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瓷款鑒別初探 zt

(2009-12-14 11:15:48) 下一個
http://news.sc001.com.cn/dictionary/01/02/20090725/032305.shtml



掌握有關瓷款知識,是鑒賞歐洲瓷器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歐洲,辨識舊瓷器,主要依據款記,因為瓷款帶有字母、文字、圖標、號碼或數字等,能反映出瓷器出處、年份或時代、質量等比較準確的信息。收藏者總是先看款記,再決定是否購買瓷器。對品質優良的瓷器而言,款記象征著名窯或名廠對其技藝的自信,是向購買者傳遞質量保證的信息,給藏家一種有形的承諾。

    1、歐洲瓷款及其作用

   歐洲瓷器史上最早的款記,是邁森瓷廠1720年開始使用的花押字母“AR”標記(見圖一),由邁森廠創建者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瑞克斯(AugustusRex)(又稱奧古斯特大帝,後成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的姓名首字母組成。1722年,邁森廠開始使用交叉雙劍標誌,該標記成為歐洲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標記。18世紀前半期,邁森廠兩種款記並用,但花押“AR”屬特殊標記,專用於選帝侯奧古斯特大帝及其繼承人奧古斯特三世的宮廷用瓷。該款為釉下鈷藍,手工書寫。帶有“AR”標記的瓷器,為邁森廠早期產品,裝飾紋樣效仿東方題材,具有鮮明的中國和日本風格。現在,這類存世器多藏於博物館或皇家收藏室,但並不意味市價奇貴或蹤影難覓。國際市場時有“AR”款瓷器出售,多為19世紀後半期仿製品,大多是彩繪裝飾,與18世紀的早期邁森瓷迥然不同。

   歐洲其他建得較早的瓷廠,紛紛效仿邁森開始采用瓷款。早期瓷款圖案主要來自工廠所在地區、庇護人或廠主的徽章紋飾。如邁森著名的雙劍標誌源於薩克森選帝侯徽章,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手繪標誌影響著幾乎所有歐洲瓷廠,直到19世紀初貼花轉印和刻印標記流行起來。但像德比、斯波德、邁森等瓷廠仍采用傳統手繪方式製款。

   18世紀末開始,歐洲瓷器市場需求極強,雖然價格仍很高,買者卻越來越多。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瓷廠無力開發自己的產品,隻能仿造名窯瓷器。19世紀下半葉,一些名廠開始設法保護款記的原創性。1875年,德國廠家申請瓷款專利,皇家柏林瓷廠(K.P.M.)第一個獲得專利。邁森廠也不甘落後,於19世紀80年代采取法律行動阻止仿造,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款記。

   對名廠而言,款記具有特殊廣告價值,在英國像明頓、韋奇伍德、皇家王冠德比和皇家沃切斯特等著名廠家款記,向顧客表明器物來自曆史悠久、聲譽良好的瓷廠。對收藏者而言,瓷款具有更重要的含意,不僅可借此探究每件有款瓷器的生產廠家,而且可弄清大致生產年代,有時甚至是比較精確的年代,尤其是那些來自19、20世紀領軍企業的器物,因為廠家擁有獨特的產品年代體係。隨著19世紀瓷款廣泛使用,大多英國陶瓷可被準確辨識,並推出年代。

   有關專家總結出依款斷年代應掌握的幾條規則:帶有皇家徽章的印款一般始於19、20世紀;帶有圖案名稱的印款始自1810年;所有在公司名稱或詞首字母後帶有“Ltd.”(有限公司)的英文款記必定晚於1855年;帶有“商標”一詞則表明器物製造日期在1862年商標法頒布之後;在公司名稱或商標中含有“Royal”?皇家 一詞,意味著屬19世紀後半葉或20世紀產品;1891年美國開始實行麥肯利關稅法,要求所有進口陶瓷標明原產國,後為避免混淆又加上了“……製造”字樣;帶有“Bone China”(骨瓷)和“English BoneChina”(英國骨瓷)等字樣的瓷器表示為20世紀產品。

    2、瓷款種類

   歐洲瓷款種類多樣,從製款方式看,大致有以下幾種:1、用銳器將款記刻在未燒瓷胎上,19世紀前多為手工雕刻,一種呈細線,另一種為一側帶坡度的明顯刻槽,呈現犁田般的自然效果。這類款記一般用於小型陶瓷工作室。2、像“Wedgwood”(韋奇伍德)等著名瓷款,則用金屬印或木戳蓋款於未燒瓷胎上,顯出機械蓋印的勻稱;3、名字或姓名首字母組成的文字款記多為手繪,分釉上和釉下。所繪款記多為鈷藍,因這種氧化物最耐高溫;4、19世紀很多款記從雕刻銅板轉印到瓷器上,用顏料覆於銅板將圖案印到薄紙上,再貼花轉印到瓷器表麵,可為釉下也可為釉上,若器物主體圖紋為釉下藍,款記一般也為釉下藍。

   款記除有釉下、釉上之分,還有同一器物釉下和釉上款記並用的情形。歐洲名窯出產的古瓷,款記多為釉下施彩,如邁森的釉下藍劍款記。在歐洲發明硬質瓷後的一百年或一百多年裏(18世紀初到19世紀初),瓷胎上僅有鐵紅和鈷藍兩種顏料經得起高溫焙燒,而後者更為流行,所以大多數歐洲瓷器的款記為釉下鈷藍。但也有例外,19世紀晚期薩克森首都德累斯頓的一些瓷藝工坊製作的瓷器,款記比較特別。很多工坊主為著名藝術家,他們從其他瓷廠購得瓷器坯料,進行繪畫或浮雕創作。這些坯料大多帶有瓷廠標記,他們先用金色釉料罩上,再在釉上標示自己的款記,通常為藍色王冠。

   當然,有些廠家的做法與德累斯頓瓷藝家不同,對製胎和裝飾在不同地方完成的器物,一般用兩個款記進行標注:一為釉下彩,標明製胎廠家,另一為釉上彩,表明裝飾者。例如,著名的法國哈維蘭瓷器同時擁有綠色釉下款記“Haviland France”和紅色裝飾者標記“Haviland & Co.Limoges”(見圖二)。這種情況表明,雙款瓷器是在同一工廠的不同生產車間完成製作的。

    與廠家款記標在一起的,還常有刻上或印上的紋飾號碼(patternnumber),以及成套器物的分序號等。紋飾號碼代表不同的裝飾風格和器物在瓷廠紋飾目錄中的位置。19世紀30、40年代,紋飾名稱開始出現在批量生產的轉印花器物上,在沒有工廠款記的情況下,同樣能幫助識辨器物。有時也會有繪畫師個人記號出現,這種記號與器物上出現的畫家簽名作用不同,主要便於廠家計算畫師工作量支付報酬。在英國,這種標記則特別用於帶有紋飾號碼的餐桌用具。

   另外,還有些瓷器款記既不代表製造廠家或瓷器工坊,也不代表裝飾者,而是代表零售商或批發商。有時,一些大進口商會向瓷廠提出特殊要求,將訂購的瓷器標上本國銷售商名款,以便創立良好的銷售信譽。這類情形可從法國銷往美國的哈維蘭瓷器上看到,有些器物帶有美國本地零售商的標記,如達拉斯市的“山格兄弟”標記,奧克拉霍瑪市的“TX”標記或“W. J. Petee &Co”標記等。

   從瓷款圖紋看,造型各異,豐富多彩。有單個字母款記,如帶有特體字母“A”(中間短橫向下呈尖形)的瓷器,為英國倫敦斯塔福德郡博瓷器工廠1747-1776年所產,器型仿造中國、日本和邁森瓷器,洛可可裝飾風格;有普通的姓名首字母款記,也有花押首字母款記,如上麵提到的邁森廠花押“AR”款記;有手寫體姓名和個性化簽名款記,也有字母配特定圖紋款記。這些特定圖紋有王冠、盾、錨、漩渦飾、幾何形、星形、十字形、鳥類、動物、魚類、植物、樹木、花草、建築、罐陶、舟船、人物、旗幟、鍾鈴、地球儀、翅膀以及其他混合物等。王冠標記如英國王冠德比瓷廠的款記;動物標記如德國阿爾特瓦沙瓷廠的鷹紋款記;帝王徽章標記如德國霍切斯特瓷廠的選帝侯車輪標誌。也有以製瓷工具作為款記圖形的,像匈牙利海林德瓷廠的交叉畫筆標誌。還有被稱為英國斯塔福德郡風格的款記,主要融合了英國皇家紋章圖案,這在19、20世紀的英國瓷廠中比較常見。
 
    不同廠家,款記自然不同,但同一瓷廠,因不同時期,不同管理者,瓷款也會有所變化。拿邁森瓷器來說,從1720年到現在已經曆了十幾種瓷款的變化。近年,瓷廠曾燒製一套盤麵為不同年代瓷款標誌的白釉小碟,深受收藏者歡迎。

    3、瓷款仿造及瓷款識別

   一般而言,廠家名氣越大,其產品款記越有可能被仿造。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即使歐洲最聲名顯赫的瓷廠,一度也曾靠仿造他人瓷器起家。例如,18世紀邁森瓷廠製作的帶有東方人物圖案的瓷器,幹脆就仿造中國或日本瓷器的款記。19世紀德累斯頓很有名氣的藝術家赫勒納·沃爾夫鬆(HelenaWolfsohn)等人,也是仿效邁森瓷器進行裝飾,甚至因擅用邁森皇家瓷廠款記而遭起訴。當然,在今天由赫勒納·沃爾夫鬆仿製的帶有花押“AR”款文的瓷器仍有很高收藏價值。有意思的是,當年德累斯頓熱衷於仿造邁森,而在過去的100年裏,德累斯頓的作品又被其他地方仿得不亦樂乎。

       可以說,18世紀前半期的邁森瓷器值得信賴,因為早在1720年邁森瓷廠就通過特殊標記,向顧客作出產品信譽保證。仿造款記的瓷廠大多建於19世紀,因為當時新富們發現了瓷器的收藏價值,這與18世紀極其昂貴的瓷器隻屬貴族階層特有截然不同。隨著瓷廠越建越多,瓷器款記顯得更為重要。較之手工描繪的款記,刻印或蓋印的款記模仿得要少一些,因為手工繪製的款記本身具有不確定因素。

   目前,在國內鑒定歐洲瓷器價值,除觀其胎質、釉色和裝飾外,主要依據瓷款辨別廠家和年代。由於國人曆來輕洋瓷,所以市場上除發現有仿製粗糙的荷蘭代爾夫特瓷和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瓷外,尚未發現有專門仿造歐洲古瓷的。因此,一般根據款記而識別歐洲古瓷的年代和廠家的方法比較可靠。
 
   要想掌握辨別歐洲瓷廠標誌的技巧,首先要全麵了解瓷款,可以借助這方麵的專門出版物,也可利用現代發達的網絡技術。幾百年來,歐洲大小瓷廠數以千計,各種瓷器款記數量頗為可觀,專門介紹和研究瓷款的書籍也不少,筆者所知年代較早的有1930年洛杉磯波登出版社出版的威廉姆·切弗斯《歐洲和東方陶瓷上的標記和花押文字》。近年的有1997年美國阿特格蘭出版社出版的羅伯特·朗特金《1710年以來的德國、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瓷器款記》,收集了3300個瓷器款記和1300家瓷廠和裝飾者,並收錄650個容易與德國、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瓷廠混淆的美國及歐陸瓷廠的款記。2003年倫敦拜瑞和簡金斯出版社出版的喬弗瑞·戈登《英國陶瓷款記百科全書》,則收集了4516條從1650年至今的陶瓷廠家款記和詳細資料。筆者曾用過一本英國出版的瓷器款記手冊,雖所錄款記並非最多,但按類區分排列的編撰方法,查找方便實用。

    4、依款識器實例二則

    曾有國內藏者來信或來電谘詢英國瓷器款記,據其描述,我查找了有關瓷款資料,認為像位於英國斯塔福德郡漢雷鎮的JOHNSONBROS有限公司的產品。該公司建於1883年,現已歸入英國著名的韋奇伍德公司。這家瓷器公司的款記有幾種:“JOHNSONBROS”字樣上有王冠圖案,下有“ENGLAND”字樣的款記,自1913年以來使用;王冠上有“ROYAL IRONSTONECHINA”字樣,下有卵形盾徽,左右各立獅子和獨角獸相守盾徽,並有“JOHNSON BROSENGLAND”字樣的款記,為1883-1913年使用。而藏者詢問的王冠上有“ROYAL SEMIPORCELAIN”字樣,下方有“JOHNSONBROS”字樣的橫幅旗標,旗標下有“ENGLAND″字樣的款記,則自1900年起使用。所以可以認定,詢問者所藏瓷盤為英國JOHNSONBROS有限公司1900年以後的產品。

   筆者曾見過一套頗有意思的德國阿爾特瓦沙公司的歐洲桌用瓷器,約60多件,包括餐具和咖啡具。其中一隻咖啡杯與其他幾杯器型和花飾完全相同,細看發現尺寸略小,胎質稍薄,底款有明顯差異:整套器具的款記為字母“C.T.”中間繪有鷹紋,下方有“TIELSCH-ALTWASSER”字樣,其下為數字“35”,再下是“DeutscheWare”(意為“德國瓷器”);那隻略有差異的杯子底款最上為鷹紋,其下為字母“C.T.”,下為“ALTWASSER”,再下為“Germany”,最下麵是數字“2849”。顯然,前一款年代較早,後一款時間晚些,因為“Deutsche”(意為“德國的”)一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使用,戰後則用“Germany”(德國)。看來這套瓷器為20世紀早年生產,後藏者因杯子破損而補購同一廠家同類瓷杯,雖模具相同,但時代不同,瓷廠合夥人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款記不同,廠名有差別,國家的名字也有了變化。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