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荷蘭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
本月29日至11月1日舉行的阿姆斯特丹“買得起的藝術節”使得收藏藝術品不再是富人的專利,一百歐元起即可擁有藝術精品,這讓不少愛好藝術的民眾趨之若鶩,甚至還有人專程請假到場,在藝術節開幕當天采購心儀的藝術品。任職於富通銀行的 Sandra Oomes說:“這裏的藝術品是我們真的‘買得起的',因此看到心儀的作品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收藏!”
“買得起的藝術節”十年前由英國人Will Ramsay 在倫敦發起,現在已成為英國最重要的藝術節之一,每年都吸引大批的人們前往參觀並采購藝術品。秉承倫敦藝術節的成功模式,“買得起的藝術節”如今已擴展到紐約、巴黎、悉尼、墨爾本、布魯塞爾和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買得起的藝術節”(Affordable Art Fair)今年已是第三次舉辦,主辦人Sebastiaan van Kuijk認為,“買得起的藝術”打破傳統畫廊高不可攀的形象,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收藏藝術品,他說:“藝術節的客戶群非常不同於傳統的藝術市場,多半是年輕人,介於二十八九歲到45歲左右,這些人已經工作了幾年,經濟上還算寬裕,很多人是第一次購買藝術品!”
經濟冷冬中的藝術熱
Sebastiaan van Kuijk將這個現象歸功於“買得起”的概念,自從Will Ramsay發起這個藝術節後,“買得起”的概念已經深深影響到許多過去被視為“高級-昂貴”的產業。雖然展場中也不乏標價高達四、五千歐元的作品,但因為打著“買得起”的招牌,不再隻是掛在昂貴畫廊裏讓人望而卻步的藝術品,成為參觀者可以近距離打量、欣賞的對象。Sebastiaan van Kuijk說:“活動舉辦三年以來,展覽規迅速擴張,第一年參展的畫廊有59家,第二年就已經增加到了86個,去年我們更吸引了一萬多人次的參觀者,我們對今年的成果也相當樂觀。”
“買得起的藝術節”雖然起源自倫敦,卻相當重視各大分據點的地方特色。Sebastiaan van Kuijk表示,阿姆斯特丹藝術節裏65%的參與者是荷蘭畫廊與藝術家,另一方麵藝術節也擔負起提拔荷蘭藝術新秀的使命,主辦單位走訪荷蘭各地的藝術學院,挑選出六名畢業生,開辟新秀(Ongekend talent)特別展區標售他們的作品。Sebastiaan van Kuijk 認為從民眾購買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地方文化的不同,如在英國賣出的作品多半裝飾性較強,在荷蘭寫實風格的作品如攝影反而賣得比較好。
無息分期付款
問及以精打細算出名的荷蘭人購買行為是否也有不同,Sebastiaan van Kuijk笑著說:“荷蘭人常常會先來看看,回家深思熟慮後確定了再來購買。許多參展的畫廊也提供‘試買’形式,先讓客戶將藝術品帶回家‘試'個幾周,真的想買再付款。此外荷蘭政府的無息分期付款購買藝術品方案也刺激了不少人的購買。”
荷蘭政府與Ribank合作的無息分期付款購買藝術品方案( Nationale Kunst Koop, NKK),讓民眾能夠以最多36期無息分期付款方式購買藝術品,以藝術節中最常見的兩、三千歐元的作品來計算,每個月隻需付不到百歐元,真的是非常“買得起”。Rademakers藝廊負責人認為,無息分期付款方案對人們的購買意願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讓他們更願意購買主題較具爭議性、畫麵較為強烈的藝術品,她說:“如果每次買藝術品都要先存好一陣子錢,購買時他們通常會選擇較‘安全’、可以搭配裝飾屋子的作品,有了無息分期付款,人們會比較願意買他們真正‘喜歡’的作品。”
藝術節也是藝術教育
然而不論價格多麽低廉,購買者看中的還是作品的品質。Sander夫婦為了給客廳裏的空白牆麵尋找合適的畫作,已經尋遍了畫廊與互聯網,後來終於在藝術網站上看到心儀的作品,立刻趕到畫家在“買得起的藝術節”上的攤位,以“買得起”的價格成功買到畫作。Helga Sander 開心地說:“這次我們也看到許多很有趣的作品,一一記下了畫家和畫廊的信息。我們會密切關注他們的新作!”
藝術節主辦人Sebastiaan van Kuijk認為,藝術教育也是藝術節重要的使命之一,“買得起”的概念吸引了原本對藝術敬而遠之的民眾前來一探究竟,展會上也提供工作室以及一些基本的藝術信息,讓更多人對藝術產生興趣。他說:“我們希望能夠繼續發揚推廣這個活動及其理念,爭取也在荷蘭其他城市舉辦‘買得起的藝術節’,讓每個人都能夠、也願意擁有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