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亞勤: 百人會20年華盛頓之行隨感

(2009-10-07 18:11:31) 下一個
百人會20年華盛頓之行隨感
“跨越這一英裏,我們祖孫三代走了一百年”

作為百人會大家庭的一員,我今年的五一是在華盛頓度過的。百人會組織的第十八屆年會4月30日至5月2日在華盛頓美國商會舉行。

華盛頓是我23年前留學美國的第一站(1986-1990)那時,我還是一個不到20歲的充滿夢想和激情的年輕人。上一次來華盛頓也是7年前,承蒙母校喬治華盛頓大學抬愛,授予我“傑出校友獎”的榮譽。 走在路上,還是華盛頓獨有的整齊,寧靜和大氣。我既感覺到歲月無聲, 刻下痕跡;又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昨天……

2009年恰逢中美關係恢複正常化30周年,也是百人會成立20周年,年會受到了各界更多的關注。除了百人會資深會員,會議還雲集了許多中美兩國政要和意見領袖。年會圍繞“承前啟後”的主題,主要探討美國公眾對華裔的態度、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中美合作、美中攜手應對全球變暖、美對華政策,以及美國亞裔公務員等熱點議題。正如百人會會長、美國首位華裔將軍傅履仁先生所說:“在這個經濟動蕩的時代,美中兩國之間富有建設性的對話和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美國新任商務部長駱家輝、白宮秘書長盧沛寧、美國前駐華大使尚慕傑(James Sasser)、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奧巴馬總統中國事務特別顧問傑弗裏8226;貝德(Jeffrey Bader)等到會致辭或發表演講。

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在美國是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精英組織之一,由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等40位在各個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美籍華人於1990年創建。目前共有會員130人左右,其中包括來自政界的華人領袖趙小蘭、駱家輝, 朱棣文;前柏克萊加大校長田長霖、流行疾病研究專家何大一、數學家邱成桐;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Sybase董事長程守宗、還有多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百人會希望凝聚傑出華裔的優勢、經驗和資源,以“求同存異”為宗旨,致力於促進中美政治,經濟,文化,學術交流和發展。每年的年會都會邀請美國政、商界的重要人士參加。

本屆年會圍繞當前熱點展開,豐富切實,嘉賓陣容強大——四位曆任及現任美國總統中國顧問從白宮的對華政策的變化,暢談中美關係的過去和未來;在“變化中的中國——新挑戰與新渴望”的探討中,G2的提法浮出水麵,嘉賓們各抒已見,突顯中美關係的順利發展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性。

“白宮對華政策”專題由美國前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主持。四位對這個主題最有發主權的嘉賓參與了討論: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特別顧問包道格(Douglas Paul)、克林頓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特別顧問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小布什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特別顧問韋德寧(Dennis Wilder)以及奧巴馬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特別顧問傑弗裏8226;貝德(Jeffery Bader)。他們親曆並創造了曆史。

貝德介紹了奧巴馬奉行的中國政策的核心:從奧巴馬的理念上看,他不是一個意識形態至上者。奧巴馬尊重不同意見,注意傾聽不同意見,他認為存在不同不會損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奧巴馬認同解決世界問題離不開中國的合作。今年秋天他將要訪問中國。

我參加了“經濟危機正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的論壇。大家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對政府把經濟刺激計劃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相對滯後的醫療、教育等方麵表示認同。我以自己所從事的信息技術產業為例,看到中國政府的刺激計劃已經在拉動需求方麵產生了效果,中國IT市場的銷售在連續六個月出現下降之後,三月份已開始恢複增長。

在4月30日的晚宴上,百人會將美中關係傑出貢獻獎授予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和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博士。

當已經86歲高齡仍精神矍鑠的基辛格博士走上主席台,大家立即起立鼓掌,向這位魄力非凡、富有遠見的老人致敬。正是他在1971年的“秘密訪問”,成為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一次破冰之旅,為隨後尼克鬆總統訪華和中美關係正常化作出了曆史性的貢獻。我2001年接待基辛格博士時曾經聽他親述那段曆史,並有幸邀請他訪問微軟亞洲研究院。

基辛格博士在致辭中,回顧了曆經八位美國總統和四代中國領導人努力建立起的美中關係,認為今天的美中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他說:在世界的重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之時,中國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美中關係尤其顯得重要。他感謝身邊眾多的美國和中國朋友為美中關係所作出的努力,堅信美中關係具有美好的前景。

另一個感人至深的演講來自美國新任商務部長駱家輝。5月1日他正式宣誓就職,成為第一個華裔美國商務部長。他也曾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華裔州長(華盛頓州)。我在微軟總部任職時和他就很熟。

“我祖父在100年前從中國來到美國,他曾經在華盛頓州州長家做過洗碗工謀生、養家。100年後,我成為華盛頓州州長,州長的府邸距離我的祖父當洗碗工的地方竟不足一英裏。但是這一英裏,我們祖孫三代人走了一百年。” 發生在這個華裔家庭的變遷折射出的是華人在美國社會奮鬥和成功的故事。

作為“百人會英才獎”的輪值主席,我感到特別高興的是,今年獲獎的季陽同學也有機會參加了此次具有特別意義的年度盛會。百人會推崇激勵青年的導師精神,對於青年人的培養並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多機會。

開完會我多留了一晚,去探望已年屆八旬的我的博士生導師皮茲霍克教授。他的思維清晰而敏銳,講話語速極快,與20多年前一樣。雖然因為背部的病痛,幾年前,他就不再能坐飛機旅行了,可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社會、科技最新發展的追蹤與思考,我們談起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雲計算等等話題,意猶未盡。

回去的路上我在白宮前散步,又看到那位執著的反戰女士。她從1981年就在白宮前搭了帳篷永久地住在那裏,為追求她的夢想默默地抗爭。我20多年前上學,每天都路過白宮和她打招呼,歲月無情,她已很蒼老虛弱,也不再記得那位天真的中國留學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