顆明珠”,這顆“明珠”的基礎,就是黑人奴隸。法國統治海地的100多年間,海地長期維持50多萬名黑人奴隸,到18世紀末,海地島每年進口的黑奴占美洲奴隸輸入總量的三分之一。輸入奴隸的原因很簡單,島上原先的印第安人都滅絕了,歐洲人沒有勞動力,隻好用黑人奴隸。奴隸平均每天勞動時間18-19小時,海地島上法國種植園裏的黑奴,勞動壽命平均隻有7年,也就是說,如果黑人18歲被抓到海地,一般活不過25歲。
海地曆史的第四個階段是爭取獨立及以後,也是戰亂、野蠻和血腥的時期。自從黑奴被引入海地,在白人奴隸主殘酷的壓榨下,海地的黑奴經常發生大規模逃亡或武裝起義,這種狀況在美洲其他地區也出現。西元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英國的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成立了一個新興的國家,美國。美國的獨立給美洲所有殖民地都發出了一個信號:殖民地是可以擺脫宗主國獨立的。西元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法國大革命”。在這種外部形勢下,西元1791年,海地20萬黑奴爆發了大規模起義,經過十幾年的鎮壓、屠殺和各殖民國家的角力,西元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獨立。這是海地一個非常光榮的“世界第一”。雖然美國獨立在海地之前,但是,美國是白人反抗白人的獨立,海地是黑人反抗白人的獨立,它是美洲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它也成為此後其他美洲奴隸製國家爭取自由、爭取獨立的榜樣。
海地獨立戰爭延續了十幾年,此後,西方國家始終想把海地納入自己的囊中,但是,海地的黑人堅決不願再做奴隸,他們在自己的《憲法》中又是“世界第一”地廢除了奴隸製(比美國早多了)。前麵說過,在法國人的統治下,富庶的海地號稱“加勒比海的明珠”,海地作為獨立後的黑人國家,按理說可以順理成章地繼續富裕,黑人自己創造的財富,歸自己享用。但事實上,自從海地獨立後,海地就成為落後貧窮的國家,一直到今天。為什麽?原因也很簡單,當西方殖民者發現無法控製渴望自由的海地黑人,他們便拋棄了海地,並對海地實行經濟封鎖。蔗糖、咖啡等歐洲需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地方,任由海地黑人在那塊土地上自生自滅。這種情況頗為類似當今美國針對古巴的長期封鎖。西方殖民者不能給其他奴隸樹立一個榜樣:黑人獨立便能過好日子。相反,他們要用海地告訴所有的黑人奴隸:獨立之後,日子更加難過。
更有甚者,法國作為海地原先的宗主國,眼看無法將海地重新變成殖民地,便以武力作後盾,向獨立後的海地提出了3000萬美元的賠償要求。這是西方殖民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如今,人們隻會看到,一個殖民地國家獨立後,宣布將原先宗主國的財產“收歸國有”,也就是沒收。隻有海地,這個最早獨立的黑人國家,還要向宗主國付出“賠償”,或者說是為自己的自由“贖身”。雖然經討價還價後,海地最終答應賠償1200萬美元,30年付完,外加利息,但在當時,1200萬美元是一筆巨款。比較一下,法國將路易斯安那260萬平方公裏賣給美國,一共是1500萬美元。海地隻有2.7萬平方公裏,法國把土地賣給美國與賣給海地相比,賣給後者的平均價格,比前者高77倍。換句話說,如果這是一個公平的世界,海地黑人為自己“贖身”的價錢,可以買下大半個路易斯安那,可以買下2個佛羅裏達,2個阿拉斯加,半個加利福尼亞。
海地的憲法參照美國《憲法》,製度參照美國製度,但是,西方的製度並沒有給海地帶來富裕和發展,反而因為西方的長期封鎖,海地經濟落後,根本無法發展教育,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民主製度長期與西方宗教相伴,獨裁者接連不斷地出現。包括海地在內,所有美洲殖民地獨立後,除了美國這一個白人國家,其他非白人的前殖民地國家,都陷入了長期的貧困。阿根廷、巴西稍好一點,也是因為白人當權。因此,即便製度、憲法與白人一樣,隻要不是白人的天下,受窮依然是必然的。美洲殖民地的曆史遭遇,從海地開始,已經一再證明了這個事實。
海地曆史的第五個階段是美國占領時期。西元1915年,歐洲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趁機占領了海地,西元1934年撤出。從此,海地成為美國的附屬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地為美國提供橡膠等戰略物質。珍珠港事件後,海地跟隨美國向日本宣戰,還跟著美國向德國、意大利宣戰。二戰結束後,海地這個小國家,成為當今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海地的這段曆史以及後來相當長一段曆史,都由美國扶植的代理人實行統治,親美的上層能夠得到好處,海地底層老百姓依然在貧窮之中,包括在海地統治29年的杜瓦利埃父子時期也一樣。小杜瓦利埃被海地國內反對,被推翻下台,逃離海地的時候,乘坐的是美國軍用飛機,帶走了1億美元現金。此後,親美的阿裏斯蒂德被軍事政變推翻,西元1994年,美國又派2萬大軍陪同阿裏斯蒂德回國,重新擔任總統,到西元2004年,阿裏斯蒂德再次被推翻。親美勢力在海地不得人心,聯合國向海地派出多國維和部隊。中國的維和部隊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了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海地。
海地最近發生的特大地震,給海地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我們在表達人道主義同情心之餘,同樣看到這個地方500年來災難深重的曆史,以及這個國家獨立200年來的命運。這個曾經最早接觸西方文明的美洲土地,這個創下無數“世界第一”的國家,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海地是500年近代史的重要標本,了解了它的前身今世,就會對西方文明有本質上的了解。未來的海地能夠改變嗎?能夠富裕和繁榮嗎?如果真的有上帝,那就為苦難的海地祈禱吧。
(新浪網博客 一個人的世界 劉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hu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