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總算來了,在溫哥華最美好的季節裏,英吉利海灣對岸的凡尼亞公園沿著海灘又開始搭起帳篷。
每天每個帳篷裏演出兩場莎士比亞話劇,下午和晚上。這個項目由多個讚助公司自1990創立,初衷就是要讓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由專業話劇團演出的莎士比亞戲票,也給夏季的旅遊業多一項節目。想不到也得到各高中學校的追捧。
加拿大的高中語文中,莎翁的劇本是必讀的,唯一的喜劇是仲夏夜之夢。去年學校組織看了,學生優惠價,正規的話劇團演出,對白與原著一模一樣,但是演員的服裝,表情,動作和布景卻很現代。
看下來,一個字:值!對理解原著很有幫助,怪不得老師說:莎翁的著作是要看的,不是靠讀的。
其它如卡瑟大帝,麥克貝斯,都是慘酷搏鬥且要死掉好多人的悲劇。我們上課放DVD看,回家寫論文研究,殘忍得讓你滿腦子血光,整夜做惡夢。
看舞台劇就沒有這麽恐懼。從網上查到下午場(15:00~18:00
)也不過26.5元,於是訂購了2張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劇中比較不那麽恐怖的。
網上訂票要提前兩小時那個搭帳篷的凡尼亞公園取票。
時間還早。我們帶著折疊椅子,就坐在樹下低頭看會兒書,抬頭看會兒風景。
有一小夥子,赤裸著被太陽曬成棕色的上身,操縱三隻大鳥似的風箏,讓它們像飛機表演那樣旋轉上升下降,對著他拍了老半天,沒有出效果。還有個老頭自己坐的椅背上綁著一隻巨大的風箏。
雖說是夏天,樹蔭下被海風吹得有點涼,起身走走,發現帳篷入口處已經排起了長隊。因為票子沒有座位號碼的。
我們馬上也趕過去,門口有紙牌、筆和不幹膠,我們寫上各自的名字,把紙片貼在自己胸前,開始排隊。老公突然要去洗手間,我就把他的名字也貼在胸前。
隊伍走完了。老公還沒來,我隻好在門口等。我有點焦急,總是這樣性格,怕他突發心髒病掉在馬桶上起不來。
一個中年西人好奇地盯著我看,我樂了,俺都老的這樣了,還有回頭率,而且目不轉睛的回頭率。敢情金楓MM的表揚不是假話哦。
我回看他:我有什麽讓你奇怪嗎?
他點頭:有嗬有嗬,為什麽你取男人的名字?
我低頭一看,自己的牌子反過去了。
我說:那是我老公的名字。
他更奇怪了:你老公難道要靠這個名字才能認識你?
我說:那是貼在座位上的。休息時間再回座位不會亂。 俺家老公上洗手間去啦,讓我代拿滴~
他哈哈大笑,恍然大悟,也去把自己的大名寫上。
開演了,因為是在帳篷中演出,要求觀眾穿休閑裝,允許吃爆米花,花生,各種軟飲料和哈根達斯,那都是在帳篷村裏的小賣部買的。
就是不能拍照。
整個演出過程中,俺家那老夫子老公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或者說對莎士比亞非常不滿意,輕聲發表了好多怪論:
“那個朱麗葉十四歲還是個兒童,怎麽可以接吻做愛。
怪不得未婚媽媽這麽多現在,都是這個教育受的。
那個羅密歐真是個小混混,不幹正事,隻知道格鬥殺人追女孩子。
羅密歐朱麗葉一見麵就愛上,偷偷結婚。什麽愛?純粹的 Chemical
問題。俺們的梁山伯祝英台同窗幾年也沒出事,那才是真愛,那才叫古典。 ”
其中一個場景是,四個演員舉起條碩大的白紗帳,羅密歐與朱麗葉從舞台一側飛奔到白紗帳下,然後四個演員離開。觀眾可以看見兩人在裏麵白紗帳下靜靜地躺著。
一會,羅密歐從白色的床單下鑽了出來了,竟然赤裸著上身,還光著大半個腚,背著觀眾拉上褲子和拉鏈。氣得俺家老公連歎:yellow,too
much yellow~
演出結束,散場了。老公仍舊耿耿於懷,抱怨布景簡陋,我說那叫簡潔。他挑剔戲裝不是那個年代的,我說那叫跟上時代潮流。而年輕人的反應完全不同,他們依舊留連在劇照前,說:那個羅密歐真Cool,朱麗葉真Cute。演員個個Professional。
我所感慨的是,高雅的藝術平民化,百姓也能享受“貴族”娛樂生活,這是加拿大最大的特色。
修改後:發星島日報
終於盼來了夏天-溫哥華最美好的季節,英吉利海灣對岸的凡尼亞公園沿著海灘又搭起朵朵白蘑菇般的帳篷,每天下午和晚上,專業話劇團演出莎士比亞話劇。這個Bard on the Beach 項目由多個讚助單位於一九九零年創立,票價低廉,初衷是想讓普通人也能欣賞到高水準劇團演出莎翁的劇作,另外使溫哥華夏季旅遊業添多一項節目,想不到這個活動更得到各高中學校的追捧。
加拿大高中的語文中,莎翁劇本的地位如中文的唐詩宋詞那般重要。我們這個十一年級英語班學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老師問有否興趣去Bard on the Beach看下午場-享受更優惠的集體學生票價。全班同學齊刷刷地舉手。大家知道:學莎士比亞的劇本不能單靠閱讀,一定要看,才能理解原著。
周日下午,我們班早早到了那裏,不少同學還帶了書本,坐在樹下低頭看會兒書,抬頭看會兒風景。開場前一小時,帳篷村入口處已經排起了長隊,因 為票子沒有座位號。入口處置放劇照的桌子提供紙片、筆和不幹膠。大家寫上自己的名字,用不幹膠粘在胸前,開始排隊。入了村口,義工們會引導你去到你所要看 的戲的帳篷。而後我們找到了為學校預留的集體座位,把胸前的名字牌轉貼到椅子上,就趁開演前十五分鍾逛逛帳篷村。義工發的小冊子要求要求觀眾穿著休閑,允 許吃帳篷村小賣部賣的爆米花,糖各種軟飲料和冰淇淋。
演出開始了,舞台的搭建設計獨具匠心,隻有一個固定的布景,加上可移動的舞台,就適應了整場演出。隻是在演出時,你能一邊看朱麗葉和羅密歐隔窗抒情,一邊從帳篷開啟處可偶爾窺到兩個情侶手牽手走過凡尼亞海灘-古今對照;有時候水上飛機掠過帳篷發出轟鳴聲,還誤以為是劇情的配樂。
同學們注意到演員的對白與原著一模一樣,但是演員的服裝,表情,動作和卻很現代。我尤其欣賞那個演朱麗葉的演員,無論朗誦還是表情,把拗口的古英文演繹的自然至極。
中場休息時,同學們已經有不同聲音了。來自西歐的中年女士瑪麗娜非常失望,她企盼的是古典的服裝,高雅的語調,城堡的舞台背景。接下來就是一場辯論,那時 老師最喜歡的結果:每個觀點都有一定理由,闡述!對帳篷裏的莎士比亞,有人讚同也有人反駁,當有人抱怨布景簡陋,立馬有人說那叫簡潔。有人挑剔戲裝不是那 個年代的,即可有人說那叫跟上時代潮流。
下半場的戲更有創意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秘密結婚後,四個演員舉起條碩大的白紗帳,羅密歐與朱麗葉從舞台一側飛奔到白紗帳下麵,然後四個演員離開,讓它輕輕 地覆蓋著這對年少的戀人。一會,羅密歐從白色的床單下出來了,竟然赤裸著上身,還光著大半個腚,背著觀眾拉上褲子和拉鏈。觀眾爆發出一陣大笑,給這個喜劇 添了生氣。
可是,韓國的男同學忍不住了,連歎:莎士比亞的戲怎麽可以演繹成這樣?
我看到觀眾中很多西人的耆英,早早地坐在第一排,看得津津有味。還有帶十來歲的孩子來,提早浸潤莎翁的著作深奧。
演出結束,掌聲不息。出了帳篷,同學們和其他觀眾都聊了起來,年輕人異口同聲稱讚,留連在劇照前,說那個羅密歐真Cool,朱麗葉真Cute,演員個個Professional。
有位正在修學高中化學12的非洲同學一口否認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純潔偉大的愛情:“朱麗葉隻有十四歲,還未成年,一見到男人一接吻一做愛就是愛情了?非也,純粹的化學作用而已。”他這麽一說,台灣同學搭話了:梁山伯祝英台同窗幾年也沒出事,那可以算真愛了吧。另一個修法律12的說的更厲害:莎翁的作品放在當代看,不符合婦女兒童法的還真不少,建議以後演出兒童莫入。
一個劇本,一種演出風格,肯定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所感慨的是,莎士比亞走下文學聖壇,高雅的藝術平民化,百姓也能享受“貴族”娛樂生活,這個加拿大最大的特色,好!看了演出,幫助理解了劇情,值!
<星島日報>加西版 2007.09.10 點這裏,請來塗鴉畫廊加加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