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均線分析(二)

(2009-10-15 13:44:49) 下一個
最可靠分析手段
  神奇生命線的妙用

  大家知道,年線(250日平均線)主要是用來判定大盤及個股大的趨勢。假如股指(或股價)在年線之上,而且年線保持上行態勢,說明大盤(或個股)處在牛市階段,此時為買入或持股的信號;若年線保持下行態勢,且股指(或股價)在年線之下,說明大盤(或個股)處在熊市階段,此時買入虧多贏少。因此,年線又稱為牛熊線。其實,除了判斷牛熊之外,年線在不同的情況下,還有許多特別的應用,概括起來便是:逃命線、高壓線和救命線。

  1.套牢者的"逃命線"。對前期已出現一輪較大升幅之後見頂回落的莊股來說,一旦跌破年線,證明調整格局形成。後市調整時間和空間都難以預測,而套牢的投資者應該當機立斷,以年線作為止損線,盡快逃命。

  2.反彈的"高壓"線。對在年線之下運行的個股來說,若反彈至年線附近,遇阻回落的可能性很大。因而一旦股價接近年線附近,宜減倉為宜,盡量不碰這根"高壓線"。

  3.跌途中的"救命線"。一些在年線之上運行的個股,途中若出現短線回調,在年線處往往會獲得支撐,隨後出現反彈的概率極高。在此線附近,套牢者可適當補倉,空倉者可大膽介入搶反彈。

  萬能均線之操作技巧

  萬能均線即20日均線,它的意義在於周期不是很長也不是很短,所以能夠真實反映出股價的最為接近的趨勢,他的低位拐彎意味著短期內趨勢有好轉的跡象,股價如果能夠即時站穩於上就說明股價未來看漲,否則隻能代表趨勢純技術上的空頭趨勢。這一均線是經過長時間驗證其在股價間的變化作用,能在任何時候任何位置給出一個明確的操作買賣信號,這也是"萬能"二字所在的真實含義。萬能均線之所以萬能是因為它在股價的任何時間和位置都能準確的給出操作信號。它的操作要點在於隻要股價上穿萬能均線並且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被認為買入信號,股價下破萬能均線被認為賣出信號。在周期組合上被認為是一個綜合周期,因此無論是長線投資或者短線投資均適用。

  十日均線操作法。當前策略。上上策:金盤洗手一段時間,多幹點正事,股市不是唯一門路。

  等候下一波牛市。這是炒手的最高境界。上策:精研技術,隻做中級。中下策:勤抄底,做反彈。

  在中國,技術麵為主,基本麵為輔。基本麵中,多一些宏觀的(經濟形勢),少一些微觀的(分紅,個別公告)。技術麵,多一些古典指標(KD,MACD,MA),少一些現代指標(波浪理論,四度空間)。

  簡易操作法。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上才可以考慮買入股票。收盤價在十天平均線下必須賣出股票。

  短中期均線粘合法

  主要是使用短中期均線來預測變盤。一般說,5、10、20、30天線這些"短中期均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接近粘合的話,股指在波段高位或者低位的變盤概率較大。理由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同時間的均線所代表的市場平均成本,其本身應該是不同的。也即:相同或接近,是偶然的、暫時的,不同才是經常的。

  如果是5、10天線走平或下行、20天線上行,然後三者粘合,這種情況下的K線形態往往是經過階段性上升之後的中繼形態或頂部形態。到底是頂部還是上升中繼,取決於均線如何發散。如果"上發散",則可能是在上升中繼形態的基礎上展開新一波上升,如果是下發散,則謹防已經處於頂部。至於5、10、20、30天線粘合的情況,大多發生在長期的平台中。後市走向,取決於平台是"上突破"還是"下突破"。也即均線是"上發散"還是"下發散"。

  如果是5、10天線走平或上行、20天線下行,然後三者粘合,這種情況下的K線形態往往是經過階段性下跌之後的中繼形態或者底部形態。到底是底部還是下跌中繼,同樣取決於均線如何發散。如果"下發散",則屬於下跌中繼;如果"上發散",則屬於階段性的底部。

  五日均線操盤法

  (1)股價離開5日線過遠、高於5日線過多,也即"五日乖離率"太大,則屬於短線賣出時機。

  乖離率多大可以賣出,視個股強弱、大小有所不同,一般股價高於5日線百分之七到十五,屬於偏高,適宜賣出。若是熊市,一般股價低於5日線百分之七到十五,適宜短線買進。

  (2)股價回落、跌不破5日線的話,再次啟動時適宜買入。一般說,慢牛股在上升途中,大多時間往往不破5日線或者10日線。隻要不破,就可結合大勢、結合個股基本麵,繼續持倉。若是熊市,股價回升、升不破5日線的話,再次出現較大拋單、展開下跌時適宜賣出。

  (3)股價如果跌破5日線、反抽5日線過不去的話,需要謹防追高被套,注意逢高賣出。若是熊市,股價如果升破5日線、反抽5日線時跌不破的話,或者反抽5日線跌破但又止住的話,需要謹防殺跌踏空,注意逢低買回。

  (4)股價如果有效跌破五日線,一般將跌向10日線或者20日線。如果跌到10日線、20日線企穩、股價再次啟動,則高位賣出的籌碼,可以視情況短線回補,以免被軋空。若是熊市,股價如果有效升破五日線,一般將向10日線、或者20日線方向上升。如果升到10日線、20日線附近受阻、股價再次展開下跌,則低位買的籌碼,可以視情況短線賣出。

  120日均線,黑馬的起跳點。大多數黑馬的拉升點,就是在120日線附近。第一種,在120日下方整理後的向上放量突破。一般的整理形態是w底。第二種,圍繞120日均線上下小幅振蕩整理,然後向上放量突破。整理形態不很規則。第三種,在120日均線上方整理,然後向上放量突破,整理形態多為w底,或呈"一"字形態整理。配合其他指標效果更好,主要可參考技術指標KDJ,WR,MACD。

  周線二次金叉抓大牛股

  當股價(周線圖)經曆了一段下跌後反彈起來突破30周線位時,我們稱為"周線一次金叉",這隻不過是莊家在建倉而已,我們不應參與,而應保持觀望;當股價(周線圖)再次突破30周線時,我們稱為"周線二次金叉",這意味著莊家洗盤結束,即將進入拉升期,後市將有較大的升幅。我們應密切注意該股的動向,一旦其日線係統或者分時係統(60分鍾,30分鍾)發出買信號(如MACD的小綠柱買點),我們應該毫不猶豫進場買入該股。另外我們也可以延伸出"月線二次金叉"產生大牛股的條件,可以說90%的大牛股都具備這一條件。

  當並肩向上的兩條均線開始發散,13日均線上穿21日均線,是最佳的買點。一隻上升的股票隻要3日均線下穿4日均線就是短線的賣點。十三上穿二十一,平滑向上大膽吃;三日掉頭穿四日,快快出了等下次。

  步步為營--均線係統實戰操作方法

  係統中輔助指標:乖離率,EXPMA等。可運用此係統中線對個股波段操作,方法如下:股價起漲點為空頭末端,如股價與250日乖離過大,隨時準備介入搏反彈,30與60日均線作為止盈點。第二次介入點為站穩250日線,可參考EXPMA(參數為250),賣出點上乖離過大,第三次介入點站穩120日線……,如此類推循環操作直至3日均線係統完結,完成整個係統操作。筆者認為此係統簡便易行,且買賣點具備,當然結合盤口、成交量,相互驗證,效果更佳。1、3日均線,尋找超級短線介入點。2、5日均線日,一周交易天數,短線。3、10日均線,短線止蝕位。4、20日均線,一月交易天數,波段止蝕位。5、30日均線,由盛而衰,由弱轉強的轉折點。6、60日均線,中線牛熊分界。7、120日均線,半年線,中線多空。8、250日均線,年線,長線多空。

  K線對比選股技巧

  首先,選擇日K線中期均線係統組合(即10日均線、21日均線、68日均線),其中以68日均線為阻力位(或支撐位),以確認股價攻擊是否成功。將5分鍾分時均線參數設置為48、144和336,其中以336分時均線為阻力位(或支撐位),以確認股價盤中回調是否成功。1.當股價回調至10日均線之下即將形成回歸21日均線支撐位之時,在其相對應的5分鍾K線走勢中,若股價打破336分時均線支撐位,並快速下跌至前期低點止跌,其下跌時單位時間內的成交應比較清淡;而當股價上升至48分時均線之上運行時,應密切關注單位時間內成交量的變化。當股價依托48分時均線上升至144分時均線之上,若單位時間內成交量放大應及時介入。2.當股價依托48分時均線在144分時均線之上攻擊336分時均線成功,同時,48分時均線上穿144分時均線時,不要急於補倉。而是應在股價回調確認336分時均線成功,同時,48分時均線上穿336分時均線時,再補倉操作。

  均線形態獲利法

  1、要有寬闊的底部,30日及其增加線回歸粘合,股價站穩於線上,並於這一階段中,股價經曆漫長的下跌後最好經一次放量反彈後再次縮量二次探底創新低後止跌,其後不斷有溫和的成交量放大現象,並於幾次主動放量上攻觸及120日均線,主動修複乖離過大的均線係統,使30、60、120日線走平粘合後即可考慮進入。

  2、滿足第一點的券種中,尋找當前價位距離其前期密集成交區,高點與平台較遠與已經向上突破,突破之前長短均線收攏粘合時間較長,股價在線上下微幅振蕩並於某一結點處放大量拉長陽(或向上跳空形成突破缺口)並經有效回抽確認(縮量,回抽較淺,30日線支撐有力且仍保持上升趨勢)勇敢介入。

  3、一旦一隻股票進入拉升期,20、30日均線應始終保持上升,這一階段,止損點應定於這兩條線處,該兩線不應走平,更不應該出現拐點,一旦出現,立即離場。同時計算每日漲幅與大盤漲幅的比,若主動強於大盤,則繼續持有,並應注意短中長期均線之間的乖離率,過大意味著短線利潤豐厚,隨時可能轉勢或至少會出現回檔調整。健康良好的均線係統不應"過分"向上發散(盡管這意味強勢,單隻能是短線強勢),而良好的均線形態應是短中長期均線均保持同步平行勻速向上的,這樣的漲勢長久而穩健。

  4、當市場由不屑到關注,再到一致看好時應留心其可能出現的震蕩,隨時警惕。20、30日線一旦走平,立即考慮離場;中期均線之間的反壓是大幅調整的。

  此外,在對於長期均線120、250的研判中有一些小的經驗,那就是這些均線一定要在特定的時間區間內才起作用,要注意經驗公式可能成立的條件,例如股價行至120、250日均線之間,兩條均線成剪刀之態勢,是比較艱難的情勢,(注意,我們所說的是艱難,而不是看淡!)

  因為一般下行的是250日均線,上行的120日均線,根據均線原理,說明120日周期的持有者的成本在上升,250日在下降,這時莊家倘若向上動作,一方麵麵臨長線買家套現的壓力,且這類投資者並不會為短期的技術走勢所影響,逢高拋出不可避免;另一方麵,對於那些長莊慢牛的券種120日線一般是主力的平均成本區,同時對大多數低位建倉的股票120日線都是他們的成本,當這條均線在股價上方時,走平是最好的情況,向下一則同於250日均線向下,二則說明主力至少未曾全身投入甚至根本未進場!要知道均線向上推進時主力成本同市場成本同步遞增,這樣會把他活活累死!而且一旦市場風吹草動或行至前期阻力麵臨短線客離場便會高位套牢。何況一隻股票裏莊家有可能不是一個,而成本卻是向上推進者支付的。真正的突破,比較穩健的是使120日線從走平到微微上翹。反過來說,股價跌到這個區間也不會是一個小跌,時間也相對較長,價位比較實在,向下打壓一般是要靠市場的利空傳聞,否則反而損失籌碼,那時莊家可能丟掉明天的飯碗。換句話說,勢成雞肋!同樣,這兩條均線單獨出現上述情形時也會起到相同作用,隻是力度相對較弱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