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齋閑話

忙裏偷閑說閑話,靜齋獨居難靜心。
個人資料
正文

簡體字、國民教育與漢語國際化

(2009-08-06 00:30:54) 下一個


                                                 簡體字、國民教育與漢語國際化

    據7月13日朝日新聞報道,國共兩黨經濟貿易文化對話前兩天在長沙舉行,賈慶林和吳伯雄出席。此次會議應台灣方麵的要求第一次把文化作為主題之一,用吳伯雄的話就是說:文化和經濟一樣也是連接兩岸的橋梁。對話就加強中華意識達成共識,認為大陸和台灣同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製定兩岸通用字典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
    台灣的馬英九總統以喜歡漢字而聞名,書法亦是登堂入室,他於6月19日在台北舉行的“第6次全球華文網絡教育座談會”上又一次提出要編篡《識正書簡》,重述認識正體漢字的重要並提出申請漢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謂識正者,以繁體字為正體字,編一本與簡體字對照的工具書,以便有利於兩岸的交流。考慮到兩岸分開已經六十年,中間除了大陸簡化字的推廣外,漢語的語法也有了不少變化。那麽,編這樣一本書就有它的現實意義。而且,聽說韓國有些學者稱漢字發源於朝鮮,要以此來申請上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此事真偽尚有爭論),馬先生的堅持就不僅僅是貶低簡體字的問題了。雖然在長沙對話上台灣方麵的通用字典提議和馬先生的倡議不無關聯,據說大陸方麵也沒有太熱烈的回應,但這個問題受到關注也是十分自然的。
    在國內,恢複使用繁體字的呼聲也很高,而且是愈來愈高。在今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潘慶林委員就提出了恢複繁體字的正式建議,當時就引起了爭論,國內很有一些報道(可查的地方很多,不再注明出處)。潘委員是從日本回去的,原先擔任天津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他說他提這個建議的理由有以下幾點: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於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所以這個問題已經漸漸不存在。再是恢複使用繁體字有利於兩岸統一。不過潘委員還有另一番說辭,他說其實他也知道這事兒很難行得通,提議真正的目的還在於它太有吸引力,據他說3月份他的博克點擊率一路飆升,大大出了一番風頭。說這話時起碼有二十幾人在場,不是我瞎編。
    從“五四”推行新文化運動以來,文字簡化形成了一個潮流。然而,漢字的簡化並不是一個新事情,字體從一開始就在不斷地簡化、好認,簡體字在南北朝時就已經見於碑刻,在隋唐得到發展,特別是宋代印刷術的發明和文字在一般民間的傳播,有不少簡化字以俗字的形式出現,慢慢的被承認、歸納到漢字的浩瀚大海裏。漢字就是這樣發展、完善和增加的。隻是真正係統地提出簡化漢字方案,還是要從清末陸費逵1909年在《教育雜誌》創刊號裏寫的“普通教育應當采用俗體字”說起。到了1920年,錢玄同提出了“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這是曆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1935年,他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采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
    新中國建國後推出過兩批簡化字方案,1956年1月《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後在《人民日報》正式公布。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出版的《簡化字總表》共收2238字,這就是今天大陸的用字標準。這第一批簡化字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起碼像我這麽大歲數的人一開始就學的是簡化字。197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第二次簡化方案草案》,由於其不成熟和過於強調簡化而被束之高閣。但是無論如何,由於漢字的書寫和辨認極為繁難,如何提高國民識字率從來就是一個難題。所以廢除繁體字而推廣簡化字也就被大力推崇,甚至有像宋美齡一樣說幹脆全國人都講英文好了。大小姐的迂腐之論雖然可笑,漢字的難寫難認難念,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本的幼兒園4、5歲的小孩子都能閱讀小兒書,小學生1、2年級就可以寫作文,這很大程度上得力於日文假名的運用。我們的孩子要把一件事說得清楚不認識1、2千個漢字是不行的。漢語拚音可以部分地解決閱讀的困難,但它和漢字不融合,隻能作為正音的工具。因此,漢字的簡化是必然的趨勢,不但是書寫的簡化,語法、用法也要簡化。漢語要走向世界,簡化之路是繞不開的。這不光是漢語,其他語言也是相同的。比如早期的英語,從語言學上來說是屬於日耳曼語係,語法比現在要複雜得多。後來的海盜入侵、諾曼底人征服,還有後來拉丁語的引入等等,在豐富英語詞匯的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語法。美國英語更是融入了很多美洲方言。這些語言的共融所帶來的不是語言的複雜化而是簡化。而網絡的高速發展已經引起了英語的進一步簡化,其趨勢愈來愈明顯。漢語成為國際化語言的過程勢必是一個逐漸簡化的過程。
    那麽,漢字的藝術性、文化內涵、以及其曆史、地域的淵源又該如何考慮呢?我不認為繁體字比簡體字更有科學性,但作為藝術的一部分繁體字確實有不可替代的成分。然而為了藝術我們也不能讓大家都去寫大篆。一味地強調恢複繁體字,好像簡化本身是萬惡之源,無疑是極端的論點,它和廢除漢字的說法互為翻版。在漢字文化圈裏,廢除漢字的有韓國(1998年發布恢複漢字總統令)、朝鮮、越南等,部分使用漢字的有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隨著中國的再次崛起和曆史上的聯係,漢字的進一步推廣也是不可逆轉的。這時,的確需要一部正字工具書,用以消除地域之間由於用法不同引起的誤解和隔閡。但在這裏不存在哪一個是正是輔,應當以實用為基礎。否則,這樣的字典也沒有太大的市場。我覺得以下的變通方式比較可行。在大陸,充分利用現有簡化字、提高識字率的同時,允許繁體字流通使用,並在中學階段教一定範圍的繁體字。因為,有些繁體字已經不出現在簡化字裏或者被排除在常用字之外,比如拙文讀紅劄記之一裏,寫到曹寅之子曹(禺頁),計算機就打不出來。所以有些繁體字和簡體字的混合使用有時會方便得多。而在台灣和港澳地區,反過來要靈活的增加簡化字的運用。修訂一部工具書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正字表之類的敏感字眼就不要用了,人有的是智慧,選一個好名字是不難的。另外在日本,應該逐步擴大常用漢字的範圍,即使不在教育大綱內規定,第二水準的漢字以及名字常用漢字要提倡多用。一個人可能會寫的漢字不多,卻可以認識兩倍甚至三倍以上,有計算機的幫助,漢字多也不是問題。
    最後,那些已經放棄使用漢字的國家,考慮到曆史和文化的背景,一些特殊的地名人名希望盡量用漢字標記,因為漢字文化圈的國家的語言來源於漢語的部分比重多在一半以上,硬性地不用漢字,會有很多詞不達意的地方,這些已經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來了,韓國也在漸漸的使用漢字的人名地名,我覺得讓漢字使用的空間大一些,應該是利大於弊的。作為中國人,我們在推廣漢字的同時,要避免大國沙文主義民族主義傾向,盡量從實用角度出發,從便於交流出發來推動這件事,那麽漢語的國際化就有實現的可能了。再說一句,國際化要求簡單化,一味複古不是可行之路。

    個人觀點,不敢以一蔽十。歡迎商榷,轉載請相告。

2009年7月末 東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