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狐淺吟

開創一個平台可以和朋友們交流。
正文

杭州小吃

(2009-11-19 13:26:10) 下一個
杭州小吃 - ZT

杭州的小吃太多了,多到時麽程度?一整條延安路走下來,可以讓你從頭吃到尾。

杭州小吃之傳統早餐

傳統的杭州小吃中,屬於早餐的包括:餛飩,包子(我們一律叫饅頭的),鍋貼,煎包(與包子的區別在於個頭小和餡料隻有蔥肉的),牛肉粉絲。其實還有豆漿、豆腐腦、飯團。那都是路邊小店才會做的,你看見有大木桶的就是了。

知味觀這個杭州小吃的老牌子,幾年前在遍布杭城的肯德基的激勵下,重整旗鼓,很是風光,直到現在。知味觀的名字,據說是乾隆提的: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欲知其味,觀料便知。知味觀的拿手好戲,是蝦肉餛飩和蝦肉小籠。兩個各點一客,十元錢,胃口小的姑娘恐怕就吃不了。還有貓耳朵,樣子潔白好看,秀氣得像江南女子,隻有知味觀的出名;我是嫌味道太淡,不大喜歡的。

曾經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還沒放焰火,我突發奇想帶了兩個妹妹從大東門(現在年紀小的杭州人怕都不知道在哪裏了,其實就是新華路絲綢市場)到湖濱的知味觀去吃這兩樣東西。小妹妹一個人幹掉六個小籠,現在果然長得一團嫩肉。還有人鍾情於知味觀的大螺螄,也不過七元一份,略超出了小吃的範疇。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下午一點半,衝到知味觀去吃午飯,隻看見排隊等餛飩的人排到了大門口,桌子都已經放到了院子裏。由於知味觀在湖濱旁邊,門口停車位又充足,本地司機也是很喜歡帶外地遊客去的。順便說一句,知味觀從二樓開始都是點菜的地方,幾味糟味做得很到位。

新豐據說新豐近兩年有後來居上的趨勢。當然是和知味觀比。新豐沒有那麽大的店麵,幾家店都坐落在熱鬧地區,但是小。經典的當然是餛飩和小籠,做得不錯。紅紅白白的招牌也是很好認的。夢粱樓夢粱樓位於吳山路,離杭州的第一家肯德基不遠。

它的小吃品種更豐富,除了上麵說到的那些,還有麵條和各種小點心。其中的菜鹵豆腐,二元一份,比路上的不貴,味道不錯,大概用的鹹菜有其獨到之處。

現在在杭州也沒多少地方吃得到了。國慶期間,客人多得吃到全店都沒有醋——醋是吃小籠時的必備之物。潔而美我在杭州接待過的所有朋友都知道潔而美。吳山路平海路口,很好找的。小時候去那裏吃湖州大餛飩和蔥煎包子,是要排很長的隊伍的。

最喜歡那裏保持了八十年代國營餐飲店的風格:大灶台大鍋子,工作人員都是胖胖的大媽,筷子是竹筷子,放在中間有縫的洋鐵皮筒裏。有朋友到杭州時,已經暈車暈到吐,照樣把我叫的蔥煎包子吃幹淨。可惜今年國慶拆掉啦!不知道搬到哪裏去,不知道還有沒有。

大關小區東西苑中間花壇旁小店我這一部分是在講早餐,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早上六點鍾趕到知味觀去呢?支持我們早餐的是這些小店。熟悉的朋友知道我是住大關的,我曾經有一下飛機火車就直接去那家小店吃早飯的曆史。開心啊開心!杭州的早餐點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小車,據說馬上要棄車入室。味道都是很棒的!

杭州小吃之簡單午餐奎元館奎元館位於官巷口。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是不是令人浮想聯翩啊?它的位置曾經是很好的:對麵是新華書店,不遠是中河路,自己在解放路和中山北路的交界處。可是,交通的發展,使得從前的繁華變成現在的限製——店門口沒法停車,司機不愛去。奎元館現在的盛名,靠金庸每年來吃碗“蝦爆鱔”維持著。真的,金庸每次來杭州都要去奎元館吃蝦爆鱔的。不過我們普通人,還是吃吃最經典的“片兒川”好了。嚴格說來,這種麵條是寧波點心:鹹菜、筍片、肉片、濃湯。不過從我有記憶起它就已經是杭州老百姓的經典麵條了。

陳生記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當然是雲南小吃,所以你去過雲南也就不用在杭州吃了。但是對杭州人來說,陳生記的過橋米線卻是個悠久的記憶。我在《愛上愛情》當中也忍不住提到它,而現在陳生記明明已經搬了,還聽到有人在打電話時說:“就在天水橋過橋米線那兒。”忍俊不禁。新的陳生記在中山北路和武林路各有一家,店麵大了,反而沒有以前的親切。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到張生記那樣(那是從小做大的典範)。

寧波湯團店吳山路還有一家,老店在中山中路,也是鳳凰寺附近。他們經營的東西不止湯團,但是我比較土,認準了他們的寧波黑芝麻湯團。現在早上多半以速凍寧波湯團做早點,也隻吃白糯米黑芝麻的那一種。但是杭州人很少在店裏吃湯團當早點:太飽太膩啦。九佰碗老湯麵:近幾年才開的,但是勢頭頗猛。他們的麵條其實沒什麽特殊的,但是湯的確好——叫老湯,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店裏比較幹淨,缺點是很慢很慢,太餓的時候不要去。

杭州小吃之下午點心清真飯莊在鳳凰寺旁邊。我從來不去那兒吃飯,因為不愛吃杭州的羊肉。但是它們的高莊饅頭和菜包子卻是一絕。高莊饅頭,就是北京人說的饅頭,沒有餡的;樣子做得標致極了。而他們的菜包子,更是改變了我不吃香菇的曆史。太子樓和南方菜館南方大包曾經全麵顛覆了杭州人的早餐習慣。一元一個的南方大包,全部是大肉包子,比普通店裏賣的貴一倍,但是確實是皮薄肉鮮。他們還搞批量生產,路邊隨處有賣,早上心急的人們,買兩個四個包子就上路了,好得很。但是現在盛況不再,包子大家有,南方大包也就在延安路自己店門口賣賣——當然生意還是不錯。

而太子樓出名的是油包,加料油包。所謂的油包,應該是一種豆沙包,但是加了塊豬油。反正我極其喜歡那塊油,口感特別好。油個冬兒、蔥包檜兒和臭豆腐嗬嗬,恐怕北方人都沒聽說過這幾樣;而且除了臭豆腐之外,另兩樣連“學名”都沒有。

臭豆腐沒什麽特別的。油個冬兒是用蘿卜絲等包了麵糊炸一下,我看見在北京的上海小吃點管這叫“油墩子”。小時候我不愛吃蘿卜,但愛吃油個冬兒。蔥包檜兒是用春卷皮包了油條壓平了,也隻有這個小吃還能提醒我們:油條最早是油炸秦檜。這些小吃店裏都做不好的,武林路和它旁邊的幾條小胡同裏,有幾個大媽做得不錯。記得要抹上甜麵醬和辣醬哦,但是不要抹太多。都是五毛錢一個,下午逛街的時候吃一兩個,完全不影響晚飯的胃口。這些東西北京都沒有,我回杭州後每天吃一份,我媽開玩笑說要到北京去擺攤。

--------------------------------

杭幫菜:-- ZT

杭州菜源遠流長,它與寧波菜、紹興菜共同構成傳統的浙江菜係。 杭州菜曆史上分為“湖上”、“城廂”兩個流派。前者用料以魚蝦和禽類為主,擅長生炒、清燉、嫩溜等技法,講究清、鮮、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後者用料以肉類居多,烹調方法以蒸、燴、氽、燒為主,講究輕油、輕漿、清淡鮮嫩的口味,注重鮮鹹合一。 杭州地處江南水鄉,氣候溫和,當地人飲食口味偏清淡,平日喜食魚蝦。因此杭幫菜肴注重原汁原味,烹飪時輕油膩輕調料,口感鮮嫩,口味純美,色、香、味俱全。現今的杭州菜肴南北口味交融,講究“二輕一清”,即輕油、輕漿與清淡。

杭州菜的特點有四: 一為選料“細、特、鮮、嫩”細,取用物料的精華部分,使菜品達到高雅上乘,特選用特產,使菜品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鮮,料講鮮活,使菜品保持味道純真;嫩,時鮮為尚,使菜品食之清鮮爽脆。

二為烹調擅長炒、炸、燴、溜、蒸、燒,與北方烹法有顯著不同,如烹魚,大都過水,約有2/3是用水作傳熱體烹製的,突出魚的鮮嫩,保持本味。就說那道著名的“西湖醋魚”,活魚現殺,經沸水氽熟,軟溜而成,不加任何油腥,滑嫩鮮美。三為注重清鮮脆嫩,保持主料的本色和真味,多以每季鮮筍、火腿、冬菇和綠葉菜為輔佐,同時十分講究以紹酒、蔥、薑、醋、糖調味,借以去腥、戒膩、吊鮮、起香。四為形態精巧細膩,清秀雅麗。齊活後放入清潔精巧的器皿中,炫人耳目,使人垂涎欲滴……許多菜肴都是以風景名勝命名,更吃出了一番優美景致。

特色菜式:"西湖醋魚"又叫"叔嫂傳珍"。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一次遊湖,路遇一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占。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惡勢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憤,兩人一起上官府告狀,企求伸張正氣,使惡棍受到懲罰。他們哪知道,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一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複。臨行前,嫂嫂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麽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麽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淩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一直查找不到。

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個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古代有人吃了這個菜,詩興大發,在菜館牆壁上寫了一首詩:"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裏上樓台,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鬆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後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製傳說。

“ 西湖醋魚”是杭州傳統風味名菜。這道菜選用鮮活草魚作為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鍾燒得恰到好處。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肉滋別具特色。50年代,此菜以白堤上樓外樓菜館蔣水根師傅烹製最為出色,曾多次為周恩來總理等中外貴賓宴請烹燒。

龍井蝦仁“叫化童雞”也稱“杭州煨雞”,是1956 年浙江省認定的36種杭州名菜之一。相傳,古時有一乞丐(俗稱“叫化子”),饑寒交迫之中偷了一隻母雞,卻無鍋灶烹煮,他急中生智,就用爛泥將雞連毛包起來,放入篝火中用草煨烤成熟,食時卻異香四溢,滋味別致。後人仿效此法,並傳入菜館酒樓,經廚師們反複的研製改進而成現今的製法。它選用優良的“越雞”,剖洗淨後填放配料,用鮮荷葉包裹,再塗以用“酒腳”(紹酒的沉澱渣汁)拌過的泥巴,經數小時的煨烤而成,荷葉的清香和母雞的鮮香溶為一體,香氣襲人,誘人食欲,流傳至今。

相傳,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灑趁年華”的啟發,選用“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製而成。成菜蝦仁白玉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致,滋味獨特。杭州天外天菜館是該菜的發源地。另傳,一天,乾隆微服私訪,在杭州茶農家喝到一杯龍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備,暗抓了些茶葉離去。後來在市內餐館用膳,叫店夥計用此泡茶。店夥計看到乾隆內著的龍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訴店主。店主正值烹調蝦仁,驚慌竟把店夥計手中的茶葉當作蔥末撒到鍋內。想不到這道茶葉蝦仁色澤雅麗,滋味獨特,吃得乾隆點頭稱好。此後,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傳至令。龍井茶葉素以“色綠、香鬱、味甘、形美”四絕著稱。

河蝦(即青蝦)被古人譽為“饌品所珍”,不僅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且有補腎、壯陽、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龍井新茶與時鮮的河蝦烹製的“龍井蝦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誘人的清香,食之極為鮮嫩,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杭州傳統名菜。

火腿西湖蓴菜湯又稱雞火蓴菜湯,是杭州的傳統名菜。烹調時,用西湖蓴菜、火腿絲、雞脯絲烹製而成。此湯,蓴菜翠綠,火腿緋紅,雞脯雪白,色澤鮮豔,滑嫩清香,營養豐富。“西湖蓴菜湯”,又名“雞火蓴菜湯”。係用杭州西湖特產蓴菜與雞脯絲、火腿絲合氽成菜,色彩和諧,湯純味美,蓴菜鮮嫩潤滑,膾炙人口。主料:新鮮西湖蓴菜150克,熟火腿25克,熟雞脯肉50克。調料:精鹽2.5克,味精2.5克,高級清湯350克,熟雞油10克。

烹調過程:
(1) 將熟雞脯肉、熟火腿均切成6厘米長的絲。
(2)將炒鍋置旺火上,舀入清水500克燒沸,投入蓴菜,沸後立即撈出,瀝去水,盛在湯碗中。
(3)把高級清湯和精鹽、味精一起放入炒鍋內燒沸,澆在蓴菜上,再擺上熟雞脯絲、熟火腿絲,淋上熟雞油,即成。

東坡肉,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是1956年浙江省認定的36種杭州名菜之一。

漢族佳肴,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製。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薑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蘇東坡《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幹淨,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煮5分鍾取出洗淨。取大砂鍋一隻,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薑塊,再將豬肉皮麵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麵,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後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後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後,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麵朝上裝入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用旺火蒸30分鍾至肉酥透即成。

幹炸響鈴,從前這個菜不是現在的形狀,也不叫“響鈴”。據說一次有位英雄專點此菜佐酒,不巧店裏的豆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願敗興,聽說豆腐皮在富陽泗鄉定製,即上馬揚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深為感動,為他精心烹製,並特意做成馬鈴形狀。從此,“炸響鈴”就流傳開了。

特點:幹炸響鈴色澤黃亮,形如馬鈴,鬆脆爽口。原料:它係用優質豆腐皮裹入裏脊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若裹入筍末、香菇末及馬鈴薯泥,則成為素食者喜愛的“素響鈴”。烹調過程:烹調時,用富陽蓍名土特產優質豆腐皮卷入精細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如卷入土豆泥或香菇末、冬筍末炸成的稱"素響鈴"。幹炸響鈴色澤黃亮,鬆脆爽口,形如馬鈴,食用時輔以甜醬、花椒鹽,花椒鹽,味道更佳,是下酒的好菜。

錢江肉絲 〖主料〗豬裏脊肉〖輔料〗蔥絲薑絲〖調料〗食用油鹽味精黃酒澱粉甜麵醬醬油辣油都說南方人口味清淡,這隻是說了一個大概,而一日三餐要有開胃下飯的菜肴倒是實實在在的需要。不管是魯菜的濃油赤醬,還是川菜的麻辣燙,對胃口就行。

這道色澤紅亮的"錢江肉絲"顯然糅進了北方菜肴那種濃重的口味,但仍然保持了杭州菜肴鹹鮮入味、刀工精細的特點。

製法:
1、先將豬裏脊肉洗淨,切成絲,加鹽、味精、黃酒、澱粉等調料拌勻,上漿。
2、起油鍋,燒至三成熱時,倒入肉絲,劃散,至肉絲發白撈起,備用。
3、在鍋中留少許油,加入甜麵醬、醬油、味精、黃酒,用水澱粉勾芡,倒入肉絲翻炒片刻裝盤。
最後淋入辣油,用蔥絲、薑絲圍邊。
〖特色〗肉絲紅亮,鹹鮮微辣,醬香撲鼻。 蛋黃青蟹,又叫"蛋黃焗螃蟹"。

在過去,許多地方風味菜肴往往采用本地特產加以烹飪,如今交通發達,地方特產不再成為其獨有的烹飪原料,像杭州這樣並不毗鄰海洋的城市也能吃到鮮活的海鮮。

這道"蛋黃青蟹"就是在保持蟹肉鮮嫩的基礎上加入鹹蛋黃的香糯,是時下非常流行的一種烹飪方法,讓青蟹吃起來別有風味。
〖主料〗青蟹〖輔料〗鹹蛋黃生薑蔥〖調料〗食用油鹽味精黃酒澱粉
〖做法〗
1.把青蟹洗淨,對切成塊,拍上澱粉。
2.起油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蟹塊,炸至金黃色撈出。
3.鍋中留少許油,倒入鹹蛋黃、青蟹,加入鹽、味精、黃酒、生薑、蔥一起翻炒,直至鹹蛋黃裹在蟹塊上。〖特色〗蟹肉鮮嫩,色澤金黃。

八寶鴨是一道在民間流傳很久的家常菜肴,它讓我們想起外婆的手藝。由於製作起來有點麻煩,所以印象中隻是逢年過節才吃得到。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八是一個吉祥的數字。引用到飲食中,就有所謂的八寶飯、八寶粥、八寶菜、八寶豆腐等等,不僅是因為八是成雙的偶數,還有表示很多很豐富的意思。八寶飯、八寶菜就不用說了,就說八寶鴨的肚子裏也填充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是不是八樣配料已經無所謂了。

除了經過燒鹵的鴨肉非常好吃外,裏麵的配料也經過鴨汁鴨味的浸潤,變得鮮香可口,別有一番滋味。〖主料〗奉化肥鴨〖輔料〗蓮子雞丁蝦仁筍丁青豆火腿丁香菇丁幹貝〖調料〗食用油鹽味精黃酒
〖做法〗
1.先將鴨子去骨洗淨。
2.在蓮子、雞丁、蝦仁、筍丁、青豆、火腿丁、香菇丁、幹貝等輔料中加入鹽、味精、黃酒,攪拌調勻,然後填入鴨腹中,上籠蒸3個小時。
3.起油鍋,燒至五成熱時,把蒸熟的鴨子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可出鍋。
〖特色〗形態美觀,外香脆,內鮮糯,香氣撲鼻。

宋嫂魚羹,浙江傳統名菜。從南宋流傳至今,用钁魚或鱸魚蒸熟取肉撥碎,添加配料燴製的羹菜,因其形味均似燴蟹羹菜,又稱賽蟹羹,特點是色澤黃亮,鮮嫩滑潤,味似蟹羹。如今宋嫂魚羹不僅在杭州的很多菜館都模仿宋嫂的製法,經營此菜,成為杭州的一款傳統名肴,就是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也有宋嫂魚羹,但最為正宗的宋嫂魚羹還要數杭州樓外樓、山外山的宋嫂魚羹。每碗售價28元。宋嫂魚羹是將主料鱖魚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及雞湯等佐料烹製而成。魚羹色澤油亮悅目,鮮嫩潤滑,味似蟹羹,故又稱“賽蟹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