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敢言媒體《炎黃春秋》月刊的總編輯楊繼繩7月1日正式離職。他的兩封辭職公開信星期三在網絡曝光。公開信稱,上級官員曾多次催促他離職,以及過去五年該雜誌社向廣電總局報備文章的80%都不獲準發表或沒有下文。楊繼繩星期四表示,當局曾對他打招呼不要發表上述公開信,他也作出了相關承諾,但不知是誰把公開信對外披露。
著名政論月刊《炎黃春秋》因受到中宣部的幹預,去年以來,遇到各種阻力,先是被強製變更主管單位,後又接《警示通知書》,指其刊登的文章違規,甚至要求稿件送審等,導致多人辭職。總編輯楊繼繩在7月1日離職前,寫下了《致炎黃春秋社委會和全體讀者的告別信》和《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最後陳述》兩封公開信。他在寫給炎黃春秋社委會和讀者的告別信中稱,退出《炎黃春秋》雜誌社,並表示“李銳、杜導正兩位前輩和社委會對我一再挽留,我思考再三,還是決定離開。在這裏,向在《炎黃春秋》合作多年的朋友們告別,也向百萬熱心的讀者告別”。
楊繼繩星期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時稱,他接到上級通知不得接受境外媒體采訪,但承認公開信出自他本人,卻不是他公開發表:“喬龍,我想跟你說兩句話,第一句話,新華社不讓我跟外國記者談話,所以我不能說。第二句話,這兩封信不是我故意發的,不知道怎麽傳出去了,原來我還沒有寫完,就有相關人員就知道,跟我打招呼,約談,不讓我發表,我當時承諾不發表,誰發表的我不知道”。
作者按:2015年7月1日,我將離開《炎黃春秋》總編輯崗位。離職前寫下了《致炎黃春秋社委會和全體讀者的告別信》和《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最後陳述》。現以公開信形式發表。
炎黃春秋社委會:
從2015年7月1日開始,我將離開《炎黃春秋》總編輯崗位,並退出《炎黃春秋》雜誌社。李銳、杜導正兩位前輩和社委會對我一再挽留,我思考再三,還是決定離開。在這裏,向在《炎黃春秋》合作多年的朋友們告別,也向百萬熱心的讀者告別。
我離開《炎黃春秋》有三個原因,一是我已經75歲了,又有多種疾病,難以承擔總編輯這個沉重的負擔。第二個原因是4月10日新華社三位局級幹部代表社黨組找我談話,用黨的紀律要求我立即退出《炎黃春秋》。顯然,這不僅是新華社黨組的意思。我不能讓新華社的領導人為難。第三個原因,去年四季度,總編輯、兩位輪執主編和網絡主編四人同時辭職,社委會讓我擔任總編輯,重組編輯部。我不得不臨危受命。但我承諾隻幹半年。現在,半年已過,新組的編輯部運作良好,編輯工作已走上了正軌,我已經完成了社委會交給我的任務。我要兌現承諾,決不戀棧。
《炎黃春秋》是一家講真話的雜誌。多年來,它匡正了不少被歪曲的曆史,揭露了很多被掩蓋的真相;它通過還原曆史本來麵目,總結經驗教訓,為推動中國進步盡了一份力量。因此,《炎黃春秋》得到了百萬讀者的熱心支持和高度讚揚。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炎黃春秋》還原曆史真相,害怕真相的人難免有些恐懼。因此炎黃春秋經常遭到少數人的謾罵和攻擊。謾罵、攻擊沒有使《炎黃春秋》退卻半步。
我在炎黃春秋擔任副社長12年了,要離開這裏真有一點難以割舍的情懷。不過,我相信,我離開後,《炎黃春秋》還會按原來的編輯方針繼續辦下去。去年四季度,《炎黃春秋》四位台柱同時辭職,編輯部麵臨崩塌的危險。雜誌社很快就重整旗鼓,在這以後出版的雜誌更受讀者歡迎。這說明,《炎黃春秋》有很強的再生能力,能夠承受沉重的打擊,因為它有強大的民意支持。我對《炎黃春秋》的前途持樂觀態度。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種情況的出現。新聞出版和廣電總局向《炎黃春秋》雜誌社發出的《警示通知書》是4月10日;新華社三位局級幹部找我談話,讓我退出《炎黃春秋》,也是4月10日;幾家極左報刊和網站,以姚文元式的文風,對《炎黃春秋》發起集中攻擊,也是在這個時候。這不是巧合。時局變幻莫測,也許在將來某一天,在反對力量的壓力下,《炎黃春秋》不得不玉碎。玉碎不是毀滅。“縱死猶聞俠骨香”,它24年的曆史,已經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記憶,將會在中國報刊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我堅信,中華民族對社會進步的追求是扼殺不了的。一家雜誌被迫關門,會有更多同類的雜誌產生。
炎黃春秋始終凝聚著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識分子。他們為理想而奮鬥,很少有個人的利益追求。在國內外影響如此之大、被列入報刊五十強的雜誌,竟然沒有獨立的廣告部,這是沒有利益追求的一個佐證。有人說炎黃春秋雜誌社某人有多少股份,某人持大股,對這種謠言,我隻能付之一笑。
感謝社委會和全體編委對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謝廣大讀者對我的信任和支持。
朋友們,讀者們,再見了,讓我在這裏向你們致以謝幕式的鞠躬!
楊繼繩
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