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國之客

卡拉哈裏木 恩加米蘭草
正文

博茨瓦納的火烈鳥

(2009-11-23 07:40:00) 下一個
賞鳥趣談(五) 

一抹燃燒的丹霞

火烈鳥(Flamingo ,當地語:Nanyane ya tladi)屬鸛形目紅鸛科紅鸛屬,又名紅鶴。屬下有五種,在非洲的有大火烈鳥(Greater Flamingo)和小火烈鳥(Lesser Flamingo)兩種,另外三種在南美洲。火烈鳥是一種大型涉禽。脖子長,常呈S型彎曲,腿細長,通體長有潔白泛紅的羽毛。

火烈鳥喜歡群居,在非洲的小火烈鳥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鳥群。由於它們的特殊習性(生活在淺淺的鹽堿湖中,湖表麵溫度可超過65℃。以藻類為食,能承受含量高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等),一般情況下,有火烈鳥的地方不適合其它鳥的生存,因此我覺得火烈鳥群可以說是獨居的鳥群。觀賞火烈鳥必須到它的棲息地,到了那裏你一定看得到。在博茨瓦納觀賞火烈鳥需到馬卡迪卡迪鹽沼地(Makgadigadi Pan)去。位於博茨瓦納中部的馬卡迪卡迪鹽沼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沼地。一年中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這裏是一片白皚皚的鹽堿地,一眼望不到邊,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一片死寂,被太陽烤得滾燙,像是外行星的表麵。而當每年1月至7月的雨季來臨時,這裏則會變成一片淺水湖。之後,在某個夜晚,忽然之間從四麵八方飛來數以百萬計的火烈烏,使其變成粉紅色的海洋,成為馬卡迪卡迪鹽沼地的一大景觀。

馬卡迪卡迪之客

從那塔(Nata)去馬卡迪卡迪鹽沼地應該是最方便的了。從弗朗西斯敦往西,200公裏不到,在進那塔村之前,路左邊是“那塔野生動物保護區”(Nata Sanctuary)的大門。從大門到湖邊大概有十公裏。旱季小車可以開進去,但湖裏沒水,當然也沒有火烈鳥。雨季有火烈鳥,但路上會遇到水塘,小車沒法通過,還得是四乘四。其它通往馬卡迪卡迪鹽沼地的路還有,蘇瓦(Sowa)、利塔卡內(Lethakane)、墨皮皮(Mopipi)、桂塔(Gweta)。其中從利塔卡內進去除了看鳥外,還可以到庫布島(Kubu Island)去看看,那絕對是博茨瓦納少有的標誌性景觀。

寂靜的庫布島

肯尼亞的納古魯湖(Lake Nakuru)國家公園被譽為“觀鳥天堂”。園中約有450種禽鳥,其中最著名的是火烈鳥,是世界公認的火烈鳥之鄉。在那裏生活的火烈鳥約有200多萬隻,占世界小火烈鳥總數的三分之一。火烈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候鳥,隻在食物短缺和環境突變的時候遷徙。馬卡迪卡迪的火烈鳥隻能是候鳥。每年雨季來到馬卡迪卡迪繁殖的火烈鳥,在雨季結束時會在一夜之間消失。它們會不會本來就來自肯尼亞的納古魯湖,後來又飛回去了?研究結果顯示並非如此。馬卡迪卡迪的火烈鳥一部分去了納米比亞埃托沙鹽沼地(Etosha Pan),然後去了大西洋海岸的鯨魚灣(Walvis Bay) ,還有的去了南非、莫桑比克。分散在南部非洲各地的火烈鳥為什麽每年要齊聚於馬卡迪卡迪?是為了生命的輝煌慶典?還是為了愛情的青春火焰?難道隻是為了舉辦一屆火烈鳥的奧林匹克?

鳥瞰火烈鳥

火烈烏都是夜間飛行,據說一小時可飛50-60公裏,一夜可飛600公裏。從馬卡迪卡迪到鯨魚灣大概3天就夠了。2007年底,我們曾到納米比亞,在鯨魚灣見到了大片的火烈鳥。海風飄來陣陣鹹鹹的腥臭氣味,讓我們在視覺上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也得忍受嗅覺上的痛苦。其實,在博茨瓦納首都哈博羅內也能見到野生的火烈鳥,就在位於城東北角的汙水處理站。那裏有好幾個長方形的汙水處理池,每個都比足球場大得多。城市生活汙水從一個池子流到下一個,不斷沉澱、過濾。在最後的一個池子中就生活著一小群火烈鳥。當然,去那裏觀鳥也是要做好聞臭的思想準備的。難道火烈鳥偏愛這樣的生活環境?我們其實應該讚歎它具有這樣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它那獨一無二的喙。覓食時火烈鳥將頭往下浸,喙倒轉,將食物吮入口中(有點像工地上的挖土機),然後利用舌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再徐徐吞下,十分神奇。

勝似閑庭信步

注:2007年,英國廣播公司(BBC)飆車節目(Top Gear)的兩名主持人駕駛汽車駛越馬卡迪卡迪鹽沼,因這樣的穿越會破壞脆弱的鹽沼麵層而受到環保人士的指責。最近,我又去了汙水處理池,由於那裏建了汙水處理廠,汙水經過處理後再注入池中,池水已相當清淨,奇怪的是清池中不見了火烈鳥的蹤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