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降脂還須吃藥 飲食不包治高血脂

(2010-08-22 17:57:24) 下一個

預防中風有“三大藥物”:降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和降脂的他汀藥物。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閆振文發現,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對降脂藥——他汀藥物存有誤區,認為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控製血脂水平,根本不需要吃藥。這是極其錯誤的,會大大增加中風風險。

    有人“自行診病”而停藥

    個案:

    老張發現有高血壓和糖尿病10多年了,近來天氣多變,老張突發中風住進了醫院,所幸發現得早,老張經過治療後出了醫院。出院時,老張做了個血脂的生化檢查,看到自己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入院前是3.80mmol/L,現在是2.70 mmol/L,已經在正常範圍內。老張也就沒聽醫囑,就自作主張停掉了降脂藥。結果沒多久,再次發生中風被送進了醫院。

    醫師解析:生化檢測標準靈活,需結合身體狀況而判病

    閆振文強調,患有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病人不能自作主張參照生化驗單上的指標擅自停藥!

    血脂的生化指標主要包括膽固醇(測量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兩項。但檢查出的數據不是給患者看的,而是給醫生參考使用的,因患者個體患病的嚴重程度,身體所患疾病不同,達標的標準會有差異。比如,個案中的老張同時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屬於中風的極高危人群,血脂要降到2.1mmol/L以下才算達標。而老張看到自己的指標是2.70 mmol/L(正常值是1.30-3.60mmol/L),自以為達標了,結果擅自停藥而再次中風。

    除這種情況外,生化檢查者如有糖尿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征、未戒斷吸煙、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動脈栓塞其中任意一種危險因素,都必須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於2.1mmol/L,或指數降低幅度大於40%以上才算合格。原來的合格標準根本無法說明問題。閆振文說,如果擅自停降脂藥,多數患者的膽固醇水平在12周內又回升到治療前水平,跟老張一樣,不久就發病了。

    有人不吃肉而停藥

    個案:

    老劉一向會按醫囑吃降脂藥。但入夏了,他的胃口差了很多,油膩的東西沾都不想沾。他想,既然調脂藥物是為了降低脂肪,那麽,平時注意飲食控製,少吃油膩的食物也能達到同樣效果吧?

    醫師解析:飲食減得了甘油三酯,減不了膽固醇

    閆振文說,飲食控製、運動、減肥確實是幫助心腦血管疾病者的康複法寶,也能降低生化指標中的“甘油三酯”。但是,對降低另外一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效果就不明顯了。閆振文說,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在人體內合成的,要降低這項指數,除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外,還應該同時服用降脂的他汀類藥物,並要長期堅持,直至終生。

    除了降脂作用外,因為膽固醇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直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造成中風風險。他汀類藥物還能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穩定動脈硬化易損斑塊,甚至可以逆轉已經形成的斑塊等,防治卒中的發生。20085月,歐洲卒中組織在《缺血性卒中指南》指出,一項26項他汀類藥物的臨床研究,涉及95000例患者的數據資料提示,他汀類藥物治療使卒中的再發生率由3.4%降至2.7%

    目前三高人群多,針對這類老年患者的保健品,保健理論也相當多。比如,近期熱門的養生大師提倡吃生茄子降脂,各種降脂保健品更是長期占據高額的市場份額。其實,閆振文說,目前市麵上許多保健品都標榜擁有清除體內血脂、軟化血管的作用,這都沒有經過國家質監局的檢驗,更沒有嚴格的臨床研究與循證醫學支持。別盲目更從,犧牲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