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偉大時代的榮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及其獲得者(圖) ZT

(2009-11-03 14:25:37) 下一個

http://i33.tinypic.com/vmxj7q.jpg">
背麵按照雕刻師意見,壓刻“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 9 18 999AU”字樣,是唯一沒經過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準的。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麵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製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者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隊伍。他們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穀,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拚搏,發憤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他們所具有的驚人毅力和勇氣,顯示了中華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決心和能力。
  “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為了在新形勢下大力弘揚研製“兩彈一星”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這23位科技專家,是人民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業者的光輝榜樣。讓所有中國人記住他們!
  “兩彈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氣的史詩,“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為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躍,創造了寶貴的經驗。“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不僅使我國的國防實力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廣泛帶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奮發圖強的信心和力量。“兩彈一星”的偉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

中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簡曆、照片
  一、錢三強 (1913-1992)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1.jpg">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係,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裏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曆任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92年逝世。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製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麵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麵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製成了氫彈.
  二、錢驥 (1917-1983)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E002.jpg">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範學院。1949年後,曆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1968年以後,曆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衛星總體設計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1983年逝世。
  我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台設備的研製。負責領導探空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製,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與製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我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組織編寫《我國衛星係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衛星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衛星總體設計機構,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三、姚桐斌 (1922-1968)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3.jpg">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係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係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曆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逝世。
  作為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1962年組織製定了國防部五院材料工藝的研究方向,並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組織材料工藝的預先研究。在此前後的4年中,他除向國內各兄弟單位提出大量研究課題外,在所內開展的研究課題500多項。領導和指導錳基釺料合金的研製和釺焊工藝研究課題,研製成國產一號及二號錳基釺料,並以釺焊結構取代了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老式焊接結構。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他治學嚴謹,以身作則,為科研人員培養和作風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四、趙九章 (1907-1968)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4.jpg">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係。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曆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逝世。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製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同年10月,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在他領導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探索了衛星發展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和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衛星係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製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衝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五、鄧稼先 (1924-1986)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5.jpg">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係,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係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1986年逝世。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六、王淦昌 (1907-1998)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6.jpg">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係。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第3、4、5、6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原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幹擾、抗核加固技術和激光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麵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七、彭桓武 (1915-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1.jpg">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係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
  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一係列理論成果,並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1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八、程開甲 (1918-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1_E002.jpg">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係,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曆任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工委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內第一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溫度和壓力,其內爆機理研究解決了原子彈的關鍵問題,為原子彈爆炸威力、彈體結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創建了核試驗研究所,成功地設計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和增強型原子彈等不同方式的幾十次核試驗,推動了核武器設計、改進和試驗技術協調發展。他是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及時提出了向地下核試驗方式轉變的建議並在較短的時間裏組織實現了大氣層試驗向平洞與豎井試驗的轉變。創立我國自己的係統核爆炸及其效應理論,為我軍的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核爆炸的測試研究,對武器的研製及改進、效應及其防護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開創了抗核加固技術新領域並完成首次抗加試驗。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九、黃緯祿 (1916-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3.jpg">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曆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製係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我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在導彈武器係統總體及控製技術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麵具有很深的造詣,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國涉及火箭技術相當多的學科和技術領域都處於空白狀態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製係統的仿製和改型設計難關,進而通過自行設計相繼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的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製導、穩定方案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製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沒有任何外國實物和資料可借鑒的情況下,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製我國第一個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略導彈並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射、三軸穩定平台在運動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射擊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製及冷發射、高海情下導彈出水大姿態控製等一係列關鍵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屠守鍔 (1917-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4.jpg">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係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後,先後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清華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後,曆任國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總體設計部主任,七機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一院技術總顧問和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
  從50年代後期起,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我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他先後擔任我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帶領科技人員突破了一係列技術關鍵,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特別是在洲際液體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中,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導彈任務的圓滿完成。他作為研製長征二號E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技術總顧問,參與領導研製試驗工作,保證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一、錢學森 (1911-2009)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5.jpg">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後,曆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院長,七機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屆中國科協主席,第6至8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屆中央候補委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協助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該院院長。此後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製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製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維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十二、周光召(1929-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6.jpg">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周光召教授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中方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會長,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協會名譽主席,國際粒子和場學會委員,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學會副主席,太平洋科學協會主席兼理事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委員會委員;被聘兼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2000年亞洲基金會名譽顧問,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職。
  周光召教授在理論物理的各主要領域都有過傑出的創造性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享有盛譽。因其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於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因在量子場論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周光召教授還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四所世界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國爵士勳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中國傑出科學家”獎,1996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國際編號為346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捷克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蒙古科學院、法語區工程師科學院、羅馬尼亞科學院、韓國翰林院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院士,是目前中國擔任外籍院士頭銜最多者。
  十三、楊嘉墀 (1919-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1.jpg">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中共黨員,衛星和自動控製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係。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係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曆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京控製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68年後,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
  他長期致力於我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製訂,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態測量係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係統的設計師,在我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製係統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係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姿態係統及數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四、陳能寬 (1923-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2_E002.jpg">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中共黨員,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係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後曆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麵同步起爆的方案製定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五、陳芳允(1916-2000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3.jpg">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無線電電子學、空間係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係。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參加了國家12年長期科學規劃製定工作,負責新電子學研究所的籌組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衛星測量控製係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製、布局建設以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中國衛星測量、控製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誌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為以後我國發射人造衛星所采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衝采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製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準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我國回收型遙感衛星的測控係統方案的設計和製定工作,為我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係統、“雙星定位係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係統和小衛星移動衛星通信係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製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係統,在我國同步通信衛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六、吳自良 (1917-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4.jpg">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係,後在雲南壘允中央飛機廠、昆明中央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係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係主任研究工程師。1950年底回國,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學冶金係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後為上海冶金所)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1954年領導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種電阻絲研製任務,獲得獎勵。50年代,用國內富產元素錳、鋁等代替短缺的鉻,研製蘇聯40X低合金鋼的代用鋼取得成功,對建立中國合金鋼係統起了開創作用。60年代,在困難的條件下,冶金所承擔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任務,與原子能所、複旦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聯合攻關,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該室主任,主持這項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艱苦探索和反複試驗,於196 4年試製成功並投入使用。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
  十七、任新民(1915-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5.jpg">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中共黨員,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1949年8月回國,在華東軍區軍事科學研究室任研究員。1952年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1956年8月參加籌建國防部五院的工作,曆任總體室主任、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長兼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所長,七機部副部長,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
  1964年作為型號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保證了東風2號導彈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他相繼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的多種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工作。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試驗中,作為首區總指揮,協助領導和指揮了這一重大的飛行試驗任務。組織研製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保證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獲得成功。領導組織了氫氧發動機、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衛星工程的研製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準確地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中國運載火箭國際發射服務零的突破。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兩次榮獲航空航天部通令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八、孫家棟(1929-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6.jpg">   
  遼寧省複縣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金製獎章,同年回國。曆任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總體設計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曆任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長、院長,七機部總工程師,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空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
  1967年以前,先後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工作。1967年後,開始從事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試驗工作。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衛星總體和各分係統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製試驗過程中,深入實際,艱苦奮鬥,帶領科技人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解決了一係列技術問題。他為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十九、朱光亞(1924- )

http://cppcc.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8/07/F200908071543357457475018.jpg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係。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曆任北京大學、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副教授、教授,二機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黨組書記。第8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共第9屆、第10屆中央候補委員,11至14屆中央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第9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1957年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領導設計、建成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了堆物理試驗,跨出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1962年主持編寫的《原子彈裝置科研、設計、製造與試驗計劃綱要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對爭取在兩年內實現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參與組織領導中國曆次原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兩彈”技術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70年代以來參與組織秦山核電站籌建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開發研究,80年代後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製定與實施、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二十、王希季 (1921-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3_E002.jpg">
  雲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中共黨員,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係。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先後在大連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後,曆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主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等職。
  我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是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及其後的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倡導並參與發展無控製火箭技術和回收技術兩門新的學科。他創造性地把我國探空火箭技術和導彈技術結合起來,提出我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主持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核試驗取樣係列火箭的研製。作為返回式衛星的總設計師,負責製定出立足國內技術和工業基礎而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製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術並突破一係列技術關鍵,使衛星增大了功能,延長了壽命,使我國衛星返回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僅有的掌握此項高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1982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二十一、王大珩(1915-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4_E003.jpg">
  江蘇省吳縣市人,1915年生,男,中共黨員,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係。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曆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我國現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領導下,開拓與發展了靶場光學測試技術、激光技術及太陽地麵模擬等國防光學技術領域。為配合我國中程地地導彈發射實驗,中國科學院承擔研製大型精密靶場光測設備的任務,他任總工程師,提出工程總體方案,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一次研製成功,性能達到當時同類儀器的國際水平,滿足了國防尖端武器試驗的急需。繼而在G179、718經緯儀和船體變形測量係統,170跟蹤望遠鏡,331電影經緯儀等研製任務中,對總體方案和技術路線進行指導,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問題。他對國家光學技術領域的長遠發展規劃的製定,研究方向、研製任務的確定,技術基礎的建議等方麵,做了大量籌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工作,並積極倡導建立研究——發展—— 小批量生產一體化的體製。
  二十二、於敏 (1926- )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4_E004.jpg">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係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1960年底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1965年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曆任理論部副主任、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幹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光華獎特等獎。
  二十三、郭永懷(1909-1968)
http://upload.backchina.com/2008/04/4_E005.jpg">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係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係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後,曆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68年逝世。
  在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中領導和組織爆轟力學、高壓物態方程、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科學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係列重大問
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