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實際上不需要作者在這裏贅述什麽,上幼兒園的小孩子都會背誦的。詩以紅豆起興,結在相思二字,短短四句二十字,把相思情懷表達得淋漓盡致。而且除了采擷的擷字外,通俗易懂,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異曲同工。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但是作為愛情詩,更動人心扉。紅豆,植物名,生於江南,人稱相思子。詩寫相思之情,卻全篇不離紅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關合相思之情。首句寫紅豆產地,次句以“發幾枝”一問,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則暗逗情懷。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點明其相思屬性,且用一“最”字推達極致,則“多采擷”的理由自見,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為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
王維(699-761),字摩詰,盛唐詩人,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讚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不僅如此,王維善畫人物、叢竹、山水。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讚賞。因此,他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除為大樂丞,以後官職漸升。開元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他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輞川別業,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穀,其間散布著若幹館舍。王維在這裏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半官半隱的生活。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卷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迫受偽官。戰亂平息後這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幸在亂中他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以冠帶擔保,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
王維詩現存不滿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王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麵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絕句造詣最高,同時其他各體也都擅長,這在整個唐代詩壇也是頗為突出的。他的七律雄渾華麗、澄淨秀雅。七古《桃源行》、《老將行》等,形式整飭而氣勢流蕩,堪稱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與其山水詩的風格相近。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在他的詩裏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但意境高遠,詩情畫意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紅樓夢》裏香菱學詩,林黛玉讓她: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笑道:“我隻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裏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裏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可見,王維詩格調高雅乃是學詩人的範本,比之杜甫李白更能體現詩的真髓。聰明的香菱悟出了門道:“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裏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想來,必得這兩個字才形容得盡,念在嘴裏倒象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還有‘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這‘餘’字和‘上’字,難為他怎麽想來!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隻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誰知我昨日晚上讀了這兩句,倒象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這裏所舉的正是王詩的佳篇,所以賈寶玉說她已得了詩的三味。
關於紅豆,也有很多美麗的傳說,這裏介紹一二。
其一:從前,浙江省慶元縣有位少婦,名叫紅豆。她的丈夫辭別新婚不久的妻子,到福建武夷山來培植香菇,久無音訊。紅豆心中牽掛,焦急不安,就不顧路途遙遠,前來尋夫。她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訪遍了武夷山的山莊菇寮,從早找到晚,從夜盼到天明,找啊找,盼啊盼,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她再次登上九曲溪畔的天遊峰,向遠處眺望。隻見疊出的峰巒,雲霧繚繞,虛無縹緲;寂寞的叢林,煙雨飄搖,一片迷蒙。上哪兒去找丈夫呢?紅豆不禁淚如雨下。一連幾天,紅豆白天黑夜地站在那裏翹首遠望,不吃不喝也不動。一天淩晨,人們發現少婦已然不見,在她站立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樹,樹上掉下了一粒粒鮮紅光亮的豆粒。人們便傳說這豆粒是少婦思念丈夫而變成的,就叫它為紅豆。
其二: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幹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複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說起紅豆,筆者有位網友二妹子,據說是生在彩雲之南,豆蔻年華交了一個男朋友在大上海讀書,二妹子伴友郊遊,在路邊看到一種小灌木上結滿了一顆顆小紅豆,像極了詩文中的“相思豆”, 心想自己相思之苦竟然感動老天,在大自然裏又偶遇這粒粒玲瓏的“相思紅豆”,相思有了寄托。 於是,精心挑選了別致的幾粒寄給男友。二妹子在為自己的創意欣喜之餘,一遍遍幻想著遠方的他收到紅豆後的幸福和喜悅。沒成想二妹子采的不是那相思紅豆,而是紅色的豆,到了黃浦江畔脫水變色成了黑豆!二妹子還是有辦法的,趕緊又飛鴻傳書:“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遙寄三千裏,黑豆也相思!”(見: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japan&MsgID=834414)
小生讀了二妹子的趣文,想象那二妹子男友在哭笑不得之餘,青鳥一隻:“哎呀黃浦江,怎麽這麽黃。舀上一瓢水,快遞寄衷腸。”據說二妹子的這段戀情是沒煮熟的鴨子---飛了。雖然不是黑豆之過,還是令人扼腕。所以居士寫了一首五古,算是問候一下複習舊戀的二妹子:
紅豆變黑豆,無關一片心。紅豆易變色,此心總相憶。
千裏寄雙魚,願君總相思。白發紅顏時,相對賦新詩。
常說的紅豆樹,有兩種,都是豆科喬木。
一、常綠喬木紅豆樹(Ormosia hosiei),別名相思樹:豆科。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
二、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稱“相思格”、 “孔雀豆”:豆科。落葉喬木。花小,白色或淡黃色,成狹窄的總狀花序。莢果成熟時彎曲旋卷。產於東南亞,亦見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以及喜馬拉雅山東部。木材堅硬,心材紋理略粗,耐水濕。為優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築、家具等用材。種子凸鏡形,鮮紅色(見下圖),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來鑲嵌飾物。
真正的相思紅豆,粒形大,直徑達8--9毫米,大自然賦於它一種特質:質堅如鑽、色豔如血、形似跳動的心髒,紅而發亮、不蛀不腐,色澤晶瑩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紋路,皆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在民間,相思紅豆和玉一樣,是有靈性的開運吉祥神物:定情時,送一串許過願的相思豆,會求得愛情順利;婚嫁時,新娘會在手腕或頸上佩帶鮮紅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環或項鏈,以象征男女雙方心連心白頭到老;結婚後,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許過願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筆者原有一枚鑰匙鏈,鑲著兩顆鮮豔的紅豆,現在不知去向,甚憾。
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