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專家:中印談判不會有結果

(2009-08-07 07:07:23) 下一個

中印雙方舉行第13次邊界會談

中國和印度邊界問題第13次會談8月7日和8日兩天在印度首都新德裏舉行。

雙方的特別代表,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這次會晤的關注焦點是尋求兩國邊界問題的政治解決方案,以及如何保持邊界地區的安寧與和平。

中國媒體有報道說,邊界會談前印度的中國威脅論抬頭。中印邊界和領土爭議曆時已久,曲折複雜。

北京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問題專家馬加力認為,現在還不敢說能夠取得突破,因為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分歧太大,但是雙方深入交換意見、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還是有幫助的。

那麽印度方麵對會談持有什麽看法呢? BBC中文網就此采訪了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專家切拉尼教授。

他認為這輪談判不會取得有意義的進展。以下是采訪的具體內容:

問:您對這輪邊界談判怎麽看?預計能有什麽重大結果?

答:簡單地說,不可能。中印邊界問題談判從1981年就開始,持續了28年。談了這麽長時間仍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在世界上可以說絕無僅有。所以,這隻不過是一係列先給人希望但最後沒有結果的談判中的一次。

問:主要障礙是什麽呢?

答:兩國領土糾紛的根源是中國拒絕接受邊界現狀,對傳統上屬於印度的領土聲稱擁有主權。

問:中國外交部今天否認了香港媒體關於中印雙方可能就領土問題各自作出妥協並達成協議的報道。您怎麽看那些報道?

答:我不知道這些消息是哪兒來的,但這跟現實相去甚遠,雙方非但沒有就領土和邊界問題達成協議的跡象,實際上情況正相反。最近幾個月中國對印度的態度明顯強硬,《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近幾周都反複攻擊印度。如果快達成什麽協議了,就不會出現那種攻擊了。如果北京真的希望尋求妥協,那官方媒體就不會發表這種措辭強硬的評論文章了。

問:那麽,關於印度最近在中印邊境地區增強軍力的報道是否屬實呢?

答:印度確實在屢屢發生中國軍隊越界事件的地區強化保安,增加軍力,增加武器裝備,比如在錫金和印度東北地區。所以,在印度方麵,這純粹是出於防衛。印度並不是要製造新的敵對氣氛。根據印度政府發布的統計數據和圖表,過去幾個月這些地區中方侵入印度領土的事件直線上升。

問:強化邊境地區保安是否能增強印度在這一輪談判中的地位呢?

答:並不見得。我不覺得在爭議地區強化軍事部署跟為了解決領土和邊界爭議展開的政治程序有什麽關係。不過我認為印度領導人擔心,萬一發生重大襲擊事件,印度不能毫無防備。他們希望向北京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印度的軍力今非昔比,跟1962年中印戰爭時完全不同,今天印度軍隊完全可以保護自己的國土。

問:印度和中國之間缺乏互信並非始自今日。印度目前仍把中國視為威脅嗎?

答:印度花了很多功夫試圖斷定中國到底是不是友邦。上個世紀50年代印度把中國視為朋友、盟友。然後打仗了,印度國內普遍把那場戰爭看作是背後被紮了一刀。到了90年代,印度國內的樂觀情緒再度上升,認為印度和中國還是可以成為真正的朋友和夥伴,政治對話也開始了,印度公眾對中國的印象也有很大改善。不過現在雙邊關係的質量又有所下降,有意思的是雙邊貿易關係發展迅猛,中國現在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政治上還有一些重大分歧,影響到印度公眾對中國的看法。

問:就是說中國仍被看作威脅?

答:簡單說,是的。印度普通公眾認為中國1962年入侵印度,近幾年邊境上中國軍隊侵入印方的事件在增多。

問:是否更多看成是競爭者呢?

答:印度人不在意競爭。不怕中國的競爭。印度公眾認為中國是個威脅,主要是因為中國的軍事行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