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同瑣憶5--買賣人家兒

(2009-06-21 11:19:28) 下一個
 


咱這兒所說的買賣,都是小買賣兒;那時候,沒有私人企業家,小點兒的是小業主;大點兒的叫資本家。大買賣,大企業都是國家的,私人也就是小打小鬧兒,就這,五幾年一公私合營,連人帶家當,一起姓了“社“。所剩的就是自己的房子了。
 
我的鄰居,很有幾家這樣的小業主,所經營的也無非就是吃,穿,用。今兒個就侃侃他們。先說吃吧,這我拿手
 
打我懂事兒,其實這些跟吃穿用沾邊的鋪子已經不見了。已經都“合”進去了。不過他們曾經做過的買賣,卻成了稱呼他們的記號。所以一說什麽燒餅鋪,羊肉鋪,小鞋鋪(不是說他家專做小鞋兒,而是那買賣太小),小人兒書鋪,裁縫鋪,戳子鋪,就知道是在說誰。
 
在胡同口臨大街那一家,是個燒餅鋪,專門賣燒餅。北京的小吃,以前很多都是回民一家一戶在經營。這家也是伊斯蘭。餅,在早曾是對麵食的統稱。經過蒸、煮、燒、烤、烙、煎、炸等製作加工,大多為扁形或圓形。以蒸氣蒸熟的饅頭稱“蒸餅”,以湯或水煮成的麵條稱“湯餅”,用旺火煎或燒烤的小餅或芝麻餅稱“火燒”或“胡餅”、“燒餅”,用餅鐺煎烙成的麵餅稱“煎餅”或“烙餅”,用油料煎烙的麵食稱“油餅”、“環餅”等。漢劉熙《釋名.釋飲食》:“餅,並也,溲麵使合並也。胡餅作之大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皇都雜記.餅》:“水淪而食者皆為湯餅......籠蒸而食者皆為籠餅......爐熟而食者皆胡餅。” [注:這段是我抄的]

那武大郎兒賣的什麽?炊餅。炊餅是什麽?就是饅頭。在早叫蒸餅,因為避當時的皇帝趙禎的名諱,所以改叫炊餅了。扯遠了,拉回說咱這小買賣兒。
 
等我能自己拿錢買燒餅時,燒餅鋪已經合營了,掌櫃的和其他一些跟他一樣的都給並到一家小吃部裏了。那家小吃部就在離我家不遠的大街上,人頭也熟,主要是做的東西地道,所以還是常常到那裏去吃早點。燒餅鋪的房子呢?成了另外一些剃頭的小業主的經營場所——理發館;而燒餅鋪一家,則都擠到了後邊。
 
燒餅鋪一家生養眾多。小六兒大我一歲,小八兒小我兩歲。想想當時那麽一大家子擠在一起吃飯,一起下箸,風卷殘雲,也是很有意思地。
 
和燒餅鋪相鄰的一家,是羊肉鋪。男主人也是回民,合營時給並到離我家三站地的副食商場裏做了清真部的售貨員。賣的還是牛羊肉,可賣了牛羊肉的錢不能再往自己兜裏裝了,裝了,可就叫貪汙了。他家的房子有個小閣樓,在我們那塊兒很是不一樣。
 
把著胡同口的另一家就是那個小鞋鋪兒。我懂事了,鞋鋪還在。家母納的那些鞋底子,有時候就拿到那裏去緔。印象中,鞋鋪裏很黑,到處都是那些個鞋楦兒。麵朝大街的玻璃窗內,有些緔好的鞋子擺在那裏,也算是個幌子吧。我小學三年級還是四年級時,那年暑假,鞋鋪家的小子,約上也是我的鄰居的另幾個一般大的孩子一起去窯坑遊泳,結果,去了四個,隻回來一個。鞋鋪家的小子也在“光榮“之列。出了那件事,挺長時間不敢遊泳。
 
原來胡同口有一家戳子鋪,就是刻印章的。爺兒倆都幹這個。也是合營給合到一起,成了國家職工。而且這刻戳子的,還算是特種行業,得公安局批準才能營業呢。這爺兒倆都是光棍兒(好像,因為沒見過女眷),夏天時常見這爺兒倆光著膀子,搖著蒲扇,坐在家門口納涼。
 
再往胡同裏,是一家小人書鋪。經過合營的洗禮,這家小人兒書鋪卻依然存在。主人姓金,不知是不是滿族?不知和皇上家沾不沾親 ?那時,他家用臨街的一間房,辟成閱覽室,屋裏都是用木板釘成的長板凳,有那麽四五條。有個櫃台,牆上都是小人書的封麵,每個封麵上都有個號碼,你相中了哪個,跟櫃台裏那位一說,他就給你拿出來。當時是在那裏看二分一本兒,五分三本兒;要是租回家,就是五分一本兒,還要交點兒押金,好像是幾毛錢。長年在櫃台裏坐著的,是這家的女主人。帶個眼鏡,度數挺深。這家的小子,也在那次溺水事件中罹難了。
 
與這家小人兒書鋪相對的,是一家裁縫鋪。這家和周武王一個姓。家裏是三合房,東房北房和西房。本來就是一家住,後來不知什麽時候,西房搬進一家;再後來,東房也住進了人。他家有一兒一女,孩子之間相差很多;小女兒後來成了我的中學同學。不幸的很,畢業分配時,我們都分配了,班上卻有幾個沒有分,其中就有她。再後來,突然聽說她自殺了,什麽原因不得而知。
 
和那位民主人士住鄰居,後來給他看房子的也是個裁縫。老頭是個東北人,做酸菜粉兒很拿手。當然做衣服也很棒。他的兒子也是我中學同學。畢業分到鐵路局了。這些個裁縫,也是在合營時給並到了一起。有的去了服裝廠做成批的服裝,有的就在服裝門市部收些零活兒。我這兩位同學的父親就都在門市部上班。有時也在家接一點兒街坊四鄰送來的活兒,屬於自留地那種。錢嘛,比門市部便宜些,活兒嘛卻是很精致。我家那時沒少麻煩人家.
 
在胡同中間,還有一家,是賣些針頭線腦,醬油醋的。那是在他家的房子後山牆開了個門,胡同比房子高,所以進那個小鋪還要下幾層台階才行。櫃台上擱著幾個壇子,壇子上有蓋兒,那是散裝的白幹兒酒。去小鋪經常買的是米花兒或糖豆兒,四分,五分一袋兒,袋子是玻璃紙做的,圓筒形。小鋪主人是一對老夫婦。先生也是腿腳不好,可是京胡拉的特好。好像以前也是給什麽人拉過琴。記得家姐曾在四年級時要考戲校,還讓這小鋪的主人輔導過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七葷八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好好1的評論:

謝謝收聽。

俗話說:暑天兒無君子,天兒熱,那時候又沒空調,電扇也不是家家都有,所以能少穿就少穿甚至不穿。
好好1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這個係列!為什麽胡同口的老大爺都喜歡光大膀子呢?
七葷八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綠絲絛的評論:

糖火燒還得是大順齋的,那的確好吃 ^-^
綠絲絛 回複 悄悄話 讓7爺這麽一說真勾起我對糖火燒的饞癮來了。嘻嘻。。不好意思,太好吃了。=)
七葷八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加減的評論:

我也是。看來同一種吃食不同的地方不一樣稱呼呢。
加減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七爺在門樓上, 就進來了。注意到您把每一集加上了小標題,這樣好, 否則長了就一鍋燴了。

7爺說的好多事情我都熟悉,可這 “以湯或水煮成的麵條稱“湯餅” 還是第一次聽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