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認識漢字---序言 (中醫啟蒙 咬文嚼字 )

(2009-11-20 15:12:33) 下一個
認識漢字---序言(2007-07-27 11:21:41)
標簽: 分類:認識漢字





中醫學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的結晶,其傳承於世,主要靠師徒間的耳提麵命、口傳心授。其次靠著錄於文字的經典著作。後輩晚輩若無福緣得到明師的點撥去悟道,那就就隻能靠讀書來學習、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本來就有詞不達意一說,經過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因為意在言外的東西很多。且不說古人的書簡、文章在傳抄過程中出現的錯愕、散失,顛倒,單是文字本身隨著時間、地域的變化,產生演變,就會導致很多古今字義、詞義明顯的不同。這就使我們想通過讀書來掌握古人精神智慧變得很艱難。如果我們持今意學習古文的話,那就越學越離古人越遠了,出笑話沒事,出人命不是玩笑了。比如說古人把跑叫做走,比如 “奔走相告”,如果不過腦子,那就很簡單會想象成,一邊走一邊跑著互相告知。比如“走狗”、今人就可能理解成溜達的狗。“扁鵲見桓候而還走”就不是轉身走了,而是轉身就跑了,對應於下文扁鵲“已逃秦也”。漢字經過簡化浩劫,更是變得麵目全非。比如太溪穴,今天解釋穴名就是大大的小河,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其實太溪簡化以前是豀字,是山穀的意思,內經雲:肉之大會名曰穀,肉之小會名曰豀。也就是描述肌肉接縫處的凹陷氣象。因為從事涉外的醫療教學工作,基本的工作就是要把中醫的基本字詞翻譯成英語,這樣一來,經常是我麵對熟悉的漢字,卻突然產生陌生的感覺。漢字的互訓,經常使我們陷入似是而非的怪圈,比如思者想也,想著思也。翻譯英文,那就偷懶不得,確確實實地要求落實含義。艱難也沒辦法,我們隻能從識字、明義、會意、悟道幾個基本步驟去愚公移山。笨人用笨辦法嘛。

我基本上是從與中醫有關似是而非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入手,辨析字義詞義。我不喜歡腐儒的尋章摘句、羅列資料,毫無主見的訓詁方法,而是為了臨床教學實用,獨立思考辨析選擇我認為對的解釋。幾年下來,集腋成裘,現在發表出來,拋磚引玉,供大家學習批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