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索羅斯和羅傑斯:一對戰友的絕密分手檔案 zt

(2009-04-11 20:35:57) 下一個
在華爾街最激情燃燒的歲月,索羅斯遇見了羅傑斯。

在充滿著陷阱與機會的美國金融市場,這對投資大師聯手演繹了華爾街最成功的傳奇之一。但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雙方的決裂,而分手20多年來,雙方對決裂原因都諱莫如深。

4月初,吉姆·羅傑斯為授權中國作者楊青寫的官方傳記《水晶球》來到了中國,其和喬治·索羅斯之間的合作與恩怨開始揭開謎團。

閃耀雙子星

1970年美國股市崩盤,華爾街氣若遊絲。20世紀60年代接管了華爾街的“80後”正遭遇成長的煩惱。這批擁有名牌商學院背景、狂熱投資熱情的新一代基金經理人和證券分析師不斷被金融局勢所折磨。

29歲的羅傑斯也在頻繁更迭的東家中尋找職業發展方向。當他撞到ASB公司時,遇見了索羅斯,他和羅傑斯在投資理念上非常趨同,兩人很快開始合作,1971年羅傑斯在ASB的“雙鷹基金”任投資分析師和索羅斯的助手。

那年,索羅斯41歲,按中國人的算法,正好大羅傑斯一*,是同一個屬相。

二人一聯手即創造了非凡業績,不能不說相逢是緣分。

1973 年,二人合夥創建“索羅斯基金”,後改名為“量子基金”。上世紀70年代上半期,正是冷戰的第二階段,美蘇軍備競賽。羅傑斯敏銳地嗅到一個即將井噴的行業,他熱血沸騰地對索羅斯說:“我發現了一條以前從未關注的大魚——軍工業。”而當時,一個擁有美國國防尖端武器核心技術和超強研發能力的行業,股價卻不超過2美元。1974年,“索羅斯基金”建倉國防股,結果當然是收獲了巨額回報。

二人分手多年後,索羅斯還常說“在量子基金,吉姆最重要的構想是第一個發現了國防軍工股。當時沒人注意到這個領域。”這樣發現性的案例頗多。

如果二人有什麽共同點的話,那就是卓爾不群。索羅斯曾尖銳批評“華爾街大部分證券分析師不過是公司管理層的傳聲筒,很少揭露有價值的東西”。

這一點索羅斯和羅傑斯觀點出奇的一致:他們從不相信華爾街的分析師,更不看他們的投資報告。他們隻相信自己的判斷。

依據獨立思考帶來輝煌業績的“索羅斯基金”成了業界追捧的明星。20世紀70年代,這對黃金搭檔幾乎成了華爾街不敗的神話。“量子基金”10年間投資回報率為4200%,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僅上漲47%。

相忘江湖

被媒體譽為“雙子星”的絕佳組合卻最終不得不分開閃耀。

變故始於1979年,二人的人生觀發生了嚴重的分歧。這年年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索羅斯,指控他操縱股市。

《水晶球》裏這樣記述:羅傑斯力主索羅斯一定要和SEC對簿公堂。但索羅斯說,“我準備簽署《同意判決書》。對不起,吉姆,有件事我得告訴你,事實上我確實這麽幹了!”羅傑斯驚呆了。隨後,有關索羅斯涉嫌不端交易的傳聞接踵而至。

羅傑斯去意已決。這一年,算是“量子基金”最風光的時候,基金規模達到3.81億美元,如日中天。在索羅斯看來,羅傑斯這個時候選擇離開無疑是中途撂挑子。憤怒的索羅斯拒絕兌現羅傑斯多年的合夥人股份和“量子基金”的利潤分成。羅傑斯則動用了律師要“拿回屬於我的東西和我的錢”。

一對親密戰友間的裂痕已再難彌合。

時間過去了20多年,又一次大危機席卷全球,《索羅斯帶你走出走出金融危機》毫無意外地暢銷著,羅傑斯也忙著宣傳自己的《水晶球》,各自享受著指點全球金融市場的成就感。

《水晶球》中文版的作者楊青說:“29年來羅傑斯從未和索羅斯說過話,也從未見過他。”

4月8日,麵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提問,羅傑斯仍然不願過多提及索羅斯,隻是表示,“他更擅長交易,我更擅長研究。”

索羅斯頗具哲學思想。他的投資哲學認為:人的行為和經驗不具有傳播性,隻有借鑒性,索羅斯隻寫投資哲學,而不寫投資方法。

羅傑斯則很願意與大家分享他的投資經驗。他告訴人們的都是一些未來10年甚至20年有投資機會的領域。

但急功近利的中國股民恨不能這個點石成金的投資聖手所言最好馬上兌現為收益。羅傑斯因此招致非議。

一個證券分析師的話或許能概括羅傑斯眼中的索羅斯:“索羅斯很和善,但他不是朋友。”(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