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發生近一年了,瀏覽了許多關於金融危機的書籍,覺得隻有這本書對金融危機發生原因的分析,是透過了事情的表麵,找到了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
這本書的名字是《Meltdown》, 作者叫湯姆斯·伍茲(Thomas E.Wood),是路德維·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學院的高等院士,2006年湯普敦企業獎得主。 伍茲在本書裏拆穿了主流媒體的虛構,及政府的杜撰。解釋了為什麽美國政府的幹涉 - 從民主黨的寵物店 – 房利美,房地美,到“社區再發展議案”,造成了房地產泡沫。還有伍茲追蹤了美國近幾十年的“虛假繁榮及衰退”周期,和“獨立”的政府部門 – “聯邦儲備係統 ”,如何操縱金融政策,及華盛頓那些忙碌的官僚和政治家如何對經濟進行幹涉,而造成了危機的最終發生。
伍茲還是紐約日報最受歡迎的書籍 – 《另類美國史》(The Politically Incorrect Guide to American history)的作者 。此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中文。
我把伍茲在這本書裏的一章,講述造成房產泡沫發生的六大“罪犯”簡單翻譯如下,如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原文:
1) 房地美和房利美:
無疑,兩房是這次房產泡沫的中心,作為政府擔保的企業 (GSE), 兩房從銀行購買房貸,所謂的“二級市場”。 當銀行把房貸賣給兩房後,再繼續貸款給其他購房者。而兩房就把房貸重新包裝成所謂的“貸款抵押證券”,銷售給投資者。而問題就出在這個政府擔保的,享有特權的GSE身上,因為政府的背書,所有投資者都知道如果兩房出了麻煩,政府肯定會施以援手。它們的證券被視為“政府證券”。(這在2008年當政府把兩房置於“監護人”保護時被證實了)。兩房在克林頓政府的“經適房”政策的壓力下,放低了借貸標準,特別是對少數族裔,低收入家庭,幫助他們實現“美國夢”。而這一切其實是華爾街利益集團對克林頓政府的遊說,借這個漂亮的“美國夢”中飽其囊。克林頓內閣預算主任弗蘭克林。瑞因在離開白宮後,在1999至2004任房利美執行長和董事長一職,短短幾年,薪酬紅利超過1億。而泡沫破裂後,政府給兩房的注資已超過兩千億。
評論:共和黨議員羅恩·保羅(Ron Paul)2003年就指出:“兩房因特權而吸引到了在自由市場無法得到的資金,從而擾亂了自由市場的正常運行。這種行為的結果必然造成錯誤投資,和暫時的經濟繁榮,但這種人工製造的房產價格不會持續的,一旦調整到來,將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保羅博士的預言在金融危機後被證實了,他2003年的預警被MSNBC的《早安。喬》的節目播放出來,令人們不得不信服羅恩·保羅對經濟形勢的洞察力,及對政府幹涉自由市場所造成的後果的認知。
2) “社區再投資法案”及借貸支持行為:
兩房並不是唯一的政府機構降低借貸標準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政府機構以“種族平等”的名義,對貸方施加壓力。聯儲波士頓分行1993年就宣布在一份報告中發現了歧視少數族裔的證據,這份報告被廣泛用來對銀行施壓,增加對少數族裔的接待。後來報告被發現漏洞百出,但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前總統,1976-1980)時期的“社區再投資立法”,被克林頓再次用來威脅銀行如不對少數族裔提供足夠數量的貸款,就將引起訴訟。銀行自然順從政府監管者的指令,開始逐漸放鬆貸款標準,維克多·阮米茲在2002年買了一所房子:“我的年薪是一萬七千元,我的太太也沒固定工作,想想,我們怎會夠資格呢”? “我們隻以為事情比以前簡單和容易了,他們對我們講:“在這兒和那兒簽字,沒必要讀那文件”。 亨利·西斯內羅斯(Henry Cisneros) ,克林頓時期的房產及都市發展部的第一任秘書,在政府任職期和在他私人公司時,都放鬆了標準,貸款給不夠資格的房產購買者。但他也承認了盡管他有好的願望,但這樣做鼓勵了那些沒準備好的購房者,這種趨勢下去要造成悲慘的結果。“我已準備好接受責備”。 亨利表示。 還有左派煽動的艾空(ACORN)組織, 在銀行前攔路抗議,直到銀行應允借貸。如此一來,在各級政府的鼓動下,使聯儲寬鬆的資金流動到房產業,從而促成了泡沫。
3) 政府的人為刺激造成投機
在這個政府的所謂“增加房主”的政治目的鼓勵下,(我還認為這個政治目的的背後是代表華爾街特殊利益集團的說客,慫恿政府放寬借貸標準,而從中漁利),各種借貸標準成了銀行的新發明創造, 像“零首付”,等,還有布什在2004年要求聯邦住房委員會取消了十五萬元的首付限製, 以及聯儲的低利率寬鬆政策,使投機者蜂湧而至,房價越炒越高。 這種炒作持續數年,把房價推高到無法承受的程度。最後造成大量用“優貸”及“次貸”購買的房屋,同時被拍賣。“可調整利率”更是為投機者提供了便利。 而那些評級機構,本應是私立機構,為投資者提供貸款評級的,但他們卻是證券委監管下的,證券委創設的評級機構,當然不會反對那些帶有“政治目的”的政府計劃,而且,評級單位的盈利來自要求他們評級的金融機構,而金融機構也是靠評級才能增加銷售,獲取利潤。在這種“政治及經濟”的利益驅動下,80%的房屋貸款,貸款擔保證券都被評級為三A,意味著最安全,最可靠,投資人可放心購買,價格永不會下跌的金融產品。而到今天為止,全美國近40%的房貸比較實際房價已是負值,屋主隨時會遲付,交還給銀行拍賣,而導致下一波“金融危機”。
4) “屋主受益”的稅收
美國政府為了刺激防地產市場,設計了許多計劃,鼓勵人們購房,導致更多資金人為地進入房地產市場,還通過給地產商們減稅,免費土地,建新公路,促使他們去邊遠郊區建設沒人去住的房屋。而且,對購房者的放貸利息付款,還給予退稅,第一次購房買賣免增值稅,等,提高人們購房的意願,但同時,也造成了資金集中於單一產業,使其他產業缺乏發展資金。
5) 聯儲人為的低廉信用
國會在1913年設立了這個“準政府”機構,目的是希望它能“獨立”地製定金融政策,和控製通貨膨脹,但可笑的是,自從它成立以來,美元的購買力喪失了95%, 而且格林斯潘2003年降低利率至1%,並持續一年,造成的信用泛濫,就為房產泡沫打下基礎。(這次危機後,由於它再次注入巨量資金救助銀行,和購買國債,通脹已在眼前)。
評論:從最近的銀行再次盈利來看,銀行的“不良資產”,即以房貸為擔保的金融證券沒有繼續惡化,房屋市場開始回暖,說明房屋價格已被人為托撐起來,而沒有調整回正常水平。如果按照近十年的房屋價格上漲程度來推算,美國人一生中最需要,而且需要投入最大資金的房產,已經被“通脹”起來了。其實,美聯儲就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機的禍首之一,人為的低利率和便宜資金,使投機者人為抬高了房產價格,造成了資金的錯誤配置,和不合理的產業結構。還有作為金融係統的監管者,聯儲從未提前預警泡沫的形成。美財長蓋特納在2009年2月的參院認證會上,告知他從1997年初就密切注意到了房產市場,及金融係統的危險了。那他肯定也會注意到了那些”金融衍生品“的危險走向了,但他當時作為紐約聯儲的主席,和最關鍵的監管者,卻從未正式提出警告。相反,美聯儲從一開始就鼓勵兩房和政府房產委借貸,盡管投機者是哄抬物價的幫凶,但美聯儲卻是廉價資金的始作蛹者。
6) “太大”心理
一些銀行總認為,它們“太大”了,所以政府不會允許它們破產的,因為這會造成“金融係統”的崩潰。格林斯潘就享有“救助先生”的美名,經濟學家安托尼·穆勒(Anthony Mueller) 講述道,格林斯潘的思維邏輯是如此的:自從格林斯潘上任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就運營在“準官方”狀態,就是說中央銀行總會保護那些主要金融機構不致破產,這個後果就是 – 如果你成功了,你就賺取巨大盈利,如果你失敗了,那政府就會救助你。這是對自由市場經濟的根本性破壞,市場如果沒有了“優勝劣汰”,就像宗教沒有“原罪”。人的心理被扭曲,所有人都夢想“一夜致富”。
還有,伍茲在這本書裏,詳細介紹了“華爾街”救助的來龍去脈,“大蕭條”的傳說及真相,貨幣的原理和現行貨幣係統,及怎樣做才能恢複“自由市場”的正常運行。其實,奧地利學派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對此次危機進行了預警,但由於美國媒體及“主流經濟學派”的邊緣化,奧地利學者的聲音未能傳達到主街。伍茲博士的這本書對危機進行了最為深刻和真實的分析,使人們對奧地利學派再次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