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盛夏養生防暑濕 適宜多吃鯉魚莧菜

(2010-08-19 01:07:48) 下一個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養生健康的渴求也就越來越迫切。然而,養生是直接涉及人們身體健康的學問,所以最需要那些可靠、權威、科學的聲音。為此,新浪健康獨家策劃“新浪養生壇”係列,連線國內健康領域的權威,希望這些聲音能夠給您的健康生活以正確的指導。

    本期專家是河北省中醫院呼吸內科蘇奎國教授,讓他為大家詳解傳統中醫的夏季養生。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麵。夏季包含農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

    六月警惕消化道疾病,飲食最適合吃鯉魚

    農曆六月包括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月份。因為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髒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髒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並以適量為宜。六月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中暑,因此要注意避暑。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中醫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民諺中常說的“六月鯉魚七月和尚”,是講六月的鯉魚最肥美。民間還有“冬鯽夏鯉”的說法,因此這個時侯吃鯉魚是最合適的。

    七月養生重在防濕,多吃莧菜可解毒清熱

    農曆七月立秋之後天氣由熱漸涼,初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氣溫仍然很高。加之時有陰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常有“秋老虎”出現。

    中醫將七月劃入了主氣屬濕的“長夏時節”,因為自然環境中濕氣彌漫,人體非常容易遭受到濕邪的侵襲,因而出現頭暈身倦、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等不適。過於潮濕的天氣,不僅於軀體健康有害,還將嚴重影響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因此七月養生要注意防濕。

    “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七月正是吃莧菜的最佳月份。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莧菜 “甘、冷利、無毒,具有補氣除熱,利在小腸,治初痢”等功用。莧菜具有解毒清熱、補血止血、抗菌止瀉、消炎消腫、通利小便等功效,對這個時節常見的濕熱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八月保健注意防燥,適宜多吃鮮藕

    “七月菱角八月藕”。 到了農曆八月,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民諺曰: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可見,到了秋天是食藕的大好時節。

    農曆八月正值中秋,也是萬物成熟的季節,隨著氣溫逐漸轉涼,萬物也隨著寒氣而逐漸蕭條,此時早晚溫差大,最需要保養。在五行學說中秋屬金,主斂肅,應於肺,因應秋天的肅殺之氣,易脫水,情緒也容易受壓抑,因此,秋季養生應依據“萬物秋收,肺氣金旺”的特色。

    秋季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以含水分多一點的柔潤食品來益胃生津,防止秋燥傷身。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朝涼夜熱,日夜溫差變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氣漸退,但逢秋老虎發威時,天氣又悶又熱,這種涼熱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應注意預防。

    另外,中秋吃月餅是傳統民俗,但是月餅中糖和油脂的含量較高,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膽囊炎等疾病的朋友不宜多食,否則會誘發疾病或加重病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