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知盤中餐

(2010-02-16 16:58:50) 下一個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把吃與治國聯係到一起,這也是中國人關於吃的獨到的哲學見解。中國人深明大義、知書達禮,可一旦肚子餓得不行了,哪還管什麽孝悌忠信還是禮義廉恥,管子說過:“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 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大都發生在民不聊生的荒年。比起饑荒來貪汙腐敗就不會成為亡國的主要原因。曆史上因為貪汙腐敗做為主要原因而亡國的基本沒有。


世上無如吃飯難,吃飯是天下頭等大事。 孔夫子說:“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見《論語8226;鄉黨》。飯不因為精致而飽食,肉類菜肴不因為烹調的細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飯因久放,味道變了,魚爛了,肉腐敗了,都不要吃。顏色變壞了不吃,味道變臭了不吃。 煮的不熟太生,或過熟太爛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飯的正餐時間不吃,不照正規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調味品不適合不吃。肉不要吃太多,不要比吃青菜米飯還要多。隻 有飲酒沒有限製,以不喝醉、不搗亂、不鬧事為原則。他老人家還真是一根筋。吃飯難這個道理,我小時候不太明白。記得有一次數學難題沒做,被老師叫了去訓斥。數學題難, 吃飯容易嗎?挺容易的呀,當時我心裏嘀咕。老師從農民種田怎麽辛苦開始,大歎吃飯之艱難。聽得我雲裏霧裏,好歹您是為人師表的知識分子,沒人叫您種田呀。 種田那點子事您也不甚明了,說它做什麽。孔老夫子還被人罵作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老師比起聖人差遠了,估計隻能分清大米白麵。種田這事說開去就沒邊了, 能追溯到遠古時代。比如母係社會的時候, 男人外出打獵,女的采果子種作物。男人打獵經常空手而歸。女的采摘耕作收入穩定。男人沒有可靠經濟來源社會地位低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可男人就不會采摘耕作嗎?非要去幹打獵那種沒譜的事?

中國人見麵的禮貌用語就是“您吃了嗎?”。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吃。新年要吃年夜飯,破五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吃粽子據說是紀念屈原。屈原跳江以後, 大家怕魚吃了屈原的屍體,就把粽子蒸熟了扔到江裏喂魚。 這裏我又不太明白了,既然喂魚幹嗎還包上竹葉?魚吃不到裏麵的米不就回頭吃屈原了?再說那時候楚國人民肯定很富裕,都有餘米往江裏扔了。現如今人們大概想不起屈原了, 因為粽子不給魚吃了, 改自己吃了。其實, 人吃飯的時候聽專心的。到了吃飯時間,不管是窮人富人,都是撂下一切事物人手一碗。這個時候大腦需要清靜,才好讓味覺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要是胡思亂想,海鮮魚翅也淡然無味。所以放下一切煩惱,隻求一碗平安飯。吃吧,吃光花光身體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