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所說的意象化用,不包括一些古詩詞中已經約定俗成的表達模式,如梧桐、芭蕉、雨點、杜鵑、憑欄、夕陽表達憂傷、悵惘、悲涼等情緒,也不包括一些用典如接輿、五柳、相如賦、東床等。
因為是隨筆,所以化用和創新的例子並不嚴格分類,隻一一列舉。
在感歎好花不常,無人同賞時,唐代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一詩中寫道: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最後一句更是了得“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 不同”。劉希夷為保此句版權,不幸為其舅宋之問害死。)到了北宋,歐陽修在《浪淘沙》裏將其化用為“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我們都熟悉史上最有才情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武陵春》裏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句話從何而來?在我看來,應該是北宋歐陽修《玉樓春》裏的“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淡。”但是李清照的詞寫得比歐陽修更真切感人,此句應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某些狀物描寫的細節處,一些博覽群書的詩人也創造性地應用了前人作品的表達法,比如寫綠荷在秋風中搖曳的景象,秦觀在《虞美人》中有詩雲“綠荷多少夕陽 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柳外一雙飛去、卻回頭。”顯然,秦觀化用了杜牧《奇案郡中偶題二首》的兩句“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唐朝溫庭筠《更漏子》有一句“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寫思婦聽到三更梧桐雨,孤枕難眠,聽雨到天明。這一聲聲梧桐雨滴到南宋,蔣捷在《虞美人.聽 雨》中化成了“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將思婦閨情大化為人世滄桑。人生多少悲歡都變成流不斷的階前雨滴。
還是這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毛澤東深解其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中第一句就化用了這句詩詞,將其 改為“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一改原句沉鬱傷懷之情,用西風晨月、寒霜斷雁為英雄主義的豪情壯誌做鋪墊,以引出下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 越”,此為欲揚先抑。
蘇軾在《吉祥寺賞牡丹》一詩中有雲“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黃庭堅在《南鄉子》一詞中自我調侃,將其改為“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古人以化用、創新為樂事,在此可見一斑。
用流水寫哀愁、柔情,自古有之。也許看到柔柔弱弱、一去不返的流水,人們會本能地產生一種憐愛、溫柔、不舍之情。
南唐後主李煜有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廣為傳唱。這一江春愁,流到北宋秦觀筆下,變成了“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曹雪芹的《紅豆曲》中的一句我們一定不陌生,甚至能唱得有滋有味:展不開的眉頭,捱不完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比較一下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一二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其中似有幾分淵源。
我們吟唱的《月滿西樓》(其實李清照的詞牌名叫《一剪梅》)有兩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纏綿悱惻,無端端就會把人感動。其實唐代的劉長卿那首詩也很不錯,卻沒能像女詞人的這首詞那樣深入人心: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 遠,青山萬裏一孤舟。
關於月亮,引用和化用的例子就多了。李白在唐朝舉杯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這一問,到宋朝還無解答,於是蘇軾接著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恐怕是個萬古不解的迷。
唐朝李賀在《金銅仙人辭漢歌》中說“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後一句一直縈繞在很多詩人心中,怎樣才能從情感、字句和音韻上對出一個下聯?到了 北宋,一個叫石曼卿的詩人終於找到了圓滿的對句“月如無恨月長圓”。毛澤東則在七律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配出另一個對句“人間正道是滄桑”,又將憂愁 化成了豪氣。
杜牧在《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詩中有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 簫?到了南宋,薑夔也來揚州吊古,想起杜牧詩句,麵對曆經幾百年滄桑的二十四橋和當年那一輪不變的明月,不由得嗟歎: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明月多與相思緊相隨。東漢有位無名氏留下《古詩十九首》,平白如話。其中第十九首寫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這首詩在唐朝宰 相張九齡心中久久激蕩,當他麵對海上一輪明月靜靜升起時,留下《望月懷遠》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明月總引起詩人不盡的遐想。還是唐朝,張若虛集古人望月抒懷之大成,寫就《春江花月夜》,其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依稀可辨前人的影子。
月亮也總讓人聯想起純淨、高潔的品格。南宋詞人張孝祥在貶官北還時,途經洞庭湖。他眼中的洞庭湖,水波不興、恬淡靜謐,他心中的月亮,冰清玉潔、明亮浩 瀚,正如詩人的胸襟和品格: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這些詩句讓人聯想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 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兩處異曲同工,兩人心心相映,隻是穿越了幾百年的時空。
夕陽也被古人千百次借用,來抒發離愁、鄉愁。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有雲: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夕陽山外山”,多麽富有詩意、色彩和層次的畫麵!近代集詩詞、音樂、書畫、佛學一體的大 師李叔同在《送別》一詩中借用這句詩詞,譜就一首經典校園名曲傳唱至今: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無論何時唱起,心中都 是帶著淒涼的溫暖和纏綿。
我們再看看北宋王禹x的一首《村行》怎麽寫斜陽: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立斜陽”在柳永的詞裏便染上更多哀愁: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 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裏,立盡斜陽。納蘭性德在《浣溪沙》哀悼亡妻,也引用了此句: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默默站立在夕陽的餘暉中,本身就意 味無窮。
隋煬帝楊廣有《野望》詩雲“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北宋秦觀在《滿庭芳》中將其化用為“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 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兩人相隔五百年,竟能看到相同的景象,發出相同的感慨。真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流水讓人想到時光飛逝、韶華不再,因此,除引發愁緒萬千外,還能催人奮發。
李白在《古風》中寫到: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這詩馬上讓人聯想起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 目,更上一層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像日子一樣一去不返,我們還是抓緊手上的每一天,奮發努力,更上一層樓吧。
類似的詩句還有編入漢樂府的無名氏所做《長歌行》: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到東海,何日複西歸?對時光的匆促感,西晉的傅玄也在《雜詩》如此中表達:常恐寒節至,凝氣結為霜。落葉隨風摧,一絕如流光。這四首一脈形成,把流水比作流光,催黃花葉,催老人生。
寫長江流水的幾部冠絕古今的“巨作”,在我看來,應該是這幾首,按時間順序依次為:唐朝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北宋蘇東坡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南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明朝 楊慎《臨江仙》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看得人激情澎湃,直感歎,住在長江邊的我怎麽就沒有如此豪 邁過?長江似乎有種神奇的力量,讓這些大詩人豪情迸發,即便是使用相似甚至形同的字眼,也是新意層出,使品讀者“心潮逐浪高”。
關於詩詞裏詞句的引用、化用和創新,據我所知,使用最多的是北宋周邦彥的《西河.金陵》,幾乎句句化用前人文章,讀來又意味深長。
第一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佳麗地”一稱來自南朝詩人謝眺《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接下來“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 城,風檣遙度天際”來自唐朝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中“髻鬟對起”,把山形比作女人的發髻,比他大十多歲的黃庭堅在《雨 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中有此一喻: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後來南宋愛國將領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夜借此一喻:楚天千裏清 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登高遠眺,山重水複,天涯遊子歸鄉不得,惆悵滿懷。
下闋中有一句“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引用劉禹錫這首《石頭城》的三四句: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接下來的引用和化用更為尋常:酒旗 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裏。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顯然,周邦彥化用的是劉禹錫一首更為膾炙人口的《烏衣巷》:朱雀橋 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周邦彥特別鍾愛劉禹錫的詩。其實,後來者中也有特別鍾愛周邦彥的詩人,如清末民初的著 名詩人顧順鼎就在《天橋曲》中化用了“酒旗戲鼓甚處市”一句來寫老北京繁華的天橋: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
引用、化用前人詩作,還有一首不得不提,隻要是上過初中的,都能慷慨激昂地背上兩句,這就是曹操那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短歌行》(其一),全詩抄錄如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這裏曹操借用一女子在城樓等待戀人的焦急情緒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心跡。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是該詩的一二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曹操借用來表明自己敬重人才,有賢士投奔必盛宴款待。
最後一句“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韓詩外傳》,說的是周公有時洗一次頭發、吃一頓飯都要中斷幾次去接待投奔來的仁人誌士,唯恐怠慢了他們。曹操用典表明自己也有周公的襟懷,渴望天下歸心。
古詩詞中也有一些描寫不同季節景物、觸景生情的詞句,為後人在創作中引用、化用。
小學課本裏我們學過王之渙的《出塞》,後兩句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狀寫邊關的淒涼和將士的怨尤。但在劍嘯長虹的李白的想象中,出塞是何 等豪邁悲壯的事,是男兒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也是他一生夢寐以求的理想,以至於他60歲、去世前兩年還主動請纓到邊關殺敵,所以,他的《關山月》一掃《出 塞》的悲涼感,寫得浩瀚壯闊: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小王之渙20歲,應該是李白化用王之渙的詩。
杜牧的《清明》裏有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南宋的劉仙倫在《一剪梅》中有一句: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不僅借用了杜牧的詞句,還借了他的韻腳“uen”。同時,他還化用了隋煬帝楊廣的“流水繞孤村”一句。這些意象、詞句的化用,使他的《一剪梅》特別感人。
春風、春雨外,還有春花的引用也很精彩。
唐朝有位叫崔護的詩人,寫了一首《題都城南莊》,估計記得的人不多,但念出這首詩,幾乎無人不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 依舊笑春風。北宋晏殊的《清平樂》大膽化用此詩寫道: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換了一種場景,換了一種情緒,讀來也換了 一種意味。
寫秋景,說來奇怪,自先秦時代宋玉一首《九辯》有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之後,好像後來的大詩人們寫秋天首先就想到此句,例如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首聯就寫到: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之後李商隱《楚吟》中寫到: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而自愁。之後又過了幾百年, 北宋柳永《玉蝴蝶》中又想起宋玉:望處雲收雨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縱觀全文,我們看到,古代詩人們都喜歡引用、化用別人的詩句或使用典故加以創新,無論是李白、杜甫等文人,還是曹操、辛棄疾等武將(毛澤東更不待說),無 一不借用前人錦繡華章渲染氣氛,深化自己的思想情感,以獲得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無論是被引用的詩文還是引用別人的詩文後再加工的作品,我們今天體會起來都 是意味無窮,品讀起來還是口齒生香。在此與詩文愛好者共賞!
部隊文外摘錄:
1 古詩詞中,常見有化用前人詩詞句意現象。
李白“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化用南朝徐陵《長相思》中“柳絮飛還聚,遊絲斷複結”兩句。 徐的“長相思”全詞:“長相思,好春節。夢裏恒啼悲不泄。帳中起,窗前咽。柳絮飛還聚,遊絲斷複結。欲見洛陽花,如君隴頭雪。”情思淒惻,文彩斐然。徐陵 南朝梁陳時駢文、宮體詩大家,詩文風格雖“綺豔”,但文彩特出。其《玉台新詠序》,後世譽為:“雲中彩鳳,天上石麟”、“驚才豔豔,妙絕人寰”、“傾國傾 城,無雙無對”。此文常讀,益人文彩。我每隔數日,難禁想讀。
秦少遊《滿庭芳》詞名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用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所載隋煬帝詩:“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然秦詞加“斜陽外”一句,則境界全出。
王勃《滕王閣序》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從庾子山《華林園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與春旗一色”化出,王句卻景色悠遠,氣象宏闊,遠勝庾句,是再創作,不愧“初唐四傑”奇才。
李白應製《清平樂》詞“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兩句,在白居易《長恨歌》中,則化為“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和“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四句生動詩句,以狀楊妃容貌顰笑之美,冠絕後宮。較之李白原句,實為升華。
蘇東坡“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兩句,我覺似從白居易《花非花》詞中“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兩句化來。因東坡極慕白居易,其號“東 坡”,即取自白居易之《東坡》詩。另東坡有愛妾朝雲,甚有文才,其名東坡所取,當然源自宋玉《高唐賦》中神女朝雲之名,但肯定與白居易“去似朝雲無覓處” 一句關聯甚密。東坡的朝雲果然死於隨東坡晚年流放途中,使東坡如失魂魄,不久亦逝。“去似朝雲無覓處”,在古人看來,似成“詩讖”。
化用前人詩,有套其全篇韻者;有化用其句意者;有用其原句者。毛澤東“一唱雄雞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純用李賀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用 《增廣賢文》:“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句。毛氏自幼至老讀書很雜很廣,且喜反複閱讀一書,晚年仍喜讀其少年時所讀啟蒙讀物《增廣賢文》。
類似情況,不勝枚舉,此舉數例而已。
化用前人詩句,為古詩詞家慣例允許,就連詩聖杜甫詩仙李白等都未能免此,杜詩中多處化用何遜等前代詩人詩句。然此種作法名人可以,如非名人而行此,則有被 外行者視為抄襲之嫌,為其所哂。故我作古體、近體(絕句、律詩)詩,在上述各方麵一無依傍,全為己創,不願蹈襲前人,如此才心中舒服。
2 運用“古詩化境”的手法,有四種:一曰借用,二曰化用,三曰比用,四曰反用。
借 用,也稱作襲用,即借其意而用之。用這種方法,一般不大變動原句,隻是在原句基礎上產生新意,為己所用。如北宋與柳永並稱的張先,因其作有三處善用“影” 字,被稱為“張三影”。在其詞《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中,有一名句“雲破月來花弄影”,就是襲用了白居易《三遊洞序》的“雲破月出”之句,而且古樂 府唐氏謠《暗別離》也有句“朱弦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張先也是借用了此句句意。但其超過前者之處,有一字用得特好,即“花弄影”的“弄”字,一個 “弄”字,意境全出。所以有人評道:“'雲破月來’之句,心與景會,落筆即是……”(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景物如畫,畫示不能至,絕倒絕倒!”(楊 慎《詞品》)
借用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全句挪用。這一點,北宋晏幾道運用最為自然。其有詞《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 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其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即借用古人詩句,卻有著點鐵成金之妙。此聯原出自五代翁宏《春殘》一詩:“又是春殘 也,如何出翠情?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被晏幾道信手拈來,用於詞中,比起用在原詩中更為貼切、渾成、和諧,以致被評為“名句千古,不能有二”。讓後 人隻知此二句為晏幾道所作,而不知翁宏。
化用,也稱作暗用,即化其意而用之。這種手法,要在變動原句的基礎上發揮出新意,一般不留或稍微有 些原句痕跡。如大詩人陸遊,有一首曆來為人們稱道的七言律詩《臨安春雨初霽》就運用了這種手法。這是一首用描繪生活細節襯托心情無聊,表示品格堅貞,盼望 早離京師(當時陸遊被召在京暫住)願望的詩。詩中有一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於整首詩的蒼黯蘊蓄中含有了一種清雅靈秀。而此句正是化用了 同朝詩人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中“杏花消息春雨中”的句意。陸詩把一句化為兩句,時空上加以延深,涵義、意境也更加深遠了。
比用,也 稱作仿用,即用參照、仿照原詩描繪事物抒發感情的手法來寫詩作文(主要是形式上的仿照)。如李清照在其《醉花陰·九日》中有一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一個“瘦”字,寫絕了秋風中相思的人兒,曆來為人稱道。其實她這一句也是仿用了同朝前人康與之詞作中“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的比喻方 式。隻是李詞中黃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設喻,極其自然。而且菊花花瓣多長、多垂,色澤以黃色為基調,與“瘦”易於聯係。又時值重陽,黃昏黃花,更顯憔悴,借 本地風光寫“人比黃花瘦”,既新奇,又可見其形,傳其神,高了康詞許多。
“古詩化境”最後一種方式是反用,即反其意而用之。大凡反其意而用 之者,一般都超出常規,具有新穎、傳神的特點,有獨到之處,為後人傳誦。如南朝蕭子顯在其《燕歌行》中有一句“洛陽梨花如落雪”,把梨花比作雪,後人便常 常襲用。而唐岑參卻反用梨花如雪之喻,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下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傳世佳句。此句取喻新穎,不但傳神地描繪了 雪的皎潔、鮮潤,而且充滿奇情妙想,將寒風寫成春風,將邊關雪寫成充滿春意的“梨花”,使人不覺塞外之苦,反而感到冷的新鮮,寒的風趣。同時,本句寫景取 動不取靜,“忽”字寫出了雪之氣勢,“開”字寫出了花之競相開放,用詞造句都是潑墨式,讓後人感歎而不能及。
3 古詩詞中的用成句
摘 要:在古詩詞中,有許多詩句被後學者引用,在文學創作中造成了一種用成句現象。本文把此類例句分類整理,並就其產生的原因及對後世作家的影響,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探討。
所謂用成句,就是在詩詞創作中,把別人或別詩作中的一聯或一句詩用於自己的作品中。
(1)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 (古詩十九首一)
長恨皆歡淺,各在天一涯 (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2)泉上到池盡,山色上樓多 (唐·張佑《惠峙》)
叫聲和雨細,山色上樓多 (宋·楊萬裏《送客既歸晚登清心閣》)
(3)時情因客老,歸夢入秋多 (唐·李成用《待旦》)
故人經亂少,歸夢入秋多 (宋·林京熙《客意》)
詩詞借用成句情況有三 一是兩人所寫的詩句完全相同,雖然如此,但他們決不是抄襲前人的詩句,因為他們長期浸淫在古人集子太久了,當他們遇到相同的精彩場景或靈魂底層悸動,此時 情景與古人們心意相通,於是乎,激情流於筆下,於不知不覺中寫出了與古人們相同的詩句或趁勢使用了古人的句子。
(1)山上亂雲隨手變,浙東飛雨過江來 (唐·殷光藩《喜雨》)
天外海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2)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唐·牟融《陳使君山莊》)
飛絮遊絲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宋·方嶽《題八士圖》)
(3)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唐·杜甫《所思》)
行邊使客引應早,欲問平安無使來 (唐·張藉《京州詞》)
(4)身著青衫騎惡馬,東門之外無送者 (唐·張藉《傷客行》)
身著青衫騎惡馬,日行三百未嫌遲 (宋·王安石《戲蔡天啟》)
二是兩詩之中的字數略有增減。這種增減,或是減頭去尾,由七言變為五言,或由五言變為七言,或是在一句詩中變換一個字,但我們在閱讀時,在後者的作品中總 能找出前人作品大致相同的影子,我認為這依然是借用成句。李白在《秋浦歌》中寫下“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元好問在《寄楊飛卿》中則有“西風白發三千 丈,故國青山一萬重”的詩句;在同代詩人中歐陽修寫下了“飽食杜門何所事,日長偏與睡相宜”的詩句,蘇軾則說“半脫紗巾落紈扇,日長惟有睡相宜”;唐代牟 融唱出 “醉後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陸龜蒙則吟誦著 “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三是兩句濤雖然變化略大,但詩意卻極其相似,這雖歸為用成句的範圍,但更準確地說應是化用前人詩句。古詩詞的用成句,最標準的應是借用一聯才算是成句,不 應隻是一句,但筆者總是認為,一首詩的空間太小,能借用前人一句詩用在本作中,已經不算太少,故前文所舉事例皆是一句詩,現舉一些上下旬都基本相同的例 子:
(1)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歡樂極兮衰情多 (漢·劉徹《秋風辭》)
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衰樂何其多 (唐·杜甫《美陂行》)
(2)何事晴窗來筆硯,一杯相屬更從客 (宋·蘇軾《韓仲勉子文》)
何日睛窗來筆硯,一尊相屬要從容 (宋·黃庭堅《和高仲本喜相見))
在古詩中如七律最多八句,五言絕句僅為20字,在這極短的空間裏,古人們不斷地引用前人的成句,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其中原因不外乎四:一是同代人的互用成 句,主要是他們或相熟相知,或閱曆相同,或文風相近.如唐韓促《懶起》,“懶嫌羅衫窄”一詩,其意與李商隱《擬沈下賢》,“千二百輕鸞,春衫瘦著寬”極為 相近。李商隱與韓的父親是同事.且是韓的長輩親戚,韓自幼在李的眼前長大,其熏陶亦深,前人曾說:韓詩繼承了李沉鬱頓挫律對精切的文風。二是被引用者的文 氣大,名氣大,其文流傳廣遠,後學者多.像前例中的漢武帝、杜甫、張籍、蘇軾等。或為帝王或為詩聖.或為名士大家,其文其詩,被後人頂禮膜拜.學其行止, 師其詩文,長年浸淫,皆已入腦入心,故當麵對同樣的情景、同樣的感情、同樣的事物時,他們心意相通,信手揮毫,於不經意中在詩中嵌人他們的成句。三是作者 藝術造詣的等同亦能對同樣事物描寫出相同的意境。李白和杜甫是祖國的詩壇上最偉大的天才,他們常通過對萬古常新的大自然的描寫,表達他們對祖國壯麗山河的 熱愛。同時.他們的胸襟是闊大的,他們的氣概是豪邁的.他們或以天馬行空般的精神風貌,或以行雲流水般的藝術手段來描繪自然景物,是何其相似之乃爾。如李 白在《渡荊門送別》中唱出“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杜甫則在《旅夜書杯》中高吟“星垂乎野闊.月湧大江流”。四是詩人們的際遇相似,在發古人之思時, 其用辭用意不免相同,也可理解。陶淵明因無法施展他濟世的抱負,且叉不為五鬥米折腰,低吟一曲《歸去來辭》,掛袍而去.為曆代文人稱道,尤其是一些懷才不 遇的文人們,在詠誦這個主題時,又豈能不一樣。杜甫先唱出“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接著高適園心中不快也唱出“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 來”,那悲憤深沉的李商隱也用嘶啞嗓子吟出“且吟王粲從軍樂.不賦淵明歸去來”。
詞是從詩發展出來的,宋詞中借用唐詩成句的很多。小山詞《臨江仙》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句,被古人譽為“幹古不能有二”的名句,可這二句詞的老 家卻能從五代詩人翁宏的五言詩《閏怨》中找到,但由於晏幾道在《臨江仙》中配置得當,就顯得通篇和協,而在翁的《閨怨》則是有句無篇。古人在作詩時,此時 情景,感覺到某人的某句,甚至自己的舊作中某句詩,在此時更加貼田,就趁勢拿來。宋朝晏殊在《浣溪沙》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詞,精警 工整,被後人譽為“天然奇遇”,非常有名.簡直是千古絕對,自己非常得意.不嫌複用,可這二句詞,源於他本人七言律詩《示張寺丞、王校勘》的第三聯,但原 詩沒有該詞出名。
(1)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蘇軾《滿庭芳》)
(2)流水歌聲去不回.去年天氣舊亭台。(鄭穀《和知乙秋月傷懷》)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晏殊《浣溪沙》)
(3)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謝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柳永《八聲甘州》)
宋代詞人不僅以詩人詞,而且也以文人詞。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有“生子當如孫仲謀”句,文引《三國誌》“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齊,喟然歎 日: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陳亮《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一詞有:“問魯為齊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此詞文引三處:《左傳· 哀公十四年》“魯為齊弱久矣”、《論語·述爾》“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淪語·先進》“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等等,不一而足。
唐詩化意是宋詞的最大特點。宋詞中化用唐詩的例子很多。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全詞用典,化用唐杜牧二首詩的詩意;周邦彥的(西河)及《滿庭芳》 除集成句外,就有四處化用唐詩;朱孰儒的《減字木蘭花》全詞化用唐劉禹錫、崔護、張泌、自居易、杜甫等人的詩意。如果將時間再往後推,清人吳梅村的《臨江 仙》化用唐人的詩句就更典型了。唐人油蔚《贈別營妓卿卿》一詩:“憐君無那是多情,枕上相看直到明。日照綠窗人長住,鴉啼紅粉淚縱橫。愁腸隻向金闡斷.白 發應從玉寒生。為報花時少惆悵,此生終不負卿卿。”在龍榆生編訂的《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有清人吳梅村《臨江仙》一詞與油詩相同:“落拓江湖常載酒,十 年重見雲英.依然綽約掌上輕,燈前才一笑,偷解砑羅裙,薄幸瀟郎憔悴甚.此生終負卿卿.姑蘇城外月黃昏,綠窗人去住,紅粉淚縱橫。”在該詞中.有三句化用 油詩.但我們再仔細讀該詞,仍覺眼熟,原來吳詞又與唐人杜牧的《遣懷》詩聯在一起了,杜詩雲:“落拓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 樓薄幸名。”談起小杜該詩,耳邊仿佛響了宋人的慢曲中,還有人在低吟淺唱杜詩意,誰,乃山抹微雲君秦觀也(教蘇軾戲稱)。這位以“飛紅萬點愁如海”的淒厲 慘叫而聲震北宋詞壇的婉約派中宗,在《滿庭芳·山抹微雲》詞中下闋前二句雲:“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正是化用了杜 牧的詩意。當我們的思緒還沉浸在秦詞濃鬱的傷惜離別氛圍中,目光所及其上闋最後一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時.目光又瞪圓了,耳邊又響了隋文 帝的詩:“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原來這秦學士不僅善於化用唐詩,而且還會襲用隋詩。但這有一點是不可置疑的,就是秦觀在化用杜詩時,用詞尤其輕靈, 而在引用隋詩時又恰如其分:在戀人離別時.寒鴉、斜陽、流水、孤村,此情此景何其蕭瑟,心情又是何等的悲涼,不禁使人想起江淹《別賦):黯然消魂者,惟別 而已矣。仔細品味,在秦詞中仍不難找出江淹《別賦》的影子。 作者簡介:李文明(1956一),男,安徽濉溪人.淮北衛生學校講師。
4 杜甫的一些詩句與李白的很相似(其中有一句完全一樣),從目前編年研究的結果看,李白的詩作均在前,其中李杜年代差別最少為8年。而且經查對《文選》、 《玉台新詠》,未見早於李白的類似詩句。所以,杜甫的這些詩句有可能是借用或化用了李白的作品。當然,不能完全排除個別詩句屬於二人在創作中“撞車”的可 能性,但如果說,全部都是“偶合”,則未免過於牽強。
李白《春感》“楊花玉糝街”,作於開元八年(720)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糝徑楊花鋪白氈”,作於上元二年(761)
李白《古風?其四十六》“指揮回青天”,作於天寶十二載(753年)
杜甫《奉寄章十侍禦》“指麾能事回天地”,作於廣德二年(764)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作於天寶十二年(753)
杜甫《暮歸》“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作於大曆三年(768年)
李白《奔亡道中?其一》“萬重關塞斷,何日是歸年”,作於至德元年(756)
杜甫《絕句二首?其二》“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作於廣德二年(764)
李白《江上吟》“興酣落筆搖五嶽”,作於上元元年(760)
杜甫《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藻翰惟牽率,湖山合動搖”,作於大曆四年(769)
杜甫《曲江陪鄭八丈南史》,作於乾元元年(758),有句“雀啄江頭黃柳花”。古代注家認為這句的出處是“柳色黃金嫩”,並且宋朝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目?卷二十五寫道:“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陰鏗詩也,李太白取用之。
不過,在現存的陰鏗詩中,未見這這兩句詩。李白的“柳色黃金嫩”(宮中行樂詞?其二)作於天寶二年(743)。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作於乾元元年(758),關於其中詩句“江上小堂巢翡翠”,仇引庾信詩:“翡翠本微物,知愛巢高堂”加以注釋。不過,查庾信詩,未見該句。杜甫的這句詩有可能化用李白《宮中行樂詞?其二》“玉樓巢翡翠”,作於天寶二年(743)。
畢竟在古詩中借用、化用他人詩句是很常見的事。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各主要杜詩注家卻無人提及此事,這有可能是其“尊杜”思想使然。
5 蘇軾的名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就化用了石曼卿“月如無恨月長圓”的句意;“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就屬於用典,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 “隔千裏兮共明月。”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裏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
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無名氏):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
化用《詩經·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的詩句。
燕歌行二首其一(曹丕):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化用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句。
燕歌行二首其一(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
化用《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的詩句。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化用三國魏詩人王粲《七哀詩三首其二》“獨夜不能眠,攝衣起撫琴”的詩句。
詠懷八十二首(阮籍):翔鳥鳴北林。
化用《國風·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的詩句。
幽憤詩(嵇康):惟此褊心,顯明臧否。
化用《國風·魏風·葛屨(jù)》“維是褊心,是以為刺”的詩句。
幽憤詩(嵇康):澡身滄浪,豈雲能補!
化用《孟子·離婁上》《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的詩句
幽憤詩(嵇康):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化用《莊子》“為善無近名”的句子。
歸園田居五首其一(陶淵明):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化用漢樂府《雞鳴》“雞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的詩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化用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曹丕《贈白馬王彪》“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的詩句。
代悲白頭翁(劉希夷):已見鬆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化用《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鬆柏摧為薪”的詩句。
化用東晉葛洪《神仙傳•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的句子。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其實可以說是整體化用了屈原《遠遊》的詩句。
蜀道難(李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化用西晉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的句子。
蜀道難(李白):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化用西晉文學家張載《劍閣銘》“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句子。
行路難三首其一(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撥劍四顧心茫然。
化用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的詩句。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化用西漢淮南小山(淮南王劉安的一些門客的合稱)《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詩句。
神童詩(汪洙):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
化用陳後主陳叔寶《入隋侍宴應詔》一詩:“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
神童詩(汪洙):人在豔陽中,桃花映麵紅。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化用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一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神童詩(汪洙):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化用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的詩句。
神童詩(汪洙):牆角一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化用北宋詩人王安石《梅花》一詩:“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送《朝天續集》歸誠齋,時在金陵(薑夔):翰墨場中老斫輪,真能一筆掃千軍。
化用北宋詩人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翰墨場中老伏波”的詩句。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橫掃千人軍”的詩句。
金陵驛二首其一(文天祥):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化用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
正氣歌(文天祥):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玉華宮》“陰房鬼火青 ”的詩句。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大雲寺讚公房》“天黑閉春院”的詩句。
正氣歌(文天祥):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化用《詩經·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的詩句。
遊華山寄元裕之(趙秉文):山神戲人亦薄相,一杯未盡陰霾收。
化用北宋文學家蘇軾《次韻黃魯直赤目》“天公戲人亦薄相”的詩句。
遊華山寄元裕之(趙秉文):捫參曆井到絕頂,下視塵世區中囚。
化用唐代詩人李白 《蜀道難》“捫參曆井仰脅息”的詩句。
林良畫兩角鷹歌(李夢陽):戴角森森爪拳鐵,迥如愁胡眥欲裂。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畫鷹》“側目似愁胡”的詩句。
林良畫兩角鷹歌(李夢陽):草間妖鳥盡擊死,萬裏晴空灑毛血。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畫鷹》“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的詩句。
戲題齋壁(袁宏道):豈不愛熱官?思之爛熟爾。
化用北齊王晞“非不愛作熱官,但思之爛熟耳”的句子。
圓圓曲(吳偉業):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
化用唐代詩人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圓圓曲(吳偉業):教曲伎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
化用唐代詩人王維《西施詠》“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的詩句。
圓圓曲(吳偉業):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化用南北朝北周詩人庾信《愁賦》“誰知一片心,乃有萬斛愁”的詩句。
圓圓曲(吳偉業):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化用北宋文學家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的詩句。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的詩句。
圓圓曲(吳偉業):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化用唐代詩人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 “越女顏如花”的詩句。
化用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盡日君王看不足”的詩句。
圓圓曲(吳偉業):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化用唐代詩人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的詩句,
同金十一沛恩遊棲霞寺望桂林諸山(袁枚):我本天涯萬裏人,愁心忽掛西斜月。
化用唐代詩人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的詩句。
譚嗣同《獄中題壁》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化用苗沛霖《秋霄獨坐》:“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的詩句。
自勵二首其一(梁啟超):萬事禍為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
化用《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的句子。
楊柳枝(柳氏):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化用《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的句子。
烏夜啼(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化用唐代詩人杜甫《曲江對雨》“林花著雨胭脂濕”的詩句。
八聲甘州(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化用唐代詩人李商隱《贈荷花》“翠減紅衰愁殺人”的詩句。
八聲甘州(柳永):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化用南朝齊詩人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雲中辯江樹”的詩句。
蘇幕遮(範仲淹):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化用南朝文學家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句。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化用唐代詩人王維《使至塞(sài)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
一叢花令(張先):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化用唐代詩人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一“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的詩句。
千秋歲(張先):天不老,情難絕。
化用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句。
滿庭芳(秦觀):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化用隋煬帝楊廣《野望》“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