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戲園

祖宗留下的精粹,不好好地品味一番,也真的說不過去哈 ……
正文

《吳鋼 -- 美麗的京劇》書摘

(2009-11-05 21:28:06) 下一個



手眼身法步,李維康在《霸王別姬》中飾演虞姬
 
吳鋼作品特色之一是:擴展了戲曲攝影的空間表現,從過去一張照片隻能表現一個空間,發展到在同一畫麵上表現多元化和多維的空間。他借鑒了外國攝影和繪畫中的“立體派”和“組合派”藝術,把西方現代藝術的新觀點,引入了我國的戲曲攝影。比如,京劇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講究手、眼、身、法、步五個方麵的緊密結合。吳鋼就把某一演員在某一出戲中這五方麵的精彩表演全都拍攝下來,進行拚貼組合,形成一個嶄新的畫麵,使得觀眾麵對這幅作品時,既能對演員的表演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同時又享受到畫麵變化多端,形象豐富多彩的欣賞樂趣。
 
(摘自狄源滄《吳鋼的戲曲攝影》一文,原載1988年9月10日《北京日報》。)





京劇《霸王別姬》,雷英飾演虞姬

在舞台劇照的拍攝中,單靠演出的燈光往往不能滿足要求。為了營造氣氛和達到特殊的拍攝效果,增加一些近距離的燈光設置是必不可少的,燈光師傅稱之為“流動燈”,因為燈杆下有便於移動的走輪而得名。但是在照片中絕對不能出現這些流動燈的痕跡,否則謂之“穿幫”,是舞台攝影的大忌。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虞姬手持雙劍的照片,從梅蘭芳先生開始已經成了《霸王別姬》標準照,再難拍出新意。我在為新秀雷英拍攝劇照時,嚐試著突破傳統拍攝手法,把“流動燈”拍攝在畫麵中,力求不落俗套,使畫麵生動活潑起來。在國內外展出時,效果不錯,大概能給觀眾於演出之外的一些視覺上的滿足。
 
(摘自狄源滄《吳鋼的戲曲攝影》一文,原載1988年9月10日《北京日報》。)





 

京劇《盜仙草》,田冰飾演白娘子。
攝影器材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攝影創作方法與表現力。舞台攝影中不應單純賣弄技巧而濫用特技。應該結合劇情、人物和演員的特點,選用適當的拍攝手段來強化、充實、誇張演員的表演,使我們的作品能夠傾述出作者對表演藝術的理解和共鳴,給觀眾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間。

這張照片是神話武戲《白蛇傳》中《盜仙草》的一個場麵,我用尼康F2AS相機裝28毫米廣角鏡頭,低角度仰拍,同時在鏡頭前麵加半麵多棱鏡,使主角白娘子清晰,而虛化被踢出去的配角演員,產生多影。這樣強調了神話氣氛,突出了演員的技巧和踢的力量、速度以及方向性。
 
(摘自狄源滄《吳鋼的戲曲攝影》一文,原載1988年9月10日《北京日報》。)






 
 
串翻身

80年代初,父親“文革”後第一次出國,這時尼康F3相機剛剛上市。他從巴黎回來時沒有帶當年流行的彩電、冰箱等“幾大件”,而是用這個唯一的大件指標,給我帶回了一台尼康F3和一隻80-200mm的變焦頭。我又從一個朋友處購得F3用的馬達卷片器,加在我的F3上,如虎添翼,成為當時卷片速度最快的相機。我用這套相機爬到舞台高處,扳上多次曝光鈕,像機關槍一樣在一張底片上連拍,把京劇演員的原地“串翻身”動作,拍攝得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摘自狄源滄《吳鋼的戲曲攝影》一文,原載1988年9月10日《北京日報》。)
 




張春華:手眼身法步

拍攝戲曲劇照,過去多局限於“亮相”或動作間歇時的靜止場麵。在追求抓取攝影中的動感思潮的影響下,近年來有些使用者在拍攝有動感的舞台戲曲劇照時,采用較慢快門速度以造成局部模糊不清的動感畫麵。而吳鋼卻敢於和善於突破傳統表現手法,較成功地把演員的“手(手勢)、眼(眼神)、身(身段)、步(台步、法(即手、眼、身、步有機結合的法則),從不同角度拍攝、組合在一起,使戲曲演員的“全身都是戲”的特點,一一展現給觀眾,達到了一種“蒙太奇”效果。
 
(摘自張水澄《吳鋼的戲曲攝影藝術》,1989年第11期《中國建設》雜誌。)







 
京劇《鬧龍宮》,白雲明飾演孫悟空

在傳統戲曲的水戰場麵中,隨著大旗的舞動,演員們在旗子上翻騰跳躍。手持大旗的演員,不但要力大身強,把旗子翻卷自如,獵獵生風,更要配合跟頭演員的動作和節奏。在鑼鼓聲中,藍色的大旗仿佛海浪一般,把翻跟頭的演員卷起來,再拋上去。即使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麵的觀眾,也很自然會聯想到這是在滔天波浪中的激烈戰鬥,這就是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拍攝時,相機的角度放低,從下方向上拍攝可以突出演員翻騰的高度。




手眼身法步-袁世海-霸王別姬

吳鋼認為,傳統的舞台攝影總是要求“全身照“,至多半身或大半身特寫,為的是讓觀眾看到“渾身帶戲”的造型。然而,在吳鋼的觀察中,演員最精彩的應是唱、念、作、打“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五法”,這些最凝練、最細微的瞬間動作,才是他捕捉的重點。
 
(摘自《戲曲攝影-大陸攝影家台北展名伶》,1988年9月9日,台灣《民生報》。)



 
京劇《豔陽樓》,厲慧良飾演高登

低角度向上仰拍,在舞台攝影中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盡量接近演員,有時要貼在演員的腳下向上拍攝。如果再使用廣角鏡頭,可以用誇張的變形手法,表現出特殊的效果。這張照片使用了28毫米廣角鏡頭,從底下向上仰拍,突出武藝精強的高登,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神態。
 
(摘自《戲曲攝影-大陸攝影家台北展名伶》,1988年9月9日,台灣《民生報》。)



 京劇《鬧天宮》,李光飾演孫悟空
孫悟空有七十二變,給孫悟空拍照片也不妨變一變手法。在為中國京劇院的著名武生演員李光拍攝封麵照片時,我反複思考,畫了好幾張草圖,最後決定選用兩次曝光的方法。先把哈蘇120單鏡頭反光相機換上150毫米中焦距鏡頭,在毫米的上方,拍攝孫悟空側麵的特寫鏡頭。然後卸下機身後麵的片盒,上緊快門,再把片盒裝上。這樣作的目的,就是底片不動,而相機可以進行下一次拍攝了。再把相機換上80毫米標準鏡頭,拍攝演員的全身造型,有意把人物拍攝在畫麵的下方。此類照片在拍攝中有兩點要特別注意:一是要布置黑色背景,否則背景中的景物會幹擾另一次曝光的畫麵;二是曝光要比正常值略低一些,以免兩個畫麵間的融合部分曝光過度。從後來發表出來的效果看,剪裁成雜誌封麵的豎構圖,結構緊湊,融臉譜與身段於一張反轉片,給讀者更大的視覺空間。
 




手眼身法步,葉少蘭飾演陸文龍局部特寫構成
     我從小看過不少楊小樓、譚鑫培等的劇照,幾乎全是演員的全身照片。據說老演員認為他們“渾身是戲”,不允許攝影家在他們身上任意剪裁切割。吳鋼運用“打散構成,重新組合”的現代手法,通過長焦距望遠鏡頭,把演員表演中最富有表現力的“手、眼、身、法、步”的各個局部抓拍下來,加以重新整理,拚接成一幅作品,觀眾從中可以欣賞到演員表演的最精彩的各個部分。
 
(摘自黃苗子《新思潮新語匯-觀吳鋼戲曲攝影展》,原載1988年9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亮相”前的韻律:葉少蘭——《羅成叫關》

羅成叫關》的劇情十分悲壯,但是在京劇演出中,是一出以唱為主的唱工戲。我以往按照常規拍攝,得到的是演員昂著頭、張著嘴唱的呆板形象。為了表現出戰爭氣氛和增強畫麵的感染力,我事先經過構思,在拍攝中采用了兩次曝光。第一次,在哈蘇120相機下加裝三角架,用50毫米廣角鏡頭,收小光圈,開啟B門,用慢速度拍攝。這樣,演員出場時的移動影像,在6 x 6厘米的方形反轉片的下方,形成一片時斷時續的色彩斑斕。第二次曝光,把相機上的片盒取下,上緊快門,再把片盒裝在相機上,使得快門上緊,而膠片並沒有轉動。然後換上150毫米的中焦距鏡頭,拍攝演員的亮相動作。兩次曝光的重疊,更加突出了現場氣氛和增強了觀賞效果。 


封麵:



圖書評價

  三十年戲曲攝影精華作品

  盡收戲曲名家台前幕後的感人故事

  中國圖書裝幀業權威人士傾力打造

  文化大家聯袂推薦

  ■ 基本圖書資料

  書 名:美麗的京劇
  作 者:吳鋼
  書 號:ISBN 978-7-121-04879-1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定 價:158元
  版 次:第1版
  開 本:16
  頁 碼:366

  ■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京劇為主,兼顧地方戲曲劇種,全麵表現戲曲名家的舞台演出,再現當時的珍貴場景。作者采用獨特的攝影藝術表現手法,以生、旦、淨、醜進行分類,將俞振飛、袁世海、李萬春、厲慧良、關肅霜、趙榮琛等名角大家粉墨濃妝前後的顰笑之瞬間盡收於冊。

  本書邀請一輩子隻做圖書裝幀設計之事,並被評為對中國書籍裝幀50年產生影響的十位設計家之一,譽為中國圖書裝幀設計界的翹楚,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敬人設計工作室藝術總監的呂敬人先生量身定製裝幀設計。

  該書首次刊載了吳祖光先生生前未完成的《美麗的京劇》序言手稿,並由素有“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先生續寫遺序。已故著名劇作家曹禺、著名老藝術家黃宗江、黃苗子、朱德群、範曾等文化名家都對本書的戲曲攝影十分推崇。作品動靜結合,是一本既有觀賞價值又具收藏價值的魅力之作。

  ■ 作者介紹

  吳鋼,旅法攝影家,著名戲劇家吳祖光與著名評劇藝術家新鳳霞的長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法國職業攝影家組織AGESSA成員,畢業於中國魯迅美術學院藝術攝影係,從事專業攝影30年。

  1977年在文化部藝術期刊任攝影記者。
  1979年,在中國戲劇家協會的《中國戲劇》雜誌任攝影記者,拍攝了眾多的文藝界名人和舞台演出劇照,並撰寫了許多文化評論和攝影技術文章。
  1986年-1988年,幫助法國攝製組,在中國拍攝了四部介紹中國文化的紀錄片和一部故事片《夢中情》。
  1988年10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和台灣爵士攝影藝廊同時舉辦“吳鋼戲曲藝術攝影展”。
  1988年在香港出版吳鋼戲曲攝影畫冊 《 出將入相》。
  1989年獲中國第一屆攝影金像獎提名獎。
  1989年赴法國第七大學視聽係進修學習。
  1990年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和VINCENNES市政府舉辦“吳鋼戲曲藝術攝影展”。
  1991年起,在 TDK 產品的法國總代理公司任專職廣告攝影。
  1991年加入法國國家職業攝影家組織AGESSA,並在法國獲得藝術家居留權。
  1991年起,陸續為法國GAMMA等圖片社工作,拍攝了中國貴州少數民族等專題照片。並先後參與了《畫魂》、《一簾幽夢》、《走出凱旋門》等中國電影、電視片在法國的拍攝工作。
  1992年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舉辦“吳鋼戲曲藝術攝影展”。
  1992年,聯係西班牙演出商,組織中國京劇院三團到西班牙商演。
  1993年12月13日,策劃和組織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舉辦的法國榮譽勳團盛大慶典晚會上,演出中國京劇演出和中國小提琴家演奏。
  1999年,為中央電視台“美術星空”和“瞬間世界”在法國策劃有關攝影的專欄節目。
  2000年4月,作為策展人,策劃和籌辦了“法國國家攝影博物館珍藏老相機”在北京展覽。並策劃和翻譯了《世界老相機精品博覽》彩色畫冊。
  2001年,作為策展人,策劃法蘭西終身院士阿爾伯-費浩(ALBERT FERAUD)的雕塑展覽,在廣東美術館,上海大劇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青島雕塑博物館和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巡展。
  2003年,策劃和經辦了朱德群先生為上海大劇院正門大廳,創作巨幅油畫《複興的氣韻》,並於起運上海之前,在巴黎歌劇院正廳預展。
  2003年春節,協助法國著名廣告攝影家讓-保羅-古德(Jean-Paul-Goude)先生,創作和拍攝中國京劇題材的巨幅廣告,用於懸掛和張貼在全法的老佛爺百貨公司的廣告招貼上。
  2003年起,協助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巴黎中國戲曲節”,擔任藝術總監,至今已經曆時三屆。
  2005年11月開始至今,每期都在《大眾攝影》雜誌上撰寫有關古典攝影器材和攝影曆史的專欄文章。
  2006年,著述《攝影史話》一書,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書中的三百多幅有關古老攝影器材的彩色照片,全部由作者拍攝,這也是第一部由中國人撰寫的詳細論述攝影最初的發明史的著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夜闌臥聽聲 回複 悄悄話 這本書被評為2007年度最美麗的圖書,感謝分享~~
老潛 回複 悄悄話 吳鋼聽戲的曆史比年齡長:


 “為了在靜止的畫麵上,表現京劇中的節奏、韻律、流動的音樂感,他不惜在舞台的燈架上爬上爬下,有時懸在十米高的吊杆上,向下俯拍,而那燈箱的灼熱與架子的搖晃,隨時可以使他由高空摔下,喪失生命……”曹禺先生盛讚他創造了“流動著音樂的美”。近日吳鋼在北京首發了自己的新書《美麗的京劇》,這是一部濃縮戲曲舞台近30年浮沉的戲曲攝影精華作品。

??吳鋼是吳祖光和新鳳霞的長子。他早年畢業於中國沈陽魯迅美術學院藝術攝影係,曾在《中國戲劇》雜誌社任專職攝影記者,從事戲劇專業攝影30年。在書中,他通過長焦距望遠鏡頭,把演員表演中最富有表現力的“手、眼、身、法、步”的各個局部抓拍下來,加以重新整理,拚接成一幅作品,觀眾從中可以欣賞到演員表演的最精彩的各個部分。

??“我聽戲的曆史很長,甚至超過了我的年齡。因為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已經躺在媽媽新鳳霞的肚子裏,跟著她在台上聽戲了……”吳鋼介紹,書中收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京劇舞台經典劇照,再現了老一輩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如厲慧良、李萬春、俞振飛、袁世海等精湛表演藝術。
老潛 回複 悄悄話 吳鋼聽戲的曆史比年齡長:


 “為了在靜止的畫麵上,表現京劇中的節奏、韻律、流動的音樂感,他不惜在舞台的燈架上爬上爬下,有時懸在十米高的吊杆上,向下俯拍,而那燈箱的灼熱與架子的搖晃,隨時可以使他由高空摔下,喪失生命……”曹禺先生盛讚他創造了“流動著音樂的美”。近日吳鋼在北京首發了自己的新書《美麗的京劇》,這是一部濃縮戲曲舞台近30年浮沉的戲曲攝影精華作品。

??吳鋼是吳祖光和新鳳霞的長子。他早年畢業於中國沈陽魯迅美術學院藝術攝影係,曾在《中國戲劇》雜誌社任專職攝影記者,從事戲劇專業攝影30年。在書中,他通過長焦距望遠鏡頭,把演員表演中最富有表現力的“手、眼、身、法、步”的各個局部抓拍下來,加以重新整理,拚接成一幅作品,觀眾從中可以欣賞到演員表演的最精彩的各個部分。

??“我聽戲的曆史很長,甚至超過了我的年齡。因為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已經躺在媽媽新鳳霞的肚子裏,跟著她在台上聽戲了……”吳鋼介紹,書中收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京劇舞台經典劇照,再現了老一輩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如厲慧良、李萬春、俞振飛、袁世海等精湛表演藝術。
8341 回複 悄悄話 動感思潮,蒙太奇效果,開眼界:))
我的京戲園 回複 悄悄話 資料來自網絡,特別感謝原上傳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