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訪問距美俄關係“重啟”僅僅剛過一年。美國媒體評價,兩國這一年來在核裁軍、阿富汗問題、伊朗核問題等方麵合作取得進展,關係改善顯著,但依舊脆弱。
力推談判
希拉裏一行18日上午抵達俄首都莫斯科郊外伏努科沃國際機場。她將分別會晤俄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俄總統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
19日出席中東問題四方國際會議是希拉裏這次訪俄首要任務,推動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關鍵階段”談判也是“重頭戲”。
按法新社說法,白宮與克裏姆林宮均需要這項重要核裁軍條約證明,美俄關係較前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第二個任期時大有改善。
拉夫羅夫16日對數周後就新的條約完成談判表示樂觀。“如果雙方代表團堅決遵照兩國總統指示,他們將在3月底到4月份的時候準備好這項條約,”俄通社—塔斯社援引他的話報道。
美國和蘇聯1991年簽署《削減和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即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項條約去年12月5日期滿失效。
布什執政後期,美俄關係因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係統以及俄羅斯與格魯吉亞軍事衝突跌入低穀,關於延長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或簽訂新條約的談判陷入停滯。貝拉克·奧巴馬於去年1月份上任後著手改善美俄關係,雙方於當年4月份恢複談判。
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威廉·伯恩斯17日說,隨著新條約談判取得進展以及兩國就核不擴散問題展開合作,“美國與俄羅斯展示有效領導能力非常重要”。
關係改善
“如果你們關注美俄關係,會發現兩國關係2010年年初比2009年年初更為牢固,”陪同希拉裏出訪的伯恩斯告訴隨行記者。
去年3月6日,美俄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奧巴馬上任以來首次外長會談。其間,希拉裏與拉夫羅夫共同按下象征兩國關係“重啟”的紅色按鈕。
除與俄方恢複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外,奧巴馬政府去年為努力爭取俄羅斯在阿富汗問題、伊朗核問題上支持美國,還宣布調整東歐導彈防禦計劃。
盡管美方對俄羅斯“回報”有多大仍存疑問,但《華爾街日報》網絡版17日援引白宮官員的話報道,克裏姆林宮正就與美方合作對伊朗實施新製裁展示更大意願。
這些官員說,俄羅斯即將允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使用俄境內陸地和空中通道為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運送大約30%的物資,令白宮滿意。
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馬爾格洛夫用“成功”一詞評價過去一年的俄美關係。他說,“如果我們還記得奧巴馬上任時的雙邊關係”,這一評價更顯真實,因為當時的俄美關係水平堪稱“負數”。
俄羅斯尤裏·列瓦達分析中心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初,38%的俄羅斯人對美國態度“非常好或總體較好”,這一數字2010年初升至54%,而對美國持負麵態度的受訪者比例從49%降至31%。
脆弱依舊
然而,按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絡版說法,美俄關係“緊張成分”並沒有消失。
這家媒體分析,俄羅斯對製裁伊朗的態度顯示美俄“新夥伴關係”既體現承諾,也充滿不確定性。盡管俄方眼下在美國連續數月勸說下鬆動立場放棄反對製裁,但仍是“有限度”支持美國。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俄羅斯官員說,俄方不主張“寬泛製裁”,隻支持能夠遏製核武器擴散的特定製裁措施,“我們仍相信在製裁前有機會以外交方式”說服伊朗。
另一方麵,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進程也說明美俄關係依舊脆弱、缺乏互信。
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去年7月會晤時將談判完成時間定在2009年年底,但談判一直拖拖拉拉。一些媒體披露,談判進程最近幾周受阻於“嚴重政策分歧”。
美國《紐約時報》上周報道,梅德韋傑夫把談判條款與美國新的東歐反導計劃掛鉤,令奧巴馬感到沮喪。
羅馬尼亞於2月底宣布與美國磋商在羅境內部署導彈攔截裝置,引起俄方嚴重關切。
不過,俄外長拉夫羅夫18日說,“我沒有看到任何不好的跡象”,談判工作接下來“都是外交技術活”,“這需要一點時間,但純屬技術性質”。
俄羅斯媒體報道,兩國總統希望在美國下個月12日至13日主辦“核保安峰會”前在某個東歐國家首都簽署新條約。
即便如此,這項條約仍需兩國議會批準。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發言人本周早些時候說,除非新條約與反導計劃掛鉤,否則杜馬議員不會投讚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