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想可以從日語說起。
隋唐某年某月之前,日本沒有書寫文字。對話應該也不豐富,因為他們的文字裏有大量的漢語,之前就沒那麽多詞匯。
所以從文字上說,日本之前很落後。但大概是因為造船技術稍有進步,也許是因為佛教交流,也許因為隋唐太發達了,一些人或物傳到了日本,於是日本有人到中國來。這些人來之前,我們不知發生了什麽事,在哪裏開始的,也許,就像後來他們看到歐洲的先進一樣,看到了中國的先進,極為震驚,於是幾個有誌之士,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這是我的猜測,我沒有做過研究,但應當差不多。
這些人來了之後,學習了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之後其中的一個人,或者是幾個人,決定要為日本創造文字。
首先就是創造用於記錄發聲的文字。因為是為了發聲,就需要簡單,也就是要有字母那樣的東西。那時沒有羅馬字母,他們知道的最好的文化就是中國,於是,字母隻能來自中文。於是他們基於漢字,創造了假名,即簡化了的漢字,實際上是漢字的一部分。開始的幾個字母是:
あいうえお
也許,造字的過程中有中國人加入,誰知道呢!是在中國造好拿回去的,還是回到日本再造的,對我來說,是個很值得探索的謎。
說到這,我拐一下題。就是和也是後來造的西夏字來做一下對比。
這樣的文字,真是像天書一樣。一般老百姓肯定學不會。
據說西夏的文字是某個漢人書生幫著造的,不僅複雜,而且迂腐,沒有美感。大概這也是西夏滅亡的原因之一吧。
對比之下,日本字簡單啊,老百姓就很容易學。我覺得啊,這個文字造的好,所以這個蠻荒之地的蠻荒之民才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日本最有名的文化遺產,應該是小說《源氏物語》(日語:源氏物語/げんじものがたり Genji Monogatari),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代表了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成書在長保三年至寬弘五年(1001年至1008年)間。此時,中國是宋朝,是宋真宗鹹平年間。
之後他們在文字中逐漸加入中國字。那些漢字發音很像是中文,但又不一樣,我後來發現它們與廣東話發音更接近,也就是說日語的漢語發音更接近中國古話。漢語發音後來變成普通話的發音,日語沒有變。比如“世界”,… 當然大部分發音還是服從日語發音有所改變的吧。
隨著文字,他們也開始學習中國的文化。首先是佛教,有奈良的東大寺,與鑒真有關吧,宏偉壯觀美麗,讓我想像唐朝的畫麵,和服,等等。
然後,他們潛心學佛,把佛教的禪宗發揚光大,成為日本特色的佛教。他們喜歡的是浙江天台山的一支。
我要說什麽呢,就是這個民族要認為你優秀的話,就會五體投地的膜拜你,跟你學。不怕改變自己的文字,文化,比如,他們在正式場合可以全部用漢字。比如:
當然自己的特色也保存的很好。自己好的東西當然也不能丟,或者不容易丟。既保持自己的特色,又完全學習別人的長處,是有些矛盾。這個矛盾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一直存在。比如他們是“東洋”,不僅別人說,自己也這麽說,又是東又是洋。矛盾嗎?也許不矛盾。
有一段時間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學的儒家最地道。然後,他們發現中國被人打,發現中國文化在這現代世界裏根本不頂用。於是開始了明治維新。很多儒家學者變成了蘭學家即西洋學家,中國式的武士劍客拿起了手槍。
後來的明治維新和西化我暫時不必多說,我還是回到文字上。
到了現代社會,漢語不夠了,日本人就開始引進西語,即英語。他們是直接引進,不是虛情假意的。比如我最近聽到的一首日本歌,叫淚眼汪汪。實際上是首老歌,中文版本有,英文版本也有,頭一句是:
古いアルバムめくり
這句話前麵的兩個字是中文,”古舊的“。
中間的四個字母是英文album 即”相簿/影集”的發音。
加上後麵的日語動作詞,意思是:翻著發黃的舊相片簿。
這句話裏既有中文有英文。他們的文字就是這樣的混合體。
這首歌,說是日本歌,我聽著,有些像英格蘭蘇格蘭民歌那種,就是慢慢敘說一種樸實的感情。
我還想說的是,他們就是這樣把別人的東西引進來,不在乎“侵蝕”自己文字這般不斷地向前發展。可以說,二戰是走了錯路,被打得很慘,但總的來說,他們是“義無反顧”向前發展的。
我用這個義無反顧的詞,意思是有股該怎麽著就怎麽著的精神,非常腳踏實地,不是為了什麽主義。不談理想,最多就是天皇。人民好就是好,為什麽要在乎老祖宗說什麽呢,或者什麽主義呢。這種不在乎什麽教條,隻在乎對國民有利的想法,或者頂多,武士道神道這種精神,物哀這種美學,使得他們不斷前行,不走回頭路。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在這個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上。福澤諭吉長篇大論,他說,必須脫離落後的亞洲,否則,他們做的,不夠體麵的事,別人就會認為日本人也是那樣的。
比如孫中山魯迅那個年代,日本像英國一樣,東京像倫敦一樣,成為各國流亡人士的天堂。在一定範圍內,他們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不會因為罵了首相就進監獄。
也許這個是日本的真正進步,真正的脫亞入歐。
一個蠻荒的民族,使出蠻荒之力,竟然每年一個或多個諾貝尓獎獲得者,確實在人類的曆史上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