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遊樂場生活
(2009-08-22 11:50:22)
下一個
18歲初到日本的日子,常與同學往遊樂場流連。原以為時間與速度的放縱是最大的誘動力,手持一張全日券在園內做無限次的任玩,加上極速的機動遊戲所提供的官能快感,應該足以讓人樂以忘憂。知道後來,我才發覺一群離鄉背井在外打拚的孤兒仔女,無非不過希望在遊樂場這個鬧哄哄的寂寞場所中,尋回一絲一點的溫暖而已。原來遊樂場可以予以平起平坐的錯覺,不用理會在學校裏遭受的連番挫折(由老師的“笨蛋”責難到其他同學的冷眼),也不用回想起打工時被客人戲弄呼喝的煩惱(你個中國仔什麽都聽不懂,如何下單啊!)。在同一合理的價格下,讓大家一群遊子可以暫時喘口氣,撿回一點做人的尊嚴。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我的留日生涯中,差不多每逢周日都會拿一本遊樂場指南,在東京圈內逐一拜訪。由位於市中心的後樂園出發,再逐漸向郊區的西武遊園地或富士急Highland進發,嚐試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極速考驗。這些遊樂場實實在在的解決了我們這幫無根遊子的寂寞低落時分。而寂寞,我後來才發現,那並非是那一刻我們所獨有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輾轉來了美國。在紐約,我逐漸體會到走入反襯的落寞,簡言之就是辛棄疾的“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無奈。眾聲喧嘩的外在氛圍,隻會讓內心更加孤寂。既然如此,倒不如坦然麵對情緒起伏來的輕鬆自在。
所以我又來到了遊樂場。這次是迪士尼,這個1955年誕生的第一個世界上的主題公園。喜歡他的理由已經由原來的尋求刺激中的忘我到遊樂場的現實主題。Main Street,Adventure Land,Frontierland,Tomorrowland,Fantasyland,光從分區的名字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出迪士尼的定位:霸權,冒險,擴張,未來和幻想。從開園以來,這個定位也從未動搖過,它在全世界的不斷勝利也正是美國國家定位的縮影。
人類是天生具有樂園情節的動物,從伊甸園到愛麗絲仙境,從世外桃源到香格裏拉。遊樂場是人類的自我福利,也是工業文明下的產物,卻又提供一種逃離現實,顛覆常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