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陸生在台灣 重新認識生活價值

(2009-07-16 18:38:45) 下一個
2009-07-17 中國時報 【林克倫/高雄報導】

都說陸生來台讀大學,會造成台灣諸多問題,但記者檢視高雄義守大學一百多份大陸交換學生的心得報告發現,台灣公共設施人性化、民眾人文素質佳,以及全球華人圈獨有的公民社會生活方式與價值,竟是陸生自覺獲益最多、也最震撼之處,透過台灣做為對照,陸生重新認識自己與未來在中國的生活價值。

 這是一段歷時四個月的「重新認識之旅」。十三億人口讓插隊、不守秩序與你爭我奪在大陸屬常態,在台灣卻顯另類,「台灣同胞是很講禮貌的,如果你最先進入電梯,一定要幫忙按住『開』,等後麵的人進來,再為大家按樓層」,來自大連理工大學大傳係的車旭在心得報告裡寫道:「在台灣,搭(電)扶梯時要站在右側,公共場所也不可大聲說話。」

 公民生活方式 全球華人獨有

 觀念衝擊全來自生活裡的人性化設計,西南交通大學楊維懿與西安交通大學蘇國勝不約而同地指出,「台灣電梯都有低按鈕,洗手間設置殘障位置與緊急呼叫按鈕,樓梯旁邊還有保障特殊人群和小孩安全的低扶手,「在人性化這一點上,台灣做的非常到位!」

 就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張聰,對「垃圾不落地」觀念則頗有感觸地指出,「在大陸,這個工作一般是進城的民工,回收垃圾賣掉後用來糊口、這是利益驅動,台灣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而且是自覺的做!」

 排隊也成為陸生眼裡的「台灣奇蹟」。「不管男女老少,坐捷運、公交車、搭電梯都會主動排隊」,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江雲在「比較兩岸大不同」後指出,人們都很有禮貌,經常說「謝謝、對不起」,讓我感覺到人與人的和平相處,「大陸民眾在這些方麵做的非常不夠,我想大陸需要時間去改變」。

 生活是否舒適 是由心態決定

 對生活與生命的看法也讓陸生驚豔不已,「台灣人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在心得報告寫道:「台灣人的臉上大都帶著知足、平靜的神情,從神態舉止不難看出,他們是在安然地過著每分每秒,沒有那麼多功利之心與焦慮憂愁,實實在在地『享受』生活。」

 在台期間備受溫馨照顧的廣州大學生黃智前也十分羨慕地寫道,好心的叔叔阿姨們都不是特別富有的人,但都有一顆無私愛人的心,生活的快樂與滿足來自於幫助別人,「我終於明白,生活是否舒適是由你的『心態決定』的,而不是金錢來決定,我對生活品質的定義,發生很大的改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