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國之客

卡拉哈裏木 恩加米蘭草
正文

措迪洛山之“王”

(2009-09-10 04:11:44) 下一個


恩加米蘭筆錄(二)

向導庫曼都帶領著我們在措迪洛的女人山中走走停停,指點我們看著岩壁上先人留下的美麗壁畫。突然他又站了下來,背靠山崖神神秘秘地問我們:“看到了什麽?”我們往上看著幾乎垂直的岩壁,並沒有岩畫,甚至連畫岩畫的平麵都沒有,有的是凸凸凹凹的山石。突然,我和夫人異口同聲地喊道:“Africa!”我們看到了一個由凸出岩石構成的非洲大陸的形狀(見圖一)! 庫曼都不無得意地說:“措迪洛與整個世界有著某種神秘的聯係,這個非洲地圖就是個證據。”後來我們還聽說,世界的各大洲都能在這裏找到,而當時對我們來說,看到由石頭不可思議地形成非洲地圖已經足夠了。人們當然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非洲地圖是人刻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為什麽會與非洲的形狀那麽接近?人們有能力對這種“巧合”作出合理的解釋嗎?

圖一

在一個名叫“鯨魚”的地方,庫曼都把岩畫中一隻魚上方的水花解釋成魚跳入水中濺起的(見圖二)。我告訴他,鯨魚呼吸時可以噴出像噴泉似的水花,庫曼都不以為然。的確,如果這裏畫的是鯨魚,那就要假設畫岩畫的人見過鯨魚,還應該假設這裏過去離海洋不遠,等等的疑問會一個接一個出現。而說水花是由魚跳入水中濺起的,那就簡單多了。

圖二

在這個岩畫所在的巨大岩石的另一端好像也有岩畫。攀上岩石,近處一看,不覺大吃一驚,我看到了一個漢字,一個“王”字(見圖三)!我立即伸手將夫人拉了上來,她看後也說是個漢字,並且說,不是個“王”就是個“壬”。我激動地向庫曼都說我們發現了漢字,庫曼都表情木然、反應平淡。難道措迪洛的神奇事太多了,這樣的發現也不稀奇?措迪洛的岩畫以動物、人物為主,也有一些抽象符號。但對中國人來說,在措迪洛的岩畫中看到了疑似漢字,那可是要引出無盡的遐想的啊!

圖三

以下是一部電影的情節,片名為《明王》。影片開頭與本文的開頭一樣,一個當地向導帶著一對中國夫婦在措迪洛的女人山中探究岩畫。當中國夫婦驚喜的發現了岩壁上的“王”字之後,鏡頭一轉到了明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允炆冒著大火從皇宮地道中逃出。允炆一路逃到海上,並最終漂流到非洲東海岸落腳。允炆之後寫了一封信給朱棣,並派人乘船回國遞信。朱棣見信後大喜,因為信中允炆稱朱棣為帝,自稱為王,聲明永不返回,並祈求朱棣不再追討。朱棣當即決定,不公布允炆的去向,但派人定期向允炆提供糧物,這以後便有了鄭和七下西洋。

圖四

朱允炆一心求仙拜神,當地人每每提到在西南方有一座神山,那是人類的發源地,他決定前往朝拜。在鄭和第七次到來時,允炆再次給明成祖寫信。之後,允炆身邊的人一分為三,跟著允炆去神山的,留下就地生活的,與鄭和一道回大明的。朱棣接信後感慨萬分,他按允炆的請求善待歸來的人,並終止了下西洋。

允炆帶著一行人沿著河流向南走,經過現在稱為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等地方。然後轉向西,經讚比西河、喬貝河,奧卡萬戈河,終於到達了神山-措迪洛。允炆從此定居下來,天天朝山拜神,直至生命的終結。他留給後人的就是在岩壁上的那個神秘的“王”字。

六百多年過去了,在措迪洛附近生活著一群人,他們稱自己為“Zhu”,他們向別人說自己來自遙遠的中國,於是人們把他們生活的村子稱為“China Town”。在古地呱(Gudigwa)建學校的中國工人們聽說此事就前去看看究竟。他們看到的是一群衣不蔽體,瘦小幹癟,說話怪聲怪氣的布須人。就在他們頗感失望的時候,人群中有人鑽進了草棚,抱出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嬰兒被遞到中國工人的手中,他們一看到這個光著身子的嬰兒都驚呆了!白白嫩嫩,圓圓呼呼,和中國人剛出生時一模一樣!影片最後的鏡頭是眾多中國工人的手高高地托起嬰兒,嬰兒的哭喊聲在曠野中久久回蕩……

這是一部純屬虛構的電影。但布須人的眾多稱呼中的確有一個為“Zhu”;古地呱的布須人村落的確被稱為“China Town”;沙卡維的中國工地上有好幾位在博茨瓦納工作多年的中國工人,是他們描述了他們在古地呱見到布須人嬰兒時的情景。此外,鄭和七下西洋為什麽總走同一條路線?為什麽次次以同一個地方為目的地?為什麽突然中止?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探究與考察。當然,最大的疑惑還是那個存在於措迪洛山岩壁上,並且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王”字!

(寫於:2009-6-2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