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裏最想念的那碗粥
(2010-08-24 01:03:39)
下一個
導語:臘月裏興吃臘八粥,是通天達地、老少鹹宜、理直氣壯的大型活動。所謂臘月本就是新舊之交而祀神靈的祭祀之月,而搞祭祀活動不就是供奉給神仙們吃食嗎!記得小時候聽過一首《臘月歌》,此中就有什麽“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瞧,全都是圍著大肆開吃的。 但是,這最有名的臘月吃食絕對算不上雞鴨魚肉,而是冰天雪地中熱乎乎的一碗粥——臘八粥。但早前一般人家的大人們是絕口不提臘八粥的源遠流長的,也不會在臘八之前大肆宣揚,一切都是低調的。因為孩子們貪吃啊,家裏窮也是湊不滿八樣東西的,更何況大家是相信這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不利,有資本主義的歪苗子。所以,《苦菜花》裏看不到吃臘八粥的場景,唯有《紅樓夢》裏是一場重頭戲——寶玉說林子洞中的老鼠精煮的臘八粥,米是從山下廟裏偷來的,米豆最多,果品卻隻有五樣,紅棗、栗子、花生、菱角、香芋…… 追溯一下,八寶粥不算是俗世之物,還是借了佛界釋迦牟尼的光才舉世流傳的。在佛門裏,臘八粥是“佛粥”,因為釋迦牟尼於臘八那日得道,而在六年苦行中,他每日僅食一麻一米,也有傳說是“牧女獻乳糜”,後來人們就按照傳說故事,用香穀、果實等煮粥供佛,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南宋陸遊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這也能看出,古代臘八粥用料並不多,一般就是赤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的《武林舊事》記載:“用胡桃、鬆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現代人則按照自己的口味煮成了甜粥,多用糯米、赤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材料,廣東人還特別喜歡加桂圓肉、蜜餞等一起煮。 但這些都比不上大清朝這個“外來民族”的皇親國戚對臘八粥的重視。據說,他們每年由皇帝簽發紅頭文件,內務府主辦,在雍和宮搭棚砌灶用大鐵鍋狂煮八寶粥,為保證質量還有大臣現場監督。煮好後先敬佛,後呈禦用,再分送王公大臣,最後刮刮鍋底施舍給皇城跟下的布衣百姓。猜測這頓粥大概要花去國庫十萬兩以上的銀子。可見,臘月裏從臘八開吃是如此興師動眾卻舉國歡迎的一件事。 當然了,除去皇城,各地的民俗有異,臘八粥的內容多少也有些變化。比如山西人是以小米為主的;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陝西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幹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若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麵條,全家人團聚共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在蘭州、白銀城市地區,臘八粥煮得很講究,用大米、豆、紅棗、白果、蓮子、葡萄幹、杏幹、瓜幹、核桃仁、青紅絲、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後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再分給親鄰,最後一家人享用;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饊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饊”;而寧夏人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麵或蕎麥麵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這天全家人隻吃臘八飯,不吃菜…… 不過,據我所知,這些習俗在大多數地區已經名存實亡,很少有人願意花大把時間和精力找齊原料煮這樣一鍋粥。即使煮也是一切從簡,年輕人並不欣賞這臘月的食俗,小孩們更不曉得有這一說,知道的也數不齊八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