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麗

隨聊時事,隨聊人生,隨聊生活----
正文

逄春階:把音容“焊”在電視上——悼羅京

(2009-06-10 20:30:56) 下一個




http://www.ahradio.com.cn
2009-06-11 08:56

  上周悼小丁,這周悼羅京。小丁靠漫畫揚名,羅京靠播音立身。小丁年過九秩而逝,讓人惋惜;羅京年齡剛過小丁一半而止步,更讓人唏噓。 11日將舉行羅京追悼會,據說追悼會是央視最高規格。其實在我看來,什麽規格不規格的,你規格再高,老百姓對你沒感情,場麵也免不了冷清和尷尬。叫我看,老百姓喜歡就是最高規格,你的行為得到老百姓認可,百姓就會用口為你鑄碑。
  羅京假若有代表作的話,我感覺,他1997年2月播送鄧小平去世的新聞應該算是一件。他播送的《大海中永生》,我至今能記得他的語調,給人的感覺是沉痛、莊嚴、堅毅、博大。他最後一次播音是去年的8月31日,那晚的節目,有華國鋒同誌遺體在北京火化的消息,也是他播送的。寫這篇稿子時,我又特意從網上看了一遍他最後主持新聞聯播的視頻。他的聲音非常獨特,有根,凝情,不飄,有穿透力。他生前曾說:“我希望退休的時候,觀眾不是記住我們的形象,而是記得有哪些大事件是通過我們的播報知道的。”這是他的謙遜態度,但我們作為觀眾,不僅記住了那些重大事件,而且記住了他的聲音、他的形象。
  有句話叫:“生於約束、死於自由”。羅京的播音之所以留在大家的記憶裏,之所以“生”,就是因為他約束著自己。他的位置在那裏擺著,他必須約束自己的個性,穿什麽衣服、打什麽領帶、留什麽發型都不能隨意,因為一隨意就可能引發觀眾對重大新聞的猜測。他是一個帶有風向標的播音員。把小“我”深深埋藏,喜怒不形於色,即使胸內風雷激蕩,但看麵部是風平浪靜。這太難太難了。沒有頑強的意誌是做不到的。
  羅京臨終前接受采訪,說二十多年播音,每一次都是“如履薄冰”。一次播音“如履薄冰”不太難,二十多年“如履薄冰”地下來,始終如一地保持那麽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張弛有度,疾緩得當,讓受眾建立起信賴感,那需要一個什麽功夫?在薄冰上行走,稍有不慎,就翻落冰下。而羅京沒有,他一直如一列火車,按照既定軌道,勻速前進著。也許有人會說,看新聞聯播,看他的主持,不就是照著稿子念嗎?不就是個傳聲筒嗎?說這些話,是因為我們是外行,我們看不出其中的門道。門道內的酸甜苦辣,隻有內行人清楚。可是讓人感慨的是沒見羅京抱怨過。
  6月5日,央視《東方時空》播出了紀念羅京的特別節目,主持人張泉靈向觀眾講述了羅京生前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在新聞主播室30多個人共享的40平米的狹小空間,羅京甚至沒有一張自己的辦公桌,在他的主播座位底下放著一本已經翻舊了的《現代漢語辭典》,《辭典》的封麵都有些脫落了。羅京是播音界絕對的大腕,但他沒有耍大牌。難能可貴。我前幾年聽說,一位省新聞聯播男播音員到一個酒店吃飯,他問服務生:“你認識我嗎?”服務生可能不大看省台新聞聯播,就搖頭。這位播音員很遺憾地說:“怎麽會不認識我?我是某某某,新聞聯播的。”你看人家這個腕!
  羅京的英年早逝,跟自己緊張的工作狀態有沒有關係?我不是醫生,不好妄下斷語。但我敬佩這樣的人,敬佩這樣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出力流汗的人。這樣的人,就該當人大代表。這樣的人真該好好活著。
  央視這次對羅京的紀念,搞得不錯,所有主持人都素裝出鏡,以示對自己優秀同事的悼念。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我更希望央視也像關注羅京一樣關注其他戰線上那些優秀的人。(逄春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