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歐三國首都遊 (2) 奧斯陸隨團遊 一日

(2025-10-04 11:53:28) 下一個

 

在奧斯陸的第二天, 按照事先訂好的,隨著一個旅行團出遊奧斯陸周邊。 一天下來,收獲滿滿。按照訂單上說的,早晨九點到一個地點集合,旅遊大巴帶著我們一天遊。導遊是個中青年,名叫克裏斯。 一口流利的英語,配上他不疾不徐的男中音,沿途細致地介紹,為旅途增色不少。

 

霍爾門科倫 滑雪跳台

大巴士停留的第一站是霍爾門科倫滑雪勝地。1952年,這裏曾是奧斯陸冬奧會跳台滑雪的主賽場。而始於1892年的霍爾門科倫滑雪節,每年三月舉辦,則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滑雪賽事。當大巴即將在某處拐彎的時候,導遊提醒我們向左方看。拐過彎來,一座壯觀的滑雪跳台 (Holmenkollen Ski Jump)呈現眼前。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鋼結構的滑雪跳台。挪威人引以為傲。整個建築用了1000噸鋼材 。2010年3月落成開放。2011年滑雪跳台首次在北歐滑雪世錦賽上亮相。跳台的海拔約425米,內坡道總長近100米,最陡峭點為36度…還有一些數據,就不一一列舉,對我這個滑雪門外人來說,對跳台的各種參數不明覺厲。霍爾門科倫滑雪勝地的各種賽事為世界的冰雪運動添加了色彩斑斕的一筆。

 

弗羅格納公園

從滑雪勝地出來,大巴直奔弗羅格納公園。這曾是一座名字就叫弗羅格納的大莊園。公園裏最著名的景點就是維格蘭雕塑公園。這裏匯聚了挪威雕塑家古斯塔夫•維格蘭的作品。從1924年雕塑項目啟動開始,到1944年向公眾開放,花費了雕塑家近二十年的心血。以“人生”為主題,包括《生命之柱》,《生命之泉》,以及《生命之樹》幾大主題在內的整個雕塑園區給人以極深極美的震撼。

我們是從公園的後門進來,大巴開到前門等著。 一入園, 迎麵而來的就是築台上高聳的《生命之柱》。整個柱體自下而上是人體的羅疊,圍繞著《生命之柱》一圈有十二組雕塑,拾階而下,向外延伸,還有兩圈各十二組雕塑,圍繞著生命之柱構築了三十六組花崗岩群雕。導遊指著一組雕塑說,你從這裏開始順時針走一圈看看。這第一組是新生嬰兒的群雕。順著雕塑群轉去,是幼兒,少兒,青年, 壯年,老年………男女老少,各種形態,喜怒哀樂,栩栩如生,在一組組雕塑中傳神地展示。轉了一圈的最後一組表現的是逝者。從生到死,生命的一個循環在這裏結束。

公園裏的每一組雕像都耐人尋味。《生命之泉》是一座碩大的銅雕噴泉,四個角落圍繞著四組銅雕的生命之樹。象征生命源頭的泉水滋潤著表達人生各階段的生命之樹,表達著生生不息的輪回。

公園的一座橋上,也有五十多組同樣主題的雕塑。其中名氣最大的、被遊人合影最多的是就是那座《憤怒的男孩》。 

 

弗拉姆博物館(Fram)

如果說維格蘭雕塑群像使人沉浸在對生命的思考之中,那麽“勇敢號”博物館 (Fram museum) 展現的則是人類麵對自然的勇敢探索,對未知的探險與勇氣。

進入博物館之前,導遊把我們帶到了博物館外麵的一側。兩幅碩大的地圖噴刷在外牆上。 上麵是挪威人探險北極和南極的航程路線圖。導遊在介紹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為挪威人的自豪。

在標有北極的地圖中,最上端標注的年份是1893年。 其實挪威人的航海探險遠早於此。早在挪威人的前身維京人時代,人們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 1893年正是“弗拉姆號遠征”的開始。是挪威人駛向北極和南極探索的開端。

在博物館內陳列的“弗拉姆號”,正是當年勇敢地向北極出發的那艘木船。從1893 年到1912年,她完成了史上三次偉大航行:試圖漂流到北極點的遠征,對加拿大北極群島的探險,成功著陸南極點的遠征。退役後的弗拉姆號曾經被遺忘閑置。1920年代,挪威人民自發籌金修複弗拉姆號,1936年,為弗拉姆號量身建築的博物館落成開放,從此弗拉姆號定居於此,默默地講述當年的故事。

 

比格迪半島上的挪威民俗博物館

這是個露天博物館。上坡下坎,沒有些體力還真不方便。博物館裏展出的都是曆史上挪威人的木質民居,從各地搜集拆分搬來,重建於此。一百五十多棟各式傳統木製建築,成就了這個露天博物館。在此,除了各地區的不同風格的民居,還有作坊,小農場,甚至桑拿房。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高爾木板教堂。這是個有故事的教堂。

高爾木板教堂始建於中世紀(公元1200年左右),坐落在挪威的高爾市。19世紀末,高爾市要發展,老教堂麵臨被拆除的危險。恰好當時的國王奧斯卡二世正收藏曆史建築,他斥資買下了教堂,拆分後運到了二百公裏外的奧斯陸比格迪半島重新組裝。這也成了民俗博物館的起源。

在一棟房前的門前,矗立了一支爬了青藤的杆子。 克裏斯說,這叫“啤酒杆”。圍繞杆子爬上來的青藤叫“啤酒花”。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裝飾, 而是挪威當年的一種民俗。院子裏有了這個啤酒杆,就表示這家人家會釀啤酒,朋友來了有好酒。受到鄰裏鄉親的敬重。

 

出了民俗博物館,跟隨克裏斯的旅遊部分就結束了。我們買的遊票中還包含了一個乘船遊。 大巴士把我們送到碼頭,我們與克裏斯告別,登上了峽灣的巡遊船。遊船艙內舒適,艙外涼爽。從船上看岸邊,自是另一番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水上旅行中經過了一個熱門打卡點:迪納燈塔(Dyna Fyr)。燈塔建於1874年,守塔人一家就生活在建有燈塔的小島上,每天給塔鍾上弦,把塔燈點亮。居船上的介紹,曾經有五個不同的家庭在這座風吹雨打的小島上生活過。 其中的一個家庭成員中,甚至有四個孩子和狗、貓、豬、雞等動物。

1956年,燈塔實行了完全自動化。守塔人也撤出了小島。 它現在已經是挪威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址。

 

高爾木板教堂

 

 

民俗博物館中的民居

 

 

民居和它院子裏的“啤酒杆”

 

 

水上眺望弗拉姆博物館

 

 

弗拉姆博物館中的 弗拉姆號

 

 

《生命之柱》

 

 

部分雕塑

 

 

 

 

雕塑公園裏的生命之泉及部分雕塑

 

 

 

從大巴裏看到的滑雪跳台正麵

 

 

鋼結構的滑雪跳台

 

曆史悠久的迪納燈塔

 

 

舒適的遊船內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