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日三餐的理想組合

(2011-01-12 21:17:51) 下一個

一日三餐主要是為大腦提供能量,支持五髒六腑正常工作。我們中國人總結出三句話:早飯要吃好,中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國外的說法是:早餐吃得像國王,中餐吃得像紳士,晚餐吃得像貧民。

進餐順序  人們每日飲食離不開飯、菜、湯和水果,正確的進餐順序應為:湯蔬菜半小時後再食用水果。西餐的湯總是第一個上場,量不太多,一小碗而已。這合乎養生原則:適量的湯既可在餐前用來暖胃,又可以使餓了的肚子不致一下子狼吞虎咽吃得太多、吃得太急。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或進一點水),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幹硬食物剌激消化道黏膜。

吃好早餐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之後,很多人沒有時間吃早餐,而空腹上學上班。早餐是一天裏最重要的一頓飯,可使人精力充沛、精神煥發,對學習、工作效率也有提高。早餐對大腦的作用大於其他兩餐,是補腦的靈丹。不吃早餐,易患膽結石、肥胖症、低血糖、胃腸疾病、動脈硬化。人在一夜睡眠中,水分會大量丟失(呼吸、出汗、排泄),如果不吃帶稀的早餐,會導致血容量減少,長期下去易促發中風。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為好,一些人起得早,早餐便也吃得早,並不好,最好在7時後吃。早餐吃油條、蛋糕、豆漿、牛奶等均屬酸性食品,如果吃點蔬菜,就能做到酸鹹平衡了。老年人的早餐最好是營養豐富而又易消化的食物,尤其適合吃粥,粥生津養胃利於人體吸收。

吃飽午餐  午餐應吃飽,可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以及新鮮蔬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以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中午隻吃稀飯,不能滿足營養需要的,應配好副食,多吃些幹飯。中午吃紅薯好,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不會影子響晚餐時其他食物中鈣的攝入。

晚餐吃少  晚餐要吃少,以清淡、易消化的素食為原則,並至少在睡覺前兩小時進餐。具體來說,是不過飽、不過葷、不過甜、不過晚。長期在晚餐食物中攝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易促發心血管疾病;晚餐吃得多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胃腸不適;晚餐過飽易有噩夢,致使睡眠質量下降。晚餐和晚餐後不宜經常吃甜食,由於這時運動量減少,會使體內的脂肪堆積,令人發胖。

細嚼慢咽  咀嚼時,上牙列與下牙列互相接觸,可以磨碎食物,並可使食物與唾液混合形成潤滑的食團,便於吞咽和通過食道。它可消耗一定的熱能;有健腦功能,能起到防止大腦老化,保持思維清晰的作用。快餐也要慢慢吃。多數快餐食品,質地鬆軟,在吃的過程中會出現明顯咀嚼不足。吃東西也不是一概求慢,快吃甜食慢吃酸。人們的口腔中有一種乳酸杆菌,能使糖發酵產生乳酸,甜食在嘴裏時間越長,產生的乳酸越多,發生齲齒的機會就越大。吃酸類物質則要細嚼慢咽,一個蘋果15分鍾吃完,蘋果中的有機酸和果酸質可以將口腔中的細菌殺死。

偏食養生  某些疾病患者在飲食上適當偏離於常人,采用療疾有一定好處。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宜食有利降脂降壓、養心安神的食物,如魚、牛奶、木耳、芹菜、洋蔥等;便秘、痔瘡患者,應多吃番茄、菠菜、木耳、蜂蜜等;削瘦者可偏食肉、魚、蛋、乳等高蛋白質食物及蔬菜等;肥胖者宜偏食粗糧及蔬菜、瓜果等;年老體弱者宜多吃雞湯、瘦肉、豆腐、牛奶,禽蛋及蔬菜等;野外作業者熱天宜多吃豆類、瘦肉,冷天可偏食牛、羊肉,高熱量飲食,以補充體力消耗,抗風禦寒。
  
冬天食冷  寒冬季節,對於腸胃健康的人來說,適當吃些性冷食物和涼菜,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會有益,不失為冬季的一種保健方法。冬天愛上火,不妨吃些蘿卜、蓮子等性冷食物,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薑的說法。吃點涼菜有利於減肥。由於天冷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減少,適當吃些涼菜,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飯後衛生  吃過飯後要漱口,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飯後不應急於散步,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要慢步走,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或飯後賞音樂,用輕快的音樂作用於中樞神經係統,來調節人體消化和吸收功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