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愛情詩賞析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愛情詩是什麽,網上隨便查查就會有很多諸如八大情詩、十大情詩,其實如此浩瀚的中國詩文化,硬要挑幾首作代表,肯定會有失偏頗。本文不想在這裏編什麽順序,隻是想就自己喜歡的幾首詩發表一下個人見解,說我孤陋寡聞也好,說我片麵武斷也好,反正是個寫文章的由頭。順序麽,就以時間來排好了。裏邊的大部分,都已經分別細述,在這裏就省略那些曆史背景和人物介紹,隻是就詩論詩。
一、《詩經·國風·邶風 擊鼓》 春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經》成書於春秋時代,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裏麵很多采自民間的歌謠,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共分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三大部分。我們常說的子曰詩雲的詩,講的也就是這詩經,可以說它是中國文化的根。《擊鼓》表達了長年出征在外的將兵思念家鄉和妻子的心情,其中“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尤其悲壯,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氣概。 而“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句,傾倒了無數身陷愛河,渴望美滿愛情的人,成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我和你,心連心,生死不離分,我答應過你,我會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老去。這是多麽浪漫的誓言,多麽崇高的愛的境界。這首詩語言平淡無華,也沒有鋪張的修飾,像是在向同伴講述一個故事,娓娓道來的誓言卻震撼每一個人;轟轟烈烈也許是愛情的開始,但祥和總是愛情的歸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看似簡單,千古以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幾何。一朝春褪紅顏老時,還有你的一雙手相握而行,也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二、《詩經·國風·召南·關雎》 春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凡是上過幾天學的人,都應該知道這首詩。能全背下來的可能不多,但第一行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說是人人皆知。這裏的好逑,有書上誤作求,錯。好逑為堪匹配之意,也就是好的配偶,而不是求婚的意思。清代有一部長篇小說叫《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講述的是鐵中玉和水冰心的愛情故事。二個在患難相助之中,互通情愫,卻又謹守禮義大防,最終禦賜婚姻,終成“好逑”。 此書18世紀傳入歐洲﹐曾得到德國作家歌德的讚賞﹐目前外文譯本已達15種以上。第一行,朱熹有注:“關關,雌雄相應之和聲也。關雎,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鷺,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爾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閑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未處子時而言也……”說白了就是看見了河中關雎雌雄相偎低鳴,不由得想起了什麽時候自己才能和美貌的女子相愛,樸實而直接,沒有矯情的掩藏。對於美麗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來時的喜不自禁,讓每一個暗戀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這首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其實首兩句乃是起興,古詩裏常有的寫法,借物以詠人。荇菜生於水中,樣子像浮萍,莖可食。林黛玉詩裏有:“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說的就是這個。前麵說想美女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後兩段則用荇菜在水中的搖擺不定形容美女的心之難以捉摸,不過把後兩段直接讀成鼓瑟撫琴、千方百計討美女喜歡亦無不可。
三、《上邪》 漢 古樂府 無名氏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古代的詩歌多是率直的,像這首出自於漢樂府的民歌。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詞:海枯石爛,愛情仍然堅貞不變,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作者的名字沒有流傳下來,想來應不是什麽名人或者富貴官家之眷屬,但是此等胸懷、魄與深情讓人震撼。上者,天也。邪在這裏應該讀ye,是助詞。用白話說就是:老天呀,我想和你相知相愛,同生共死一輩子也不分開。除非是山禿了,長江、黃河都幹了,冬天雷聲隆隆,夏天大雪紛紛,天地合一,我才敢說同你斷絕。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願望之後,轉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山無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清張玉穀《古詩賞析》卷五評此詩說:“首三,正說,意言已盡,後五,反麵竭力申說。如此,然後敢絕,是終不可絕也。迭用五事,兩就地維說,兩就天時說,直說到天地混合,一氣趕落,不見堆垛,局奇筆橫。”這種表現形式對後代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敦煌曲子詞的《菩薩蠻》: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麵上稱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向日參辰現,北鬥回南麵.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幾乎學盡此詩的手法,可見其藝術魅力。記得以前看過好幾首詩,都是以“乃敢與君絕”結句。
可惜的是,如此美好的文字,被一些人說成是要想騙女孩子的心,就發不切實際的誓,比如什麽海枯石爛不變心,反正不會有那一天,也就不用遵守誓言了。還有上麵第一首裏的“執子之手”,被加上了“才知子醜,淚流滿麵,你不走我走”,要逃之夭夭了。據說現在流行閃戀或飄戀,打一把就走,甚至還有閃婚,實在是已經超出了理解的範圍。
四、 《長幹行 》 唐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嚐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幹行,樂府舊題《雜曲歌辭》調名,原為長江下遊一帶民歌,其源出於《清商西曲》,內容多寫船家婦女的生活,丈夫薄情,商婦盼歸的內容居多。崔顥有四首《長幹曲》,李益有《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李白此詩也是寫一位商婦。長幹,地名,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南,古時有長幹裏,其地靠近長江。行,古詩的一種體裁。
本詩描寫了一位少婦的愛情和離別的故事。抒寫了少婦對出外經商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現了少婦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全詩細膩婉轉,纏綿感人。細膩纏綿的描述筆法,配合著徐緩和諧的音節和形象化的語言,完整、創造性地刻畫了一幅生活圖景。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愛情。“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嚐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從一起遊戲的夥伴而結為夫妻,新婚畢竟也還是使她羞答答地難以為情。“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這四句詩讓我們體會到一對少年夫婦沉浸在熱烈、堅貞、專一的愛河中的幸福。然而身為商人之婦注定了要忍受離別之苦,詩情頓起波瀾,“十六君遠行,瞿唐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我們讀到這裏,好像聽到了咆哮的江聲和哀切的猿鳴,也感到了商婦對丈夫安危的深切關懷。
從“五月不可觸”到“八月胡蝶黃”一段,描寫節序變換,烘托出女子對丈夫深長的思念。夏天過去了,初秋來臨了,她還在默默地盼望、等待。想到時光在不停地流駛,又悄悄地為青春逝去而憂傷。末四句是全詩的歸宿:隻要一接到預報回家的信,哪怕遠至七百裏的有急流的長風沙,她也會去迎接。商婦實際上不可能真到那麽遠去迎接丈夫,但這樣的誇張對於表現她此時此刻的心情是十分有力的。詩人寫出了女子對於會麵的渴望,對於丈夫熱烈的愛,寫出了蘊蓄在她心底的奔放的熱情。
從青梅竹馬,到白頭偕老,應該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最理想的愛情。《長幹曲》是樂府舊題,既是寫商婦,那結果就很難說是像詩裏的主角所盼望的,恐怕悲劇性的結局居多。到了現代,這種青梅竹馬白頭偕老更是鳳毛麟角了。更多的是青梅竹馬、紅塵知己、終身伴侶、性愛夥伴、異性朋友、一夜夫妻,人人不同。這個話題從古到今都是人類無法超越的極限。
五、《相思》 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實際上不需要作者在這裏贅述什麽,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都會背誦的。詩以紅豆起興,結在相思二字,短短四句二十字,把相思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而且除了采擷的擷字外,通俗易懂,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異曲同工。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但是作為愛情詩,更動人心扉。紅豆,植物名,生於江南,人稱相思子。詩寫相思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首句寫紅豆產地,次句以“發幾枝”一問,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則暗逗情懷。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點明其相思屬性,且用一“最”字推達極致,則“多采擷”的理由自見,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六、《離思五首 之四》 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五首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為其情人崔鶯鶯寫的詩,篇篇綺麗纏綿。但最為流傳的是這裏所錄的第四首。在描寫愛情題材的古典詩詞中,此詩堪稱名篇佳作。這首詩譯成白話文就是:經曆過滄海的波瀾壯闊,不會再被別的些水點山所吸引,認識了巫山雲雨的纏綿,其他的男歡女愛都黯然失色。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花爭豔,一半是因為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為對你難以忘懷。可見詩人所鍾愛的女子多麽令人懷念和留戀,那在紙後的窈窕身影也就呼之欲出了。巫山雲雨,曆來是男女床第之愛的隱晦描述方式。李商隱也認為“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有感》)。當然,也有像毛澤東的詩詞《水調歌頭 遊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把雲雨巫山的香豔全用字麵來解釋的,也是一種用典的方式。
崔鶯鶯的故事,最初見於元稹之傳奇《鶯鶯傳》,寫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張對崔始亂終棄。後人考證,張生實乃元稹自謂。後來的文人墨客多把此作為騷人逸事歌頌者多,但也有不少人指責元稹其實薄情,不像他寫的那些詩那樣美麗動人。
王實甫的《西廂記》把它寫成了愛情喜劇,滿足了多少善男信女的願望,因之廣為流傳:張生進京趕考,途遇佳人鶯鶯。於是風流才子豔羨不已,癡情求愛;熱心紅娘穿針引線,撮合玉成;絕色佳人琴書傳情,西廂獻身。偏偏鶯鶯之母從中作梗,不招白丁,張生忍痛別愛,赴考京城;結果狀元及第,金榜題名;最後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成就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甜蜜蜜的圓滿結局。
七、《題都城南莊》 唐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於此詩,唐孟棨著《本事詩·情感》篇中有:“崔護……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嗣後絕不複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妖媚的佳人、輕佻的舉子,才子美女,曆來都是好題材。
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具體,足見這個時間和地點,在詩人心中留下了多麽深刻難忘的記憶。第二句是寫人,詩人拈出一個人們猶知的形象—桃花,春風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豔麗,而人麵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豔,則人麵之美可以想見;再者,本來已經很美的人麵,在紅豔豔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韻襲人。一個耀眼的紅字,正是強烈地渲染出這種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氣氛。麵對著這一幅色彩濃麗、青春煥發、兩美相輝的人麵桃花圖,不用說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態,詩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歡愛和興奮,也都是可以讀而得之的。三、四兩句寫今年今日,桃花依舊,人麵不見,詩人的惆悵與寂寞可想而知。全詩自然渾成,猶如從心底一湧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盡。
有情人終成眷屬,故事還有美麗的結尾。據《本事詩》記載,原來那一天少女和她的老父親出門去了,當他們回到家門,那少女一見門上的題詩,便一病不起。而崔護也由於心中惦念不安又來尋訪,少女在昏厥之中聽到崔護的哭喊,又蘇醒了,終於成了美滿的夫妻。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興許正是這首詩千百年來保持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八、《譴悲懷三首 之三》 唐 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第一位妻子名字叫韋叢,二十歲和元稹結婚,二十七歲時就不幸死去了。她出身名門,在嬌生慣養中長大初嫁元稹時,元官職還小,俸祿不多,夫妻二人的生活十分清苦,可韋叢甘之如飴。可惜她去世早,沒有能夠看到元稹後來仕途發跡、官居宰相的時候。元稹對韋叢的早逝,似乎也十分傷心,他後來寫了不少詩來悼念韋叢,這裏錄的是悼亡詩作品中最為傑出的名作,曆來為人稱頌。大家對元稹的為人雖多有微詞,可這些詩寫得實在好,所以也有不少人認為那些關於元稹的緋聞有失史實。無論如何,用“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來寫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一往情深,千百年後讀來,猶令我們感動不已。
終夜常開眼,本來是表示終身不娶,可是,你要根據這詩,以為元稹對韋叢真的終身眷念而為鰥夫,那就上當了。韋從病中,他結識那位有名的薛濤,韋死兩年,元稹納妾安仙嬪,幾年後續娶裴淑,亦為大家閨秀。那正是寫這些詩的時候!所以,前代評家也有認為此詩淺陋者。《紅樓夢》裏藕官說:“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便隻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寶玉聽了稱奇道絕,大概是同一個意思。元稹愛的人多,但不忘前情,該是一個癡情感恩的人,他的許多詩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
九、《江城子》 北宋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年方十六時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二十六歲就死了。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才學不在蘇大胡子之下。蘇軾誌大才高可是守舊,外任多年悒鬱不得誌,夜中夢見亡妻,頓感淒涼,於是寫下這篇著名的悼亡詞。後人讀此詞,多有稱讚最後一句的,其實“縱使相逢應不識”更讓人感到淒楚哀惋。
王弗病故到蘇軾作這首詞時正好十年,“茫茫”前加一“兩”字,不僅傳達了詩人這一麵的心情和感受,同時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內。生者和死者雖陰陽相隔,卻一樣情思,兩樣哀緒。“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相逢而不相識,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把現實中對妻子的懷念和個人遭遇的哀傷交融,既寫出了千裏孤墳的淒涼,也寫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不過,以蘇軾為人極端自私來看,他借悼念亡妻抒發自己不得誌倒是讓人覺得文若其人。
下闋以“夜來幽夢忽還鄉”句過渡,寫夢境相逢。往日不知有多少次,愛妻在小軒中臨窗梳妝,詩人一旁端詳、說不定還張敞畫眉,多麽賞心悅目啊!所以才有“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夢中醒來,仍抑製不住內心的哀痛,清冷明月,矮矮山岡,加上黑幽幽的鬆林,那裏就是妻子思念自己痛斷柔腸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淒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襯托出自己對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摯感情。
讀完這首詩,在感歎它的藝術魅力的同時,又會使人想到腐儒害人,入世之學更重要。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國僅半壁、生靈塗炭,還有人要罵罵王安石、封封蘇子瞻;而程朱理學更是把婦女的地位限製在了三寸金蓮之上。僅就愛情詩歌而言,《詩經》的樸實、漢賦的率直、唐詩的豪放壯烈,都漸漸地埋沒到了宋朝文人的燈紅酒綠的變態文字美之中了。
十、《卜算子》北宋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小令僅四十五字,卻言短情長。可以看出作者立意造語學民歌與古樂府,語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話;詞句複疊回環,構思新巧。上闋即景生情,即事喻理;下闋借水言情,深婉含蓄。恨者,愛也。全詞圍繞著長江水,表達男女相愛的思念和分離的怨愁。開頭寫兩人各在一方相隔千裏,喻相逢之難,見相思之深。末句寫共飲,以水貫通兩地,溝通兩心;融情於水,以水喻情,此水不斷,此愛不已,隻要你我心心相印,我們的愛會像此江水一樣綿長不絕,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與熱切的期望。全詞處處是情,層層遞進而又回環往複,短短數句卻感情起伏。讀起這首詞,耳邊就不由響起鄧麗君的歌,絕妙好辭配上鄧麗君的憂傷的音調,讓人聽起來回腸蕩氣,也更加向往真摯的愛情。
《卜算子》詞牌名,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也有人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本調四十四字,前後兩闋,均四句而兩韻;通體,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因此,李之儀的這首詞,是變調,最後一句多了一個字。詞盛行於宋代,變調也可能是為了照顧詞義,或是學樂府的結果。但是若去掉末句的“定”字,詞義不受損害。
十一、《鵲橋仙》 北宋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個係列本來是學習古典詩詞中描述愛情的名篇,秦觀的《鵲橋仙》當在首選。《鵲橋仙》原來就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作的樂曲,以此為詞牌名又直詠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可謂千古絕唱。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千百年來那些愛情伴侶們哪個不為這天長地久、至死不渝的真情而感動?
詞的上闋,作者先以空靈之筆為牛郎織女的約會渲染氣氛,來暗喻他們久別重逢的欣喜,急切而又無不驚悸的心情。一年了,愛人是否安康、愛情可否淡忘?欣喜與擔心是熱戀中人的常見情懷。起句的纖雲弄巧的巧字多義,既以輕柔多姿,優美變幻的雲霞,來顯示織女手藝的精巧絕倫;又通過七夕乞巧的傳說點出主題。飛星傳恨,寫心急如焚,所以才有銀漢迢迢徑自渡。正因為是一年一度的相逢,才更彌足珍貴,無數柔情都要在秋風白露中傾訴。離別雖久、情愛尤濃,豈是人世間那些平凡庸俗的男女之情能夠比擬的。
詞的下闋以眼前景道心中情,似水柔情、如夢佳期,多麽令人銷魂。然相聚苦短、歸期在即,又豈不傷心百倍?秦觀僅用了“忍顧鵲橋歸路”六個字來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在鵲橋中間會麵的兩人還要踏橋而歸,這裏不說忍踏而說忍顧,委婉的思緒更進一層,看猶未忍,遑論其他?真是一步淚兩行。
秦觀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絕妙,獨辟蹊徑,匠心獨具。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餘味雋永。同時這首詞也告訴我們,相愛的男女,不能隻是一味地互相依賴,而是要彼此給對方保留一個寬鬆的空間。也不隻是戀人,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人們的相逢相遇,離合悲歡,都是值得珍惜的緣分。
居士學淺識薄,老是覺得牛郎織女的傳說和天仙配同出一源,不同的是前者為民間傳說,後者是文人加工的佳話。民間相傳,每逢七夕鵲橋相會之時,天下喜鵲脖子上的羽毛都拔光用來架橋了,當天夜裏織女的眼淚會化為細雨,那時在葡萄架下避雨就能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居士感歎那些為別人的愛情搭橋鋪路的喜鵲們的偉大,曾經寫了一首《七夕喜鵲讚》,錄在這裏作為此篇的結語。
拚卻頸上三寸羽,架起銀漢百丈虹。葡萄香飄秋雨細,天上人間喜相逢。
十二、《摸魚兒 雁邱詞》 金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金章宗(完顔麻達葛)泰和五年(1205年),元好問去並州赴試,途中遇到一個捕雁者。這個捕雁者告訴元好問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隻,但一隻脫網而逃。豈料脫網之雁並不飛走,而是在他上空盤旋一陣,然後投地而死。元好問看看捕雁者手中的兩隻雁,一時心緒難平。便花錢買下這兩隻雁,接著把它們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叫作“雁邱”,並寫下了這首《雁邱詞》。
這是一首詠物詞。作者本要詠雁,卻從世間落筆,以人擬雁,想象新奇。“情是何物”,這是亙古以來無數人問過,但無人能解的千古之謎,由此把讀者引入一種思索之中,也為下文寫雁的殉情預做張本,“生死相許”是何等極致的深情!
遙想雙雁“天南地北”,“幾回寒暑”中雙宿雙飛,相依為命,一往情深。捕雁者生生地拆散了它們,天雁永隔,悲傷之情,如何言表?上闋最後一部分可以看作是殉情之雁的內心獨白,既然你已離我而去,我獨存於世,今後千山萬水,終究是形單影隻,獨活無趣,不如隨你而去,從此便可以天上地下,永不分離。下闋是詞人吊雁之言,他想象當年雙雁曾經共同遊玩過的地方,如今恐怕早已失去了熱鬧的景象,隻剩下一片荒涼淒然,以此烘托出雁亡之悲涼。“天也妒,未信與”,連上天也嫉妒它們的情意,所以才讓它們有這樣的結局。鶯兒燕子死後化為黃土,無人過問,而這一對雁兒,我將它們埋在這裏,終將千古流芳,為後世文人所讚頌憑吊。
結束語
讀完這些詩,我們在感歎人世間真愛感人,愛情這個命題幾千年來總不褪色之外,還會為情詩的手法和表達方式的變遷而深思。《詩經》樸實、漢賦率直、唐詩豪放,宋詞纏綿,元曲通俗。這其中,春秋秦漢,民風樸實,那些歌賦讓人覺得毫無嬌柔造作之感,讀起來也琅琅上口,音韻鏗鏘。後來的唐詩宋詞,都是它們的傳承與發展。居士認為,詩風詞風首先與社會背景有關,盛唐詩人首先是政治家,邊塞詩的成就最為突出。隨著唐朝的衰落,詞風漸盛,逐漸富華的文人生活也是原因之人覺得一。開邊與偏安,意境自然有別,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會因之情緒跟著變化。同是繼承,南北朝和唐初的樂府一般節奏明快,來源於民歌,甚至對歌,長於高聲吟娥。由之派生的律詩、絕句雖在唐朝已經由樂坊傳唱,長亭送別、郊外宴遊適合者多。宋詞絕大多數為純文人詞,對韻律的要求大於平仄,技術上難於詩。低眉漫唱,酒綠燈紅,高門大嗓要刹風景的。
不是說就是舊的好。文化的輝煌離不開時代,更離不開風氣和人文環境,唐朝人的誌向高遠,為詩的豐富想象提供了空間。宋朝除了開頭幾年,一直麵對強鄰,可崇文而不尚武,無怪意境式微。到了明清,文人們埋頭在八股文的泥沼裏,動人的詩篇再也寫不出來了。若是把我國的曆史不以朝代分,而是將5,6百年劃為一段,在這期間上升—鼎盛—衰落,可以看出秦漢,隋唐都是在上升期,而宋朝像一個時代的末年。明有小升,清又後退(不光指疆域)現在也不是高潮之時,我們很難期待近期內會有文化輝煌的時代到來。
本係列隻收了十二首,俗話說,芥末拌涼菜,各人有心愛。千百年來,名詩如銀漢繁星,不勝枚舉。愛情又是最容易入詩的,在此不可能一一列舉鑒賞,居士本人所喜歡的也不在少數。現羅列一些作為這個係列的終篇。
一、《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二、《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三、《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麵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四、唐代歌謠《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五、其他
《春思》李白
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春怨》金昌緒
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蘇幕遮》 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餷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一翦梅》 李清照
紅耦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上下眉頭,卻上心頭。
《木蘭花》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集杭州俗語集》 黃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有緣千裏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