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5 (58)
2016 (78)
2017 (222)
2018 (393)
女兒整個禮拜都在考試,因為五年紀畢業,學校要決定中學分到那個水平的班級去。
考得好的,會直接跳到十年紀,差一點的,上正常的六年紀。
對我來說,她上那個年紀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學得懂,不要坐在那和聽天
書一樣。這也是學校考試的目的。
女兒把成績告訴我。我說咱們上網查一下你這個分數意味著什麽。結果是數學和閱
讀都相當於六年紀畢業的水平。
我說你這個成績很好,剛剛五年紀以經相當於六年紀畢業了。很可能把你分配到七
年紀。分配到六年紀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就應該上六年紀。我還給了她一個嗨發。
她又說起朋友的分數。有一個小孩考得非常高,我說,你看,她相當於高中的水平
了,人的能力是有區別的,這樣的人非常少。你提前一年上學,我相信明年這個時
候你做同樣的題,你會比大多數人都好。
她說沒把握。我說你會的。
我這樣做,不想傷害她的自尊心隻是非常次要的考慮,最重要的一點是想向她說明
一點,上學是去求知的,考試的目的是要檢驗她是否掌握了知識。五年紀掌握了五
年紀的知識,就是好學生,作為家長我就會自豪。如果你有能力和求知欲學習更多
的知識,我當然高興。
我是經曆了中國的考試製度的。那個製度非常扯淡的一點就是從小學就給孩子們灌
輸了一個觀點,上學不是去學習知識的,而是去和別人比賽的。每次考試都是排名,
和別人比,從來不關心學了什麽。不是第一你就是失敗者。
這種製度下成長的孩子會變態地嫉妒。那不是一般的變態。本來求知的目的是大家
都學會了最好,中國學生從來就是,我會了,你最好別會。
我上研究生的時候,中國留學生就為了抄作業考古題打得一塌糊塗。還好,沒有象
北大清華複旦的下毒。
在這種製度下失敗的孩子,心理的陰影讓他們長大了會報複社會。
我不能有更好的建議取代中國那個製度,但是我知道,在美國,上學是求知的,求
知是快樂的。我更關心我女兒學會了什麽,而不是她的分數。
讀書與求知是一種習慣。如果沒有樂趣,甚至痛恨,是不會保持這種習慣的。
中國人有那麽多博士,畢業了,找分工作,再也不讀書。天天在逼孩子讀書。
我一個美國同事,到我辦公室來聊天。他說,他們的讀書俱樂部最近在讀基辛格的
論中國。他和我一樣,在做一項同中國完全無關的工作,之所以在讀論中國,完全
是出於興趣。
我天天坐公共汽車上班,坐同一趟車的人都熟了,車上經常看到各色人等抱本書在
看。我相信他們不是博士,有的恐怕大學都沒畢業。
他們看書,因為他們喜歡,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中國人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種實用主義的讀書觀在現
實中是有用的。你可以讀一份博士,找個碼工工作,娶一個漂亮老婆。
但是我不想我的女兒成為這種人。我想從小讓她認識到,知識不僅僅是金錢,求知是
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