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外學者攜手共譯儒家傳統經典《五經》

(2009-07-28 00:16:35) 下一個
本報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五經》研究與翻譯國際學術會議上獲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國家的30多位知名學者將攜手把《五經》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等九種語言。此次《五經》翻譯工程由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立項,隨著項目的實施和完成,《五經》對外譯介不足的遺憾局麵行將結束。這將是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五經》翻譯工程。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院長許嘉璐教授指出,這項工程既是建立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又是最好的文化普及工作。《五經》指中國儒家傳統經典《詩》、《書》、《禮》、《易》、《春秋》,是中國最古老、最經典的文獻。會上,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袁行霈指出,《五經》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宇宙、人生、社會、曆史、現實等各個方麵的智慧,逐漸成為塑造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因素,並維係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五經》所包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今天仍然具有深遠意義。《五經》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核心部分,可是迄今為止,一套適應世界人民學習、了解中國文化需要的多語種《五經》譯本卻不存在。長期以來,對於包括《五經》在內的中國古代重要經典的翻譯介紹少之又少。《五經》中曾經有過英文、法文、德文譯本,但是大部分譯本已經相當陳舊,有的甚至是一百年前翻譯的,還有一些譯本已經絕版。現存的很多譯本多存在各種弊病,尚不夠準確與嚴謹。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會提出,由於曆史原因,《五經》的研究和翻譯與世界上其他經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是中國學界的一件憾事。《五經》翻譯項目主持人施舟人認為,將《五經》翻譯成不僅包括西方主要語言,而且涵蓋世界上所有重要語言的現代譯本是一項事不宜遲的文化任務。隻有這樣,《五經》才能確立她在世界文明之林的應有地位,中國文化的重要價值,才能被國際社會充分認識、接受。據介紹,此次翻譯工作的宗旨是將原文翻譯成符合時代語言特點的譯本,既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同時考慮譯文的可讀性,力求做到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理解並接受。《五經》將首先被譯成英語,學者將根據英譯本並參照經文底本,再翻譯成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印地語和馬來語。據悉,選定翻譯的《五經》經文大約七十萬字,譯成英文後約一百萬個單詞,兩千五百頁,其他語種的譯本將會有所不同。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