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堂哥在多倫多大學上了四年,在外邊和同學合租了四年,偶爾會來我家過周末。大一的時候來的勤點,後來幾乎不怎麽來了,年輕人不願意受約束,可以理解。今年暑假回國探親,回來後打算繼續讀研究生在他媽媽的勸說下,同意搬過來住我家裏。前兩天幫著他把行李拉過來,本以為一個學生,平時不怎麽做飯,每次到我家也基本上那麽幾件衣服。可是,這一搬不要緊,居然前後拉了4趟,才把東西都搬過來。當然我的車也不是很大,轎車。
今天就說說衣服吧,他這次回去,那邊國內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一家,姑姑等全都準備迎接這個出國5,6年的大孫子(外孫子,侄子)了。媽媽一遍一遍的囑咐,什麽都不要帶,連換洗的衣服都不要帶。聽這話的意思,就是一下飛機,馬上就去置辦新行頭了。在加拿大的衣服都太土,回去無法見人了。可是事實呢,拉回來的4車東西,很多都是他的衣服,有些衣服看上去沒怎麽穿過。我收拾到手軟,大概看了看,羽絨服和棉服總共就有8,9件,秋褲十多條........我突然就想起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的樣子,外地的同學還有兩件行李,本市大概就是一床被褥,加個洗臉盆就齊活了。分配到單位,分間宿舍,也是這麽點東西,哪兒還有專車拉4趟的。當然時代不同了,進步了嘛。可是一個沒有踏入社會的學生真的需要這麽多件衣服?這些衣服哪怕再穿四年也夠用了。可是我們就是覺得還不夠,還得買買買,直到家裏放不下,那麽怎麽辦,好辦,換大房子,一個車夫妻倆不夠開,再買一輛。往好點想,刺激了消費,促進經濟了,往壞了想,地球早晚有一天放不下這麽多東西了,就像我們自己的家裏放不下太多東西一樣。
所以,今天我上班說,我打算三年不買衣服了,為環保做貢獻,同事說你堅持不了,一個月還差不多。其實呢,我自己的衣服真的不算多,有些衣服一年也不怎麽穿,可是不舍得扔。我們就是這樣,家裏放著一堆衣服,可是臨出門總是找不到合適的衣服,於是就不停的去買。再想想,除非我們是那些需要站在聚光燈下的人,普通人穿的怎樣,有人注意到嗎,有人關注嗎,還不是女為悅己者容。那麽我就下個決心,盡量穿那些衣櫃裏的衣服。雖然3年堅持不到,可是起碼減少消費。反正年紀大了,隻要幹淨整潔,自己過得心理這一關就好。好好想想,我們大部分人的衣櫃裏的衣服足夠讓你3年不買衣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