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瞎侃兩句美國名校的課程評分和中國的課程打分,那一種對學生更有鼓勵作用?

(2010-09-20 15:26:22) 下一個
這裏是老中壇,個個都是經曆千考萬考一路闖關而來到美國,想起小時候,一到老師大聲公布考試成績的時候,考得好的,那股得意勁就別提了,要多美就有多美,一眼瞄去,考得不好的紅著臉,低著頭,要多狼狽有多狼狽,想到他她們回去還得被父母臭罵一頓,更是覺得好玩。這學習不知不覺中,就變成等待考試,等待老師大聲公布考試成績的那一天,學習也變得很有意思,甚至遇到自己所在的校隊,比賽輸給別的學校校隊的時候,心理還阿Q一下,我球打不過你,可念書可是比你好多了,就你們那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熊樣,還不是靠了幾個體校回來的幫忙,要不宰你沒商量,哼哼。

到了美國,突然發現學習變了樣,這老師一不公布成績,更別說大聲嚷嚷了,隻來個最高分多少, 平均分多少,分布曲線如何,也不知誰誰考了如何了,隻能猜,根據平時的了解,和課堂上問問題的水平和反應速度了, 也許某某人是最高分得主了,不過也經常猜錯,因為人還經常以外表取人,誰想到那些不聲不響,經常坐在邊邊角角地方的卻猛不丁在資格考試中拿下第一,第二, 真是讓人眼鏡碎片撒一地了。話說回來,既然老師不公布成績,這念書就變成自己的事了,沒有了環境的影響和動力,就是一切在自己了,為了學位需要,為了課題需要,為了搞清楚結論是那來的,很顯然念書已經上升到不是為了虛榮心也不是為了比高低而念了,這美國教授還真是很保護學生的隱私權,平時聊天也從不說說誰學得好,誰誰一般,讓咱們這些善猜的也不得要領,哈哈,要知道,這資格考試,要是幾個厲害的一塊考,還真不知誰會是犧牲品。

公校可不管你是A+, A ,A-, 還是B, 還是 C, 通通打入你的成績單,算出你得GPA,找工作,申請職業學院,成績單一目了然,有幾個A+, 幾個B,清清楚楚。私校稍微文明點,內部給你個A+, A, A-, 讓你看了高興或以資鼓勵,可對外的成績單,所有的A, 不管A+, A-的,一概打成五分,GPA 高高,哈哈,讓你好好見外人,信心慢滿地申請職業學院或大公司,大銀行, 雖然吹牛時,心裏有時還不免犯嘀咕,還有人比我厲害得多,可畢竟在成績單上沒有破綻, 哈哈,這就是我竭力鼓吹要上好私立的緣故, 私立學校懂得如何照顧好它的學生,特別是那些不能常拿A+的,很顯然就沾了不少光, 否則,成績單一出,立馬有個比較問題,吹牛時,信心不就受到很大影響了?

想來也覺得好笑,有時還常常懷念小時那股美勁,那股得意洋洋,聽老師大聲宣布每個人的考試成績場景,要是沒了那股虛榮心,還真不知,那來的學習動力去念書去琢磨,去用功,去考試, 特別是與打球比賽比較,念書可真就太沒勁了,除非不會玩,不會讀小說,不會談情說愛。 那時也單純的不知道念書與生活壓力有什麽關係了,可正因為這樣,才留下了很多小時美好的記憶, 有時還真希望下一代也有自己同樣的經曆,不要太早懂事,太早介入人生的辛酸的一麵, 多點玩的時間,遲一點背上生活的重擔, 可爬藤像是一條不得不早啟動的工程, 值得嗎?真有點於心不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