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
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南部十四式手槍,但“王八盒子”卻是人盡皆知。在《地道戰》等影片中,日本侵略軍的“王八盒子”看起來威風十足,但實際上,它是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
二戰中最差的手槍
二戰中日本的戰艦製造水平和軍隊整體的戰鬥素養都可以稱為世界準一流水平。但是日本戰爭初期裝備的輕武器,卻是差強人意:無論是穿透力強但殺傷力弱的“三八大蓋”,還是故障多火力弱的“歪把子”輕機槍,都是二戰中最差勁的武器之一。但是這些垃圾的輕武器如果和當時日本裝備的製式手槍南部十四式(該槍設計者為南部騏次郎,1925年定型,由於該年是日本大正十四年,所以被成為南部十四年式手槍)比起來,還算不錯的。二戰中日本裝備最為差勁的槍械可以說就是“王八盒子”,不但日本軍方對其抱怨不斷,甚至連繳獲該槍自己使用的國軍,八路軍,新四軍等遊擊隊員對其也罵聲不絕。
手槍該有的缺點它都有
任何手槍都可能有故障或缺點,但是故障率高或者缺點多到南部手槍的地步,就讓人忍受不了了。
南部手槍的撞針設計有嚴重的缺陷,硬度不夠而且較脆。實戰中頻繁出現撞針擊發無力現象和撞針折斷現象。撞針的嚴重問題直到1932年更換新式撞針才有初步的改善,但是這個問題直到二戰結束時仍然困擾著手槍的使用者。美軍士兵曾經嘲笑南部手槍連自殺時也會出現故障,導致自殺不能成功。
至於彈夾脫落更是笑柄一級的嚴重問題。南部手槍整體設計是仿造魯格P08手槍的,大家都知道,魯格的特點之一是可以單手退出彈夾。南部手槍自然也有這種功能!遺憾的是,該槍退出彈夾時使用的彈夾扣位置比魯格稍微向下。這就讓射擊時很容易錯誤按到該彈夾扣,造成意外的彈夾脫落。後期雖然他們也使用諸如防止彈夾脫落的彈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現象,但是又使得使用者無法單手退出彈夾。
走火問題更是日本軍官的噩夢,從技術上說,走火的原因主要是南部式手槍退出彈夾以後,槍膛裏麵仍然有一發子彈。如果此時使用者沒有使用手動保險,錯誤操作或者發生激烈的震動,這發子彈就非常容易走火傷人。
另外,該槍在稍遠一些距離上淮確度較差。同時該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僅有320米/秒,動能隻有338焦耳,所以距離稍遠時該子彈的穿透力非常弱。根據抗戰老兵的回憶,南部手槍有時連稍硬一些的木板門也無法擊穿。
優點:適合白刃戰和肉搏戰
南部十四式從外形上來看與大名鼎鼎的魯格P08有一些相似,其實這是源自於南部大佐設計時仿造了魯格P08的設計思路。魯格P08是有史以來指向性最為出色的手槍之一,仿造它的南部十四式也繼承了一些它的優點。南部的槍把和槍管夾角為120度,槍管單獨突出在外,這使得整槍的重心基本處於掌心的位置,非常的穩定,利於迅速改變槍口的指向。簡單地說,該槍的反應速度很快,射擊時可以直接用槍口指向敵人概略瞄準後迅速射擊。這種設計對於近戰中使用的手槍是非常重要的。在之後的實戰中,雖然南部手槍問題多多,但是仍然在白刃戰和肉搏戰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該槍近距離的殺傷力很強。這主要是源自於該槍使用的南部式8毫米手槍彈。該手槍彈在近距離內有著相當的殺傷力。子彈射中身體會產生類似達姆彈一樣的變形和翻轉,造成人體的嚴重傷害。
“王八”以及“盒子”———綽號的由來南部十四式在中國有個響亮的名字———“王八盒子”。這個名字仔細分析起來還要拆開來說,首先說說盒子。
盒子或者盒子炮是一類自動手槍的通稱,這類自動手槍一般用體形稍大的皮質槍套或者木質槍套背在肩上攜帶。這些皮質槍套和木質盒子還可以作為槍托使用。南部十四式手槍,很多時候也是使用一個很大的槍套掛在肩上攜帶的。必要時,這個大的槍套還可以作為槍托使用,可以抵肩射擊。這就是王八盒子中“盒子”二個字的由來!"
“王八”的來源有兩種可能,一種說法是因為南部十四式的槍套的翻蓋部分很大,而且外形是個光滑的圓形,很有些像王八殼。所以老百姓就稱其為王八!但是,這種槍套其實在中國也不罕見。一些自動手槍的槍套也有相同的設計。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王八這個詞,主要是暗指侵略者是王八。“王八盒子”的全意應該是“王八”使用的盒子槍。
最後的風光
“王八盒子”一直不被各方看好,但“王八盒子”也有風光的時候,隻是日本人自己羞於啟齒罷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以後,數以百萬的日軍向盟國軍隊繳械。手槍的意義是很特殊的,也是軍人榮譽的象征。繳獲敵人的手槍更是自身勇氣和尊嚴的象征。蘇聯和美國的士兵一度都曾經以繳獲一把“王八盒子”為榮,由於其外形特殊,有些士兵甚至把它叫做“東方魯格”。隻是在戰後得到“王八盒子”的蘇美士兵和戰爭中的繳獲並不相同,並不是為了使用而隻是為了戰後的私人收藏而已。作為擺放在家裏的收藏品,性能差勁但是外形獨特的南部式還是可以勝任的,這也是對南部手槍的一種可笑的諷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