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自私的孩子不懂孝順
(2009-05-03 08:21:25)
下一個
一個孩子很自私的時候,他處處會無禮,會傲慢,隻要我要的東西就不給你。會懶惰,會不孝,他都隻想自己,怎麽會想父母!所以根源還在於“人生的根本態度是自私,還是替人著想。”
我常常會接觸一些家長,因為我們在海口是一個國學啟蒙中心,都是針對孩子的教育在辦一些課程,很多家長,孩子有一些狀況,他會到中心跟我們一起討論。每次來的時候,還沒進到辦公室,坐在沙發上,才從門口把他引到中心裏麵來,一路上他就開始講,「我兒子又自私,我兒子脾氣又大」,就一直差不多講了五分鍾,講完之後,我怕他太口渴,我趕快倒一杯水給他喝,「來來來,先喝一杯水,我們坐下來慢慢聊」。當他都講完他孩子的問題之後,接著我就開始問了,我說「你孩子現在很自私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孩子現在脾氣很大是結果,原因出在哪?」我看他的表情覺得說,我活這麽大,好象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突然接不上來,一臉瞠目結舌,很驚訝,我怎麽沒想過。然後又問他,「孩子沒有禮貌是結果,原因出在哪?孩子不孝、懶惰是結果,原因出在哪?」你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這個世間醫生有兩種,一種是醫人家的身體,一種是醫人家的思想觀念,而老師跟為人父母就是醫孩子的思想觀念。所以你都不知道孩子思想觀念錯誤的根源在哪?你每天隻是在那邊看那個結果而已,每天在那裏幹著急,幹煩惱。所以一定要把那個種下去錯誤的種子拿掉,然後種對的下去,再過個兩年、三年,對的種子就發芽,就結果了。所以教育孩子急不來,要用理智去把原因找出來。
所以我就跟家長說,孩子很自我,這是一個中心問題。一個孩子很自私的時候,他處處會無禮,會傲慢,隻要我要的東西就不給你。會懶惰,會不孝,那他想都想自己,怎麽會想父母!所以根源還在這個,「人生的根本態度是自私,還是替人著想」。這個時候我會跟家長說,我說我們回到孩子的小時候,他一、兩歲的時候,剛好跟爺爺、奶奶,還有你們夫妻倆一起吃飯,請問你第一口菜夾起來先夾給誰吃?有沒有找到問題根源?我每次這麽一講,底下那些媽媽都笑成一團,我也不知道她在笑什麽。「大學」裏麵有一句話,「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事情的先後順序做錯了,你為人子之道就錯了,你為人父母之道也錯了,所以夾菜夾錯了,孩子的孝道建不起來,所以先後順序特別重要。而人懂得先後順序、輕重緩急是有智能才行,所以要學。
「但力行,不學文」,你不學聖賢的文章,會「任己見」,會隻隨著自己想怎麽幹就怎麽幹,就「昧理真」,就做錯了。所以菜一夾起來,「小明,媽媽特別替你炒的這盤菜,趕快多吃一點」。爺爺、奶奶都很疼孫子,不甘示弱,「乖孫子,這兩盤菜也很好吃」,都幫他夾滿了。誰的菜都滿滿的?孩子的菜都夾得滿滿的。所有的家人都必須替誰服務?替孩子。所以什麽產生了?小皇帝出來了,小公主也出來了。中國俗話講「伴君如伴虎」,侍奉皇帝就像侍奉老虎一樣,隨時怕它吼叫起來,所以小皇帝的脾氣特別不好。現在十個孩子幾個脾氣不好?七、八個都跑不掉。所以有沒有找到原因?
當你這一口菜是夾給自己的父母吃,孩子一看到你的孝行,一個人好善好德的心是天性,所以他一看到你這麽孝順父母,孩子打從心裏生歡喜。我記得小時候,冰箱打開,我的父母拿出水果來,先給誰吃?假如他先拿給我吃,現在我就不能站在這裏跟你們講課,我一定變成敗家子。真的,我是很容易變敗家子,因為我是長子,又是長孫,又是長曾孫。我記得小時候三、四歲去掃墓,跪在我曾祖母的墳前,一看到那個墓碑上第一個名字居然刻著我的名字,我突然肅然起敬,所以對於自己的家族就有一種使命感。我是長孫,所以我是三千寵愛於一身,假如我的父母用錯方法教我,保證現在我沒有辦法站在這裏了。
所以因為拿對了,我們看到父母在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內心會很歡喜。所以當我們的身高,當我們的力氣,有資格去開冰箱的時候,拿出來就先給爺爺、奶奶。我們拿過去的時候,爺爺、奶奶非常歡喜,摸摸我們的頭,我們也很滿意,他也很歡喜,這個叫大家都歡喜。所以以孝治家絕對會讓家庭和睦、和樂。
所以我們從根源上找到,當我們從小教孩子孝順長者,對長者有禮敬的態度,時時刻刻為長者著想,他就不會自私,他也不會貪心。有一次我們有七位老師坐下來研討功課,有兩個孩子在房間裏麵玩,剛好拿了一盒餅幹,有十塊餅幹,結果發下去九塊,還剩一塊。因為那個餅幹特別好吃,所以這個孩子吃完之後就跑出來,他說這個東西很好吃,請問還有沒有?我們就拿給他看,也沒講話,就比剩一個。這個孩子拿起來之後,他就說這一個要拿給蔡老師吃,他不隻沒想到自己,還知道這邊的老師要先拿給哪一位老師吃。
問:所以你看,他會不會自私?
答:不會。
孩子小的時候,假如我們處處都隻為他著想,處處就是要滿足他所有的需要,他就隻會想到自己,而沒想到別人。所以他自然就會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私。比較自私他就不懂孝順,不懂替人著想。所以我們要把根本原因找到,才能把問題慢慢的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