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的

探討人生的意義,尋求人生的價值。
正文

忘記廣島珍珠港想到基督各各他

(2009-06-04 16:53:12) 下一個

        一本雜誌登載一篇文章標題是:從廣島到精神病院,從珍珠港到各各他。內容題到兩個人,一個是偷襲珍珠港引起太平洋大戰的日本空軍指揮官;一個是結束大戰,將原子彈投在廣島上的美國英雄。他們雖然都在戰爭中有殺人的記錄,但是誰知後來那個投彈在廣島的英雄竟然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那個帶隊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卻悔改信主,作了基督徒,並且成為有名的傳道人。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那次率領空中攻擊隊的總指揮名叫淵田美津雄,使美國損失慘重。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解甲歸田。後來他從被俘遣返的日軍中聽到基督徒愛仇敵的大愛,使他大受感動。(詳見福音故事“憎惡轉向仁愛”。)又有一次,他在某一車站看見一位美國人散發福音單張。這個單張是一位被俘的美軍寫的。這人是轟炸東京的杜立德將軍的部下,名叫薛撒雅各。他被日本人監禁後,受了許多苦。但他在獄中領悟了耶穌的真理:人類為何互相憎恨和殘殺呢?何不改變去“愛你的弟兄”,實行基督的教訓呢?淵田讀了這單張,也學薛撒雅各所作的,就去查考聖經。從路加福音二十三章三十四節,他得到了寶貴的啟示:“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他深受基督的愛所感,認罪悔改,接受基督作他的救主。

        大戰後,美國霍士公司不惜成本,動員美日兩國人才,拍攝一部名叫“虎,虎,虎”的影片,描繪突襲珍珠港的經過。當這影片在倫敦首次放映時,霍士公司邀請淵田夫婦前往參加典禮。當淵田在倫敦觀看“虎”片時,他的心情與當年領隊偷襲時大不相同了。因為他已悔改信主,由憎惡轉為仁愛了。

        戰後,日本政府曾請他作國防部參謀總長,他卻拒絕了;因為他甘願獻身作一個傳揚基督救恩的福音使者,他一度作過眾議院議員。其他參加珍珠港偷襲的人多半死了,但他仍然活著傳揚福音。淵田信主的見證,以及他的傳福音情形曾被發表於日本“文藝春秋”雜誌兩次。他是美國航空傳道團的日本部指導員,傳福音於日、美各地。每年旅程數萬裏,傳福音數百次,勸日本人忘記廣島,美國人忘記珍珠港,隻想到基督與各各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