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西的世界

高爾夫球,攝影,旅遊,講笑話,寫寫心得,這就是我工作、家庭以外的小世界。
個人資料
MichaelC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寅初與毛澤東的人口問題論爭(ZT)

(2009-09-17 20:26:35) 下一個

作者:賀吉元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mayinchu.htm

粉碎“四人幫”後的第三個夏天,主持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中央組織部長胡耀邦在認真審閱有關馬寅初的材料後,動情地說:“當年毛主席要是肯聽馬寅初一句話,中國今天的人口何至於會突破十億大關啊!批錯一個人,增加幾億人。我們再也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了。共產黨應該起誓:再也不準整科學家和知識分子了!”馬寅初的時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他的名字,連同他的不朽名著《新人口論》,卻永遠留在共和國的史冊中。當年那場激烈的有關人口問題的爭論,同樣也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裏。



建國後,馬寅初以對共產黨無限信賴和滿腔熱情迎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到來,同樣,也以警醒的態度審視著和平發展時期的人口問題。他將人口問題列入自己科研計劃的重點項目,矢誌不渝地展開攻關,並身體力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使國家對人口問題心中有數,更好地解決生產、生活兩大難題,他積極建議中央人民政府開展人口普查。黨和政府采納了他的提議,在1953年上半年實施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年11月1日得出了普查結果:截止1953年6月1日午夜,我國人口為6億。僅僅4年時間,全國就增加了1億多人口。這個數字讓把國家前途和命運係於己身的馬寅初感到震驚和不安。

不久,作為北京大學校長的馬寅初,在古稀之年,率領一批助手和學生,走出京城,下浙江,到江西,上陝西,赴山東,去上海,馬不停蹄地進行人口調查。與此同時,中央也十分關注全國的人口問題。劉少奇召集有關人士開會,作了《提倡節育》的重要講話。馬寅初參加了這次會議,在會上疾呼:人口問題,千萬千萬大意不得!現在不努力,將來後悔莫及。然而,毛澤東的觀點與馬寅初完全相悖,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態度,說,中國人口就是增加十億又何妨?最高領袖是這樣,全國各級政府也就等閑視之了。更有甚者,個別地方還對生育多的婦女給予獎勵。

即便如此,認準了理的馬寅初,有點“犯上”。1954年,他以人大代表的身分第三次回浙江農村調查,走訪了10個縣的20餘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圍繞人口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比較分析,寫出了調查報告。一連喊出三個不得了:“人口出生率高得不得了!人口增長速度快得不得了!這樣發展下去簡直不得了!”表現出憂國憂民的焦慮心情。為了證明這個事實,喚起更多人的重視和支持,他找到老朋友邵力子、李德全、柳亞子、馬敘倫、李達等商談,言詞懇切地說:“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們會犯極大的錯誤,會給國民經濟帶來極大的困難,新中國將會背上一個極其沉重不易擺脫的包袱。”後來,他又寫成《控製人口與科學研究》的長篇論文,提交給1955年7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由於受到毛澤東對人口問題思想和態度的影響,更由於一些人的別有用心,馬寅初的提案,遭到康生、陳伯達等人的圍攻和批判,他們幾乎黔驢技窮,搬出了蒼白無力、滑稽可笑的論調:“人不但有一張嘴,還有一雙手,可以創造世界。沒有人還搞什麽革命?還搞什麽共產主義?”並武斷地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人口問題。”馬寅初對此不屑一顧,覺得自己的意見和主張是正確的,毫不妥協地說:“我既然發現和認識了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就一定要堅持到底。否則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和人民代表,我就沒有盡到自己對國家和人民應盡的責任。”因為馬老先生不會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立場,人口問題的更大論爭就不可能避免,而且到後來更趨白熱化了。



時間過去了兩年,到了1957年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馬寅初當著毛澤東,與人為善地再一次提出了人口問題。他直言不諱地說:“人口太多是我們的致命傷。1953年普查已經超過了6億,如果按淨增率千分之二十計算,15年後將達到8億,50年後將達到15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並大聲呼喚,“不控製人口,不實行計劃生育,後果不堪設想。”劉少奇、周恩來等當即表示讚同。毛澤東則一笑說:“人口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計劃的生產,可以進行研究和試驗嘛。言人之未言,試人之未試嘛!”

馬寅初聽了領袖發話,自然非常高興,加之當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治氣候,因而加快了人口問題研究和寫作的步伐。幾個月的工夫,《新人口論》一書麵世,再一次作為提案,提交給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全文刊載了《新人口論》,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此舉,令對人口問題研究鍥而不舍的馬老先生倍受鼓舞。可是,馬寅初想錯了,高興早了。事態的發展對善良的馬寅初來說,是料想不到的。這時的毛澤東認為馬寅初的人口論,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將他連同他的《新人口論》打入了冷宮。就連過去幾年讚成馬寅初的觀點、對人口問題表現出關注的其他領導同誌也起而批駁。

   馬寅初第一感官告訴他,既然中央領導同誌的口徑一致了,自己的滅頂之災也就來了。但一身傲骨、堅毅執著年近八旬的馬老先生不想投降,也根本不可能退卻。當然,厄運也就隨之而來。一個批判“馬寅初反動思想”的運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起來。據現在檔案資料統計,僅1958年下半年,《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重要報刊發表的批判文章就達200多篇。

馬寅初感到個人遭批判、受委屈事小,國家的前途命運事大。要求會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三位領導人中的任何一位。然而,他的這一懇請未被批準,沒有一個與他麵談。隻有毛澤東派人放出話來:“馬寅初先生不服輸,不投降,可以繼續寫文章,向我們作戰嘛!他是個很好的反麵教員嘛!”馬寅初生性不唯上、不懼壓,老朽之年接下了毛澤東下的戰書,他公開表露,“為了國家和真理,我不怕孤立,不怕批鬥,不怕冷水澆,不怕油鍋炸,不怕撤職坐牢,更不怕死……無論在什麽情況下,我都要堅持我的人口理論。”



馬寅初不懼孤立,風骨錚錚,有著單槍匹馬,直到戰死為止的豪邁氣概

1959年夏天,馬寅初隨人大視察團赴外地視察回到北京。周恩來代表毛澤東、黨中央找他談話。因為馬老不服輸,認準了理,談話自然是談不攏。最後,周總理近乎用一種哀求的口吻說:“馬老啊,你比我年長16歲,你的道德學問,我是一向尊為師長的。1938年你我在重慶相識,成了忘年之交,整整有20年了啊。人生能有幾個20年呢。這次,你就應我一個請求,寫一份深刻的檢討,檢討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算是過了社會主義這一關,如何?”馬寅初對周總理是了解的,不到萬不得已,周總理是不會說這番話的。馬老在友人和真理麵前,選擇了真理。他對周總理說:“吾愛吾友,吾更愛真理。為了國家和真理,應該檢討的不是我馬寅初!”

後來,馬寅初寫了《重述我的請求》一文,嚴正聲明:“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應戰,直到戰死為止,決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所投降!”後來毛澤東也看了《重述我的請求》,向秘書口授道:“馬寅初向我們下戰表,堪稱孤膽英雄,獨樹一幟,也可以說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馬爾薩斯姓馬,他也姓馬,有人要捍衛他的外國祖先到底,有什麽辦法?看來,馬寅初不願自己下馬,我們隻好采取組織措施,請他下馬了。理論批判從嚴,生活給予出路,此事不可手軟。”

這以後對他的批判就升級為政治鬥爭和人身攻擊了。一夜之間,上萬張大字報貼滿了北大校園,甚至連他家的院子裏、書房裏及臥室裏,都貼滿了大字報。“馬寅初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的口號聲在北大校園內此起彼伏。1960年1月3日,馬寅初被迫向教育部提出辭去北大校長職務。不久,他又被免去全國人大常委的職務。還規定馬寅初不得發表文章,不得公開發表講話,不得接受新聞記者訪問,不得會見外國人士和海外親友。以戴罪之身,遭到軟禁。至此,近8年的人口論爭劃上了句號。



馬寅初這種憂國憂民的心境,堅持真理的勇氣和經濟學家的敏銳,來源於他淵博的經濟學知識。馬寅初1882年6月24日出生於浙江紹興,1903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礦冶專業學習。1907年畢業後,被清政府派往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官費留學,攻讀經濟學。191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又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業完成後,於1916年回到祖國,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任經濟係教授。1919年至1927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務長。1927年夏,擔任浙江省政府特別經濟顧問。不久轉往南京,任立法院財經委員會委員長直至1937年抗戰爆發。南京失守後,馬寅初隨國民政府遷到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年近古稀的馬寅初以經濟學家的身分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1953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粉碎“四人幫”後,馬寅初被任命為北大名譽校長。1982年5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100周歲.

中國事務 http://www.chinaaffairs.org 轉載



麥克西評論:對以上觀點也有異議。如以下轉載文章。反對意見主要提出兩點:一,中國人口在50年代至70年代之間的增長不是生育率提高引起的,而是嬰兒死亡率降低,平均年齡增加引起的。二,毛澤東沒有采納馬寅初的意見是因為馬提出的節製生育的方案在當時很難執行。比較了兩篇文章後,我認為上麵那篇是對的。馬寅初是對的,毛澤東及當時的領導群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大錯。假如當時毛沒有批鬥馬,讓馬從北大校長辭職,而是積極、全麵采取馬的意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人口問題,50-70年間的人口增長就不會那麽快,以後的人口壓力也會相對輕一些。而中國人口在這段時間裏沒有完全按照馬老的理論增長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大躍進、文革等對人口的負影響。




曆史表明馬寅初人口論是錯誤的
2005-11-28    易富賢    光明觀察    點擊: 16312
曆史表明馬寅初人口論是錯誤的1

曆史表明馬寅初人口論是錯誤的

作者: 易富賢 

2005-09-28修正稿

 

1949年中國人口5.5億,解放後中國人口迅速增長,1953年,中國進行了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截止到1953630日中國人口總計601,938035人,估計每年要增加1,200萬人到1,300萬人,增殖率為千分之二十。曆史上一直缺乏的人口一下子變成社會問題了。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論,他說:中國人口這樣發展下去,十年後有八億一千萬,五十年後多少?嚇死人!二十六億一千九百萬,他提出一對夫婦隻生兩個孩子的主張。雖然他一直說他的新人口論有別於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1789年的《人口論》,但事實上仍然不過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的變種。1959年馬寅初的新人口論遭到批判。

 

中國人口19596.6億,19799.709億。《光明日報》197985日有一文章標題是 “錯批一人誤增三億”,意思是毛澤東1959錯批馬寅初,從而誤增三億人口。就是說依照馬寅初的理論到1979年中國人口隻能在6.7億左右,中國人口在壽命延長的情況下零增長。錯批一人誤增三億的謠言從此廣為流傳。 “錯批一人誤增三億”的謠言從此廣為流傳。

 

有人將中國人口問題歸因於毛澤東的昏庸。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曆大亂後都會有一個人口快速增長時期的,二戰之後的世界各國包括美日蘇歐莫不如此。1949年以後,由於戰亂的結束,並因為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建設(袁隆平認為70年代的農田水利建設是曆史上最好的)和建立農村醫療體製(經過2003SARS的流行,中國政府重新認識到農村醫療體製的重要性,痛定思疼,決定重新建立農村醫療體製),人均預期壽命由35歲延長到1976年的65(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一點不容易呀;世界平均隻由1949年的47歲延長到1976年的58歲。這些足以說明當時中國的醫療體製的正確性),新生兒死亡率也大為降低。在婦女生育率(兩百年來中國婦女終身生育率一直在6.0左右)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因此1949年以後的人口快速增長不完全因為新生人口的增加,更大程度歸因於壽命的延長。中國人口由康熙時期的兩千萬增加到乾隆後期的四億左右;毛澤東時代壽命從1949年的平均35歲延長到1976年的65歲,而解放後30年人口還沒有增加1倍,說明當時是適當控製了人口的,1971年開始符合人性的計劃生育,允許生育兩三個孩子,1979年時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已經從兩百年一直維持的6.0左右降到2.75了。在適當控製人口數量的同時,毛澤東注重人口素質的提高,把對教育的投入看成了一種國家長期性的戰略投資,即使在文革時期,中國基礎教育仍然做得令人刮目。每個公社(現在的鄉)都有高中(而現在每個縣才有幾所高中,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初中畢業生上高中的比例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國家對教育投入之少是世界罕見,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3%,比非洲窮國都少,低於世界平均5%的水平,低於聯合國要求的6%,導致現在還得靠出賣廉價勞動力)。一定要將現在的人口壓力歸因於毛澤東的話,那隻怪他將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壽命增加得太多了,以至於很多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都還沒有去世。請看中國社會科學院劉德中的《毛澤東人口思想再評價》(http://www.mzdthought.com/wz/110zn/mzdrksx.htm)和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周刊》:《農村離免費義務教育有多遠?》(http://www.zgjjzk.cn/document/2004/200445/fmwz.htm)。世界銀行推出報告,高度讚揚中國19601970年代的醫療狀態:

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content/BN3_cn.pdf

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content/BN5_cn.pdf

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content/BN4_cn.pdf

 

換句話說,1949年後人口增加過快,更大程度是因為“死的太少”,而不僅是“生的太多”。

 

 

18世紀全球人口快速增加的時候,歐洲婦女平均生育89個孩子,中國婦女平均隻生育6個孩子,說明中國婦女現實極限生育率(不是生理極限生育率)隻能在6.0左右。有人將中國人口問題歸因於毛澤東時期鼓勵生育政策。其實中國隻在1953年之前鼓勵過生育(戰後大多數國家都這樣)。但1950年到1953年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仍然隻有6.0左右(這幾年分別為5.815.76.476.05),與1949年之前沒有差別,也與當時的韓國、越南、泰國、巴西、印度、新加坡、中國台灣沒有差別(這些國家和地區當時生育率都在6.0左右;即使美國當時也平均生育4個左右孩子)。難道這些國家和地區也鼓勵生育了?可見中國當時鼓勵生育起效不大(因為當時本身就接近極限生育水平,再鼓勵也沒有用)。在1971年中國開始計劃生育之前,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與印度、韓國、越南、泰國、巴西仍然沒有明顯差別。1971年,以國務院批轉衛生部、商業部、燃料化學工業部《關於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為標誌,全國城鄉計劃生育工作全麵開始,允許生育兩三個孩子,中國生育率從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與現在印度差不多)。

 

此外,醫學條件也不允許中國在1950年代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當時中國連避孕套都不能生產,絕大多數婦女都是靠接生婆接生,隻有頂級醫院能做人工流產手術,總不能將育齡婦女都置於生命危險之中?總不能將生下來的孩子都掐死吧?在1970年代中國醫學條件才開始成熟,避孕設施才有條件普及,才能比較安全地實行計劃生育。

 

即便當時中國沒有毛澤東,而是一個西方式的議會,馬寅初的提議既違反西式的“人權”法則,又違反中式傳統道德,有一絲一毫通過的可能嗎?所以將人口問題算在毛澤東身上加以譴責是十足的誣蔑。

 

我想馬老先生肯定不會屠殺老年人的(因為他本人在他提出人口論的1957年就已經75歲了),馬寅初關注的是人口數量和增長率而不是人口結構,是通過減少新生人口來降低人口總量,實現人口的零增長,他主張每對夫婦隻生育兩個孩子(馬寅初人口論遭批判始末:http://www.mlcool.com/info/if002258.htm)。我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他那個時候提倡的生育兩個與現在生育兩個意義完全不一樣,建國初嬰兒死亡率為20%(現在2.55%),孕產婦死亡率為1500/10(現在50.2/1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5-30%20032.99%),我國人民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現在的72歲。馬寅初在1957年提出每對夫婦隻生兩個,比現在的1.5的政策生育率的政策還要嚴。馬寅初的主要思想是維持人口總量不增加,後麵的計劃生育政策與馬寅初的新人口論是一脈相承的。事實上,除了馬寅初外,當時主張計劃生育的還有劭力子,劭力子見到人家生了一個孩子後,就說:不要再生了。馬老先生提出的生2個,在當時是錯誤的(當時高嬰幼兒死亡率、高孕產婦死亡率),在現在也是錯誤的(現在至少12.5%不孕,並且單身和丁克很多,隻願意生一個不少,總和生育率連1.7都難以達到)。

 

在馬寅初提出人口論的40年前孫中山擔憂亡國滅種,在馬寅初提出人口論的3年後中國人口還接近負增長。馬寅初隻看到1949年以來幾年的快速增長,提出限製人口增長;而毛澤東卻從曆史眼光看到中國自1800年以來人口增加緩慢(中華民族占全球比例自從1800年以來下降一半),而沒有立即限製人口增長(並且當時國際形勢不容樂觀,誰也難以斷言今後沒有戰爭)。



向大家推薦謝尤勤的攝影書集《行走於西部》。
所有盈利都將投入“謝尤勤獎學金”,支持他家鄉的教育事業。
Use the following coupon code to receive $10 off if you order two or more: xie10

Photo Book by Eugene Xie

從一個化學博士到攝影發燒友,熱愛大自然、探索藝術的心路曆程
大峽穀、夢娜湖、猶他州、白沙公園,和作家一起漫遊在壯麗的美國大西部

《行走於西部》郵購網址: http://www.directron.com/xie.html

《行走於西部》的第一印象
《行走於西部》宣傳海報
回憶尤勤的八個感人故事
“謝尤勤獎學金”宣布成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賀吉元文章至少承在以下問題:
1.“截止1953年6月1日午夜,我國人口為6億。僅僅4年時間,全國就增加了1億多人口。這個數字讓把國家前途和命運係於己身的馬寅初感到震驚和不安。”不知“1億多”從何而來? 1910-1952中國沒有人口普查.4.5億是一個非常粗略的估計. 如果馬寅初(或賀吉元)基於這個數據得出結論,實在荒唐. 根據Angus Maddison的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6 AD的數據:中國的人口(不含台灣,香港)1949年5.44億, 1953年5.81億, 增加0.37億, 與1億多相去甚遠.
2. “毛澤東的觀點與馬寅初完全相悖,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態度,說,中國人口就是增加十億又何妨?” 不知出自何處? 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八屆三中全會總結時的講話: “人口節育,要三年試點宣傳,三年推廣,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計劃,不然人口達到八億再搞就晚 了,初步達到計劃生育。在少數民族地區不要推廣,山區人口過少的地方也不推廣,也要大鳴大放大辯論一下。我主張中學增加一門節育課,人類在生育上完全無政 府主義是不行的,也要搞計劃生育。”這兩段大不相同,哪個更可信?
3. 醫學條件也不允許中國在1950年代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當時中國不能生產任何避孕工具. 1955年開始組織生產. 政府實行計劃生育是人類社會從未有過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還是毛澤東說得對: “要三年試點宣傳,三年推廣,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計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