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越來越多的聲樂學者發現韓國的聲樂真的是強大到不行

(2019-03-26 07:31:29) 下一個

就在“聲入人心”日囂塵上時,我發了一些帖子,說韓國聲樂比中國強大,遭到一群大媽的嗬斥乃至惡語相向,中國有句俗話叫無知者無畏,轉發一個微信文章,不是為了給大媽們打臉,為了有益於提高或是端正大家的聲樂審美,減少無謂的衝突。

 

轉發: 總說韓國聲樂強?到底他強哪?憑啥強?

 

這幾年微信公眾號的發展讓我們在國內的朋友們足不出國也能第一時間收聽收看到國外的個大比賽視訊,各個國家年輕歌手的精彩演出。越來越多的聲樂學者發現韓國的聲樂真的是強大到不行。不僅僅是我們,就連這些老外也驚訝,為什麽韓國聲樂這麽強大?

 

今天我用我的經曆與見聞,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韓國日本比我們國家早了將近40-50年接受西方傳統古典音樂的學習,我說的是係統的學習,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學。這可以看成將近三代人的時間差。我們還在吃不飽飯新中國還沒有建立起來還在打內戰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就已經開始在係統的有規律有計劃的學習這西方古典音樂了。而我們係統接觸這個龐大的學科是近10年左右才開始的。舉個理由,當然,我們現在的審美還沉浸在歌唱唱得高唱的響就等於唱的好的全民審美中,而日本韓國的民眾已經有不小一批開始欣賞室內樂,交響樂了。

我提個小問題,你們的父母,會經常花錢去聽歌劇或者音樂會麽?我們先不談有沒有這麽些演出,就問,他們會有這方麵的想法或需求麽?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包括我的父母,他們也不會去聽這些東西。同時,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社會單位提供的高水平的演出太少,政府在這方麵投資主要以“愛國愛黨”為題材的演出占99%剩下的1%可能才是真正專業團隊專業演員帶來的古典音樂。而這些演出在二三線城市更是少之又少。我之前在一個很美麗的城市讀大學,整個四年我就看過兩次歌劇,一次還因為主演失聲變成了音樂會。而兩次都是外來團隊,一個二線城市的劇務劇院,竟然沒有人力物力產歌劇,相反,政治音樂會合唱搞的極其頻繁。錢去哪了?我不知道。

 

不過現在很多專門的音樂學院每年都會撥出資金來給學生排正兒八經的歌劇,我聽過一些學校的歌劇視頻,質量真的很不錯,比如上音的 星海的,讓我覺得特別好,我們就把這個現象作為我們國家聲樂真正起步的標誌吧。學校嘛,就是應該培養學生,給學生機會,哪怕是個小製作,哪怕沒有樂隊隻有鋼琴伴奏,但是給學生機會,那就是給學生希望。

這在韓國他們很早便開始了,我們都知道,韓國的大學收費非常高昂,不是每個公民都上得起大學。但是我跟很多韓國朋友了解到,他們雖然支付高昂的學費,但是這些錢,大部分都是用在他們自己身上,而且政府對大學撥款非常慷慨,並且對這些撥款的監管特別嚴格(反觀我們?每次政治演出,排練四五次加演出,最後給你100塊錢,然後撥款一層層的被上麵的領導瓜分被導師瓜分,然後告訴你,你需要的是鍛煉,是經驗)。聲樂教育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學校給老師的工資高,老師自然好好教,我聽我的一個學生說,他在校的專業老師每一個月工資是5000左右,12個學生,每節課的課時費按照學校給的除去大課,其他學校任務之外,每個學生每節課他能拿72塊錢。然而這個老師在外麵帶學生的費用一節課是1200. 因此他說他老師上課很明顯感覺就是敷衍,而且經常說,你這樣上課不行,你需要像你其他師哥師姐那樣加課才行(意思就是花錢跟他私下裏學)。但是一節課1200,真的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的起的。所以他那時候就非常消極,老師上課就是練聲10分鍾過一遍,也不說什麽,然後唱作品,唱兩遍,說幾個感情問題,下課。經常45分鍾課上不夠30分鍾。其中再聊聊天,吹吹牛,真正唱的時間估計才20分鍾都不到,而這樣的情況竟然還是極其普遍的情況。而在韓國他們不僅政府撥款多,還有一種“財團教育”,就是財團從一些很有天賦的孩子中挑選出更加優秀的選手重資培養,相比之下,我們的天才型選手就可憐多了,沒有錢投資,沒有好老師願意一點點教。被毀的差不多了,改行了。

 

第二個就是韓國人內部特別團結。這個我之前文章經常也會寫到。就是韓國人他們對外國人態度冷淡,我就說說我們這邊的,你每天可以看到韓國人是紮堆的,他們不是很喜歡跟外國人在一起閑聊,而是更韓國人哉一起,特別是每天我們在琴房可以看到,在聽音樂會的時候也是他們都坐在一起。韓國人他們自己內部信息非常流通,且不藏著掖著,因為嫉妒背後詆毀我真沒見過(肯定有,隻不過我沒看到)

我們的聲樂圈子,錯了,藝術圈子。真心探討互相幫助的真的是少。每天在幹嘛?勾心鬥角,背後裏詆毀,謾罵。這在專業團體裏特別常見。兩歌手,見了麵,噓寒問暖,親的不能再親了。

剛一打完招呼,馬上跟邊上的朋友說“他就是個傻比,唱的什麽破玩意,HIGHC都沒有,還敢來我們團當獨唱,老子也行,就是沒他那關係,他肯定是走後門有後台才進了團裏,後門狗

這樣的現象是不是特別繁多且內容相似?如果你在專業團隊裏,但沒有遇到這樣的人和事,恭喜你,你的團隊非常棒,好好珍惜,大家一起努力。

我們的人整天在幹嘛?整天幹這些有的沒的別人賺錢了你酸,要在背後損幾句,別人進步了,你酸,要在背後損幾句,別人找到好的合同單位了,你酸,要在背後損幾句。何必呢朋友們?有這個時間去看看譜子,學學新作品不好麽?整天跟個70年代街邊“大媽”一樣天天嚼舌根,就算你把天嚼了個窟窿,把鹿嚼成馬,黑嚼成白,死人嚼成活人,對你的專業來說有啥用呢?你就能躺在床上磕著瓜子就學會德語意大利語了?你就能掌握歌唱美學了?顯然不會啊,那你還不是在專業的歌唱家眼裏是個業餘的歌手?

這點真的得學學韓國人,多真心實意的跟同行交流,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是真的。

 

藝術屬文,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個事實導致了我們這個行當容易出現上麵我說的問題。比如說武術。你覺得一個人水平好不好,你不服,上去跟他幹一架一定能分出個勝負,不論是技巧類型的擊打得分,還是把對方打趴下起不來的決鬥PK,他一定能分出勝負。

但是我們這一行,你說一個歌手比另一個歌手好?沒法比較。因為這行不是僅僅唱就完了。一個歌手能把一首詠歎調唱的非常好,技術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不懂語言,不懂作曲家風格,不知道情緒,不知道如何表演。而另一個歌手也許他這首詠歎調唱的並不如前麵這個選手(我單指用我們中國人的審美去評價),但是他懂這門語言,在台上能完全進入這個角色,風格也能較好的把握,結果後麵這個人獲得了比賽的大獎,或者獲得了歌劇院合同,而前麵這個人就開始說後麵這個人走後門,作假,明明高音沒自己牛比,竟然還能獲得合同,絕對是塞錢了。這就是我們這個行當的尷尬之處。專業的指揮 劇院經理 藝術指導,他們在評價一個歌手的可發展潛力與商業價值的時候,是站在綜合角度去審查的,而不是用我們的審美:“誰唱的高唱的響就是唱的好”這歌標準來評判。

 

曾經有不少人在我背後說“雷大師自己學明白了麽?”我以前聽的時候覺得很氣憤,後來我們班的韓國大哥在我們班級音樂會後的聚餐上跟我聊天之後的一段時間我豁然開朗。他跟我說“你想要唱好歌,就得放棄老的思維,我在學音樂的時候一開始也會覺得唱的高才是好歌手,即使我是個男低音,但是所有男高音的曲子我都了解。我的老師告訴我:lee 你想成為一個歌手,需要讓自己一直是一個小學生(他當時說的是Schüler 指小學到高中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未上大學的學生),這樣你才會知道你需要去學的東西太多,而且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搞明白如何去歌唱”,當時我不是太明白後來我懂了,人的思維是在不斷的變化的,一個時期一個審美一個思維。那些說你學明白了的人不恰恰就是一直在最初級的固有思維掙紮著爬不出來的人麽?文無第一就是因為“文”是一個沒有辦法去觸碰到盡頭的東西,他就像星辰一般,60億人就有60億個評判標準和審美理念,誰能說自己學明白了?帕瓦羅蒂幹這門說麽?當然他不會,因為他即使在最後的幾年還在學習新的作品,卡雷拉斯 多明戈,這麽大歲數了,還在接觸新的歌劇新的角色。多明戈從男高音轉為男重音,還在學技巧,練技術。韓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我相信我們的歌手以後也會慢慢明白。我們的條件不比韓國人差,我們的國家比韓國富有,我們以後也一定會慢慢趕上韓國的技術超過韓國人在比賽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第三點,韓國人穩。

 

這是我發現的另一個特質,我看了不少聲樂國際大賽。韓國人往往發揮很穩定,就是不會有什麽本質的偏差,而中國選手比賽精彩沒法斬獲大獎的一個原因我個人拙見就是經常在比賽的時候發揮遠不如平時。

這就得說到聲樂學習的一個方向。

笨一點也許對聲樂學習會更有幫助。

我問過我們班的韓國大哥,我說你在舞台上想什麽?想技術麽?當時大家在喝東西,他很嚴肅的放下杯子跟我說,“千萬千萬不要想技術,那樣你會出很多錯,而且你會很難完成一個作品”。是的,我在舞台上嚐試了兩種不同的表演狀態,一個是時刻想著技術,但是這種情況下,大比例出現技術坍塌的現象。但是當我隻想我的樂句要表達什麽,我下麵要做什麽情緒,要幹什麽事情,這種情況下作品完成度會相對較好。而我們的選手在比賽上出現小失誤,如果你認真看,就可以看出他們在找技術點,在想怎麽用上課練的技術來完成歌曲中的難點來保障自己的質量,然而,越這樣,就越容易出漏子。反觀韓國人,他們就站在那唱,感覺他們遊刃有餘,閑暇之餘還能給觀眾來個迷之微笑。

“穩”便體現在這裏。有時候笨一點,他會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就是老師讓她不想她就不想,(但是這個問題很辯證,聰明的孩子學東西也快,但是由於很聰明,經常會邏輯繁雜繞進陷入死胡同裏),這給觀眾的感覺就是“穩”。不過歌劇的舞台上還是需要活潑好動的歌者,這種穩 也許對比賽拿獎幫助很大,但是在歌劇裏可能會有點讓人意猶未盡。

 

最後,其實我們的聲樂不如韓國人並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丟人的是我們害怕承認自己不如別人,整天把心思放在勾心鬥角與打壓同行上。我們的政府並不缺錢,而這些錢如果真的都用到學生身上,中國又能出好幾個石倚潔老師和慧老師這樣的國際級別的歌唱大家。

我的力量雖然薄弱,但是我相信隨著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的文章,這些“晦澀難講,敏感黑暗”的話題會慢慢被正視,慢慢一小部分人的審美會有所改善,勾引鬥角的事情能有所減少,大家能心平氣和的討論音樂,探討美學,互相學習。

 

我是雷悅文,是個永遠都“沒學明白”的聲樂界小學生。歡迎大家慷慨賜教,任何形式的建議和意見我都會虛心接受,人無完人,咱不懂的,學就完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