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圖修改"抗日戰爭史" 一些人已走向了極端 (zt)

(2010-08-31 18:18:41) 下一個
--------向 當 年 奮 勇 抗 擊 倭 寇 的 先 人 致 敬------------


*****************************************

對於抗戰題材的文章,一談到國民黨軍隊抗戰失敗的原因或說國民黨軍隊消極抗戰,有些人便神經過敏、氣急敗壞了!甚至是搶天呼地、捶胸頓足般發泄胸中異常不滿的情緒。不僅如此,還如同“祥林嫂”般不停地反複地念叨著國軍榮耀的“一係列會戰”和“國軍傷亡慘重的數字”!以此證明國軍是抗日了,而且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 但就曆史的事實令人又不能不想到這些人已不折不扣地滑向了另一極端即:全盤肯定國民黨的抗日戰爭,對為什麽丟失大半個中國並發生了本不應該發生的南京大屠殺的曆史悲劇而不能有任何反思之意!

於是這樣全盤肯定國民黨抗日的結果就令人產生了許多不解!

不解這些人在他們的文中,隻字不提東北是怎麽丟的? 蒙古是怎麽丟的? 華北是怎麽丟的? 國民黨首都南京是怎麽丟的?直至大半個中國是怎麽丟的

隻字不提“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前國民黨在抗日上無所作為,放任日軍在東北做大做強,而隻在”西安事變“之後國民黨才開始抗日? 隻字不提為什麽國民黨軍隊除了極少數勝仗之外,幾乎是每仗必敗?從東北一瀉千裏到崇山峻嶺的大西南?

  隻字不提有時僅僅是日軍一兩萬人就可以使數十萬國民黨軍頃刻土崩瓦解?

  隻字不提擁有幾十萬駐防大軍的國軍抵不住幾萬日軍的進攻,為了在後方有時間構築新的防禦工事竟然拔開黃河“花園口”大堤,日軍沒有阻擋住,卻活活淹死了上百萬無辜的百姓,並讓數百萬百姓無家可歸,任憑滔滔黃河水使皖、蘇三省四十四個縣盡成澤國,田廬村陌皆付流水,曆時近長達九年?

  隻字不提進入相持階段以來,日軍對國民黨的正麵戰場主要進行局部的有限進攻,實施”政治和戰略上”的壓製性作戰。每次作戰通常在一個月之內,且往往在到達預定地區後即行停止或撤回。國民黨軍隊則始終在戰略上采取消極的防禦作戰,缺乏對敵軍的主動進攻,因此在南昌、隨棗、棗宜、豫南、上高、長沙等一係列會戰中,盡管廣大愛國官兵不乏英勇抗敵,壯烈犧牲,卻往往不能打破日軍的作戰企圖?

  隻字不提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確保在中國的占領區,使之成為太平洋戰爭的兵站和基地,對敵後根據地實施了更加殘酷的大掃蕩和治安強化運動;對國民黨則繼續執行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當日軍使用在華總兵力的72%對敵後根據地進行以“三光”政策聞名的最慘無人道的大掃蕩時,國民黨的正麵戰場反而沉寂了下來?

隻字不提歐戰爆發後,英美對華支援轉趨積極。1940年10月,英國首先開放了封鎖已達3個月的滇緬路,援華物質開始源源進入。1941年11月,滇緬邊境情況緊急,為了確保滇緬路國際交通線的通暢,決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於是有42年初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由於各方麵的原因,10萬遠征軍作戰5月有餘,最終以損兵折將而告終。中國西南唯一的國際交通線被切斷?

  隻字不提美國總統羅斯福對“蔣抗日屢屢失敗”的感悟:“中國軍隊一心隻放在監視共軍上,根本無心和日軍作戰。”(羅斯福的兒子艾利沃特的回憶錄)?

 隻字不提按照開羅會議的商議,中國軍隊將在1944年春季向緬甸日軍發動進攻,可是屆時中國軍隊卻遲遲不動。羅斯福多次催促蔣介石出兵,蔣介石以美國不給10億美元貸款為由,要把第二次緬甸戰役推遲到1944年雨季以後。羅斯福被蔣介石的態度激怒,放出狠話:“如果閣下再不出兵,美國將斷絕一切經濟軍事援助。”在羅斯福的強壓下蔣介石才被迫出兵,1944年4月,何應欽率新軍進入緬甸,開始了第二次緬甸戰役?

  隻字不提1944年9月為解救在滇西龍陵的遠征軍,史迪威提出調圍堵陝甘寧邊區的胡宗南大軍南下作戰。蔣介石堅決反對,最終導致了史迪威的離任。從此羅斯福對中國軍隊的抗戰徹底喪失了信心,連向中國軍隊提供武器的熱情也冷卻了。魏德邁上任後,向羅斯福提議用美式武器為中國軍隊裝備三十六個師,並進行美式訓練,被羅斯福擱置不理?   隻字不提進入1943年後,美軍於2月7日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從此日軍開始走下坡路。1943年春夏,中共領導的敵後根據地在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後,開始進行局部反攻。到1943年底,基本恢複了原有的根據地麵積。44年八路軍和新四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反攻,大片國土被解放,日偽軍龜縮到鐵路沿線的狹小區域中?

 隻字不提與之成為鮮明對照的是國民黨的正麵戰場。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敗退,海上運輸線被美軍切斷,急須在中國大陸打通一條從滿洲到越南的陸上通道,並攻占美軍在中國大陸的軍用機場。1944年春季,日軍結集50多萬軍隊向豫湘桂地區大舉進攻。駐河南的湯恩伯守軍40餘萬,麵對5萬多日軍的進攻,竟然全線潰敗,前後不過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軍占領。守軍司令湯恩伯首先脫離戰線逃走。麵對日軍的進攻,中國守軍無心抵抗,軍官們則忙著把自己的親屬財產轉移到安全的內地,在戰場上甚至出現幾百人的日軍敗走上萬人中國軍隊的狀況。在曆時八個月的豫湘桂戰役中,中國軍隊損失兵力五、六十萬,喪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大部和貴州一部,丟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軍空軍基地7個,飛機場36個。在已成為強弩之末的日軍麵前,國民黨軍隊遭此敗績,不由得蔣介石不感歎道:“國土喪失之廣,戰地同胞流離痛苦之深,國家所受的恥辱之重,實在是第二期抗戰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頁。”

  隻字不提是如何與日寇簽訂一係列喪權辱國的諸如《淞滬停戰協定》、《塘沽協定》等等協議的?

  隻字不提包括國民黨副主席汪精衛在內大量國軍的投敵叛變,形成曆史上讓老百姓恨的咬牙切齒的“二鬼子”?

 這些人更隻字不提為什麽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軍無論在路上還是天空上都已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美蘇這時候大力幫忙)幾百萬大軍反倒不象全麵抗戰之初那樣積極的頻繁的大規模“會戰”了?而是卷縮在大後方幾乎無所作為地直至日本投降?

  隻字不提為什麽國軍直至日本投降也不見收複多少敵人占領區?隻字不提為什麽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占區在幾乎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可以以極其原始的裝備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發展壯大並解放了一億多人口,收複了大片日偽占領區(不要跟我說是日偽軍願意在自己的占領區放手發展自己的敵人)?

  隻字不提為什麽大批愛國學生、知識分子、愛國華僑,甚至海外的如加拿大的白求恩,印度的柯隸華等等外國友人衝破國民黨、日偽軍的重重封鎖線來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參加抗日鬥爭?

  隻字不提國民黨軍總參謀長、美國人史迪威將軍的斷言:“……國民黨政府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政府”“他們的貪汙腐敗,指揮無能是不可能戰勝日本人的”“抗日之希望在共產黨八路軍。”!

 這些人不顧這些最基本的史實象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隻是一味的如數家珍般的數著國民黨一些著名的“會戰”!數著唯一能夠“自豪”的國民黨軍隊傷亡慘重的人數,以此得出國民黨軍隊是“積極抗日”的結論!而隻字不提為什麽在幾乎每次戰役人數占絕對優勢甚至武器裝備也不差的情況下竟然讓比自己少的多的日軍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盡管一些愛國的國民黨將士拚盡了全力,甚至是撒下了最後一點鮮血,也終歸失敗,比如,李宗仁指揮的“台兒莊戰役”;比如,國民黨軍的“第三次長沙會戰”,這些局部勝利並不能解決全局問題,最後隻得退卻、退卻、還是退卻……

  有人會說那時國軍的裝備不如日軍!就假如是這樣。然而時光回到中美大戰的“朝鮮戰爭”,同樣是中國軍隊裝備遠遠落後與美軍!為什麽中國軍隊會一口氣從鴨綠江邊把不可一世的美軍打到三八線附近?

  退一步講,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外來入侵,它不抵抗誰抵抗?它不保衛國家誰保衛國家?徒有幾百萬國軍這個時候不打仗什麽時候打仗(蔣介石又不讓廣大人民一起抗日)?即便是為它自己政權的生存也該打仗吧?否則若不象國民黨副主席汪精衛學習,就隻能下大海喂王八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如數家珍的國軍“會戰”發生了!而戰爭的結果卻是令國人十分沮喪的!悲哀的!甚至是憤怒的!

  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國民黨抗日如此“窩囊”?
  有些人以為現在風向似乎變了,可以肆無忌憚地為國民黨的“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特別是武漢會戰後的消極抗戰”翻案了。以為用一係列為保證國民黨政權生存的被動防禦最終還是倉皇潰退的“會戰”和用低級的“肉彈戰略、戰術”的豪賭就可以為國軍是“中流砥柱”了?真是自欺其人!難道國軍從東北敗到西南,幾乎大半個中國都丟掉了!傷亡將士無數!不是事實嗎?難道政府軍幾十萬不放一槍就讓日軍一兩萬人的部隊趕出了東北,不是事實嗎?難道“西安事變”才促使蔣抗日,不是事實嗎?難道擁有幾百萬國軍最終又丟掉了尚有守城部隊十幾萬的國民黨首都南京極至丟掉了幾乎大半個中國,不是事實嗎?難道國民黨數百萬大軍退守在易守難攻且崇山峻嶺的大西南無所作為,不是事實嗎?更蹊蹺的是難道不是少數日軍就可以大規模的屠殺抗日的國軍(除了投降日軍的國軍外)嗎?不錯國軍是進行了許許多多“會戰”,是死了包括幾百位將軍在內的大量國軍!我們向這些為民族而戰的英雄們致敬??更不要忘記是如何發生這樣大量的國軍被少數日軍“輕易”屠殺的?有人解釋說是因為“日軍太厲害”了。是這樣的嗎?

  我們是要反思,但不是走向一個極端!國民黨曾經抗日過,沒錯!但其窩窩囊囊的戰爭,我們是要吸取教訓的。一個不依靠人民的、一心隻為自己著想的、貪汙腐敗、指揮無能的政府、軍隊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戰略企圖的,也是不可能最終戰勝敵人的。即便武器再精良、再先進,即便一些將士們再拚死抵抗,犧牲無數,即便這樣的被動防禦力量就可以輕易對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屠殺的!

  不能控製戰場上的主動權,隻有被動挨打、不成比例的被屠殺,不能有效實現自己的戰略企圖,隻有”會戰“一拚了事之後倉皇潰逃的;不能有效協同對敵作戰,隻有期望“外人”幫忙的軍隊是沒有資格稱自己是“中流砥柱”! [


 實際上我們在這裏本不想說什麽,但是實在看不得有人借一些或個體的國軍的英勇抗戰來為國民黨“整體消極抗戰”粉飾、翻案,試圖逃避丟失山河、國破家亡、死傷同胞3000萬的曆史責任,更甚者不是反思為什麽幾百萬軍隊竟然打不過區區幾十萬日軍,而是爭搶什麽抗日的“中流砥柱”。如果你仗打的好,如果你不是丟失了大半個中國的國土,如果你沒有丟失首都南京,你不用爭辯,這個“中流砥柱”就該是你的。可惜呀,仗打成那樣,最後不得不卷縮到崇山峻嶺中,無所事事,甚至在日本投降後竟發生國軍想接受卻鞭長莫及,非得在美國的幫助下,乘火車、輪船、飛機千裏迢迢急急趕赴接收被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它一切抗日武裝包圍的、解放的敵占區的尷尬境地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