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西的世界

高爾夫球,攝影,旅遊,講笑話,寫寫心得,這就是我工作、家庭以外的小世界。
個人資料
MichaelC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犯的最大錯誤

(2009-09-14 18:10:39) 下一個


毛澤東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不是反右,不是大躍進,也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他的人口政策。具體地說,是他沒有聽馬寅初的勸阻,讓中國的人口失去控製。事實證明,他的其他大錯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糾正,惟有失控的人口將要影響中國相當長時間。中國現在的每一個社會問題都和超大的人口相關。

衡量一個錯誤決定或政策的方法之一是衡量錯誤決定造成的後果的嚴重性和深遠意義。

反右、大躍進、文革對中國產生過巨大破壞作用。反右摧殘了一代知識分子,大躍進讓上千萬人作了餓鬼,文化大革命讓全國癱瘓好幾年。但是,經過短短的30年改革,中國大陸在經濟及社會的很多方麵上已看不出反右、大躍進,甚至文化大革命的痕跡。所以毛澤東的這些錯誤,對中國的長遠影響還是有限的。

要糾正毛澤東的人口錯誤就不那麽容易了。

通俗地說,毛澤東當年的人口政策就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在毛的統治下,中國人口從1949年的4.5億增加到七十年代的11億,在二、三十年內翻了近三倍。毛澤東本來完全有機會避免這個大錯。馬寅初的人口論已將人口爆炸的不堪後果看得很清楚。可惜的是,毛沒有聽取馬的意見,一意孤行,鑄成大錯。

如今,中國的經濟、交通、就業、治安、種族等等社會問題都因巨大的人口而無限地被放大。假如中國現在的人口隻有6-7億,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會變“小”很多。進入小康、現代化社會的速度會加快很多倍。

最令人擔憂的是巨大的人口對環境的影響。人口多,需要的地、水、公路、交通、能源等資源就多,森林麵就會減少,空氣、水源的汙染就增加。三十年前全中國隻有兩百萬輛左右車。2009年中國有六千萬多輛車,增加了30倍。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有一天,更多的中國人會想有自己的汽車。難以想象,中國有一天會有2-4億輛車。那時的空氣汙染會成什麽樣子?當中國把地下能挖到的煤、油、氣都燒完,中國的空氣汙染又會成什麽樣子?

事實證明,人口增加容易,降低卻非常難。七十年代以後的三十多年,中國對人口實行了緊急控製,但人口仍在慢速增長,到現在的13-14億。如果沒有這些人口控製措施,中國現在的人口也許就不是13-14億了,而是18-19億。那就更可怕了。也許有人會指出,假如沒有反右、大躍進和文革,中國的人口問題就會更加嚴重。光從數學的角度看,這種推理也不無道理。

真希望我們有時間隧道,可以飛回五十年代,幫馬老想辦法阻止老毛的最大錯誤,以此改變中國的命運。但,我們也許生活在新一輪大錯之中。我們這一代人也許還有機會在新世紀做一次馬老。

從老毛的巨大錯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教訓:健康的社會一定要給不同意見以空間和渠道,否則將大大增加犯大錯的可能性。在如今的中國,在三峽大壩、空氣汙染等方麵都可能因聽不進不同意見,正在犯極大的錯誤。對這些題目,我都將在不久另文闡述。

(注:本文的目的純為了娛樂。內容隻代表本人拙見。歡迎留言指正)



附:對網友評論的回答

(一)

謝謝諸位的交流,能讀到各位的想法很高興。這裏統一回複。

請大家注意這句話:最令人擔憂的是巨大的人口對環境的影響。我是從人口與環境的關係作出這個結論的。

目前,真正麵臨全球人類生存的問題是Global Warming。最近研究表明,人口控製是控製二氧化碳最有效的辦法。可惜發達國家不注意人口控製,而中國卻已有如此大的人口。 中國的發展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將(一部分)導致全球變暖,比貧窮更可怕的新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將另文闡述。 再謝交流。

(二)

再次謝謝諸位的討論。 有幾點回答,繼續與大家交流:

對毛及他的政策的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化的。30年前,發展經濟、改變落後是最高目標,所以文革等就是他的大錯。但30年後,以人類麵臨的空前的生存危機(地球變暖),毛的其它錯和人口問題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果地球的生存環境永遠不變,人類也許可以無限地增加下去。世界每個角落的人口密度也許都可以像日本、曼哈頓那樣。但是,地球變暖後,人類可以生存的空間將極大變小,那時再減人口密度就會太晚了。有一種估計,到時可能隻有南北兩極才可以適合人類生存。讀到這種估計,也許大家就能體會到人口的真正壓力。

人口多固然有人口多的一些好處。局限於當時的曆史條件,也許有曆史的積極意義。但那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我想探討的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和加速的發展對未來地球變暖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也不是毛澤東等當時能估計得到的。假如我們今天可以飛回五十年代,告訴他人口爆炸在幾十、上百年後的可怕效果,也許他會三思而行。

我們經常聽人說,總有一天這個地球會被人類毀掉的。如今,人類生存的環境已開始被毀,我們卻難以置信。 當然這不僅僅是個中國問題,而是全人類的問題。

(三) 謝謝大家的交流。這就是網絡世界的樂趣之一。

請看一組全球人口數字:

一萬年前,低於2百萬(全球!下同)
一千年前,2千萬 (我住的城市就有5千萬!)
60年前,25億
現在,68億
2040年,90億 (再增加近50%!)

驚人吧?

人口是個全球問題。每個國家都出過錯,但不能因為別人也出了錯,所以自己的就不是錯。難得的是毛澤東多少有過糾正這個錯誤的機會。他在世時也許這根本就不是個錯,但30年後,就成了巨大的“後悔藥。”

人口壓力導致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導致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引發工業繼續革命,結果是極大地增加了fossil fuel burning和全球去森林化速度。所以,地球在短短的一百年裏變暖和人口爆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沒有人口爆炸,世界上的化石燃料就不會在短短的幾百年裏被燃燒完,把深埋在地下的固態碳幾乎全部以二氧化碳重新投入大氣層。

正因為“生殖權利”等原因,過去的人口爆炸也許是不可能避免的。但當地球開始在很短的時間裏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時,人類就不得不對“人口控製”,“生殖權利”,“墮胎”等傳統觀念做重新的思考。人類目前對這個生存難關幾乎是束手無策,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全麵禁止燃燒化石燃料和人口控製。但兩者執行起來,都會有相當大的困難。

也應該指出的是,中國最近40年裏最成功的政策之一就是人口控製。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例從過去的四分之一降低到現在的五分之一,40年後將會降到接近八分之一。可惜的是,西方及其他人口大國對這個問題因宗教、政治、人權、經濟等原因至今仍沒有正確的認識,結果仍正在犯比毛澤東更大十倍、百倍的錯。

以下是我對地球變暖寫的一篇英文文章:

God Had a Plan 上帝的安排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7&postID=21970

(請等待我對地球變暖的係列中文專文。再次謝謝交流。)

(四)

再次謝謝有機會一起探討。

其實我的這篇小文章的目的既不是評論毛澤東,也不是評論馬寅初。比標題更深的思考是“以地球變暖的眼鏡看中國人口問題。”30年前科學界對地球變暖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發展高於一切”就沒有什麽問題。但現在,地球變暖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科學界已有幾乎完全統一的認識,我們就不得不對發展、人口等問題作全新的認識。如果沒有促進地球變暖的後果,毛澤東的人口政策也許就不是太大的錯。正因為有了地球變暖的問題,他的人口政策或效果就變得非常的錯誤。

中國已在最近幾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產生國。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近30年的高速發展和龐大的人口對能源消費的急劇增加。為了促進發展對付能源消費,中國不得不大量燒油、燒煤、燒氣,成為世界上促進地球變暖的主要力量之一。當然這並不等於說中國在過去30年求發展就不對。隻是,麵臨地球變暖這種環球問題,發展就不應當仍高於一切,而是“人類的生存高於一切。”

對這些觀點我正在另文闡述。以後再交流。

對毛澤東、馬寅初這樣的曆史人物有正反兩種意見應很正常。在讀過有關馬寅初的正反兩方麵的文章後,我傾向同意賀吉元等的結論。有些事實很難否定,比如,他寫過“新人口論”,向毛薦過言,被批判過,辭去北大校長等等。至於為什麽毛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毛不僅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還對他進行過批判。70年後對人口的有效控製說明,假如50年代就開始控製,中國的人口問題及相關的能源消耗等就沒有現在這樣嚴重。所以,我認為馬寅初是對的,他的意見被晚執行了20多年。當然,我也尊重其他朋友有不同的意見。

假如馬老今天重回人間,一定會寫本“新地球變暖論”給胡主席,指出地球變暖的可怕後果,但願他的命運會和50年前不同。

假如真有朋友要研究馬寅初,我到很希望了解他晚年時期,作為一位過來人的思想。 另外,我不喜歡老田文章的文風。給不同意見者加個“知識精英”等大帽子,使用“無知”、“愚蠢”等詞匯,對討論沒有任何意義。說句笑話,我看不懂“知識精英”有什麽不好。再說,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等都曾是中國的“知識精英。”作者自己也多少是。 再謝。


向大家推薦謝尤勤的攝影書集《行走於西部》。
所有盈利都將投入“謝尤勤獎學金”,支持他家鄉的教育事業。

Photo Book by Eugene Xie

從一個化學博士到攝影發燒友,熱愛大自然、探索藝術的心路曆程
大峽穀、夢娜湖、猶他州、白沙公園,和作家一起漫遊在壯麗的美國大西部

《行走於西部》郵購網址: http://www.directron.com/xie.html

《行走於西部》的第一印象
《行走於西部》宣傳海報
回憶尤勤的八個感人故事
“謝尤勤獎學金”宣布成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6)
評論
saaqvolvo 回複 悄悄話 在2010年之前,我讚成這種觀點。
但現在,我不太同意了。
1,了解了一下印度。沒有人口政策的國家。其實國民素質,生活水平比我們高,進年的發展也一點不比中國差。( 盡管表麵上看,我們的人均GDP比印度高不少!)
2,一個老掉牙的論調,中國窮是因為人口太多了。現在看來這純粹是“借口”,再看印度吧!或者看看國土資源比中國還差,但人都密度更到的日本,新加坡!甚至看看印尼吧!
mister986 回複 悄悄話 瞎扯。如果這是毛澤東所犯的錯誤,那這也是地球上所有其他國家領導人所犯的錯誤。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我們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地球變暖的可怕效果。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chaelC的評論:
馬老不可能重回人間,MichaelC可以寫本“新地球變暖論”給胡主席及美國總統,指出地球變暖的可怕後果,並建議他們采取措施製止地球變暖, 如:禁開大排量的汽車;每家隻能擁有一輛燒天然氣的汽車或兩輛電動機; 關閉所有燒油,煤的熱電廠....
我相信您的命運會和50年前馬老不同。毛澤東幾乎同時開始了節製生育的政策製定. "地球變暖"已提出多年,尚無任何國家采取具體措施.
移風易俗是非常難的.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chaelC的評論:
Fossel fuel本來就應該被用掉的.你不用,別人會用,早點用完,早點安心.

類似Oregon大學的文章很多. 美國大亨John Rockefeller很早就開始提倡控製人口.但我們要看看他們背後的動機.Rockefeller是猶太人,而猶太人自己一直就是提倡提高出生率的 http://www.clal.org/e31.html

很多人都提倡世界人口應該降低,但都不提倡自己種族人口降低.在進化論中,這叫evolution spite,降低其它族裔人口,提高自己族裔人口.在常規戰爭中,用武器殺人,在冷戰中,騙別人降低人口.

如果你是猶太人或其它族裔人,我理解你希望中國人口下降.如果你是中國人,那麽你是上了他們的圈套.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對不起wu兄和樓主,我搞混了。道個歉!
實在不能同意wu兄的高見。“中國在30年前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全球變暖根本不存在”這話是對,可30年前中國人啥消費水平啊?現在國內人民有了點積蓄又都想過你我這種日子,還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都一樣。光個北美的消費地球都這樣了,全世界人民都富起來那可不得了。
中國這計劃生育政策對不對咱見仁見智吧,不過看您老兄左擁右抱一臉幸福俺真羨慕。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全世界都在討論如何解決全球變暖問題,Solar Energy, Hybrid Cars, cabin trade bill,等等,都是各種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

答:我認為,這些方法都是too little, too late. 他們解決的是把所有fossil fuel都燒完以後的能源問題,不可能阻止fossil fuel最後被全部燒掉。

“沒有人在互相指責.”

答:恰恰相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之間的激烈爭論、相互指責。結果是誰也不想真正地減碳。

“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提出,計劃生育是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法.“

答:請看下文,Oregan State University 的研究結果,可信吧?其實,那是很Common Sense.不用研究就可以想象的到的結論。

“再有,中國在30年前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全球變暖根本不存在.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根本不是什麽"高風亮節,為世界降低二氧化碳".完全是領導人幼稚錯誤的政策,跟反右,大躍進,文革一樣,是簡單頭腦裏出來的愚蠢政策.“

答:不管目的如何,30年前開始的計劃生育,是中國甚至世界最成功的政府政策之一。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Oregon State study says having fewer children is best way to reduce your carbon footprint
By Eric Mortenson, The Oregonian
July 31, 2009, 11:27AM
Some people who are serious about wanting to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on the Earth have one choice available to them that may yield a large long-term benefit - have one less child.

A recent study by statisticians at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ncluded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rbon legacy and greenhouse gas impact of an extra child is almost 20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some of the othe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actices people might employ their entire lives - things like driving a high mileage car, recycling, or using energy-efficient appliances and light bulbs.

The research also makes it clear that potential carbon impacts vary dramatically across countries. The average long-term carbon impact of a child born in the U.S. - along with all of its descendants - is more than 160 times the impact of a child born in Bangladesh.

"In discussions about climate change, we tend to focus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an individual over his or her lifetime," said Paul Murtaugh, an OSU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Those are important issues and it's essential that they should be considered. But an added challenge facing us is continu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global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In this debate, ver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overwhelming importance of reproductive choice, Murtaugh said. When an individual produces a child - and that child potentially produces more descendants in the future - the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can be many times the impact produced by a person during their lifetime.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 in the U.S., for instance, each child ultimately adds about 9,441 metric tons of carbon dioxide to the carbon legacy of an average parent - about 5.7 times the lifetime emissions for which, on average, a person is responsible.

And even though some developing nations have much higher populations and rates of population growth than the U.S., their overall impact on the global equation is often reduced by shorter life spans and less consumption. The long-term impact of a child born to a family in China is less than one fifth the impact of a child born in the U.S., the study found.

As the developing world increases both its population and consumption levels, this may change.

"China and India right now are steadily increasing their carbon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developing nations may also continue to increase as they seek higher standards of living," Murtaugh said.

The study examined several scenarios of changing emission rates, the most aggressive of which was an 85 percent reduction in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between now and 2100. But emissions in Africa, which includes 34 of the 50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already more than twice that level.

The researchers make it clear they are not advocating government controls or intervention on population issues, but say they simply want to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ir reproductive choices.

"Many people are unaware of the power of exponential population growth," Murtaugh said. "Future growth amplifies the consequences of people's reproductive choices today, the same way that compound interest amplifies a bank balance."

Murtaugh noted that their calculations are relevant to oth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besides carbon emissions - for example, the consumption of fresh water, which many feel is already in short supply.

--The Oregonian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chaelC的評論:
全世界都在討論如何解決全球變暖問題,Solar Energy, Hybrid Cars, cabin trade bill,等等,都是各種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沒有人在互相指責.但是,沒有任何國家提出,計劃生育是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法.
再有,中國在30年前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全球變暖根本不存在.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根本不是什麽"高風亮節,為世界降低二氧化碳".完全是領導人幼稚錯誤的政策,跟反右,大躍進,文革一樣,是簡單頭腦裏出來的愚蠢政策.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rq6080@sohu.com的評論:

歡迎到北美來!也歡迎你的不同意見。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無忌哥哥的評論:

樓主在這呢。:)

我基本同意您的觀點。以下也是回複mikewu兄:

我想以下是不用爭的事實和Common Sense:

人太多,造成太多能源消耗,造成太多二氧化碳,促進地球變暖。而減緩地球變暖的有效辦法之一是控製人口。控製人口,或減少人口,不等於殺人口。

可惜的是,眼見著船就要沉沒,我們還在船上爭論是誰把船底弄出了個洞,該誰負責去補這個洞。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樓主:謝謝您的回複。我想咱們在這裏爭論這些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您說消費帶動經濟,沒錯啊。在北美可不就是嗎?可問題是這世界上就這麽一塊兒福地不是。北美這種消費方式確實帶動全球經濟,可我看要全球都過上這種日子一個地球大概不夠用。當然你我都來了都享受上了,廣大中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多數也都想過這種日子不是,可是過不起呀。
再說就業難,主要還是農村廉價勞動力過剩。記得以前每次在國內路過建築工地看到那些農民工捧著一大碗麵湯啃饅頭的時候,心裏總是有些傷感。以前在國內建築設計院工作參與看到好多重複建築浪費的現象,國家也時不時會說減少樓堂館所,可真要是國家減少投資了得有多少民工回家賦閑。他們回了家也沒什麽農活,雖然溫飽沒問題可也掙不到什麽錢,自然又會產生許多其他問題。
你我兄弟在北美日子過得富足,即便在國內相信也會不錯,自然可以在這兒輕鬆地思考爭論這些問題。可他們呢?我不相信中國不搞計劃生育就能比現在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
我這談的隻是些個人感受,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也不敢上升到理論高度。見笑!
drq6080@sohu.com 回複 悄悄話 北美旅行,初見此站;很有意思。又見此文,更覺有趣,說幾句。
一、人口問題一不要脫離當時中國的國情,一窮二白,美國禁運、、、、、、、、、、
二,60年前世界25億,中國近5億;今天世界68億,中國13億,比例如何?五分之一降為不足五分之一,誰危及世界環境?????????
三,塞翁失馬;今天中國開始好起來,靠廉價勞動力啊!!!!!!!!!!!!!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的人口思想與我國五六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反思

郭誌儀 強國論壇:[不是網友] 於 2005-12-12 21:24:48上貼

【作者簡介】郭誌儀,男,蘭州大學人口所所長,教授,博導。蘭州大學 

【內容提要】本文是作者為紀念毛澤東同誌誕辰110周年而撰寫的紀念文章。文章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長期以來有很大爭論的《唯心曆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毛澤東的人口思想進行的評價,認為應該從政治鬥爭的需要,曆史地看待毛澤東當時的人口觀點,毛澤東的主導思想是在闡述社會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而不是強調人越多越好;第二部分是闡述五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一普”之後,毛澤東人口思想的主基調是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製定了適合當時條件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第三部分是對五十年代批判馬寅初及其“新人口論”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影響的評價,認為不能過分誇大“批馬”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作用;第四部分是對廣泛流傳的“錯批一人,多增三億”提法的評價,認為這一提法缺乏科學依據。

毛澤東作為20世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無論對中國革命還是建設,都做出了極其偉大的曆史貢獻。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過程中,創立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這一思想有機組成部分的人口思想,不僅堅持和捍衛了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的基本觀點,而且提出新中國建立以後必須實行計劃生育、控製人口增長的重要論斷,並且製定了相應的政策。即使在50年代,毛澤東人口思想的主基調是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製定了適合當時條件的、以宣傳教育和提倡節製生育、有計劃的生育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正是這一時期的政策為我國70年代大規模、卓有成效的計劃生育工作準備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曆史已經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已經進入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新階段。當我們在新的世紀重新審視曆史的時候,有必要客觀地去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人口思想與我國五六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

一、從政治鬥爭的需要,曆史地看待毛澤東《唯心曆史觀的破產》一文中的人口觀點

  1949年8月5日,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美國政府發表了《中國與美國的關係》的白皮書,以及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致杜魯門總統的信,闡述了1844年《望廈條約》以來的中美關係史。在白皮書和艾奇遜的信件中,充滿了隱瞞和捏造的事實以及對中國革命的汙蔑。這些歪曲事實的言論在當時中國的一些知識分子中產生了相當的影響。毛澤東同誌從1949年8月14日至9月16日連續發表文章,批駁這些歪曲曆史的觀點,揭露美國對華政策的實質,其中在《唯心曆史觀的破產》這篇文章中,集中闡述了毛澤東當時的人口思想。毛澤東針對艾奇遜把中國革命的發生說成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多,對土地造成不堪負擔的壓力,政府不能解決吃飯問題的結果時,指出:“革命的發生是由於人口太多的緣故麽?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的革命,都是由於人口太多麽?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大多麽?美國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太多麽?艾奇遜的曆史知識等於零,他連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有讀過。華盛頓傑弗遜們之所以舉行反英革命,是因為英國人壓迫和剝削美國人,而不是什麽人口過剩。中國人民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為這些封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什麽人口過剩。俄國人所以舉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為俄皇和俄國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而不是什麽人口過剩,俄國至今還是土地多過人口很遠的。蒙古土地那麽廣大,人口那麽稀少,照艾奇遜的道理是不能設想會發生革命的,但是卻早巳發生了。”(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1399頁。)在這裏毛澤東反複舉例說明,革命的發生是由於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必然結果,革命的發生和社會製度的變遷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方式而不是人口過剩。
  毛澤東還針對艾奇遜由於中國人口過多,沒有一個政府能夠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的觀點,針鋒相對的指出:“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辦法,這辦法就是生產”(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1400頁。)、“革命加生產即能解決吃飯問題”、“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隻要有了人,什麽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生活優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1399頁。)
  長期以來,毛澤東的上述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論,被一些人認為是毛澤東主張人口越多越好的主要根據之一。
  認真閱讀《唯心曆史觀的破產》這篇文獻,放在曆史的大背景下看待毛澤東的上述觀點,可以看出,首先,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關於人口問題的主導思想是闡述社會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批駁艾奇遜宣揚的人口決定論。如前所述,在這篇曆史文獻中,毛澤東反複舉例說明,革命的發生是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必然結果,革命的發生和社會製度的變遷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方式而不是人口過剩。
  其次,毛澤東在這篇文獻中闡述的人口觀點是當時政治鬥爭的需要。我們可以設想,在奪取中國革命最後勝利的曆史關頭,在白皮書和艾奇遜的信散布共產黨解決不了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中國沒有什麽前途的時後,毛澤東(或者其他任何人)能像幾十年之後的和平建設時期那樣認識和看待人口問題嗎?因為當時中國曆史的聚焦點是中國共產黨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政治和軍事的最後較量,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共產黨的主要任務是奪取革命的最後勝利。因此從政治鬥爭(而不是從學術)的角度反駁艾奇遜的觀點,鼓舞人民的鬥誌,消除悲觀論調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第三,長期的人民戰爭和當時解放區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顯示人口過多的壓力,相反,在艱苦的戰爭歲月裏,千百萬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是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基本保證。這種長期革命戰爭的實踐,毫無疑問,對毛澤東正確認識革命勝利之後的中國人口問題是有一定影響。但是,我們不能要求在當時那種曆史背景下的毛澤東能夠對革命勝利之後的和平建設時期的一切問題(當然包括人口問題)給予百分之百的、沒有任何疑義的正確回答。
    
二、50年代以來,特別“一普”之後,毛澤東人口思想的主基調是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
  
回顧曆史,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革命勝利之後的國民經濟恢複時期,沒有看到毛澤東關於控製人口和提倡計劃生育的論述,國家和政府也沒有製定相應的政策。相反,從維護婦女健康的前提出發,衛生部門在1950年4月20日製定和頒布了《機關部隊婦女幹部打胎限製的辦法》,禁止非法打胎。1952年衛生部又製訂了麵向全國人民的《限製節育及人工流產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盡管《辦法》設計的主導思想是保護母親和子女的身心健康,不是鼓勵人口增長,但是在客觀上限製了節育,使得當時的生育和人口增長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這一方麵是由於革命勝利之後,黨和政府當時麵臨的工作千頭萬緒,首要的任務是恢複經濟和徹底消除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勢力,穩定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相比較而言,節育和人口數量控製問題還沒有排到黨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另一方麵,革命勝利之後,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形勢欣欣向榮,人口壓力的迫切性並沒有充分顯示。
  1953年,新中國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中國人口已經不是通常估計的4.5億,而是超過6億,僅大陸地區的人口就已達到5.9億。龐大的人口數量與我國當時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化目標的矛盾開始顯現,也引起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高度關注。周恩來總理在普查3個月後的一次報告中指出:“我們大致算了一下,我國人口大概每年平均要增加1千萬,那麽10年就是1萬萬。中國農民對生兒育女的事情是很高興的,喜歡多生幾個孩子。但是,這樣一個增長率的供應問題,確是我們的一個大負擔。”(注:周恩來:《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基本任務》,載於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133頁。)當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對衛生部限製節育的政策提出了批評,多次指示衛生部予以改正。在鄧小平的幹預下,衛生部於1954年11月發出通知,規定“避孕節育一律不加限製”,“凡請求避孕節育者,醫療衛生機關應予以正確的節育指導”,“一切避孕用具和藥品均可以在市場上銷售,不加限製。”(注:孫沐寒:《中國計劃生育紀事》,紅旗出版社,1987年。)同年12月,劉少奇代表中央主持了節育工作座談會,在會上明確宣布“黨是讚成節育的”,(注:孫沐寒:《中國計劃生育史》,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0年。)中國不要搞母親英雄,中國應提倡節育。(注:轉引自翟振武:《20世紀50年代中國人口政策的回顧與再評價》,見《中國人口科學》2000年1期。)在中央的號召下,衛生部起草了一個給中央的報告,對過去限製節育的政策和作法進行了檢討,進一步明確了落實中央精神的措施。中央在衛生部的報告上批示:“節製生育是關係廣大人民生活的一項重大政策性問題。在當前的曆史條件下,為了國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們黨是讚成適當節製生育的。各地黨委在幹部和人民群眾中(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適當地宣傳黨的這項政策,使人民群眾對節育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
  1956年在黨的“八大”上,周恩來在“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中,提出“衛生部門應該協助有關方麵對節育問題適當宣傳,並且采取有效措施”。(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在同年公布的《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中,提出“除少數民族的地區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傳和推廣節製生育,提倡有計劃地生育子女。”(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這意味著當時就已經把計劃生育的政策擴展到了廣大農村地區。
  毛澤東在這一段時間(1957年),對人口與計劃生育也給予了高度關注。
  1957年1月25日,毛澤東在國家計委《關於1957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報告》上批示:“人口非控製不可。”
  1957年2月14日在接見全國學聯委員時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多也好也壞,中國的好處是人多,壞處也是人多。北京現在有360萬人口,將來要有3600萬人口,北京市市長如何得了。你們將來當了市長怎麽辦?要安排工作,安排小孩子,解決交通運輸問題,那時逛公園也要排隊。”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毛澤東說:“在這裏我想提一下我國的人口問題。我國人口增加很快,每年大約要增加1200萬至1500萬,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近來社會上談這個問題的人多起來了。對於這個問題,似乎可以研究有計劃地生育的辦法。”我們這個國家有這麽多的人,這是世界上各國都沒有的。要提倡節育,要有計劃地生育。我看人類是最不會管理自己了。工廠生產布匹、桌椅板凳、鋼鐵有計劃,而人類對於生產人類自己就沒有計劃了,這是無政府主義,無組織無紀律。這樣下去,我看人類是要提前毀掉的。”“政府可能要設一個部門,或者設一個節育委員會,作為政府的機關。人民團體也可以組織一個。因為要解決技術問題,設一個部門,要有經費,要想辦法,要宣傳。”
  1957年3月20日,在南京部隊、江蘇安徽兩省黨員幹部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我們這個國家好處就是人多,缺點也是人多,人多就嘴巴多,嘴巴多就要糧食多,……”。
  1957年10月9日在八大三次會議講話時指出:“計劃生育,也來個十年規劃。少數民族地區不要去推廣,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廣。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進行試點,逐步推廣,逐步達到普遍計劃生育。計劃生育,要公開作教育,無非也是來個大鳴大放、大辯論。人類在生育上頭完全是無政府狀態,自己不能控製自己。將來要做到完全有計劃的生育,沒有一個社會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來做,那是不行的。”(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471頁。)
  1957年10月13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計劃生育也有希望做好。這件事也要經過大辯論,要幾年試點,幾年推廣,幾年普及。”(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國民經濟恢複時期,由於當時特殊的曆史背景,沒有提出和製定節製生育和控製人口增長的政策,但是也沒有明確鼓勵生育和增加人口的政策和主張。50年代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毛澤東本人的人口思想的主基調是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不同場合、以不同形式提出和製定了適合當時條件的、以宣傳和教育為主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政策。應該說這是我國70年代以來大規模、強有力、以指令性計劃為主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一個不可逾越的必經階段,是我國70年代以來卓有成效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三、不能過分誇大批判馬寅初“新人口論”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作用

  眾所周知,馬寅初作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從1954年開始,他利用外出考察之機,先後到浙江、上海等地進行深入的社會調查。在調查中,他看到了土地改革以後農村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喜悅,也發現了出生率特別高,農村兒童特別多的現實(他自己的侄子就有大大小小9個孩子)。對此,他喜憂參半,“人口這樣發展下去,勢必會衝破經濟,衝破一切。”(注:轉引自韓文寧:《〈新人口論〉與“批馬運動”始末》,《世紀采風》1997年7期。)根據調查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通過認真分析研究,馬老於1955年寫了一份題為《控製人口與科學研究》的發言稿,準備在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發言。為慎重起見,他先將發言稿交給浙江人大代表小組征求意見。但是,除少數代表表示讚同以外,多數人表示反對或不置可否。一些人認為他的主張是宣揚馬爾薩斯主義。馬老從當時的不同意見中看出,當時的環境還不宜討論這個問題,便主動把提交大會的發言稿撤了回去。1956年馬寅初再次去上海、浙江等地視察,就人口與生產的關係在10個縣市、約2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一個漁業合作社進行了詳細的、深入的調查,並且把調查材料整理成發言稿,於當年6月21日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了發言。在黨的“八大”周恩來在“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中,提出“衛生部門應該協助有關方麵對節育問題適當宣傳,並且采取有效措施”和《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公布之後,馬寅初認為黨和國家開始重視人口問題,感到非常高興,認為解決人口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就“人口控製”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肯定並支持了馬寅初的觀點,指出:“人口控製在6億,一個也不多啦?這是一種假設。……現在我國人口每年增長1000多萬。你要他不增長,很難,因為現在是無政府狀態,必然王國還沒有變成自由王國。在這方麵,人類還完全不自覺,沒有想出辦法來。我們可以研究也應該研究這個問題。政府應該設立一個部門或一個委員會,人民團體可以廣泛地研究這個問題,是可以想出辦法來的。總而言之,人類要自己控製自己,有時候使他能夠增加一點,有時候使他能停頓一下,有時候減少一點,波浪式前進,實現有計劃生育。這一條馬(寅初)老今天講得很好,我跟他是同誌。從前他的意見沒有放出來,有人反對,今天算是暢所欲言了。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政府應該設機關,還要有一些辦法。人民有沒有這個要求?農民要求節育,人口太多的家庭要求節育,城市、農村都有這個要求,說沒有要求是不適當的。”(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
  此後,馬寅初先後在不同場合發表了他的觀點。1957年4月,馬寅初在北京大學公開發表關於人口問題的演講,以大量具體的調查數據和生動鮮明的事例,闡述他在人口問題上的見解。6月,馬寅初將報告稿加工整理,作為一項提案,提交一屆人大四次會議;7月5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論》。
  正當馬寅初就人口問題不斷發表演講,當《新人口論》逐步形成和發表的時候,也是反右鬥爭剛剛開始的時候。這時就有人傳出要批馬寅初,報刊上有些文章已不點名地對他進行批判,更有甚者主張把馬寅初定為“右派”。當時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向周總理匯報,周總理明確指出不能劃為“右派”。
  1958年5月,反右鬥爭基本結束。5月4日,在北大60周年校慶大會上,陳伯達突然點了馬寅初的名,要馬老作檢討。7月1日,號稱“理論權威”的康生到北大作報告,他陰陽怪氣地講:“聽說你們北大出了個‘新人口論’,作者也姓馬。這是哪家的馬啊?是馬克思的馬呢,還是馬爾薩斯的馬呢?我看是馬爾薩斯的馬!”此後,聲勢浩大的批判開始了。但是,直到1959年下半年,對馬寅初的批判基本上還是在學術範圍內。馬老也在不同刊物上發表了大量反駁文章。1959年12月,馬寅初寫了《重申我的請求》一文,要求在《新建設》1960年1月號上發表。但是文章還沒有發表,就傳到了康生手裏。康生直接插手,親自部署批馬運動。康生對北大當時的領導人講,馬寅初最近很猖狂,給《新建設》寫了《重申我的請求》,猖狂進攻,他的問題已不是學術問題,而是借學術為名,搞右派進攻,要對他進行徹底揭發批判,把大字報一直貼到馬寅初的門上去。他的校長是不能做了。(注:參見韓文寧:《〈新人口論〉與“批馬運動”始末》,《世紀采風》1997年7期。)在康生的直接插手和布置下,北京大學掀起了全校規模的批判馬寅初高潮,把學術問題推到了政治舞台上,給馬老扣上了“假學術之名,向黨向社會主義進攻”、“曆史上一貫反黨、反社會主義、反馬列主義”等一頂頂汙蔑不實的大帽子,直到馬老被迫辭去北大校長之職。
  毫無疑問,對《新人口論》和馬寅初的批判,是對真理的踐踏,是對一個堅持真理的知識分子的政治迫害,它對我國人口問題的理論研究和學術探討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對馬寅初的批判,對我國的人口政策和實際計生工作的影響即使有的話,也不會太大。這是因為:
  第一,反右運動和批判馬寅初的相當一段時間(1957-1958年),有關節製生育和計劃生育的宣傳活動並沒有停止,1958年國家還出版了大量宣傳書籍,如《節製生育宣傳手冊》、《有計劃地生育子女》、《避孕常識》等。衛生部的宣傳要點通知中,仍然強調“應加強節製生育的宣傳”。(注:孫沐寒:《中國計劃生育紀事》,紅旗出版社,1987年。)這就是說,在這段時期裏,國家關於計劃生育的宣傳政策並沒有受到影響。
  第二,從1959-1961年間,未看到或者是停止了對節製生育和計劃生育的宣傳和推廣,但是主要原因是三年自然災害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人為災難導致國家的一切正常活動的停止。同時,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鼓勵生育和檢討關於“提倡節製生育、推廣計劃生育、控製人口增長”的錯誤的文件和說明。因此不能說對《新人口論》和馬寅初的批判,導致這一時期錯誤的人口政策的產生。
  第三,從1962-1966年,隨著國民經濟形勢的好轉,中央加大了節育的宣傳,並且首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表《關於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把節製生育、控製人口增長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即定的政策”予以確認。(注:彭佩雲主編:《中國計劃生育全書》,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這個文件是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它標誌著黨和政府已經把計劃生育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從計劃生育工作的實踐來看,60年代,是我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的時期。這表現在:
  首先,這一時期,自上而下建立了專門的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各省市區也建立了相應的工作結構,這為計劃生育工作的全麵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其次,從不同層次提出了計劃生育的政策目標和規劃,例如,周恩來提出要在20世紀內把我國的人口增長率降到1%以下,各省市也製定了相應的人口出生率和增長率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生育政策上出現了“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和“少、稀、晚”的口號,這實際上是我國70年代以來實行的人口政策的雛形。
  再次,開展了較大規模的節育技術指導,明確了計劃生育經費的開支渠道;加強了避孕宣傳,改善了避孕藥具的供應,為計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技術條件,
  因此,我們認為,五六十年代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和計劃生育工作並沒有受到對馬寅初《新人口論》批判的多大影響,相反,50年代的節育宣傳和60年代的計劃生育工作實踐是我國整個計劃生育工作的必經階段,是在複雜的政治經濟條件下開創計劃生育工作的新嚐試。對計劃生育政策和工作影響最大的是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政治動亂,而這兩次災難影響的不僅僅是計劃生育,它使我國所有的正常工作都處於癱瘓。
    
四、“錯批一人,多增三億”的提法缺乏科學依據

  在中國人口學界,有一種觀點甚為流行,他們認為中國人口之所以迅速增長,其原因是50年代沒有能夠采納馬寅初先生提出的節製生育、控製人口增長的合理建議,反而把馬老的正確主張當成“新馬爾薩斯主義”進行批判,從而導致人口膨脹。這種觀點廣為流傳,以至被人概括為“錯批一人,多增三億”,成為一段時期對五六十年代我國計生政策和計生工作占主導地位的評價。而這種觀點的潛意識是對我國五六十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和工作的全盤否定,對毛澤東人口思想的巨大譴責。
  那麽,是不是真的是“錯批一人,多增三億”呢?
  首先,上文已經指出,對馬寅初的批判始於1957年底,批判高潮是在1959年底。對馬寅初以及他的《新人口論》的公開平反是在1979年6月,“錯批一人,多增三億”觀點的出籠是在1979年8月。1957年,我國的人口總數為6.46億,而到1979年,我國的人口總數為9.75億。22年間,總共增加3.29億。如果真是“錯批一人,多增三億”,那麽,意味著這22年間,如果我們不批判馬寅初,或者采納馬老提出的主張,嚴格控製人口增長,就隻會增加2900萬,幾乎是“零”增長。稍有人口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即使我國在馬老提出控製人口的當時就采取最為嚴厲的措施,把全國的婦女總和生育率立即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人口增長的巨大慣性,也不可能使這段時期的人口就達到“零”增長。因此,“錯批一人,多增三億”,實屬違背人口學基本常識的最大笑話。
  其次,眾所周知,中國的前兩次人口增長高峰分別發生在1952-1957年,1962-1968年。這兩次人口增長高峰恰恰與批判馬寅初在時間上風馬牛不相及。而對馬寅初批判的高潮和批判之後,中國的人口不僅沒有出現大的增長,相反,1960-1961年,是新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人口負增長時期。1960年比1959年減少1000萬人,人口增長率為負14.88‰;1961年比1960年減少348萬,下降5.26‰。因此,把中國人口增長的原因歸結為對馬寅初的批判,既“錯批一人”,在時間序列上也找不到任何根據。
  第三,影響人口增長的直接因素主要有社會經濟條件、人口政策、傳統文化和意識,政治因素和人口理論是通過社會經濟條件和人口政策間接地影響人口增長。從我國人口增長的實踐以及世界各國人口增長的規律來看,社會經濟條件是起基礎性作用的,它直接導致人口按照一定規律變化;人口政策對一定時期的人口變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人口的增長速度、規模和結構變化;傳統文化和意識對人口增長也有重要的影響。對馬寅初的批判主要是在學術領域,後來在陳伯達、康生的直接插手下,也發展成為政治迫害,但是對人口政策的直接影響並不突出。五六十年代所實行的人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與馬寅初的主張是一致的。與此同時,批判馬寅初所造成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當時社會的上層和一部分社會精英及知識分子中,對於普通市民和廣大農民來說,由於當時條件的限製和自身的局限,批判馬寅初不可能對他們的生育行為產生多大影響,他們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在生兒育女。因此,“錯批一人,多增三億”,在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
  總之,毛澤東的人口思想是整個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人口思想的主基調是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客觀地看待曆史,說毛澤東主張人口越多越好、鼓勵生育和人口增長,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毛澤東人口思想的主基調——即提倡節育,主張有計劃地生育,是我國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據。把對馬寅初及其《新人口論》的批判說成是我國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甚至概括為“錯批一人,多增三億”,是荒謬的。
  在中國曆史上可能有許多難以解開的謎,對馬寅初的批判有許多細節至今仍然難以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材料是至少毛澤東在1957年3月的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肯定和支持了馬寅初的人口主張。因此,把對馬寅初的批判歸結為毛澤東個人,是不符合曆史事實的。正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所指出的,”我們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麵的骨幹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這是這個期間黨的工作的主導方麵”。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中(作者注:1956-1966年),“一切成就,是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黨中央集體領導下取得的。這個期間工作中的錯誤,責任同樣也在黨中央的領導集體。”“不能把所有錯誤歸咎於毛澤東同誌個人。”(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國人口眾多,對社會經濟以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是今天人們的共識。而中國人口的巨大增長,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新的世紀,當我們已經進入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在新的起點上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時候,回顧曆史,總結經驗,我們不能忘記毛澤東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五六十年代,為我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所做出的偉大貢獻。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祝大家周末愉快!

讓我們先過完這個周末,再一起去救這個“苦難”的世界。

:)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無忌哥哥的評論:
人多就業難是錯誤的.美國比加拿大人口多十倍,失業率比加拿大低很多.

中國就業難其實就是計劃生育造成的:計劃生育減少了兒童數量,導致大量小學關門,大量教師,幼師,兒科醫生,婦產科醫生,護士,兒童服裝,兒童玩具工人失業.兒童和家庭是消費的主要力量,沒有兒童的消費,家庭消費減少,對房屋,交通等等需求量減少,造成更多的失業.

巴西土地和美國一樣大,人口比美國少,可他們失業率更高.人口多不是失業率的根源.發展經濟,開拓國內市場才是解決失業的根本.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諸君何必非得爭個誰對誰錯呢?現代生活生產條件下控製一下人口增長沒啥不對吧。現在中國就業的壓力太大了!去個中檔的飯店吃個飯,兩三個女服務員搶著替你脫外套,她們的薪水都很微薄,卻都努力表現生怕失去了工作。不錯,正是因為這些廉價的工人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才有了今天中國的經濟騰飛。可是如果早點控製人口,現在少個三五億人,我相信中國還是可以創造出同樣的財富。俺媽說中國70年代(也許是60年代)就提出了“一個太少,兩個正好”的口號,挺好的,如果再早點鼓勵大家這樣就更好了。
daiusda 回複 悄悄話 Anything is balance for the good and bad. So, The good thing for the big population in China is:
the big population is making the Chinese goe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maybe take up the whole world finally.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不知名的人的理論是沒有說服力的.對於每一個提倡控製人口的文章,你都可以找到10個反對的文章.如果奧巴馬,普京,日本,英國首相等提出控製人口,那麽我們才應該注意.

全球變暖是一種危機,但危機何嚐不是機會?如果沒有危機感,我們會努力研製太陽能嗎?我們會努力研製節能車嗎?中國曆史上平平安安存在了幾千年,如果沒有外界入侵,還會處在封建社會,人口低下,不用機械,對全球變暖毫無任何貢獻.但我們希望那樣的生活嗎?

當年美國和蘇聯競賽時候,美國蘇聯都登上了月球.現在沒有競爭,大家都安於現狀,對航天開發失去了動力,沒有人上月球了.人口壓力,全球變暖,何嚐不是很好的壓力促使人類開發宇宙,改造火星,讓人類走出地球,大膽地走向沒有人去過的地方?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7.13.2009 5:45 PM
How Rising Human Population Could Impact Global Warming


Dear EarthTalk: To what extent does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impact global warm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 Larry LeDoux, Honolulu, HI

No doubt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global warming, given that humans use fossil fuels to power their increasingly mechanized lifestyles. More people means more demand for oil, gas, coal and other fuels mined or drilled from below the Earth's surface that, when burned, spew enough carbon dioxide (CO2) into the atmosphere to trap warm air inside like a greenhouse.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human population grew from 1.6 billion to 6.1 billion peopl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 (Think about it: It took all of time for population to reach 1.6 billion; then it shot to 6.1 billion over just 100 years.) During that time emissions of CO2, the leading greenhouse gas, grew 12-fold. And with worldwide population expected to surpass nine billion over the next 50 years, environmentalists and others are worried about the ability of the planet to withstand the added load of greenhouse gases entering the atmosphere and wreaking havoc on ecosystems down below.

Developed countries consume the lion's share of fossil fuels.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 contains just five percent of world population, yet contributes a quarter of total CO2 output. But while population growth is stagnant or dropping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except for the U.S., due to immigration), it is rising rapidly in quickly industrializing developing nations.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fast-grow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India) will contribute more than half of global CO2 emissions by 2050, leading some to wonder if all of the efforts being made to curb U.S. emissions will be erased by other countries' adoption of our long held over-consumptive ways.

"Population, global warming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n their collective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s the Global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gram at the non-profit Sierra Club.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missions grows,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rates will becom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magnifying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the Worldwatch Institute, a nonprofit environmental think tank, the overriding challenges facing our global civilization are to curtail climate change and slow population growth. "Success on these two fronts would make other challenges, such as reversing the deforestation of Earth, stabilizing water tables, and protecting plant and animal diversity, much more manageable," reports the group. "If we cannot stabilize climate and we cannot stabilize population, there is not an ecosystem on Earth that we can save."

Many population experts believe the answer lies in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and children in developing nations. By reducing poverty and infant mortality, increasing women's and girls' access to basic human rights (health care, education, economic opportunity), educating women about birth control options and ensuring access to voluntary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women will choose to limit family size.

Read more: http://www.thedailygreen.com/environmental-news/latest/population-global-warming-460709#ixzz0RTpcPZCb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March 13, 2009, 11:33 am
Scientist: Warming Could Cut Population to 1 Billion
By James Kanter

Lizette Kabré. Climate congress, Copenhagen 2009.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director of the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spoke several times at the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UPDATE, 1:45 p.m.: A roundup of economists' and scientists' views at the Copenhagen climate meeting and a reaction from Mike Hulme, a participating scientist.]

COPENHAGEN — A scientist known for his aggressive stance on climate policy made an apocalyptic prediction on Thursay.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the director of the 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in Germany, said that if the buildup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its consequences pushed global temperatures 9 degrees Fahrenheit higher than today — well below the upper temperature range that scientists project could occur from global warming — Earth’s population would be devastated. [UPDATED, 6:10 p.m: The preceding line was adjusted to reflect that Dr. Schellnhuber was not describing a worst-case warming projection. h/t to Joe Romm.]
“In a very cynical way, it’s a triumph for science because at last we have stabilized something –- namely the estimates fo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planet, namely below 1 billion people,” said Dr. Schellnhuber, who has advised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on climate policy and i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Oxford.

At that temperature, there would be “no fluctuations anymore, we can be fairly sure,” said Dr. Schellnhuber, exercising his characteristically dark sense of humor at the morning plenary session on the closing day of a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Denmark. [Earlier post: The conference organizers have sought to jog policymakers with a stronger assessment of global warming's risks, but some scientists warned the approach could backfire.]

“What a triumph,” Dr. Schellnhuber said. “On the other hand do we want this alternative? I think we can do much, much better,” he told the conference.

Dr. Schellnhuber, citing his own research, said that at certain “tipping points,” higher temperatures could cause areas of the ocean to become deoxygenated, resulting in what he calls “oxygen holes” between 600 and 2,400 feet deep. These are areas so depleted of the gas that they would badly disrupt the food chain.

Unabated warming would also lead to “disruption of the monsoon, collapse of the Amazon rain forest and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will meltdown,” he said.
But on the bright side, he noted, in a joking reference to the meeting’s Danish hosts, the retreat of the sheath of ice covering Greenland, which is Danish-controlled territory, “would increase your usable land by, I don’t know, 10,000 percent.”

“But I’m not sure whether you want to do this,” he said.

http://dotearth.blogs.nytimes.com/2009/03/13/scientist-warming-could-cut-population-to-1-billion/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World Population and Global Warming
L. David Roper

http://arts.bev.net/roperldavid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carbon dioxide and the Earth’s average temperature form a mutual positive feedback system. (http://www.roperld.com/science/CO2_Temp.pdf)



This short paper is an attempt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emitted by humans breathing and to compare it to the emissions due to other human activitie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Breathing of Humans


Each day the average person breathes in about 15,000 liters, or approximately 35 pounds, of air. (http://www2.envmed.rochester.edu/envmed/TOX/faculty/frampton.html) Since air is 21% oxygen (molecular weight 16) and 78% nitrogen (molecular weight 14) by volume, oxygen is 23.5% by weight and nitrogen is 76.5% by weight in air. So the amount of oxygen breathed in per day by the average person is about 35*0.235 = 8.2 lbs.



Humans breath out about 16% oxygen by volume, so about 5% of the air by volume is converted to CO2, which is about (5/21)x8.2 = about 2 lbs of CO2 every day.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O2 is 32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CO2 is 12+32=44. Therefore, humans emit 44x2x/32 lbs = about 2.8 lbs of CO2 breathed out every day or about 1005 lbs = about 0.5 tons per person per year.



In 2005 the Earth population was about 6.66x109. So the emitted CO2 per year by their breathing was about 3.3x109 tons. Most of that population is due to the using of fossil carbon compounds to farm (fuel and fertilizer). The fraction of fossil carbon compounds used to burn for energy i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an already be accounted for in the atmospheric CO2 by calculation from fossil fuel extraction.

In 2002 CO2 emission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were about 25x109 tonnes = 27.6x109 tons (http://www.unep.org/geo/yearbook/yb2006/077.asp). Breathing comprises about 3.3x109 tons of that amount, or about 12% of it. It may be not all of the human breathing is accounted for in "emission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some of the fossil fuel used to make food available may not be counted.

Globally, annual average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per capita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other than breathing) have been fairly stable since 1990. For 2002, this figure was up to 3.93 tonnes from 3.85 tonnes in 2001 (http://www.unep.org/geo/yearbook/yb2006/077.asp). Per capita CO2 emissions for 2002 = 3.93 tonnes/person = 4.33 tons/person. Breathing adds about 12% more (0.5 tons per person per year)

This calculation just adds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global-warming problem is, in essence, a population-explosion problem. Global warming may be one of nature’s ways to decrease human population.

For the long term the best way to reduce global warming is to reduce human population in a benign way by educating women and providing world-wide free contraception information and devices. If humans do not consciously do that, nature will do it due to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the decline of petroleum extraction and the eventual entry into the next 115,000-year Major Ice Age. (See http://www.roperld.com/science/HumanFuture.pdf .)

The fossil-carbon compounds burned in agriculture are already accounted for in fossil-fuel burning calculations, assuming a certain % of the fossil-carbon being burned, the rest going into making useful compounds. Fossil-carbon compounds used for fuel and fertilizer and for food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allow some carbon to be taken out of the soil, depleting the soil, which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calculate. That is, some of the fossil carbon used to make agriculturally useful compounds should be counted as putting CO2 into the atmospher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occurred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fossil carbon fuels. Without co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the population would be much smaller. It probably is a good approximation to assume that the current population is large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fossil carbon.

http://www.roperld.com/science/PopulationGlobalWarming.htm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Population and Global Warming

“The overriding challenges facing our global civilization as the new century begins are to stabilize climate and stabilize population. Success on these two fronts would make other challenges, such as reversing the deforestation of Earth, stabilizing water tables, and protecting plant and animal diversity, much more manageable. If we cannot stabilize climate and we cannot stabilize population, there is not an ecosystem on Earth that we can save. Everything will change.”
— State of the World 2000, Worldwatch Institute

Global warming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hreats ever to confront the precious but fragile ecosystems that make our Earth inhabitable. Global warming is not only altering wildlife habitat and changing the face of our planet, but it also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security. The rapid depletion of rain forests to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forest products is just one example of how humans are irreversibly altering the Earth’s ecosystems.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well-being of human and wildlife populations that depend on healthy, functioning ecosystems, we must address the root causes of this very real threat. Rapid and unchecked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resulting increases in resource consumption lie at the heart of most, if not al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Global warming is no exception. The unprecedented increase in human numbers is paralleled by the highest levels of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production in history.

While industrial nations have been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high emissions levels in the recent past, the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will be a major factor in future emissions levels. As we look to the developed world to curb and reduce emissions, man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ed to increase their energy use to meet basic need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and Brazil are looking for solutions to balance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the planet. Therefore, all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n global warming must take population growth into account.

With half of the current population either in or entering their reproductive years, the choices we make today will greatly impact the path that population takes in the future. Access to voluntary family planning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will dictate future fertility and mortality trends. How quickly the human population grows over the next fifty years will have a direct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tent of global warming and its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ZT: http://www.nwf.org/popandenvironment/globalwarming.cfm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鐵森說得非常有理.

馬寅初和毛澤東都是死人了,批評他們讚揚他們都是空談.我們要做的是分析現狀,提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設一個良好的未來環境.如果毛澤東等前輩犯了錯誤,那麽我們有責任去努力改變現狀,彌補前輩錯誤造成的損壞.我們有前車之鑒,應該比他們看得更清楚,做得更正確.

全球變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全世界都在討論如何解決.但有誰提出降低人口是解決方法之一?沒有任何人.大家都在討論如何研製節能方法,用稅收的方式刺激節能,懲罰浪費,如何開發新能源,等等.難道就中國人聰明,覺得降低人口是好事?

現在的發達國家都在為人口下降頭痛.西歐和北美不斷依靠移民來保持人口穩定.日本因為不移民,整個經濟因為人口下降而長期萎靡不振.韓國以及西歐很多國家都給第三個孩子發金錢獎勵.西歐目前因為大部分移民都來自穆斯林國家,他們擔心將來歐洲成為穆斯林天下.

世界各大民族都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和優點,任何一個民族的衰敗或消亡都不僅是這個民族的損失,更是全人類的損失.西歐,北美,日本,中國,印度,等等,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任何一方的衰退都會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而目前國家衰退的主要甚至唯一原因是人口下降.

人口保持穩定是民族和國家繁榮昌盛的必須條件.人口穩定需要主流家庭生3個孩子.因為有相當部分不孕,丁克以及同性戀的存在,主流家庭兩個孩子是不夠的.發達國家人口下降就是因為主流家庭以兩個孩子為主,而一個孩子的家庭遠遠超過3個孩子的家庭,沒有孩子的家庭遠遠超過4個孩子的家庭.

回到MichaelC的沉船例子:如果救生艇地方太小,積極的解決方法是大家擠一擠,共度難關,共同尋找大陸求生.而不是說,大家擠著不舒服,我高風亮節,跳海自殺,這樣把我的位子騰出來給你們舒服寬敞一點.因為,當我們找到新大陸時候,我們需要每個人一起齊心協力共建新家園,而任何一個船員的損失最後都是大家共同的損失.

話外題:如果要批評或則讚揚毛澤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毛澤東紀念堂改成一個紀念3億被計劃生育殺死的冤魂的陵墓,讓後人吸取教訓,不讓這種慘無人道的事再在這個地球上發生.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再次謝謝有機會一起探討。

其實我的這篇小文章的目的既不是評論毛澤東,也不是評論馬寅初。比標題更深的思考是“以地球變暖的眼鏡看中國人口問題。”30年前科學界對地球變暖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發展高於一切”就沒有什麽問題。但現在,地球變暖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科學界已有幾乎完全統一的認識,我們就不得不對發展、人口等問題作全新的認識。如果沒有促進地球變暖的後果,毛澤東的人口政策也許就不是太大的錯。正因為有了地球變暖的問題,他的人口政策或效果就變得非常的錯誤。

中國已在最近幾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產生國。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近30年的高速發展和龐大的人口對能源消費的急劇增加。為了促進發展對付能源消費,中國不得不大量燒油、燒煤、燒氣,成為世界上促進地球變暖的主要力量之一。當然這並不等於說中國在過去30年求發展就不對。隻是,麵臨地球變暖這種環球問題,發展就不應當仍高於一切,而是“人類的生存高於一切。”

對這些觀點我正在另文闡述。以後再交流。

對毛澤東、馬寅初這樣的曆史人物有正反兩種意見應很正常。在讀過有關馬寅初的正反兩方麵的文章後,我傾向同意賀吉元等的結論。有些事實很難否定,比如,他寫過“新人口論”,向毛薦過言,被批判過,辭去北大校長等等。至於為什麽毛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毛不僅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還對他進行過批判。70年後對人口的有效控製說明,假如50年代就開始控製,中國的人口問題及相關的能源消耗等就沒有現在這樣嚴重。所以,我認為馬寅初是對的,他的意見被晚執行了20多年。當然,我也尊重其他朋友有不同的意見。

假如馬老今天重回人間,一定會寫本“新地球變暖論”給胡主席,指出地球變暖的可怕後果,但他的命運也許和50年前是一樣的。

假如真有朋友要研究馬寅初,我到很希望了解他晚年時期,作為一位過來人的思想。

另外,我不喜歡老田文章的文風。給不同意見者加個“知識精英”等大帽子,使用“無知”、“愚蠢”等詞匯,對討論沒有任何意義。說句笑話,我看不懂“知識精英”有什麽不好。再說,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等都曾是中國的“知識精英。”作者自己也多少是。

再謝。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從吹捧馬寅初的《新人口論》看中國主流知識精英的無知 2007-08-28, 22:34

作者:老田

作為中國知識精英本來有可能為新中國做更多貢獻的一個證據,馬寅初的《新人口論》被吹上了天,甚至產生了一個說法,說是“批錯一人、誤增三億。”說來也難怪,中國的知識精英們總得為自己的優勢地位找些證據,他們為什麽有權要求“千鍾粟、黃金屋、顏如 玉”,他們總是要找點依據。因為實在沒有什麽好吹的,隻好把死人複活來給自己臉上塗脂抹粉,複活死者不是出於對死者有什麽真正的崇敬和愛戴,而是為了抬高 他們自己。至少是從馬寅初以降到今天為止,中國那些個所謂的著名經濟學家們,還真的是搞不清楚微觀企業效率和國家發展水平到底是什麽因素決定的,究竟是企 業內部的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還是市場競爭地位起決定作用,他們所因襲的基本上都是番邦白癡的瞎說,再加上自己的想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確實對國家和民族 沒有什麽說得出來的貢獻,所以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編造一點點謊言,也算得上是“知恥近乎勇”了――為了掩蓋自己得無恥而厚著臉皮編造謊言。

馬寅初在三四十年代曾經兩次發表過人口論,那是確實是主要因襲馬爾薩斯論調的,1950年代發表的《新人口論》是同一論題的第三次寫作了,總算是有些進步, 開始說理了,不過也沒有什麽深刻的內容,歸結起來隻有兩個基本點:一是說人口增長過快的話,將使得國民財富大部分要用於消費並導致積累率下降,無法快速發 展經濟;二是一個政策主張“人口要控製”。因為我們今天是在幾十年後來談論馬寅初的理論,所以就有了“放馬後炮”的優勢,我們可以用幾十年的經濟數據來驗 證那個據稱是“英明無比”的理論預見。他這個新人口論的核心論點和論據,都是集中在中國人口增長與積累比例的關係會如何如何上,這個我們剛剛好已經有了鐵 的事實依據進行驗證。他另外的政策主張倒是符合現實的,不過在如何操作上則完全沒有敘述和展開,這樣的簡單化的命令式的東西,無非是一個廉價的表態而已, 稱不上是具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也談不上有什麽實際價值。今天中國主流知識精英對馬寅初的廉價吹捧,非常不幸的在反麵反映的是中國主流知識精英,完全沒有 反省和自覺改錯的能力,也沒有對照事實去求取進步的能力和起碼意願。

根據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 編》中的資料匯總計算,從1952-1977年25年間,中國的積累率平均水平是30.44%;而從1978-2002年中國的積累率高達39.17%, 與同期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積累率都是不低的,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積累率更是將近高出一倍。很顯然中國與那些低人口增長率的發達國家 比,中國的積累率並不低,中國的人口快速增長並沒有按照馬寅初預設的那樣影響中國的積累率,看來中國沒有實現普遍富裕,必須在人口增長和積累率之外去找原 因。從我們的馬後炮證據看來,馬寅初的論點和論據是嚴重錯誤的,作為一個被捧為權威的著名經濟學教授,是應該對此感到慚愧和臉紅的,不僅不能吹,最好是自 己把這樣的錯誤東西藏起來。在別人發現了又到處亂講的時候,馬寅初生前應該采取明智的態度,是應該出來公開向公眾道歉,這才是一個嚴謹的學者應有的正確治 學態度,而不是一聲不吭去安然享受這種“倘來之譽”。另外在今天中國主流知識精英對馬寅初的大肆吹捧中間,實際上錯誤了解讀了新中國人口增長的原因,新中 國的人口快速增長,是在出生率不變的情況下,因為死亡率急劇下降和人均預期壽命快速延長帶來的,而不是因為出生率上升的結果。



迄 今為止,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和主流知識精英們對於微觀企業效率與國家宏觀發展水平的認識,仍然是錯誤的。當然他們為了自己的優勢地位,是無論如何都是不肯自 己承認的。和歐美日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內部的生產效率方麵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從單位產品的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上看,中國企業以西方的差距即 使存在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在企業內部經營效果上,甚至在合並加總的國家投資規模上,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也說明不了中外發展程度的巨大差異。而關鍵的差 別是在於企業在市場上實現自身的產品是什麽條件:是以壟斷高價在市場上實現自己的產品還是競爭性低價實現。也正是在這樣的價格配置資源的關鍵過程中,中國 處於一個無法追求壟斷利潤的地位上,這個巨大的落差決定了中國在發展效果方麵的最後差距。



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迄今為止 基本上還是處在白癡狀態,隻知道抄襲西方的經濟學胡說,總認為企業的效率和發展的效果,就是在微觀上決定的,並通過單個企業效果的加總成為宏觀效果。恰恰 相反,決定企業最終能夠獲得多少人力物力資源用於發展和壯大的,主要不是在企業內部改進管理和增產節約上,而是取決於企業在市場上實現產品的價格水平。畢 竟企業內部通過技術進步和管理節約方式,可以實現的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幅度和餘地都是很少的,關鍵的部分是通過市場價格實現“價格配置資源”而轉移的這一部 分資源,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和對於一個國家的富裕和發達程度至關重要。雖然這些人天天嘴上說要搞市場經濟,通過市場去優化配置資源,但是實際上市場 究竟以及是如何配置資源的,這幫子白癡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

中國那些主流經濟學家們,總是引導人們拿著放大鏡在“芝 麻”上麵去發展他們的智慧,並反對一切把眼光轉向“西瓜”的行為。實際上不過是說明了這些白癡根本不知道管理為何物。實際上企業內部管理上總是問題成堆, 而管理的日常工作,就是沒完沒了的去矯正這樣和那樣的偏差。把眼鏡盯在企業內部這樣的狹小視野裏,是什麽問題也發現不了的。如果國企與跨國公司的內部管理 相比的話,中國最差的國企都要好得多,因為中國國企規模都太小,沒有資格產生足以與西方跨國公司相比的嚴重“職能係統病”。管理中“職能係統病”存在,是 與這個企業的規模和管理層次成正比的,一個企業的管理層次越多、管理係統規模越大的時候,職能係統病肯定就越發嚴重,因為越是大企業的管理者,就越是無法 把企業的經營效果與企業管理者自己的收益密切掛鉤,主動性積極性下降;而規模越大的企業,被管理者自身的利益與企業發展成就也是越發難有緊密聯係,主人翁 意識就培養不起來,這樣的企業必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對企業的認同與關心程度下降,因此基於個人利益和立場就會越發表現得嚴重,根本上降低決策與執行的效 率,“職能係統病”就相應表現得越厲害。

實際上西方大企業內部因為規模大管理層次多,管理上的官僚主義程度,信息溝通和 決策效率低下的程度,基本上跟中國最腐敗無效率的政府部門差不多。筆者曾經因為業務上的原因,跟日立公司有過一些交往,他們的官僚主義程度和溝通效率之低 下完全讓人無法容忍,在中國大地上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所有製企業,都絕對不可能有足以與日立的官僚主義相比的了,這就是大企業的毛病所在。但是這樣的大企業 因為具有外部市場壟斷地位,能夠在市場上以壟斷高價出售自己的產品,仍然可以獲得壟斷利潤,還是具有很好的“效率”。通俗地說,根據西方跨國公司提高企業 效率的經驗,主要就是通過“黑心的價格”在外麵去大撈一把,這比關起門來當吝嗇鬼強;畢竟是在決定企業效率的諸因素中,外部市場地位遠遠比內部管理重要, 沒有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壟斷高價就無法維持。把企業經營的眼光局限在企業內部製度和產權問題上,一方麵是體現了中國知識精英的無知,另外也有的精英是要借 這樣的說法去實現他們自己的追求,這裏麵表現的是無恥。“無知是最好的理由”,中國這些知識精英們,就是這樣拿著“效率完全取決於產權製度和內部管理”作 為出發點,去論證西方製度的優越性帶來壟斷企業的高效率和社會富裕,並論證中國的國企必須象西方那樣全部私有化,至於中國企業在最近20年來陷入邊緣化的 嚴峻事實,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不屑一顧,他們要的就是私有化。

另外,中國企業布局和生產規模決定,都曾經因為受到戰爭 威脅的深刻影響,不得不把生存能力放在經營效率之先去考慮問題,這樣當然會影響企業一部分的產出效率。同時中國長期執行重工業優先政策,也長期把安全和國 防產業放在優先位置上,因此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上,消費品生產長期處於讓位狀態,因此顯得不是那麽發達。而我們的經濟學家和思想家們,卻堅定不移地把消費品 生產和供應水平,作為衡量國家發展效果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這裏除了體現中國知識精英的愚蠢之外,還包含著那麽一點點無恥的因素在裏麵。

而 對於那個“控製人口”的政策主張,主要不是出於認識上的問題,而是因為執行上有困難才沒有及時推行的。一些知識精英為了突出他們的榜樣是何等的英明,把蘇 聯曾經執行過的鼓勵人口增長的政策,“借調”到中國來,以襯托他們的“台柱子”是如何的英明偉大。不過事實終歸是事實,顛倒黑白總是沒有那麽容易。除此之 外,知識精英們的偶像製造努力還包括捏造說毛澤東堅持認定“人多是好事”,反對進行計劃生育的謊言,借以襯托他們的“台柱子”是在嚴重的政治壓力下直言為 國的。筆者就手頭能夠找到的毛澤東那個時期關於計劃生育的言論,匯集在後麵,讓人們看一看中國的知識精英們,是如何使用謊言來製造他們的偶像的,又是如何 通過誹謗別人並抬高自己的。

老田個人網頁:http://laotianlaotian.yeah.net/

二○○三年九月三十日

祁連山 回複 悄悄話 一篇徹底改變美國同事對毛澤東看法的文章 -----《紀念白求恩》


轉帖


換了一個工作團隊。跟幾個同事“曠日持久”的爭論了近兩個月,關於毛澤東。 其中一位最“頑固”的, 漸漸的,他有些懷疑自己一直以來的認為。導致他最後轉變的是毛主席的一篇文章------《紀念白求恩》。把我們幾次爭論整理了一下,貼在下麵。


同事:毛的共產主義是災難。共產主義失敗了。沒有人再相信它。
我:我不這樣認為。
同事:它不能繼續了難道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中國正在經曆問題。
我:中國的問題不是共產主義的問題。
同事:但中國是共產主義國家。
我:我認為我們還不是,我們是共產黨執政的國家,他們有共產主義信仰。
同事:這是我對毛和共產主義不能接受的。
我:不能接受共產黨員們有共產主義信仰?
同事:不能接受他們強迫所有中國人都相信共產主義。
我:我不認為存在強迫。
同事:但毛要建立共產主義國家。
我:這點我不反對。
同事:這就是強迫。他剝奪了上帝賦予人們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我:這種權利曾經在中國存在過嗎?
同事錯愕。
我:這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不是嗎?上帝賦予人的權利,在中國,對中國人來說,共產黨之前也從來沒有擁有過。 用上帝賦予的權力去質疑中國是不公平的。
同事:沒有感受過上帝的慈愛,這是中國人的不幸,我為中國人感到難過。
我:我隻是在說一個事實。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上帝。
同事:這不是上帝的問題。
我:那麽是誰的問題?
同事:上帝始終存在,不能因為沒有發現就質疑上帝。
我:我不是在質疑上帝。但事實是中國人沒有被上帝指引過,被不相信上帝的共產黨指引了,被毛指引了,突然發現了完全不同於上帝說的世界,假如上帝是慈愛的,慷慨的,能不能接受中國人的發現?
同事怒:你在懷疑上帝。
我:不,我期待上帝能夠接受中國。
同事:中國先要信上帝。
我: 難道上帝是有選擇的去保佑那些他認為好的孩子?
同事怒:這簡直是瘋狂!對不起,我不想再進行這個話題。


同事:你和我認識的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同。
我:因為我不反對共產主義和毛。
同事:我想是這樣。
我:我有什麽理由反對呢?毛和共產黨給中國帶來的是進步。
同事:毛讓自己成為最大的獨裁者,不是嗎?沒有人可以反對他。
我:為什麽要反對他?我並不認為毛是獨裁者。
同事:沒有“為什麽”,他必須可以被反對。他擁有最大的權力,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如果瘋狂,世界就是災難! 中國發生的一切證明他就是瘋狂的。(同事聲調越提越高)
我:別激動。。。。我並不反對你說的一切。反對,容易做到。但反對能不能起到作用才是重要的,不是嗎? 布什總統要打仗,選民們誰能阻攔?伊拉克戰爭的結果,現在不是每個人都在承擔著嗎?
同事:布什是我們選出來的總統,我們必須相信他支持他。
我:如果這是理由,毛不是被紙的選票選出來的,而是中國人用生命的選票選出來的。
同事愣住,片刻:但這也不是他可以擁有最大權利的理由。
我:什麽才可以是理由?我不否認毛擁有最大的權力。 美國權力最大的是誰? 是總統嗎? 不是,對嗎? 比較,應該是相同職位的比較才合理,不是嗎?
同事:我不能同意你說的。
我:總統的決定,和總裁的決定,哪個對你影響大? 是總裁,不是嗎?在中國,我是說毛的時代,總裁和你都是為國家服務。
同事:這簡直不可思議。我,根本反對中國那樣的方式。
我:中國為什麽會選擇那樣的方式?
同事:毛擁有最大的權力而不被監督是不能接受的。
我:假如中國人不反對呢?
同事:什麽?
我:你可以反對上帝嗎?
同事:上帝啊,你在說什麽?
我:我在說毛為什麽得到中國人信任。
同事:你在告訴我毛在中國是上帝?這完全是瘋狂。
我:對於中國受壓迫的人來說,是這樣。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的時候,上帝的聲音也在中國傳播,但中國人選擇了毛。我相信上帝是慷慨的。
同事:中國人把毛當作上帝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我:對於中國人來說毛可能比上帝更具體。
同事怒:這是罪惡。
我:你不能要求不知道上帝的也按照上帝旨意去做。
同事:沒有找到上帝的指引,這是中國人災難。
我:我們的災難100多年前就開始了,上帝來到中國的時候。
同事:什麽?!
我:100多年前,上帝的確曾經派使者到過中國,傳播文明和上帝的聲音,但是非常不幸,中國人還沒有感受到上帝之前,首先麵對了武器和搶奪。當然你們仍然把這一切歸罪於中國人。中國人的苦難過去100多年就沒停止過,直到毛的出現。中國人選擇了毛,用追隨和犧牲。
同事:但這不是上帝的選擇。
我:中國人需要上帝的時候,上帝在哪兒?
同事憤怒+震驚:上帝啊!我不敢相信你提出這樣的問題!



同事:我可以理解毛在中國人心裏有不可取代的位置。但是,他應該把自己置於監督之下。
我:我不反對。讓我問一個問題,總統,大法官,和美國所有的政治家們,可不可以是沒有信仰的人?
同事:不可以。
我:隻要總統堅信上帝,你就不會認為他會作出違背上帝旨意,或者道德願望的事情?
同事:基本來說,是這樣。
我:那麽,宗教信仰是高於一切的,不是嗎?
同事: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美國所有政治的一切,包括對總統的監督,都是處在宗教信仰之下,沒有什麽可以超越上帝的,不是嗎?
同事:是的。
我:國家所遵從的宗教信仰是不能和選民的宗教信仰衝突的,對嗎?
同事:這是必須的。
我:毛政權成立時,中國基本是個沒有統一信仰的國家。
同事驚訝:什麽?
我:讓中國人擁有信仰,這是毛進行的艱苦的努力,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今天,他仍然接受著指責。毛政權剛成立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腦子裏,既沒有上帝,也沒有準確理解的共產主義。
同事:我的上帝!
我:你也震驚,不是嗎?那就是中國的現實。請坦率告訴我,你,我想是整個西方看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是災難,有了信仰不信上帝也是災難,對嗎?
同事沉默不語。
我:我不認為毛是拒絕監督的。 但比監督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或者人必須是有信仰的,不是嗎?
同事點頭:是的。
我:我也希望毛建立政權的時候建立了美國這樣的三權分立,但是,毛麵對著幾乎是廢墟的國家,大部分人不僅不知道信仰,而且還是文盲。唯一能領導中國人做事情的隻有毛領導的共產黨,你覺著那種情況,三權分立怎麽建立?
同事:難以想象(那種情況)。
我:是的。不知道上帝就不知道上帝賦予的權力。 批評毛讓中國人民信仰共產主義這不公平,毛帶給中國巨大進步之一,就是他告訴中國人信仰是多麽的重要? 毛很偉大,當大部分中國人都象上帝一樣敬仰他時,他並沒有把眾人的敬仰變成宗教,而是鼓勵大家把共產主義作為信仰,用科學的方法去看世界。
同事驚訝。
我:當然毛並不排斥,他建立了三種互相監督,在共產主義信仰之下,以適合中國的方式。
同事:我很感興趣。
我:他讓每個城市的單位,農村的村莊都有兩套一樣組成的領導團隊。比如一個工廠,有廠長就要有書記,農村有村長,就要有村支書,兩個並行的領導不能是同一個人,這是兩種相互之間的監督。還有第三種權力是監督這兩個的,就是人民可以監督領導的權力。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共產主義信仰下,堅持社會主義製度。
同事:但是毛的權力?誰來監督他?
我:問得好。你覺著一個國家,可以資本主義製度,社會主義製度經常更替嗎?
同事:不!那是災難。
我:毛一直麵對這個問題。他要堅持社會主義,我也認為社會主義適合中國,在這一點上,毛是獨裁的,但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同事:我不認為我會認同,但你說的也許有道理。


同事:我不反對毛也許做了對中國人民有好處的事情。但是如果僅僅從得到的好處去判斷,這同樣是瘋狂的。
我:我可以讚同。製度的公平和合理更重要。我認為如果這樣說,你應該更認同毛的做法。他在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
同事:這是我要說的另外一個問題,毛剝奪中國人的自由。
我:自由是相對於製度下的,不是嗎?
同事:不,自由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沒有任何製度或個人可以限製人的自由。
我:是這樣嗎?如果是40年前,我們今天這樣談論,FBI要來找我們麻煩了----辦公室裏不能擺放或談論任何關於共產主義的東西。這條法律好象現在還沒被廢除?
同事錯愕。
我:我們可以選擇下午一點上班嗎?我們可以不跟老板請假離開嗎?我們可不可以拋棄團隊精神?我們在辦公室沒有自由,不是嗎? 當然多長時間去喝一杯咖啡,或者多少分鍾休息一下,我們隻有這樣的自由,製度下的自由,不是嗎?
同事:我不反對。但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毛的時代,中國人連這種自由都被剝奪了。必須穿一樣的衣服,唱一樣的歌曲,隻能聽毛的話,絕對的服從。我的朋友經曆過毛的時代。
我:我沒有這種幸運,沒有經曆毛的時代,的確很瘋狂。我也反對這樣。我不反對統一的規則秩序和紀律,我支持規則秩序和紀律之下的自由,但我反對絕對的自由。我認為毛的時代,做到了統一的規則秩序和紀律,但是忽略了這之下的放鬆。毛說過,既要統一意誌,又要個人心情舒暢,顯然沒有這樣做好。我反對沒有做好,但我不反對毛。
同事:毛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我:是的。毛也曾經說過,小孩就要玩,釋放天性,不要被束縛。
同事:不!很難相信這是毛說的。
我:毛有巨大的同情和寬容,他不願意被壓迫,也不願意看到任何不公平的壓迫,包括父母壓製孩子。
同事:我很難相信毛是這樣的。那麽他為什麽強迫全國都一樣?
我:我不認為那是毛做的。要了解這些,必須了解中國文化。告訴我,如果工作中感覺被壓製,會是總裁嗎?不是,對嗎?很多時候是直接上級。看,美國和中國並沒有不同。任何政策和工作,最高的領導和屬下人員之間,總是有其他的人存在,共產黨叫做幹部。
同事:你是說,是執行毛的政策的人,造成了那一切?
我:我認為是的。
同事:但是毛有責任。
我:當然。但我不首先指責毛。我認為中國需要改造文化,尤其官場文化。毛做了努力,他對幹部很嚴厲,他迫使共產黨員隻能在共產主義信仰下無私的工作。但這也導致毛之後,首先反對毛的,不是普通人民,而是毛的幹部。
同事:令人吃驚。


同事:你怎麽看毛時代的貧困?
我:毛時代有什麽理由富有嗎?
同事笑:我怎麽沒想到?
我:如果毛時代是讓中國由富變窮,這是毛的問題。但中國本來什麽都沒有,甚至是負數,是毛把中國變成的正數,我對毛沒有任何怨言。
同事:毛為什麽限製農民離開土地?
我:我理解是為了保障。中國工業不發達,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中國農民最多,很少受到教育,毛一直在努力改變他們,投入很多。我相信你聽到過毛時代正麵的?
同事:當然,教育和醫療都是免費的。 但是毛建立了一黨執政。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我:我也不能接受。但我到了美國後,我理解了。
同事驚訝:抱歉,你在說什麽?
我:告訴我,民主黨和共和黨有什麽不同嗎?
同事:似乎沒有。
我:民主黨員和共和黨員宗教信仰有什麽不同?
同事:確切說,也沒有。
我:民主黨和共和黨員中有共產主義者嗎?
同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這就是我的理解。執政的,無論幾個政黨,他們必須是宗教信仰沒有衝突。
同事:是的。
我:或者美國政治製度本身,就限製了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從政,對嗎?
同事:不,我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
我:你為什麽不能接受共產主義?
同事:因為共產主義是瘋狂的。
我:不管它是什麽,你的確是不能接受。大部分美國人也不能接受。
同事:是事實。
我:中國的一黨執政有什麽難理解的呢?當然是統一信仰的人組成的團隊才可以管理好國家。
同事:但美國人擁有的民主權利,中國人沒有。
我:我同意。可以選擇總統,可以批評總統。但可以批評總裁嗎?對美國人來說,選民主還是共和有什麽區別呢?毛時期的中國人可以給單位領導提意見而不用擔心失去工作。我們可以給總裁提意見嗎?美國政府工作人員不是有條法律,不能反對攻擊上級嗎?民主權利呢?
同事:但毛限製了人民選擇的權利,讓中國隻能成為共產主義國家。
我:確切說,是社會主義。那是中國人民通過犧牲的選擇。
同事:我可以理解是人民選擇了毛,但不能因為人民選擇了一次,毛就剝奪了他們第二次的選擇。
我:毛並沒有剝奪。 那麽你能告訴我印第安人在哪裏? 如果國家的製度可以多次選擇,原來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呢?他們選擇的權利呢? 美國為什麽隻能成為今天這樣子?為什麽不能選擇回到印地安土著?
同事:我們是被上帝保佑的土地,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是製度最好的國家。
我:但原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呢?因為不是上帝挑選的孩子,他們現在隻能生活在保護區,不是嗎?可以給他們第二次選擇嗎?當然這不是好的比喻,我隻是想說,一個國家製度的選擇,往往很長時間內,隻能選擇一次。毛要建立的是社會主義製度,這是中國人的選擇。
同事:簡直是瘋狂的比喻。


同事:不管怎麽說,選舉是民主的,相對於毛的共產主義。
我:我認為監督最重要。選票不是監督。
同事楞。
我:你投票選出的議員,你知道誰在他的工資支票上簽字嗎?你不知道。
同事: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因為你相信你們的製度是完美的。你可以投票選出總統,選出議員,你為你擁有的權力高興,我也會的。但是,你有投票的權利,卻沒有參與總統或者議員決策的權利,汽油漲價了,你可以自由去遊行抗議,如果被抗議者隻在乎他自己的利益,會因為你的抗議改變嗎?不會。我們每天生活在無數的規則中,我們隻有服從才能生活工作少些麻煩,所有這些規則,哪些是選民可以參與製定的?毛的主張之一, 就是讓人民有參與製定規則的權利,盡管他沒有製定選舉製度。
同事沉默,想了一會兒:毛的時代,中國人是自由的嗎?
我:用美國的標準來衡量,不是。不僅沒有自由,也沒有民主。
同事:你是說,還有另外的標準?
我:是的。確切說不是標準,是感覺。 自由是感覺,幸福也是感覺,不是嗎?
同事:我想我不得不同意。
我:團隊讓我們必須服從統一規則和行動,但我們仍然覺著很自由,是嗎?
同事:是的。
我:因為團隊精神讓我們更有效的工作,反過來保障了我們。美國人服從規則很難嗎?
同事:根據情況。
我: 規則和紀律,在毛之前中國人對這些是陌生的。毛的共產主義運動讓中國人知道了有組織和紀律要服從。
同事:你曾經告訴我,中國人以前就喜歡集體的訴求?
我:是的。因為個體總是脆弱的。從前的聯盟會因為某個共同認知臨時團結在一起,而不是被上帝或者某種精神信仰感召,直到毛的共產主義出現。 毛告訴中國人,首先是信仰,然後才是自由。
同事:共產主義下的自由?
我:是的。
同事:難以置信。
我:哪裏的自由不是相對的呢?自由是永遠的、毫無條件的第一位嗎?你可以接受藐視上帝的自由嗎?
同事:不。
我:你認為紐約街頭的乞討者,他們是需要自由呢?還是更需要一塊三明治?
同事:當然是三明治。
我:對流浪漢演說自由,很可笑,是嗎?他們已經自由的無家可歸了。
同事:當然。
我:所以你認為自由很重要的時候,別人可能並不認為這樣。
同事:請解釋。
我:毛政權之前,在中國農村,絕大多數人自由的象野草一樣生存,自生自滅。國家什麽都不能提供給他們,什麽都沒有。
同事:上帝!
我:共產黨政權的建立,很快讓這個國家有了秩序,讓每個人都知道還有國家和政府可以依靠,給他們提供幫助和保障。當然,也讓中國人知道了服從政策和紀律。你覺著這個階段,是自由重要? 還是服從管理重要?
同事:我有些理解了。
我:毛試圖建立一個製度,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讓每個人都不為明天擔心。
同事:你知道我為什麽反對共產主義嗎? 平衡,自由。
我:我理解。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美國那些大財閥們願意跟你平分財富嗎?
同事:當然他們不會願意。
我:那麽你願意跟美國的窮人分享財富嗎?當然也不會,但你期待更富,這算不算要求向上的平等呢?我是說,很少有向下要求的平等。平衡自由是相對的。想象毛剛建國時,他麵對少部分人很富,大多數很窮。
同事:他需要重新分配?
我:這正是毛做的。共產黨的確拿走了少部分人的財產,但沒有私吞,而是為了全體人民,可以理解嗎?
同事:但我疑問的是那以後。人應該是自由的,發展也應該是自由的。
我:中國剛剛從完全自由過來,如果僅僅是從富人那裏拿走財富簡單分一下,一切還和從前一樣,和強盜分贓有什麽不同嗎? 毛的重新分配不是讓每個人平均分享富人的財富,而是為了建立一種秩序和保障。如果不這樣去理解毛和共產黨,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確實有人認為毛和共產黨是強盜。
同事沉默。
我:很少一點錢,要做很多的事情,人的自由就會置於集中管理之下。每個進步都會付出代價。我認為這是毛時代有些人感覺沒有自由的原因,這樣的感覺很自私,不是嗎?秩序建立就是限製自由。
同事思考。
我:當然,對被拿走財富的富人來說,也許是不公平的。但舊的中國,大多數人一無所有,連國家的製度和保障都看不到,這是更大的不公平,那些富人們難道不是問題的一部分嗎?我相信,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今天的美國,美國人也會起來革命的。
同事猶豫著:。。。是的。 你告訴我一些我從來沒聽到過的。


同事:你怎麽看毛毀滅了中國文化。
我:我不這樣認為。毛其實是創造了新的文化,當然也確實是消滅了一些舊的文化。比如,共產黨中國之前,中國農村有的地方如果一個寡婦戀愛了,她就可以被同族的人商量一下,綁上石頭,沉到水塘裏淹死。
同事驚呼:上帝啊,這不是真的。
我:但這在那時候是可以被接受的。沒有法律可以懲罰寡婦的族人。 中國共產黨之前,中國的婦女是沒有地位的。
同事:什麽?!
我:如果我出生在那時候,我不會有機會讀書,我不能自由戀愛,我可能17歲就要嫁給我不認識的男人,嫁人前我要聽父親的,嫁人後要聽丈夫的,總之,我要聽男人的。我完全不知道我是誰。
同事的眼睛越睜越大:上帝啊,你說得這是真的?
我:文化,在共產黨中國之前,對大多數人來說太奢侈了。 舊的中國,大部分中國的農民沒有土地,沒有飯吃,他們是文盲。他們不懂得什麽是權利,他們習慣了在最底層生活,見到當官的就害怕,覺著自己象螻蟻一樣低賤,他們遭遇苦難就隻認為上輩子做了錯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還有權利改變什麽。他們不知道上帝,他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更令人悲傷的是他們接受這樣的命運。
同事:上帝啊!
我:是的。那個時候,父母可以賣掉兒女。
同事眼睛瞪成了鈴鐺:你說什麽?
我:我在告訴你一段曆史,毛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下,喚醒了窮人的意識,他們從毛那裏知道了自己也有改變命運的權力,就是鬥爭。毛就是有這樣大批的人追隨犧牲才取得了政權。毛讓他們知道了他們是國家的主人,毛給整個國家找回了尊嚴。
同事:你告訴了我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中國。
我:中國窮人多,很多。毛解放了他們。毛確實強調文化的舞台讓給普通的勞動者,就是那些被解放的窮人們,社會地位總是和文化地位聯係在一起的,不是嗎?
同事點頭:是的。
我:這也許導致看不上勞動者文化的人,或者隻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對毛不滿。
同事:我認為我可以接受毛做的。
我:了解毛,必須要了解毛之前的中國。毛之前中國人沒有多少科學知識,很多求神問卦的迷信,被毛取消了。
同事:你認為這是強迫嗎?
我:也許是。但是中國需要進步,不是嗎? 毛給中國社會帶來的進步是巨大的,他讓中國人改變了。舊的中國,大多數人麻木的生存,不知道法律,規則,紀律這樣現代文明的東西,毛把這些帶給了中國人。
同事:但是毛讓中國人都信共產主義。
我:沒有人為中國人解釋過自然的世界,或者“我是誰”。中國人隻有用迷信,神話傳說,生死輪回來解釋世界。毛把中國社會帶到一個新的境界,給中國人解釋世界,鼓勵去科學的看。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第一次。
同事沉思。
我:當然我也希望當初給中國人指引的是上帝而不是毛。但是上帝把這個機會推倒了毛麵前。 其實,如果忘掉了是否信上帝,毛對世界的解釋和上帝沒有不同。
同事:毛是怎麽解釋的?
我:比如對你來說,上帝是什麽?是誰?在哪兒?
同事:上帝可能不是一個人,或許他隻是超力量,他創造這個世界,以某種力量控製這個世界,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生存。
我:毛是這樣解釋的,他沒有說那種超力量是上帝,他說那是未知的,但相信存在著規律,可以去探索。無論是信仰上帝,還是毛說的,我們都同意探索未知,或者上帝的力量,不是嗎?因為上帝有時候會讓我們遭受苦難,如果對未知的規律,或者上帝的力量了解的越多,我們越能尊重上帝,減少傷害,也更能體現上帝的憐憫,不是嗎?
同事:聽起來這很有道理。所以說,毛並不反對上帝。
我:請忘掉毛是不是反對上帝,毛是尊重上帝創造的這一切的,當然他是換了一個角度。
同事:我有些理解了。毛也解釋世界。
我:是的。上帝讓我們信他,告訴我們“我是誰”,世界為什麽這樣的時候,也在規定著我們在他的指引下思考,不是嗎?
同事:當然。
我:上帝給我們帶來智慧,讓我們有“知道”的權利,不是嗎?
同事:是的。
我:毛把共產主義信仰帶給中國,但是並沒有把這個信仰作為上帝,而是毛非常注意啟發人們的智慧,讓人民科學地認識世界,自然的和社會的。你如果看毛的文章,他很多在談論這些。
同事:但毛認為隻有創立了共產主義的馬克思是科學的?
我:不,任何針對自然世界的科學研究,毛都認可。針對社會科學的,毛的確認為馬克思更科學。
同事:這是問題。
我:是的,這是問題。也是西方和中國衝突的根本原因之一,我認為。
同事:我似乎看到了問題。但你描述的毛,也讓我看到了不同以前的地方。



同事:我仍然覺著不可思議,你在美國接受了教育,但不反對中國一黨執政。
我:我覺著我要感謝美國。
同事:什麽?
我:讓我從新的角度認識了毛。
同事:不可思議。
我:西方很多人一直認為共產黨什麽都不信,一群逃出籠子的惡魔。
同事有些尷尬:也許。
我:但毛是有著純粹和堅定信仰的人。 你也許想不到,毛對共產黨的要求,他帶給中國人民的思想,認識,和上帝對我們的期待差不多。
同事吃驚。
我:說到信仰,毛做了一件了不起的貢獻。中國曆史上出現了一群象清教徒一樣的人,中國共產黨員。
同事:我沒理解錯嗎?共產黨是宗教組織?
我:他們不是,但是毛對共產黨的要求和約束,我認為近似於宗教。
同事:你這麽說,我覺著我比較容易理解。
我:共產黨不是宗教。它的目的不是去宣傳它的教義。
同事:它的目的是什麽?
我:為人民服務。中國很貧窮,要建設社會主義,毛認為隻有像清教徒一樣有堅定信仰無私的共產黨領導人民去努力,才可能完成。
同事驚詫:什麽?! 這太荒謬。每個人都有個人需求。
我:你覺著上帝的使者可以把個人需求置於上帝之上嗎?
同事:當然不能。
我:這是毛要求黨員做到的。不能把共產黨員想象成普通人。他們必須忘掉一切為了個人的東西。上帝是怎麽要求他的教徒的?不能有欲望,不能在乎衣食,不能抱怨,不能有違背上帝旨意的自由,不能貪圖享受,如果受到懲罰,也必須漠視肉體的痛苦。這也正是毛對黨員要求的。
同事:上帝啊,如果黨員能這樣做到,我想我也會向他們致敬。
我:毛時代的黨員就是這麽去做的。
同事:但我不相信人可以完全做到無私,隻有上帝的使者們。
我:毛時代的共產黨員們,甚至一些普通人,如果不看他們的信仰是共產主義,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奉獻精神,很象上帝的使者。
同事:我很難把這些和毛聯係起來。太不可思議了。
我:上帝的使者可以通過傳播上帝的愛得到滿足。毛對幸福的解釋,也是這樣,超越了物質,純粹精神的滿足。
同事:我不能相信這是毛。
我:我為什麽是在美國重新認識了毛? 來美國前,我認為美國是個自由世界。但我到了美國之後才發現美國是個宗教信仰至上的國家。美國人民堅信這片土地是被上帝挑選的,美國人民是首先被上帝挑選的寵兒。為此美國人民自傲驕傲,熱愛這個國家。 尤其是我看到那些徒步行走的傳教者們,穿著樸素簡單,吃最簡單的食物,他們眼睛裏是真誠樸素堅定的,他們讓我想起了中國老電影裏的共產黨員。中國原來也有這樣的一群人,忘我,無私,為了信仰可以承受一切苦難,可以獻出生命。不同的是,美國的傳教者們是在上帝的指引下,而中國的共產黨員們是在共產主義信仰下,更具體地說,在毛的指引下。
同事:我想我有點被感動,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這不是我原來印象中的毛。
我:毛的確令人不可思議。上帝可以讓我們去感覺幸福,但不能帶來幸福。我們可以感謝上帝帶給我們的世界,但上帝不能幫我們改變世界, 一切要靠我們自己。 知道嗎?毛也告訴中國人類似的話。
同事:難以置信。
我:你能告訴我,在你心中,上帝,父母,誰是你絕對服從的?
同事:你知道我是虔誠、保守的天主教徒。
我:中國的傳統文化血緣最重要。上帝是怎麽說的?即使我們都進了天堂,不管是父母還是兄弟,誰和誰都不認識了,都是上帝的孩子,都在上帝那裏喜樂著,不是嗎?中國人從來沒有這樣的概念,我們相信輪回,這輩子和上輩子都有關係。 你知道嗎?是毛,讓中國人知道了,還有可以超越自己身邊一切去相信的東西,信仰。
同事:不可思議!
我:上帝說人不能懶惰,要勤勞。毛告訴中國人勞動光榮。中國社會從來沒有到達過這樣一個階段,每個人即有信仰,也自覺服從共同遵守的規則,中國人也從來沒被指引“我們的主,天上的父讓我有擁有這樣的權利”,但是毛讓中國人意識到自己鬥爭的權利。毛從來不強迫人接受他,他總是在講道理。 如果我告訴你,毛講得很多道理其實是在強調一個人應該怎麽去做才有意義,才幸福高尚,如果每個人都按照毛說的去做,其實和上帝要求我們做的沒有太大差別,你相信嗎?
同事:我在掙紮,我不能接受毛在中國人心裏可能是上帝的角色。。。但也許這更接近事實。
我:毛不是上帝。我隻是說,在中國人找不到上帝指引的時候,毛傳遞了幾乎相同的精神。 毛非常懂得信仰的作用,讓人不被眼前利益困擾。我想要回答你的問題,為什麽我不反對毛建立的一黨執政, 如果這個黨是堅定信仰下一群一點私心都沒有的人,會產生腐敗嗎?
同事:我不知道。我想可能性會降低很多。但怎麽保證會有這樣一群人?
我:毛要求黨員們必須是堅定的信仰者,有清教徒一樣的樸素和獻身精神。
同事:我尊敬樸素和獻身的人。
我:假如信仰沒有了,或者追求個人利益了,一切都會改變。如果上帝的傳道者們,有一天抱怨上帝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個人自由,沒有讓他們有豐盛的食物,沒有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讓他們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你怎麽認為呢?
同事:災難。這些人有罪惡!
我:監督,可以是不在宗教信仰下的嗎?
同事:我認為不可能。謝謝。你讓我重新思考毛。



同事:告訴我,你怎麽看毛迫害了很多他的同誌?那些殘酷的東西讓我覺著窒息。
我:你是說文化革命?
同事:是的,文化革命,毛的運動。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你怎麽看中世紀宗教清洗中那些教徒?宗教的曆史上,死了很多人。
同事愣了一下:那是一個階段。
我:如果同情毛運動中那些被迫害的人,你從宗教角度去看,可能感覺完全不同。對毛的文化革命,我曾經和你一樣,很厭惡。讓我轉變的是到美國以後,確切說,是接觸了基督教以後。
同事:非常有趣。請繼續。
我: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早期基督教的懲罰,如果背叛了上帝,或者他的信仰,不能逃避懲罰和罪惡,甚至肉體的消滅。宗教的懲罰,比毛的運動要血腥殘酷的多。
同事:那是早期。
我:是的。 當你把共產黨員想象成某種信仰的教徒的時候,他們就有為了信仰必須承擔一切苦難的使命,苦難是他們的選擇。他們不能象普通人那樣向往精神自由和肉體享受,他們必須為他們的信仰和理想作出無條件的犧牲。想想那些為了宗教獻身的人們,你會同情還是尊敬?
同事:我想是尊敬。
我:那些因為苦難而抱怨、怨恨上帝的呢?
同事:懦夫。
我:當我讀了基督教的懲罰,再看毛,我沒有不理解了,甚至覺著毛要溫和的太多,你看過毛的書嗎?他從來不提倡肉體消滅,而是精神改造,毛很符合現代基督的精神。
同事:你的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我:我把文化革命,看作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個階段,那些信仰者為了真理的鬥爭。
同事:我不確定我能讚同,但你告訴了我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



同事:你讓我對毛的宗教很感興趣。
我:毛沒有宗教。他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同事:抱歉。我正是這個意思。你讓我看到我從來沒聽說過的,毛的一麵。
我:是。我也看過一些關於毛的書,政治的,權力的,心理的,他們把毛寫成暴君,權力貪戀者,心理變態。
同事:是的,所以你說的毛讓我感到驚訝。
我:毛是個很哲學的人。你讀過毛的書嗎?
同事:沒有。
我:知道白求恩嗎?
同事:不知道。
我:加拿大人。毛寫過一篇紀念他的文章,你不妨看看。我會email給你。


第二天一早,同事一到辦公室就找到我。
同事:我隻想說非常感謝你。
我驚訝:怎麽回事?
同事:我昨天晚上看了你傳給我的那篇文章,毛的文章,《紀念白求恩》。 我沒有想到,毛會寫出這樣的文章。
接著同事拿出打印的紙,大聲朗讀了起來:
“Comrade Bethune's spirit, his utter devotion to others without any thought of self, was shown in his grea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his work and his great warm-heartedness towards all comrades and the people。. Every Communist must learn from him. There are not a few people who are irresponsible in their work, preferring the light and shirking the heavy, passing the burdensome tasks on to others and choosing the easy ones for themselves. At every turn they think of themselves before others. When they make some small contribution, they swell with pride and brag about it for fear that others will not know. They feel no warmth towards comrades and the people but are cold, indifferent and apathetic.” 同事繼續:“Now we are all commemorating him, which shows how profoundly his spirit inspires everyone. We must all learn the spirit of absolute selflessness from him. With this spirit everyone can be very useful to the people. A man's ability may be great or small, but if he has this spirit, he is already noble-minded and pure,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 and above vulgar interests, a man who is of value to the people. ”
讀完後,同事對我說:“我很震驚。如果你不告訴我這是毛寫的,如果我把裏麵所有共產主義或意識形態字眼去掉,如果有人在我麵前朗讀,我會以為我在聆聽上帝宣講。 毛說的這些,和我曾經在教堂聽到過的幾乎完全一樣。”
同事伸出手來,“我真得非常感謝你。你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毛,我想我開始尊敬他了。 我更感謝的,我突然心變得很開闊了,我覺著整個世界的門在朝我打開,共產主義和毛已經不再是我心裏的障礙,我更了解了中國,我非常高興,我可以擁抱這些,我想就可以擁抱一切。” 同事笑了,笑得非常燦爛。從我認識他以來,每次總是看到他紳士的、彬彬有禮的微笑,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笑的這麽徹底,像綻裂開的花。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馬寅初與毛澤東的人口問題論爭(ZT)

作者:賀吉元

粉碎“四人幫”後的第三個夏天,主持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中央組織部長胡耀邦在認真審閱有關馬寅初的材料後,動情地說:“當年毛主席要是肯聽馬寅初一句話,中國今天的人口何至於會突破十億大關啊!批錯一個人,增加幾億人。我們再也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了。共產黨應該起誓:再也不準整科學家和知識分子了!”馬寅初的時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他的名字,連同他的不朽名著《新人口論》,卻永遠留在共和國的史冊中。當年那場激烈的有關人口問題的爭論,同樣也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裏。




建國後,馬寅初以對共產黨無限信賴和滿腔熱情迎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到來,同樣,也以警醒的態度審視著和平發展時期的人口問題。他將人口問題列入自己科研計劃的重點項目,矢誌不渝地展開攻關,並身體力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使國家對人口問題心中有數,更好地解決生產、生活兩大難題,他積極建議中央人民政府開展人口普查。黨和政府采納了他的提議,在1953年上半年實施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年11月1日得出了普查結果:截止1953年6月1日午夜,我國人口為6億。僅僅4年時間,全國就增加了1億多人口。這個數字讓把國家前途和命運係於己身的馬寅初感到震驚和不安。

不久,作為北京大學校長的馬寅初,在古稀之年,率領一批助手和學生,走出京城,下浙江,到江西,上陝西,赴山東,去上海,馬不停蹄地進行人口調查。與此同時,中央也十分關注全國的人口問題。劉少奇召集有關人士開會,作了《提倡節育》的重要講話。馬寅初參加了這次會議,在會上疾呼:人口問題,千萬千萬大意不得!現在不努力,將來後悔莫及。然而,毛澤東的觀點與馬寅初完全相悖,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態度,說,中國人口就是增加十億又何妨?最高領袖是這樣,全國各級政府也就等閑視之了。更有甚者,個別地方還對生育多的婦女給予獎勵。

即便如此,認準了理的馬寅初,有點“犯上”。1954年,他以人大代表的身分第三次回浙江農村調查,走訪了10個縣的20餘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圍繞人口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比較分析,寫出了調查報告。一連喊出三個不得了:“人口出生率高得不得了!人口增長速度快得不得了!這樣發展下去簡直不得了!”表現出憂國憂民的焦慮心情。為了證明這個事實,喚起更多人的重視和支持,他找到老朋友邵力子、李德全、柳亞子、馬敘倫、李達等商談,言詞懇切地說:“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們會犯極大的錯誤,會給國民經濟帶來極大的困難,新中國將會背上一個極其沉重不易擺脫的包袱。”後來,他又寫成《控製人口與科學研究》的長篇論文,提交給1955年7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由於受到毛澤東對人口問題思想和態度的影響,更由於一些人的別有用心,馬寅初的提案,遭到康生、陳伯達等人的圍攻和批判,他們幾乎黔驢技窮,搬出了蒼白無力、滑稽可笑的論調:“人不但有一張嘴,還有一雙手,可以創造世界。沒有人還搞什麽革命?還搞什麽共產主義?”並武斷地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人口問題。”馬寅初對此不屑一顧,覺得自己的意見和主張是正確的,毫不妥協地說:“我既然發現和認識了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就一定要堅持到底。否則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和人民代表,我就沒有盡到自己對國家和人民應盡的責任。”因為馬老先生不會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立場,人口問題的更大論爭就不可能避免,而且到後來更趨白熱化了。




時間過去了兩年,到了1957年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馬寅初當著毛澤東,與人為善地再一次提出了人口問題。他直言不諱地說:“人口太多是我們的致命傷。1953年普查已經超過了6億,如果按淨增率千分之二十計算,15年後將達到8億,50年後將達到15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並大聲呼喚,“不控製人口,不實行計劃生育,後果不堪設想。”劉少奇、周恩來等當即表示讚同。毛澤東則一笑說:“人口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計劃的生產,可以進行研究和試驗嘛。言人之未言,試人之未試嘛!”

馬寅初聽了領袖發話,自然非常高興,加之當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治氣候,因而加快了人口問題研究和寫作的步伐。幾個月的工夫,《新人口論》一書麵世,再一次作為提案,提交給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全文刊載了《新人口論》,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此舉,令對人口問題研究鍥而不舍的馬老先生倍受鼓舞。可是,馬寅初想錯了,高興早了。事態的發展對善良的馬寅初來說,是料想不到的。這時的毛澤東認為馬寅初的人口論,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將他連同他的《新人口論》打入了冷宮。就連過去幾年讚成馬寅初的觀點、對人口問題表現出關注的其他領導同誌也起而批駁。

   馬寅初第一感官告訴他,既然中央領導同誌的口徑一致了,自己的滅頂之災也就來了。但一身傲骨、堅毅執著年近八旬的馬老先生不想投降,也根本不可能退卻。當然,厄運也就隨之而來。一個批判“馬寅初反動思想”的運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起來。據現在檔案資料統計,僅1958年下半年,《人民日報》、《紅旗》雜誌、《解放軍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重要報刊發表的批判文章就達200多篇。

馬寅初感到個人遭批判、受委屈事小,國家的前途命運事大。要求會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三位領導人中的任何一位。然而,他的這一懇請未被批準,沒有一個與他麵談。隻有毛澤東派人放出話來:“馬寅初先生不服輸,不投降,可以繼續寫文章,向我們作戰嘛!他是個很好的反麵教員嘛!”馬寅初生性不唯上、不懼壓,老朽之年接下了毛澤東下的戰書,他公開表露,“為了國家和真理,我不怕孤立,不怕批鬥,不怕冷水澆,不怕油鍋炸,不怕撤職坐牢,更不怕死……無論在什麽情況下,我都要堅持我的人口理論。”




馬寅初不懼孤立,風骨錚錚,有著單槍匹馬,直到戰死為止的豪邁氣概

1959年夏天,馬寅初隨人大視察團赴外地視察回到北京。周恩來代表毛澤東、黨中央找他談話。因為馬老不服輸,認準了理,談話自然是談不攏。最後,周總理近乎用一種哀求的口吻說:“馬老啊,你比我年長16歲,你的道德學問,我是一向尊為師長的。1938年你我在重慶相識,成了忘年之交,整整有20年了啊。人生能有幾個20年呢。這次,你就應我一個請求,寫一份深刻的檢討,檢討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算是過了社會主義這一關,如何?”馬寅初對周總理是了解的,不到萬不得已,周總理是不會說這番話的。馬老在友人和真理麵前,選擇了真理。他對周總理說:“吾愛吾友,吾更愛真理。為了國家和真理,應該檢討的不是我馬寅初!”

後來,馬寅初寫了《重述我的請求》一文,嚴正聲明:“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應戰,直到戰死為止,決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所投降!”後來毛澤東也看了《重述我的請求》,向秘書口授道:“馬寅初向我們下戰表,堪稱孤膽英雄,獨樹一幟,也可以說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馬爾薩斯姓馬,他也姓馬,有人要捍衛他的外國祖先到底,有什麽辦法?看來,馬寅初不願自己下馬,我們隻好采取組織措施,請他下馬了。理論批判從嚴,生活給予出路,此事不可手軟。”

這以後對他的批判就升級為政治鬥爭和人身攻擊了。一夜之間,上萬張大字報貼滿了北大校園,甚至連他家的院子裏、書房裏及臥室裏,都貼滿了大字報。“馬寅初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的口號聲在北大校園內此起彼伏。1960年1月3日,馬寅初被迫向教育部提出辭去北大校長職務。不久,他又被免去全國人大常委的職務。還規定馬寅初不得發表文章,不得公開發表講話,不得接受新聞記者訪問,不得會見外國人士和海外親友。以戴罪之身,遭到軟禁。至此,近8年的人口論爭劃上了句號。




馬寅初這種憂國憂民的心境,堅持真理的勇氣和經濟學家的敏銳,來源於他淵博的經濟學知識。馬寅初1882年6月24日出生於浙江紹興,1903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礦冶專業學習。1907年畢業後,被清政府派往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官費留學,攻讀經濟學。191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又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業完成後,於1916年回到祖國,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任經濟係教授。1919年至1927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務長。1927年夏,擔任浙江省政府特別經濟顧問。不久轉往南京,任立法院財經委員會委員長直至1937年抗戰爆發。南京失守後,馬寅初隨國民政府遷到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年近古稀的馬寅初以經濟學家的身分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1953年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粉碎“四人幫”後,馬寅初被任命為北大名譽校長。1982年5月14日與世長辭,享年100周歲.

中國事務http://www.chinaaffairs.org轉載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鐵森的評論:

很認真的評論,很感謝。內容很多,讓我細讀一下再答複。

能和大家在這裏交流很酷。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不是反右,不是大躍進,也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他的人口政策。具體地說,是他沒有聽馬寅初的勸阻,讓中國的人口失去控製。”這不符合事實.

毛澤東1957年2月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講: ”政府應該設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委員會,人民團體可以廣泛研究這個問題,可以想出辦法來,人類總而言之是要控製自己就是 了,有的時候使它能夠增加一點,有的時候停頓一下子,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計劃的生產,(笑)這是一種設想。這一條馬寅老講得好,今天講的好哇!我跟他是同 誌,以前他的意見百花齊放沒有放出來,準備放就是人家反對,說是不要他講,今天算是暢所欲言了!但這個問題還很值得研究,政府應該設機關,還有一些辦法。 人民會不會有這個要求,還是我們主觀的,人民是要求這個東西的,不是每個人要求,而是很多人要求,比如農民要求這個,人口太多了的家庭,他要求節育。城市裏頭農村裏頭都有這個要求,說沒有要求是不適當的。”

1957年10月9日他在中國共產黨八屆三中全會總結時講: ”人口節育,要三年試點宣傳,三年推廣,四年普及推行,也是十年計劃,不然人口達到八億再搞就晚了,初步達到計劃生育。在少數民族地區不要推廣,山區人口過少的地方也不推廣,也要大鳴大放大辯論一下。我主張中學增加一門節育課,人類在生育上完全無政府主義是不行的,也要搞計劃生育。” 毛澤東主持製定的:”除了少數民族的地區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傳和推廣節製生育,提倡有計劃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過重的生活負擔,使子女受到較好的教育,並且得到充分就業的機會。”

60歲以上的人可能還記得50年代的 ”節製生育”. 據說這個詞就是毛澤東最先使用的.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是在世界上最早.最有效地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政府.”一個不少,兩個最好”是文革時的口號.至今世界上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進20個政府也就到這個程度.隻有中國才推行一胎化政策.

樓主的邏輯是典型的 ”無限上綱”. 因為毛澤東說過“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就說他反對計劃生育. 你找到過毛澤東直接反對計劃生育的講話嗎? 其實“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不對嗎? 如果中國隻有幾千萬人,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恐怕早就建成了. 樓主的”中國人口從1949年的4.5億增加到七十年代的11億,在二、三十年內翻了近三倍。” 從4.5億增加11億,僅增加1.44倍,何來”翻了近三倍”. 樓主是否應補一下算數? 1953年中國人口普查,總人口為5.8億, 此前誰也不知道中國人口是多少. 4.5億是一個非常粗略的估計. 不知11億來源於何處? 1976年中國人口為9.3億. 1953-1976年均增長約2.0%, 略高於世界年均增長的1.9%. 考慮到人均壽命的延長. 增長2%是正常的.

另外, 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中共中央對衛生部黨組關於節製生育問題的報告的批示”指出: ”有人認為蘇聯提倡母親英雄,中因為什麽反而提倡節育?蘇聯在十月革命後曾經提倡過節育,直到現在也從未禁止過節育,由於蘇聯生產近年已有很大的發展,人口增加已經沒有困難,並且對社會國家有利,乃獎勵多子女的母親英雄,並同時對多子女的父母實行國家補貼。中國現在的情況和蘇聯現在的情況不同,中國現在不能提倡母親英雄,將來也不一定要提倡母親英雄。”

縱上所訴:認為”毛澤東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是他的人口政策。”是不符合事實,完全錯誤的.那隻是”精英”門的欺人之談.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謝謝wu兄的觀點,給這篇小文添色不少。對您的觀點我有很多讚成,也有些不同意。但涉及的內容大大超過了原文的標題範圍。待我細細想想,以後有機會專門一起討論這些題目,如“中美關係”,“如何評論鄧小平”,“民主”等等。

不過想說明一下的是,不管是哪國人,過去有過什麽隔閡,都是地球人。地球都不行時,其他問題都變得沒有意義。就像船即將沉沒,兩位船員缺還在爭論昨天的派對上誰踩了誰一腳。

再謝。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滾滾延河的評論:

怎麽會生氣呢?毛澤東已去世33年了,我們應該可以心平氣和地交流交流。在我看來,這種文章和討論的一大意義是“娛樂”,有就很好啦。所以不會太認真的。謝謝。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會如何? 答案:有沒有毛澤東,中國還是這個樣子.

現在人都認為,毛澤東搞的大躍進,文革,反右等政治活動使得中國倒退很多年.沒有了毛澤東,中國現在肯定會好很多.

會這樣嗎?讓我們看一看,如果不是毛澤東,其他領導人又會好到哪裏去呢?蔣介石是一個非常腐敗的人,把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才會敗給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等人又如何呢?把老百姓當奴隸,剝奪他們生育自由,用法西斯手段殘殺嬰兒,強行把婦女當牲口一樣絕育,用毀房子扣工資來斷絕老百姓生路,就因為他們要追求人類自古以來神聖的生育自由.中國的計劃生育是空前絕後,變相殺死3億人,遠遠超過任何一場戰爭.計劃生育斷了中國未來的勞動力,不久中國經濟就會崩潰.

其實不管什麽人上台,最後結果都是一樣.中國製度本質上還是封建製度:少數"精英"領導人奴役"賤民"老百姓.從中央到地方,官員的目的就是用權謀利,從來不考慮如何真正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中國房地產為什麽那麽貴,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因為中國土地歸官員占有,官員和開發商勾結,高價出售,榨取老百姓血汗.美國土地私有,價格是市場價,開發商也多,互相競爭殺價,受益的是老百姓.中國官員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把國家推向深淵,所以他們都爭相把自己子女送到國外.

隻有一個民主製度才能使得一個國家穩定強大.如果官員是選舉出來的,他不為民眾辦事,不考慮民眾的幸福,就得不到連任,那麽領導人就會處處為大眾著想.

如果鄧小平為民眾考慮,而不是為了自己有限的一生所能夠做成的業績擔憂,那麽他就不會草率的強製一胎製.人口壓力怎麽解決?開發經濟,讓農村城市化,曆來城市出生率都小於農村.人口素質不高?不是降低人口數量就可以提高素質,是多投資教育,發展經濟,用教育和就業機會來提高人口素質,用開發中部,西北經濟來吸引人口流動,減緩東部人口壓力.辦法是有的,但要努力去做,強製一胎是頭腦簡單的胡鬧,是根本不把老百姓死活放在心上的專製.

毛澤東其實見識很有限.如果他看得遠,就會製定一個和美國類似的民主製度,保障國家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一個人權力再大,也會和凡人一樣死去,隻有努力建設一個穩定的國家,才能保障自己的後代能夠繁榮昌盛.美國這樣的製度防止集權,防止出錯.一個認為自己死後子孫後代幸福與我無關的民族是沒有未來和希望的.中國之所以是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和最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注重後代的培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的優良傳統使得我們民族繁榮昌盛.

中國的出路必定是一個民主的政府,否則集權的領導人會根據自己的性情永遠瞎折騰.
滾滾延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非常同意你的評論。現在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推到毛澤東的頭上,然後煽動對毛澤東的仇恨。這不但不符合曆史事實,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最後會使中國陷入更大的深淵。

毛澤東不是沒有錯誤。但是毛澤東的智慧,遠見遠遠超過一般的人。每個人都可以評論毛,沒有問題。但可怕的是,當我們反對毛,否定毛30年後才發現一個真理:毛澤東是對的。就像當年紅軍五次反圍剿以後,兵力損失90%,紅軍鮮血染紅湘江,然後得出結論,毛澤東是對的。

你看中國社會目前好像癌症晚期一樣,對於猖獗的貪汙,濫用職權,環境汙染,社會治安,毒食品,假藥品,偽劣商品。安全形勢惡化,外儲廢紙話,中央政府束手無策。小平旗幟,澤民三個代表,錦濤科學發展觀,搞了這麽多年了,對於這些問題根本沒有任何辦法。

評論毛澤東,要非常小心。搞不好會使你身敗名裂。比如劉亞洲,現在誰會相信他的言論。中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正在麵臨同樣的命運,希望大家不要不他們的後塵。
滾滾延河 回複 悄悄話 很好。
美國,印度,都是民主國家,有製度上,道義上的優勢。你好好遊說他們控製人口增長,如果成功也算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我建議給你發100個諾貝爾和平獎。
怕就怕你這樣的文章連他們的報紙雜誌也不會刊登,更不會有人當一回事情。想想看,讓西方人少開汽車都這麽難,你讓人家控製生育,你瘋了。
中國人也就是在國內,或中文媒體上麵喊喊,有毛澤東這個廉價的靶子,發泄一下仇恨和無知。別的什麽用都沒有。請不要生氣。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很多人都希望中國人口減少,其實中國人口政策就是50年代美國引導中國進行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曆來就是西方的眼中釘,從鴉片戰爭,到俄國強占外東北,美國保護台灣獨立,到教唆中國搞計劃生育,都是西方削弱中國的方法.

如果覺得地球人口多,那麽全世界應該一起合作.單方麵減少人口,就跟單方麵消減核武器一樣是愚蠢的自殺行為.美國和蘇聯都是你減少一點核武器,我減少一點.誰會單方麵說,我把核武器消除,希望大家都跟我學習,為全人類作貢獻?

中國把人口從全球的1/4減到1/5,還要減到1/8,最後就是把生存空間讓給別人.印度有沒有減低?印度在中國邊境不斷增加兵力,等中國獨生子都不願當兵的時候,誰來抵擋外界的入侵?如果印度當年沒有被英國分開成3個國家(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原來是印度的一部分),印度人口是15億,是遠遠超過中國的人口大國.

如果中國是民主國家的話,計劃生育政策就根本得不到執行.看看網民的反映就知道了,支持計劃生育者遠遠少於反對派.獨裁專製下,領導犯錯誤就會大大加害百姓.
pinglun101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犯的最大錯誤是獨裁, 獨裁是萬惡之源。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謝謝大家的交流。這就是網絡世界的樂趣之一。

請看一組全球人口數字:

一萬年前,低於2百萬(全球!下同)
一千年前,2千萬
60年前,25億
現在,68億
2040年,90億

驚人吧?

人口是個全球問題。每個國家都出過錯,但不能因為別人也出了錯,所以自己的就不是錯。難得的是毛澤東多少有過糾正這個錯誤的機會。他在世時也許這根本就不是個錯,但30年後,就成了巨大的“後悔藥。”

人口壓力導致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導致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引發工業繼續革命,結果是極大地增加了fossil fuel burning和全球去森林化速度。所以,地球在短短的一百年裏變暖和人口爆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沒有人口爆炸,世界上的化石燃料就不會在短短的幾百年裏被燃燒完,把深埋在地下的固態碳幾乎全部以二氧化碳重新投入大氣層。

正因為“生殖權利”等原因,過去的人口爆炸也許是不可能避免的。但當地球開始在很短的時間裏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時,人類就不得不對“人口控製”,“生殖權利”,“墮胎”等傳統觀念做重新的思考。人類目前對這個生存難關幾乎是束手無策,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全麵禁止燃燒化石燃料和人口控製。但兩者執行起來,都會有相當大的困難。

也應該指出的是,中國最近40年裏最成功的政策之一就是人口控製。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例從過去的四分之一降低到現在的五分之一,40年後將會降到接近八分之一。可惜的是,西方及其他人口大國對這個問題因宗教、政治、人權、經濟等原因至今仍沒有正確的認識,結果仍正在犯比毛澤東更大十倍、百倍的錯。

以下是我對地球變暖寫的一篇英文文章:

God Had a Plan 上帝的安排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7&postID=21970

(請等待我對地球變暖的係列中文專文。再次謝謝交流。)
Coopersmama 回複 悄悄話 麥哥,文章很有說服力,頂!
Nakinaway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毛預見到在他離去後30-50年世界經濟發展還是建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話,增加人口數量,的確一件非常明智的遠見之舉, 因為現今的中國的確依靠著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發展起來, 並因為人口的數量在世界上不得不占有重要的一席。基於這一點, 我認為人口問題或許是毛的一大功德,至於如何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人口的素質等問題,還就超出他所考慮的範圍了。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kecwu的評論:
讚,看到光明麵,不能太悲觀的說,嗬嗬。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enjuyuan的評論:
讚!中國多三億人口,絕對不會影響人類的生存。樓主還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失吧?!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全球變暖不是人口多造成的,是燃燒石油和煤炭造成的.美國4億人口排放的CO2超過中12億.減少人口但不改變我們的消耗是沒有用的.解決氣候變暖是依靠開發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水力,核能,研製節能汽車,等等.開發新科技靠的是人的智慧,人多智慧多: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

人類不要總是縮在地球.人類終究要走出地球,走向宇宙.我們要往前看,如何開發航天,移民火星.人多力量大:中國可以送人進入太空,歐洲小國不行,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總是考慮地球承受力有限,要減少人口,那麽永遠走不出地球這個大門.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世界幾個國家人均可耕地比較如下.從圖中看成,中國人口密度根本不大.中國顯得擁擠原因很多:房地產和交通開發不夠,內地經濟開發不夠.其實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城市生育率就很低了,農村還比較高.如果發展經濟,促使農村城市化,人口增長自然會減緩.

生育是人類最基本的自由,隻有奴隸才沒有這個神聖的自由.除了中國,世界上哪個國家人民不能自由生育?一個為民眾著想的政府會尊重民眾的最基本幸福和自由,如果覺得人口是個問題,那麽就用各種方式解決:開發交通,住房,開發教育,開發經濟,增加就業,開發內陸,用市場經濟調節人口,而不是用法西斯手段殺死嬰兒,強行把婦女當作牲口一樣結紮,強行毀壞房子,沒收工資,斷絕人民的生路.

中國政府,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都擺脫不了封建帝王製度的影響.他們都認為民眾是下賤的人,是應該被精英奴役的.封建社會幾千年,改朝換代都是因為"下賤人"忍無可忍,起來推翻"精英"階層.可是這些新當權的皇帝還是變成了那些被自己推翻的暴君一樣的人,奴役百姓,等最後自己又被別人推翻,一代重複一代.

毛澤東當年沒收地主土地,資本家財產,就是為了消除造成中國動蕩的貧富分化.鄧小平上台後,"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結果造成了目前比解放前更厲害的貧富分化.折騰來折騰去,害的是百姓.

希望中國政府盡快成熟起來,以民為天,因為民眾幸福富有才能造成國家的強大,才能是自己的後代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國政府官員都爭相把子女送出國,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在把中國未來推向深淵.

http://chineseamerican.googlegroups.com/web/LandperCapita.jpg?gda=u1l3lEMAAADPO1nGvi0j0OZiEis7E6ZfHID4YksM_gxfDi15E7SSWiurkwetAaw-nzDwwjVryS0ytiJ-HdGYYcPi_09pl8N7FWLveOaWjzbYnpnkpmxcWg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再次謝謝諸位的討論。

有幾點回答,繼續與大家交流:

對毛及他的政策的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化的。30年前,發展經濟、改變落後是最高目標,所以文革等就是他的大錯。但30年後,以人類麵臨的空前的生存危機(地球變暖),毛的其它錯和人口問題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果地球的生存環境永遠不變,人類也許可以無限地增加下去。世界每個角落的人口密度也許都可以像日本、曼哈頓那樣。但是,地球變暖後,人類可以生存的空間將極大變小,那時再減人口密度就會太晚了。有一種估計,到時可能隻有南北兩極才可以適合人類生存。讀到這種估計,也許大家就能體會到人口的真正壓力。

人口多固然有人口多的一些好處。局限於當時的曆史條件,也許有曆史的積極意義。但那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我想探討的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和加速的發展對未來地球變暖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也不是毛澤東等當時能估計得到的。假如我們今天可以飛回五十年代,告訴他人口爆炸在幾十、上百年後的可怕效果,也許他會三思而行。

我們經常聽人說,總有一天這個地球會被人類毀掉的。如今,人類生存的環境已開始被毀,我們卻難以置信。

當然這不僅僅是個中國問題,而是全人類的問題。
wenjuyuan 回複 悄悄話 Mao did not force anyone to give birth to more kids; it is the people who did that themselves. Mao just rejected a birth control poplicy, but look at the other countries some of which even encourage people to have more kids, but the people don't do it, so their population is not increasing.
wenjuyuan 回複 悄悄話 人口多是人民太29233;生了,不是21527;
Green_sky 回複 悄悄話 I think his biggest mistake was that he did not retire/resign in 1949.
Terracottawarrior 回複 悄悄話 反右、大躍進、文革造成的不隻是國家動蕩、經濟落後、家破人亡,更重要的是動搖了人們的信念,摧毀了數千年的文化積累、道德規範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其中利害筆者不應該不明白。。。
撣子的別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南方的星空的評論:
看看新中國建立後的50年代到70年代末都在幹什麽,人口不多怎麽頂的住蘇聯,美國分裂中國的企圖?
roarforward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把鄧開除黨籍!
leothecat 回複 悄悄話 那年頭,陶瓷國的貓爺爺很清楚米老鼠國“滅我之心不死”,米老鼠國有各國中最致命和高效的武器和軍隊,北極熊又不是很可靠。在和北極熊和米老鼠夾縫中,隻能多養貓咪來保護家中的陶瓷。
隻有生存,才會有未來。那年頭的貓令,在當時很有效,不一定在30年後還有效。
南方的星空 回複 悄悄話 樓下幾個死腦筋好象不是生長在當今時代的人!中國壞就壞在還存有你們這種隻關心“撅起”的人!等到北京變成沙漠,長江變成黃河,你“撅起”再高有個屁用!現在誰把環保拋在腦後,誰就是人類的公敵!控製全球變暖就一定要滅絕人類?發展經濟一定要人口絕對增加?依著你們,中國應該有100億人才對。樓主我支持你!!!咱們有空聯係一下。
撣子的別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chaelC的評論:
Global Warming?作者這是什麽理論?控製Global Warming最好的方法是人類都死絕!中國人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國家,愛怎麽生怎麽生,其它國家沒有權利指責中國的人口政策。這就如同中國人明知邪惡的華爾街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禍首,卻不能指責美國金融係統一樣。作者不應該如此在意友邦驚吒論
MichaelC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諸位的交流,能讀到各位的想法很高興。這裏統一回複。

請大家注意這句話:最令人擔憂的是巨大的人口對環境的影響。我是從人口與環境的關係作出這個結論的。

目前,真正麵臨全球人類生存的問題是Global Warming。最近研究表明,人口控製是控製二氧化碳最有效的辦法。可惜發達國家不注意人口控製,而中國卻已有如此大的人口。

中國的發展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將(一部分)導致全球變暖,比貧窮更可怕的新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將另文闡述。

再謝交流。
神奇月光寶盒 回複 悄悄話 這不是老毛最大的錯誤,嗬嗬。與中國的土地比,中國的人口密集度不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隻是個相對問題。
老哥XD 回複 悄悄話 嗨喲喲,行行好,樓下哥兒幾個先別辯論了,先幫哥們兒算算中國人口密度和歐洲人口密度吧,看看是不是“中國的人口密度並不比歐洲高”啊。

算準確點兒,有獎!
lovehumanbeing 回複 悄悄話

人口多少次要。重要的是人口素質。

一億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於半億或者兩億個廢物。

發達國家隻之所以發達是鼓勵人民思想獨立言論自由,充分調動人民腦力活動,所以科技領先。

中國的教育國策統一人民思想,限製腦力活動,上億人成為充分發揮體力的血汗工廠的民工。科技上拾人牙慧,國力落後是必然的。

國家體製本質不變,就別意淫中國那天會變成強國了。
滾滾延河 回複 悄悄話 你這裏的每句話都是錯的。
1. 中國汽車多,跟人口多有什麽關係?這是中國發展模式出了問題。如果你是公交優先,怎麽會有這麽多的車呢?想想吧同胞。
2. 毛澤東最先提出要控製人口的增長,他批評的是“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不是否定人口要控製。
3. 不說了。你應該多讀點書再來發表評論。
滾滾延河 回複 悄悄話 跟文學城上這些愚昧的,被洗腦的人打筆杖真的是浪費我的寶貴生命。
1. 從1949年到1976年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的認可翻了一倍你知道嗎?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印尼等主要國家。為什麽別的國家的人口增加是好事,獨獨中國人口增加竟成了毛澤東的罪過。
2. 你聽過西方"嬰兒潮”的說法嗎?就是45年以後,出生的人口很多,這些人維持了西方50年的繁榮,現在這些人要退休,西方經濟麵臨很大的危機,但最近這些年生的人口太少。所以,人口出生率減少絕對是災難性的。這點基本的常識你應該懂的。不然為什麽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在拚命移民。
3. 你到Google上搜 “李光耀 新加坡 人口”,看看他怎麽分析新加坡的人口政策。新加坡一個比海澱區還小的城市國家,每年都在增加移民,你知道嗎?
4.亞洲,歐洲是所謂的舊大陸,人口密度本來就大。美洲是新大陸,人口密度比較低。中國的人口密度並不比歐洲高,這點你應該知道。
5.中國人口多,人口密度大。所以中國的手機話費非常低,因為規模大,單位成本低。加拿大,澳大利亞話費比中國高10倍左右。這是人口多的好處。如果澳大利亞有2億人,一定是一個世界超強,可惜人口隻有2000萬不到,所以是個二流國家。
6.鄧小平最大的犯罪就是顛倒黑白,從他宣稱的毛澤東的人口政策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俺同意金筆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明顯沒有看到任何建設都是要人來搞的,尤其在今天,中國的建設就是靠那“多生的三五億”,“廉價”的農民工來完成的。

國家政府得了好以後,悶聲不響可以,但再批就說不過去了。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崛起和人口問題 2007-02-11 16:39:50


毫無疑問的,中國正在崛起。接下來的二,三十年隻要沒有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中國將作為世界經濟強國屹立於世界之一極,東方。但是中國能崛起多高呢?按照總體經濟實力計算,中國將會遠遠超過美國?或和美國並肩伯仲?還是仍然相差美國一大截?這個恐怕現在還很難下定論。但是,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國崛起的高度是和中國人口總數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人口越多的中國其崛起的高度也就越高。更說上一句並非聳人聽聞的話,那就是,夾帶著龐大人口壓力的中國,在其崛起的過程中,最大的推動力還在於中國龐大的人口總數。

試想一下,假如中國隻有七億人口,那麽中國的崛起規模大致上就是兩三個日本,或四五個英國而已。但是中國有十四億人口,這樣的崛起將是四六個日本,八個或十個英國的規模,這顯然就已經不是在一個數量級上的了。所以咱們在記述日本經濟的發展上用 "騰飛" (輕裝) 兩字,而在記述中國經濟的發展上一定得用 "崛起" (厚重) 兩字,分量是不一樣的。

請再試想一下,假如中國隻有七億人口,那麽中國近十幾二十年的經濟建設規模會是現在的這個水平嗎?三峽工程,西藏鐵路,宇宙飛船等大概還要等上兩三年才能完工吧。同樣的,中國的進出口大國地位還會是現在這個排名位置嗎?假如中國隻有七億人口,那麽中國的經濟規模應該會小於印度,但稍稍大於印度尼西亞,中國的進出口總量大概會比孟加拉國多一點,但不一定比得上巴西。

但是中國有十四億人口。雖然這是頂著巨大的人口壓力,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生產隊伍和消費市場,三億人口要崛起,七億人口要崛起,十四億人同樣也要崛起,崛起要走過的道路是一樣的,但崛起的規模卻是不一樣的。請看每年的 "春運" 吧,那是由多少億 "建設大軍" 組成的 "浩浩蕩蕩" 的春運喲,從祖國的各地來去到祖國的各地,繪成一幅怎樣壯美的圖畫喲。

十四億人口,除了組成巨大的生產隊伍和消費市場外,也是國家頂住外來壓力的堅強後盾。你想搞台獨嗎?問一下咱身後十四億炎黃子孫同意不同意。你想要人民幣升值嗎?嗬嗬,咱十四億人口發展不平衡,任何一個小問題乘上十四億就是一個大問題。你想玩弄民主議題嗎?哈,咱實話告訴你,十四億中國人民就是要走出自己的民主道路來!

也有人會說,要不是這十幾年的計劃生育少生了幾個億,中國的人口還不是一場大災難嗎?咱說非也,三億人口會崛起,七億人口會崛起,十四億人口也會崛起,二十億人口更會崛起,隻會崛起的更快,崛起的更高。在萬眾一心的發展經濟的形勢下,在萬眾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邁進的時候,人多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就會凝聚起更大的力量。

毛澤東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所著的《論持久戰》一文中,曾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而在建國後,他更多次指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其實老人家的這些話就是說,國家要好好的用人來做事情。但是後來由於某種原因,這些話似乎被大家忘記了。而我們這一代人中,有很多人也曾被譏笑為 "多餘的人",因為當時的人口政策,使咱們多生了 "三個億"。

但是若到二十年後,三十年後的某一天,當到了中國已經崛起的那一天,咱們再回首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那場關於人口問題的大爭論,到底是誰有遠見誰缺乏遠見呢?到底是誰對誰錯呢?

金筆相信有遠見的,對的一方絕對不會是馬寅初老先生。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俺同意。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