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史:路線鬥爭本質

(2015-03-24 07:40:55) 下一個
眾所周知,毛時代的路線鬥爭沒完沒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文明衝突在中國的必然反映。自晚清始,中國農業文明就受到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中國輸得很慘。意識到需要向工業文明轉型。但是總是半推半就的踏步走。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思路,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簡稱中體西用。張之洞如此,袁世凱如此,蔣介石如此,毛澤東更是如此,毛說“我就是馬克思加秦始皇”就是證據。但是馬克思主義是工業文明的產物。所研究的是後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而毛澤東全部理念從未超出過農業文明的範疇。這就與其他共產黨人的理念,尤其是教條主義者就水火不相容了。共產黨人反資與毛澤東反資的立場動機是完全不一樣的,共產黨內當然容不得帝製。毛心中的共產主義是太平天國模式。毛在路線鬥爭中戰無不勝。是因為他把工業文明體係,統統扣上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帽子,以掩蓋自己封建主義更反動路線的本質。在中國首先接觸並接受工業文明的群體,就是新知識分子。他們就是工業文明的載體。注定是封建文明的克星。這就是毛澤東不得不仇恨知識分子的曆史原因。右派言論就是工業文明中的民主意識,是“篡位”的最佳選項。毛能不痛下殺手嗎?須知,封建意識形態在農村有廣大的市場。是毛崛起生存的基本盤。一手搞臭知識分子,一手要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就是要工業文明接受農業文明再教育。以為就可以消滅工業文明價值觀於無形。這才是路線鬥爭的本質。毛也意識到自己反曆史潮流不得人心。所以說“共產主義就是宣布不間斷的革命”而已。再也休想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世界了。當然預見到七八年就需再搞一次路線鬥爭。預見到反曆史潮流永遠不得人心。
說史:路線鬥爭

同床異夢,中體西用,獨裁民主難共。
大是大非不同路,生死搏,非我即儂。

立場為己,觀點是帝,方法隨心所欲。
萬歲身時樂無際,疑心起,草木皆敵。

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借道主義稱帝。
騙人為民全心意,說到底,無恥之極。
雜感
舊體詩詞也是農業文明,以舊體詩的形式寫工業文明的新思想。也遇到不兼容的尷尬。正如京劇裏傳統表演程式,無法照搬到現代京劇表演中一樣。隻好全盤放棄,轉而引進話劇的表演,隻保留唱腔。這是許多人不承認現代京劇是京劇的原因。我就屬這類半調子。不懂不尊從傳統的格律規則。出了不少洋相。用現代詞匯入詩,很難又付合格律。知道得越多越不自由。不好意思,隻好請大家原諒我不倫不類了。話又說回來,我不喜歡不倫不類的現代京劇,仍是喜歡傳統京劇刻板程式化的表演。京劇講究千斤道白四兩唱。拿那種道白說現代概念會是什麽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