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葶時間

—時間是被栓在心房的一個結—
正文

【商道與女人】 節選1 複根道 萬事萬物變化的大趨勢

(2009-07-17 09:21:16) 下一個
作者 如汐

老子在開篇第一節中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二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思是說,道是可以論述的,但不是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說明的,但也並非是普通的名;萬物在開始醞釀形成的過程中,是沒有名字的,而一旦有名字的時候,就已經是有根基了,有名和無名都出自於道,道是一切變化的門徑。
??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事物的發展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在醞釀階段,那個時候是沒有名字的,第二階段是形成後的發展,這個時候是有名字的,無論是哪個階段,它們都源之於道也都遵循於道,道是萬物之源,也是萬物變化的總規律。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生命,在母體孕育的時候,是沒有名字的,當他/她落地以後,就有了生命的根基,但是在孕期和出生以後的生命軌跡,全部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就是“道”。
??
老子又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也;天物雲雲,各複歸其根”(《道德經》第16章),意思是說,我觀察萬事萬物的變化,它們的變化隻有一個趨勢,那就是複根,也就是返回它們的本原。
??
這一段也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說,所有事物的發展最終都是在周期性地重複的,比如說,天道運行,晝夜交替,大地運行,四季交替,如此循環往複;再比如說,人的生命,從母體孕育,到出生—成長—壯年—衰老—死亡,但是又有新的孩子在出生,他們也重複著相同的人生軌跡。第二層的意思是說,就每一個具體的事物而言,必然經曆著從生到死的過程,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最後回歸複根。
????
然而,從複根道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教益呢?
??
一、致獲一生平安
??
“複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第16章),這個意思是說,複命是一種規律,當人看得清楚事物的發展規律的時候,就能夠明智和豁達,做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去違反事物的趨勢而去蠻幹,當人達觀的時候,就會寬容和公正,而公正就接近於王道和天道了,這時候才會長久地安定,也就終生不會有危險了。
??
舉例來說,我曾經看過一部名字叫《白銀穀》的電視連續劇,是述說了一個從事票號業務(銀行業務)的晉商大家族從清朝過渡到民國的曆史中的一段變遷故事。這個戲拍得非常好,但是在故事的最後,作者留下了一個懸念,在時代的大浪潮中,這個曾經一度輝煌的產業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那麽這個家族事業該何去何從?整個故事是在主人公們還在繼續尋找出路的迷茫和無奈中落下了帷幕。
??
看完電視劇以後,我和丈夫也在為主人公的出路擔憂。但是我認為,身為企業經營者,如果有明辨的態度和宏觀的思維,一定應該要意識到企業的壽命已經到達了終結,而不需要再去做無謂的掙紮,而且如果更早一點能夠看清楚大勢的時候,應該更有控製地收縮規模或停業,才不會去做徒勞的努力,並導致更為不堪的結果。
??
然而,對於這一點,我們中國人固有的一些習慣思維模式,導致他們的內心根本無法認同去關閉一項自己正在經營的事業,認為幾代相傳的家族事業不能因自己而敗落,或者有的人根本不能接受事業的失敗,因此勉為其難地支撐著那些根基已經不固的產業。
??
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不達觀的表現,身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我們是可以關閉企業的。企業就像一個人一樣的,假如我們的身體已經沒有生命力,假如我們的身體已經患有無可救藥的致命疾病,假如我們的生存空間已經沒有了我們的立錐之地,假如我們生命的能源已經耗盡,假如企業的存在隻是讓我們痛苦,不能帶給我們快樂和安寧的生活,那麽企業存在的意義是沒有的,這樣的企業是應該讓它關閉的。
??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所有的人都會經曆生老病死的過程,生命的意義不是為了來承受痛苦的,所以我們要珍惜健康。而假如我們的生命力已經衰竭,假如生命的存在隻是讓我們承擔不堪承受之病痛,尤其讓衰弱的機體去承受切膚之痛,我認為那是一種對生命的犯罪。在我看來,一個圓滿的人生應該有一個善終,生命力可以衰弱,但是不要有痛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是讚成安樂死的。
??
其次,我們也應該從複根道的原理中了解到,從宏觀來看,生命也是可以延續的,企業也是生生不息和此起彼伏的。我們可以想到,既然企業的必然歸宿是死亡,那麽企業是否也應該可以通過繁衍來獲得生命的延續呢?在我看來這是完全應該和必要的。與所有的生命一樣,企業的永生應該是通過繁衍新的企業而獲得延續,所以企業的責任就是培育出新的頭腦和新的業務,並孵化這些頭腦去創辦新的企業開辟新的業務。所以在我看來,幫助和扶持優秀的員工成長和創業是企業獲得永生的不二法門,隻是我們在孵化的時候應該要像生孩子一樣,孵化、培育,攙扶著他們成長,當他們有獨立能力的時候,才放手讓他們去發展。這與栽培孩子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
在白銀穀的故事中,假如主人公在早年的時候,能夠洞察大勢所趨,及早地安排好新的符合時代需求的業務線索,培育好新的頭腦,那麽即使票號業務衰亡了,也不至於導致一無所有的結局了。
??
二、效法天地之道,致獲安定長生藥方
??
既然事物的發展規律必然是走向死亡,那麽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盡量多地延長壽命呢?老子告訴我們說,要長壽,隻要效法天地就可以了。“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7章),老子從自然界運行的規律中看到,隻有天地是長壽的,而天地之所以長壽,是由於以下的原因:
??
第一:天地虛懷而廣博,天覆蓋萬物,地托載萬物,千萬生靈在其間生長化育,但是天地不把造化之功看作是自己的功勞,也從不在意要去做萬物的主宰或者需要獲取什麽,依舊周而複始地按照天地之道運行不息。假如人有這樣的修為,能夠讓周圍的人各得其所,把別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麵,而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不去刻意搶功勞和有所圖謀,這樣的人反而能夠安定和長壽。這是因為人們不會害他,也不會以他為害,民眾反而會推舉他成全他,這樣的人反而是最安定的,終生沒有危險。
??
第二:天地視萬物為一體,對眾生一視同仁,並不刻意於某個生靈,心存公正利物之心,因為沒有偏私,因此不會有煩惱。人若有此修為,事情就會單純和通達,煩惱便會離去,人才能安定和順。
??
第三:天行健,自強不息——天地按照自然的規律運行,晝夜不息,履行責任。天地從不改變運行軌道,晝夜不會顛倒,四季也不會亂序,人也應效法天地,安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堅持自己的操守和準則,不向不負責任的行為妥協。人若做到這樣,也自然終生安定,沒有危險。
??
三、不要求強求大,過於強大的時候,則離衰亡不遠了
??
我們從複根道中可以看到,當事物走到盛極的時候,便是衰亡的開始。所以帝王居崇高之位,必稱自己為“孤”,“寡人”,官員稱自己為“公仆”,越是尊貴的人,則越是要以卑下為基礎,過於強勢,則是自取其敗。道家有三寶,告訴我們要慈柔、儉嗇和不敢為天下先,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都要守柔抑強,要節儉,要保存精力和能量,要收斂不要發散,要善於居後而不要爭先,這才是根深蒂固和長生久視之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