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使寶寶更聰明的產前智能提升法

(2009-08-19 00:14:54) 下一個
1970年代,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解剖學教授黛亞門博士做了一連串的動物實驗,研究產前智能提升會不會影響下一代的大腦。她把兩組懷孕的老鼠分開,一組用迷宮覓食與環境刺激法做產前智能提升,一組則隻讓他們依一般實驗室鼠飲食起居。兩組孕鼠生了鼠寶寶之後,她發現做過產前智能提升的母鼠所生的鼠寶寶,體重在出生時就比普通的新生鼠重6%,而且大腦皮層也較厚。
    黛亞門博士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發現產前智能提升老鼠寶寶們到兩個月大的時候,前腦區、感覺區以及後腦區的腦皮層厚度都超過未做產前智能提升組鼠寶寶的腦區皮層厚度。這個現象,尤以雄鼠寶寶更為顯著。
    1983年雷柏特博士證實母體能通過所受的振奮直接控製胎兒的生物鍾。他測量大腦上視束交叉神經核裏麵葡萄糖新陳代謝的節奏,發現母鼠能通過光暗交替的環境刺激,不但調整本身的代謝節奏,也同時使胎兒的代謝節奏變得與母體的一樣。這個實驗證實母體所受的外來智能提升因素,可以直接影響胎兒的大腦!
    1985年基恩挪博士為母鼠做產前智能提升的結果,發現他們所生的鼠寶寶都比普通的鼠寶寶更成功地在迷宮覓食。
    以上3個科學實驗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產前為媽媽做智能提升後,所生的寶寶都受影響而變得更聰明。雖然這些實驗是在動物身上做的,但這個寶貴的知識用在人類身上,從幾年來的經驗也己證實具有同樣效果。
    台灣的產前智能提升經驗
    1988年6月,智能提升法引進台灣,翌年陸元祥弟弟成為第一個做過產前智能提升的寶寶,他在視覺、語言、運動及用手等智能表現,都比同齡兒超前了幾個月。從那時起,台灣做過產前智能提升的寶寶已有數百人,大部分在初生時能力就已遠超同齡兒,在2歲之內更已有許多令人驚異的能力表現,有的兩個月大就爬,9個月就走,11個月就自己正麵下樓梯,14個月大就閱讀3國文字。這些寶寶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具體的新學問都是一學就會。顯然,動物實驗的結論在這些人類寶寶的身上也同樣得到的證實,產前智能提升會使寶寶變得更聰明。
    產前智能提升營養素強腦保胎
    要得到產前智能提升功效的家長,在專家的輔導下,通常使用3種方法,第一便是使用產前智能提升營養素,目前已經證明能使大腦更聰明的營養素有20種左右,大多是“最佳營養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智能提升營養素不但能使懷孕媽媽本身智能進步,也能使寶寶的大腦在形成期中得到最好的營養。
    產前智能提升營養素還有另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能保胎。賈弗特博士比較過79個孕婦,都是有流產傾向或曾經流產一次以上的人,其中33人食用產前智能提升營養素之後,隻有3個人流產;另外46個人沒有食用產前智能提升營養素,結果這46個孕婦全部流產。
    孕婦本身也做智能提升訓練
    專家輔導家長做產前智能提升的第二種方法,是幫助孕婦為自己做些智能提升訓練。從上述的科學研究報告裏,我們知道母體自己做智能提升的結果,會使胎兒的腦皮層增厚,而且在男寶寶身上的效果更為顯著。
    目前智能提升科學界的認為,在產前為自己做智能提升的孕婦,體內因懷孕而增多的雌性荷爾蒙,會更容易更迅速地穿越胎盤進入胎兒腦部,促使胎兒腦皮層長得更快更好。
    因此,依照有孕家長本身的興趣與需要,專家會設計一係列的功課,讓她為自己做智能提升,而孕婦本身智能提升的結果,能使寶寶生出一個更聰明強大的大腦。
    為胎兒起步做智能提升課程
    第三種專家輔導家長做產前智能提升的方法,是為胎兒設計產前刺激並操練胎兒大腦的一些課程,由孕婦在家為胎兒實行訓練,許多大腦的功能在胎兒5個月大時便已能運作。
    在胎兒耳中主宰平衡感的器官,在母親懷孕17周時即已形成,傳導平衡感的神經線,在24周就封好了促進功能的皮鞘。嗅覺的傳導器官和神經腺,也是在17周就已形成,而胎兒的運動功能,在18周時母親已能覺察,正是第一次的胎動。
    胎兒的大腦,在26周就能對觸覺有反應,在27周時就能感光,在35周時聽覺中樞完全形成。
    由於胎腦在出生前就已能運作感應,因此母親能在懷孕期為胎兒做智能提升,這些課程大部分可以於晚間媽媽休息時施行,也有一小部分是可以隨時隨地做的。母親做得越勤奮,寶寶出生時的大腦也越強大,而寶寶的聰明程度也都超過沒有做過產前智能提什的普通寶寶。
    上述的科學研究報告及台灣家長本身的經驗,已完全證實產前智能提升法是效果極佳,能使寶寶變得更聰明的特效途徑,在專家的輔導下,每一個家長都可能用產前智能提升法,使每一個新生寶寶都變得更聰明。(選自《嬰幼兒智能提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