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隻雞
(2009-10-14 17:15:17)
下一個
大約在咱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養起雞來,這一來,咱放學後及假期裏就不會閑得無聊了。最高峰時,有七隻雞,五隻下蛋的母雞,一隻不下蛋的母雞,一隻閹過的公雞。
養雞最開心的有兩件事,一是喂雞,端著個雞食盆一出現在雞的始野中,它們就奔來了,然後跟在你後麵,那個歡;二是收雞蛋,母雞下完蛋後,大叫“哥哥大”、“哥哥大”,在屋裏聽見了,抓一小把米就去收蛋了,左手拿著溫溫的雞蛋,右手發獎品:米,人開心,雞也開心。那時,每天都能收四個蛋。
雞多了,得起個名了,多根據雞的特征起名,閹過的公雞就叫“閹雞”,五隻下蛋的母雞,有“蘆花”,有“小黃”,這“小黃”是鬥雞冠軍,每逢和別家的雞開戰,隻要“小黃”出馬,百戰百勝,到後來,一般情況下“小黃”是不出場的。還有“翻毛”,這雞的毛是向上長的而不是通常的向後,還有“麻黃”,這雞個子最小,但每天下蛋。很遺憾,第五隻雞叫什麽,現在想不起來了。不下蛋的母雞叫“八斤糯米”,因為想讓它下蛋,喂了八斤細糧,結果它還是不下蛋。
這隻“八斤糯米”,按現在的話來說,應該是叫“雙性”雞,看上去是母雞,可不下蛋,但它玩花招騙人,別的雞下完蛋走了,它跑去趴在蛋上,就像是那蛋是它下的一樣,不過幾次下來就露餡了,因為別的雞下蛋是有規律的,基本上是每天下蛋的時間順延一兩個小時,然後休息一天,“八斤糯米”這一招卻是沒有規律的,不下蛋就活不長了,等到三九進補時吧。還沒等到三九,“八斤糯米”陷害了“閹雞”,公雞是不能養的,天不亮就叫,鄰居要造反,所以養“閹雞”。可有天早上,不那麽正版的“喔喔喔”之聲從雞籠裏傳出,“閹雞”有可能閹的不徹底,所以不正版的“喔喔喔”一定是“閹雞”幹的。紅燒雞上桌後不幾天,不正版的“喔喔喔”又有了,一調查,是“八斤糯米”幹的!
好景不長,愛國衛生運動來了,不能再養雞了……
(外一)
衛生運動的風頭過了之後,“賊心”不死,父親弄了一對小烏骨雞來,不過這回隻能是養在樓上家裏了,在屋角“畫”了個圈,好在烏骨雞活動量不大,那公雞的叫聲很小,平安無事。
養一對,當然意在擴大,並不圖雞蛋,圖的是烏骨雞肉。可是,一直沒看到公雞上母雞,難道那公雞是同性戀?樓下院子裏有別的母雞,拿下樓試試,那公雞上別的母雞。難道是它們青梅竹馬,兄妹授受不親?或者不好意思而悄悄幹?
等到母雞開始抱窩了,趕緊塞到窩裏十幾個蛋。可是若幹天後,把蛋拿到燈下一照,裏麵沒有血絲,蛋沒有受精,它們還真是兄妹。不想打斷母雞的自然周期,隻好等足了二十天才把蛋拿出來。
過了一年,母雞又抱窩了,這回從種雞場買了十幾個蛋來,二十天後,嘰嘰嘰嘰,十幾個小白絨球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