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山夢第一和二章

(2009-09-10 21:27:12) 下一個

第一章

         

子曰“吾五十而知天命。”透露出孔子的幾分無奈,幾分傷感,也有幾分清醒。沈祀先生已屆知天命之年,但他仍不知天命,年複一年地問天詰命,放歌行吟。

這一天,他伏案寫作已連續三、四個小時了,隻覺得兩眼發花,頭暈腦脹。他站起來,欲稍作休息。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張口噴出一股黃水,接著一頭從椅子上橫栽在地上,人事不醒。家人一陣驚惶忙亂,慌忙把他送往醫院搶救。醫務人員急忙檢查,打針、輸液、輸氧。

沈祀躺在搶救病床上,覺得身體飄飄悠悠飛升到空中。似乎正在穿過一條隧道,來到一個充滿柔和的光芒,廣袤無際的空間,感到祥和、寧靜、安逸。他正疑惑自己的處境,忽然見一銀發飄撒,敝衣跛足,手持拂塵的道士,翩然而來,出口唱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 ’’

這是"紅樓夢"中的"好了歌",沈祀本來耳熟能詳,但此時聽來仿佛有些新意,驚喜道:"長老莫非是空空道長嗎?"

那道士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即非,非即是,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們今日有一麵之緣,乃謂是非之人搬弄是非之事,真假沈祀巧遇假真高钜,磋合幾個不倫不類的人物,敷衍一部荒誕不經的文章。”

沈祀覺得道長的話玄妙莫測,不知所雲,應酬道:"今日得見仙人,非常榮幸,請長老賜教。"

道士說:"先生本是一個多情種子, 慧根很深。然而為‘形’、

‘名'所累,且有一段情緣未了,因此特來點化。"

沈祀有說:“願聞教誨。”

倏然恍然之中沈祀見一老人,頭戴切雲冠,身穿學士服,寬衣博袖,雲襪麻鞋,麵色憔悴,形容枯槁。

沈祀認出麵前是孔老夫子,心中大喜,急忙向前施禮問好。孔子並不搭話,向沈祀擺了擺手即消逝了。

沈祀說:"想那孔老夫子,自西漢'獨尊儒術'以來,曆朝曆

代倍受尊崇,被皇帝封為'大成至聖'。廟宇無數,塑象林立,萬

人朝拜,香火不絕。想不到在這裏竟如此落魄!"

空空道人嗬嗬大笑道:"那些都是人世間的把戲,孔夫子如果靈魂有知,當為此感慨莫名,哭笑不得。我知你是一位儒家的忠實弟子,能把儒家的經典倒背如流,並且一生的一言一行謹照實行。然而,你所不知的是:曆代的聰明人,用其治國,無不外倡儒學,內用申商,最關心的是權力二字;用其為人,無不外標儒學,內用黃老,最要緊的是權勢一詞。多數當權者尊孔是假,尊秦(始皇)是真,直到二十世紀不是仍然有人標榜自己信奉馬克思加秦始皇嗎?讓百姓學雷鋒,而自己學皇帝;讓別人當嶽飛,而自己當秦檜。一些儒家弟子不過是用其作謀取功名富貴的敲門磚。一旦當上了官,就把它拋到了九霄雲外,一心想的做的都是‘升官發財'。嘴上說的是仁義道德,心裏想的是金錢美女。子曰‘苟不義富貴於我若浮雲。’孔子胸懷仁義道德,不苟合逢迎,更不同流合汙,所以政治前途一片暗淡,個人生活一塌糊塗。魯司寇的官沒幹幾天就幹不下去了。後來他帶著弟子坐著牛拉破車周遊列國,達十四年之久,宣傳他的政治主張。因為統治階級需要的是暴政而不是仁政,喜歡的是霸道而不是王道。他的政治思想超越了時代,脫離了實際,其曲俞高而和者俞寡也!所以處處碰壁,無功而返。他消極失望地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當然,乘坐木筏是不能橫渡海洋的,不過是發發牢騷而已。最後不得不鑽在家裏 ‘ 增詩書'、‘ 刪樂禮'、‘著春秋'。這些是掙不來一分稿費的,隻能靠微薄的束修糊口。所以孔子隻能是聖人,而不是英雄;隻能是道德的楷模、文化的導師,而不是獵取榮華富貴的教頭。‘自古聖賢皆貧賤’這就是所謂聖人之道者也?或者是明哲之道者也?

《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博大精深,真知灼見,字裏行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比《聖經》、《古蘭經》、《佛經》早幾百年。《論語》是無神論,《聖經》、《古蘭經》、《佛經》是有神論,比較起來,《論語》的人本主義比《聖經》、《古蘭經》、《佛經》的神本主義更具科學精神。這一點在神鬼巫蠱風行的二千多年前的蒙昧時代尤其可貴。在《論證》誕生的同一時期,古希臘出版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東西呼應,相映成趣。二者比較,《論語》比《理想國》內容更豐富,思想更深刻。所以說《論語》在公元前六世紀,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最高成就。但是孔子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全知萬能,也不可能沒有時代的局限,他的言論不可能沒有一點偏頗和不足。譬如他既然當教師,就一定要道貌岸然,如果他象現在的中學和大學那樣,把性知識教育放在課堂上講,那一定會引起學生家長們的一片嘩然,肯定那‘十束幹肉'的學費就不好掙了。還是他的學生孟軻比他真實一些,比他勇敢一些,能寫出‘食、色、性也'這樣的話。《論語》講文,但是文而矯枉,有點不太自然;講禮,但是禮而繁縟,有點形式主義。尊卑等級觀念跟孔子原有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有矛盾。南宋理學的‘興天理、滅人欲’則是儒家先天不足的這一方麵的惡性發展,虛偽、腐朽,完全背離了儒家固有的人本主義思想。忠君是孔子的一個重要觀點,愚忠則是它的負麵效應。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思想把忠君發展為忠於人民,則是孔子忠君思想的良性發展。世界上無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都不會有‘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的經典,《論語》也不例外。試舉一例:孔老夫子終日忙於立言立德,滿腦袋的繁文縟禮,長期在列國奔波,對女人缺少點關注和情趣。他的妻妾因為性壓抑,個個性格扭曲,脾氣暴戾,加之不理解他的滿肚子的道德文章,不滿意他的清貧,瞧不起他的迂闊,經常跟他吵鬧個沒完沒了。因此孔子才發出‘唯女人與小人為難養也'的感歎。中國婦女兩千年來遭受歧視和壓迫,社會地位遠低於基督教文化圈的婦女,孔丘先生難辭其咎。"

聽罷此言,沈祀驚詫地瞪大眼睛,思想激蕩,不能自已。

 片刻之後,一老人頭束銀發,身著青衣,麵如童顏,神似逸鶴,飄然而至。

空空道人介紹道:"此乃先師老子。"

沈祀忙向前施禮說:"學生願拜先生為師,請先師為我指點迷津,教我道之真諦。"

"道法自然。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言畢飄然而去。

 沈祀正欲追趕老子,突然覺得身體電掣般沉降,眼前的光明和景象倏然消失。經曆片刻黑暗之後,睜開了雙眼,蘇醒了過來。

 經此生死劫難,沈祀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出院後焚燒了書稿,折斷了鋼筆,早上打打太極拳,晚上泡泡歌舞廳,日子過得輕鬆自如。

閑逸生淫欲,空虛出矯情。常在柳蔭花叢下,哪能不惹草又拈花!沈祀起初是滿腔熱忱,最後發現不過是一場"空空"。十年溫柔鄉,一枕荒唐夢,烈士惜暮年,於是就隱居到深山老林的一座古廟裏,重拾紙筆,再寫春秋。

一日,他在山林裏散步休息,覺得瞌睡了,就背靠一塊青石,席地而坐,正待朦朧入睡,突然聽到鬆林中傳來一陣歌聲。那歌詞是:

       野花嗬野花,

       生在荒野天涯。

       青枝綠葉藍花,

       常遭風吹雨打。

       那火紅的花蕊,

       任憑蜂蝶愛煞!

       散發著泥土的芳香,

       清新樸實無華。

       搖曳在風霜中,

       醉眠在寒星下。

       那花心的滴滴秋露,

       莫非是你的淚花!

       落魄詩人,

       把你放在心中,

       插上鬢發。

       春夢青山,

       神遊天下。

       演繹出一部淒婉的詩話!

沈祀徇聲望去,見來者是老友高钜。隻聽高钜說道:"我在山中閑遊,遇到一女士。她遞給我一摞書稿,說‘這是她老師的遺著,讓我看看有沒有可取之處'。我翻看了那些書稿,大多是詩詞、雜文。這些一來沒有市場效益;二來有些不合時宜。隻有小說‘忘年情戀'一部,與目前文壇泛濫的作品迥然不同。

"試看今日之文壇,真是光怪陸離,令人蹙眉長歎!最紅火的是劍客俠女,癲僧妖道。內功外功,氣功輕功,哈蟆功,僵屍功;金鍾罩、鐵布衫、鐵砂掌、金鋼指……一把劍,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口氣,吹折大樹吹死牛。身能空中飛;腳會水上走。飛刀帶功,鬥折蛇行,自動追蹤;折扇帶氣,力有千鈞,削鐵如泥。琴一彈,地雷齊炸;手一揮走石飛砂。肉體通靈,能量好比原子彈;精神萬能,作用勝似計算機。偉大兮,中華神功!輝煌兮,巫術文化!不需民主法治,隻要門派幫會;不需科學實驗,隻要打坐運氣;不需勞動生產,隻要爭霸仇殺;不需文化知識,隻要劍譜秘籍;不需仁義道德,隻要逞強鬥狠。看來熱鬧看玩,實是精神毒品!

"或者是皇帝的功德,後妃的秘史;妃嬪爭風,王公弄權;奸臣禍國,忠臣愛民。頌揚的非尊即貴,滿台的死人古人!不講法治,隻講人治;不反皇帝,隻反貪官;不反社會製度,隻反佞幸權奸。明君賢臣老處方,唯心主義舊史觀。

‘‘或者是無骨尋愁覓怨,滿紙雪月風花;貫會東抄西剽,盡是雞零狗雜。忽悠小青年,愚弄中學生。蹓狗飆車,蹦迪泡吧;褲紈衣錦,搽油抹粉。正看是上海灘上的公子帥哥,側視是南京路上的小姐麗人。既無陽剛之氣,又無忠烈之心。炒作出的木偶,吹起來的糖人;最會數錢的小開,最成功的作家。

嗚呼,羞殺巴金!衷哉,氣死魯迅!

 

"反映現實,直麵社會,內容深邃,氣勢高昂的力作,可以說是鳳毛鱗角。

"小說‘忘年情戀',雖然篇幅不長,情節簡單,但是,"新、奇、真、實、高、大、深、厚",民族風格,傳統寫法,論藝術饒有情趣,論思想良有裨益。我深感書中男女主人公的命運和他們的情緣的苦澀,因此把書名更改為'華蓋緣'。我知道沈祀兄有些文才,並且是一個熱心腸的好事之人,注定由你把它傳世。汝好自為之吧!"

沈祀把"華蓋緣"細看了數遍,覺得它題材精煉,不雜不蕪;情節緊湊,不曼不枝;結構精妙,完美和諧;語言典雅,意音並茂;思想深遂,金石之力穿透紙被;意境崇高,浩然之氣溢於書表;文有古典散文的風格,詩有唐詩宋詞的遺韻。因此把它磨平棱角,斫去鋒芒,刪繁就簡,添頭續尾,更名為"青山夢",並題跋小詩一首:

        "好了""了好 "了未了,

        夢去夢來夢不醒。

        應憐愛真葬大荒,

        何堪心丹寫汗青。

        青山不改綠水流,

        過眼煙雲一場空。

        空餘一曲《青山夢》,

        聊作傳奇付君聽。

這一章算是本書的序言。欲知"青山夢"到底寫了什麽?請看下文分解。

第二章

 

蒼蒼茫茫大世界,

繽繽紛紛新劇場

               生旦淨末次第出,

               忠奸美醜逐個上。

                   鞠躬盡瘁,精忠報國,

俠肝義膽,為民伸張。

             嘔心瀝血求名逐利,

               殫精竭慮爭勝逞強。

               酒色財氣物欲橫流,

               是是非非紅塵飛揚。

               福禍際遇悲歡離合,

               血雨腥風雲譎霧障。

               亂烘烘兮鬧攘攘,

               你方唱罷我登場。

               怎奈何,人生苦短,

               豈料到,命運無常。

               到頭來, 曲終人散戲一出。

               終歸是, 四大皆空夢一場!

這首詩說的是人生是一場夢,也是一出戲。上一章寫的是一個“夢”字,這一章就從一個“戲”字寫起。

戲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假”字。場景是假的,道具是假的,人物和情節都是假的。你看京劇舞台上的大花臉,紅澄黃綠青藍紫,如果現實生活中真有那樣的麵孔,恐怕嚇得孩子都不敢上街。

好戲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個“真”字。

君不見戲院裏觀眾中有些男士臉紅脖子粗,攥緊了拳頭,甚至感歎出聲; 有許多女士用手帕(現代用紙巾)擦眼淚。如果劇情不真能有這樣的效果嗎?演員們要完全進入角色,假戲真做。真到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全裸或半裸地上到男名星的床上,抱在一起,滾作一團,愛語浪笑,狂吻瘋摸; 男壓著女,最摩登的是女壓著男,起伏騷動,呻吟叫喊。否則就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就不能成為大明星。仔細想來,其中可能有假,不然演藝圈豈不是淫棍和蕩婦太多了嗎?這叫真戲假做。

世界就是戲劇大舞台。

且不說不發達國家行的是專製主義,既無民主,又不人道,你如果不說假話,做假事,戴著假麵具,就甭想有好日子過。就是最發達的國家,那些政客和大資本家把坦克開進別人的國家殺人放火,明明是想發石油財,卻說是推廣民主,弘揚人道。不帶一點“假”字的國家和社會太少了。話又說回來了,不發達國家的改革和發展要循序漸進,伊斯蘭宗教狂熱分子的政治文化也太落後了,所做所為也太極端了。哲學家黑格爾有一句哲理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世界也好,中國也罷,之所以如此這般,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幾分必然性。假中也有幾分真。

這就叫假做真時真也假,真做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不然,為什麽《紅樓夢》裏“榮國府 ”、“寧國府”的主人們都姓賈,開篇寫的就是甄事隱的故事呢?

現代社會戲已經現代化了,由二十平方米的古老戲台而銀幕、熒屏,到上千平方米的舞廳。已經大眾化了,人人都可以作演員,人人都可以演戲,譬如成百上千人參加的假麵舞會。舞廳裏流光溢彩,光怪陸離,軟語溫馨,樂聲悠揚。舞者麵目各異,真假難辯。輕歌曼舞、旋轉遊移,卿卿我我,若即若離。醉生乎夢死?遊戲兮人生!

本小說就從舞會寫起。有的舞者雖然沒有戴著麵具,但是虛情假意,假言假語,表裏不一,好象戴著一幅麵具;有的舞者雖然是假名假姓,但有真情實意,地地道道的一個真人。這樣的舞會形式上雖非“假麵舞會”,但是,實質上難道不可謂“假麵舞會”嗎?它是世界大舞台上的一出小戲,生活激流中的一串浪花。是真是假?真在哪裏?假在何處?作者不敢妄自斷言,任憑讀者諸君評論。小說的主人翁是姓“甄”或是姓“賈”,作者沒有認真考證,難以認定,姑且讓他姓方,單字名域。

話說方域走進"天緣"歌舞廳。長方形的舞池,三周擺放著桌子、沙發,一邊是樂池,霓虹燈閃閃爍爍。方域隨意在沙發上坐下,點燃一支香煙。

一會兒,一女士在方域對麵的沙發上坐下。方域抬頭向她望去,心中不禁為之一動。隻見她身材修長,穿一身粉紅色無袖連衣裙,足穿銀灰色平底皮涼鞋;瓜子型的麵龐,長發披散;細眉、隆鼻、小嘴,勻稱秀美;眼光迷離,顧盼生色;細長的脖頸,膚色粉白可人。四目相視,目光交接,好象兩個導體,近距離靠近立即產生了電磁效應。一個人的心中象春風吹縐一池綠水,漾起層層漣猗,眼角和嘴角浮起微笑;一個人似春風拂麵,臉上泛起紅暈。

舞曲響了,方域走到對麵的女士跟前,稍稍彎腰,左手臂微抬示意,麵帶笑容說:"請小姐跳舞好嗎?"小姐微微頷首,站起隨方域進至舞池。方域左手握住小姐的右手,右手輕輕撫在小姐的細腰上。小姐麵帶微笑,大方地把左手搭在方域的右肩上。

方域青少年時代,吹彈歌舞,無所不能,現在跳起交誼舞來,豈不遊刃有餘?他舞步穩健、大方、靈活,手、身、腿、腳,隨著舞曲的節奏和旋律,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或抑或揚,或起或伏,頓挫有致,情感充沛。他能跳出曲的情感,舞的神韻來。

小姐尚能配合默契。她覺得跟方域跳舞非同一般,感覺特別良好。笑容更加舒展,麵色更加紅潤,額頭上滲出一些汗珠,似桃花帶雨。

她凝視方域。見方域中等身材,並無老年人的臃腫;身穿白色短袖襯衣,束在天蘭色的西裝套褲裏;白襪黑鞋,黑發方臉,濃眉秀眼,戴一付金框近視鏡,耳垂特別長大;長像福態,微笑慈祥。

小姐邊舞邊笑問:"師傅姓啥?"

方域答:"我不是師傅,而是教師,姓方,單字名域。敢問小姐尊姓芳名?"

小姐莞爾一笑答:"我姓楊,名萍,水、草、平的萍。"

一曲終了,方域去吧台買了兩聽冰鎮露露,兩人並肩坐在沙發上邊喝邊聊。方域講了自己的工作單位,是教高中語文的。楊萍誇方域的舞跳得好;方域讚楊萍的身材是天生舞蹈家的身材。

楊萍說:"老師,你看我有多大?"

方域仔細打量一下說:"二十三四歲。"

楊萍笑道:"不對。我都三十一歲了,孩子都七歲了。"

方域笑說:"不像,不像。可能上帝特別惠顧你,讓你這麽年輕漂亮!"

楊萍又笑一下說:"老師多大了?"

"我八十歲了。"方域說完嗬嗬一笑,拉起楊萍的手進入舞池,跳起了華爾茲。

楊萍聞言吃了一驚,她還從沒有碰到過如此回答自己年齡的人,說:"你開玩笑!我看你隻有四十多歲。"

華爾茲大多是旋轉的動作,楊萍覺得方域摟住她腰肢的手更加有力,更加溫暖。為了快速旋轉的需要,她也不得不把左手更緊地摁在方域的肩膀上,前胸更加貼近方域。她沒有戴胸罩,乳房因為沒有哺乳過孩子,所以仍然堅挺飽滿,鮮活顫動,蹭在方域的胸前。方域分明感到它的溫軟,一般熱流和快感霎時湧上心頭。而楊萍同樣是春潮激蕩,覺得方域雖然年齡偏大了一點,但仍然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方域說:"您非常有魅力!今天有您伴舞,真是三生有幸!"

"我也很快樂。"楊萍溫聲細語說。

舞會的中間放了二十分鍾的迪斯科舞曲。倆人都不跳,坐在那裏聊得痛快。

所謂"溫馨十分鍾"的黑燈舞開始了。兩人進入舞池,隨著輕柔的慢四步舞曲輕輕起舞。舞場的燈光次第息滅。方域輕輕地溫柔地說:"讓我們浪漫一回,消魂一刻吧!"說罷雙手抱住了楊萍溫軟的細腰。楊萍默契回應,雙臂環抱住方域的脖子,胸腹貼近方域的身體。跳了片刻,兩張麵孔自然地湊上前去,麵孔側貼,耳鬢撕磨。雙方都感到對方身體的溫熱,肌肉的震顫,靈魂的激蕩,心潮的澎湃。方域激情地喃喃地說:"你是位小天使,幸運地飛落在我的身旁,給我帶來吉祥和幸福!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位小公主!"

楊萍為方域的言辭感到驚喜。她過去接觸過的男人,沒有一個如方域那樣文雅、熱情。她覺得眼眶裏有些潮濕,也不答話,隻用身體做了回答:更親、更近、更熱。

舞曲終了,燈亮了。兩人都覺得舞曲太短,遺憾地在沙發上坐下。舞曲又響了,兩人都覺得此時不跳勝再跳,邊喝飲料,邊聊家常。

楊萍說:"我過去在機床廠上班,有十年工齡了。去年下崗,現在在市郊一家私人鑄造廠幹活。廠裏的活又髒又累還是次要的,叫人受不了的是年終才結算工資,平時隻管吃飯。沒有零錢花,有時連買衛生紙的錢都沒有。"

方域了解下崗工人的苦處,隨即掏出一張百元大鈔遞給楊萍,說:"你拿去解燃眉之急。"

楊萍也不推辭,接錢在手,說了聲"謝謝"。方域的大方、友好令她感動。給了方域一個傳呼機號碼,相約明日此地再見,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就這樣,他們又相約跳了兩場舞。楊萍為了考驗方域的真情,最後一次跳舞沒有口頭約定下次的會麵,而是交待方域有事打她的傳呼。

方域一個星期都沒有傳呼楊萍,原因並不是不想見楊萍。他過去從沒有給過舞伴金錢,充其量是請舞伴喝筒飲料,吃頓飯。現在給了楊萍一百元錢,有買色情服務的嫌疑,道義上不太恰當。這是他沒有傳呼楊萍的原因。

一天,方域在"天緣"舞廳跳舞。一曲終了,他聽到有人喊了聲"老師",抬頭見楊萍站在舞池邊上,微低著頭,含情脈脈地看著他。他驚喜地快步走到楊萍跟前。

楊萍問:"你為什麽不呼我?"

方域囁嚅道:"我怕打擾你。"

"你準備啥時候呼我?"

"三兩天以後。"

"我看到你跟別的女人跳舞心裏酸溜溜的!"

"我們有緣份。"方域說,心裏開始發燒。

"我可想你!"

方域聞言大驚失色。一個女人,尤其是一個比他小二十多歲的女人,如此直爽,如此勇敢,如此熱烈地向他表示愛意,大大出乎他的想象。他覺得一股熱流從丹田直衝頭頂,兩眼迸出火花!感激之心,幸福之情,無以用言語表達,隻深沉地道出"謝謝"二字。深情地說:"我們今晚不跳舞了,出去走走,好嗎?"

"好。"楊萍答道。

兩人步出舞廳,穿過街道,來到洛河。

河濱楊柳依依,花色朦朧,波光粼粼,清風徐來,一彎新月照徹天宇。二人在草地上並肩坐下,拉著手喁喁交談。

楊萍全盤傾訴出了自己的經曆和家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