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互搏

舍己從人,必勝之道。
個人資料
正文

ZT 太極十三勢

(2022-06-28 07:11:37) 下一個

太極十三勢,你還在一招一式地對拆著用嗎?難怪會動輒受製於人

太極拳最根本的在於“變化”:當捋法不好用的時候,可以馬上變為擠法,也可以變為按法,也可以變成上下相合,還可以變換步法等等。“一動無有不動,挨著何處何處擊”,學要學得牢,用要用的活,即是無招勝有招。

王宗嶽將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稱為太極十三勢,成為太極拳的基本要素。我經常與學生講:太極拳,不管是24式,還是108式,抑或更多、更少的拳架,都離不開這十三勢,也就是說太極拳招式的設計,都是根據這十三勢進行接招和破招的。練拳和試驗基本上也是按這些預設的前提進行的。所以形成一個奇怪的現象:同門之間的試驗都比較好,一旦跳出這個圈子,就捉襟見肘了。除了功夫沒練到之類的借口外,還有一些原因鮮為人知。

太極十三勢,你還在一招一式地對拆著用嗎?難怪會動輒受製於人

洪均生先生指導弟子李宗慶先生捋、挒法

那就是在練拳過程中,一般是按拳架的招式如何捋、如何掤等的方式進行。而實際之中,即便是按太極拳的方式實驗,不太熟悉的人之間是不會按設計的式子配合,往往是捋的時候對方或進或擠,甚至頂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捋的動作都難以繼續了,更何況稍激烈一點的對抗呢?如果連續幾個動作都做不成,那麽基本上就等於練了多年的拳,一點也用不上。這種情況,屬於過於拘泥於門派中定義的太極十三勢或者招式,而不知如何靈活應變

洪均生先生常說:“陳師(陳發科先生)常說,太極拳怎麽用就怎麽練”、“這套拳沒有一個式子是空的,都是有用的”。前文已經講過:不管一套太極拳有多複雜,都是圍繞十三勢設計的。因而對洪均生先生的這句話應該有這個認識太極拳練的是十三勢,也應該按十三勢去用,靈活的運用!當捋法不好用時,可以馬上變為擠法,可以馬上變為挒法,也可以馬上變為按法,也可以變成上下相合,還可以變換步法等等,怎麽方便怎麽來,總之要做到“一動無有不動,挨著何處何處擊”。學要學得牢,用要用的活,隻有能將十三勢練至貫通的練法,才是有益的,才是無招勝有招。

因而太極拳最根本的在於“變化”,因敵變化,而變化的方法則是纏法

太極十三勢,你還在一招一式地對拆著用嗎?難怪會動輒受製於人

洪均生先生向徒孫楊爽(楊師小女)傳授纏法

我經常給學生舉的例子:學太極拳如同讀大學,四年了要學幾十門課,但工作的時候一門課都用不上,但每一門課又都用得上!每門課都可以看作一個或多個招式,就看你如何融會貫通!

陳鑫講:“因敵變化示神奇”、“雙方都到了九分九厘,勝負隻在一厘之間”。機會稍縱即逝,如果還停留在單一的掤、捋、擠、按等的思維之中,而沒有宏觀認識,沒有融會貫通的能力,等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練太極拳是沒有意義!

當你練拳有幾年了,卻動輒受製於人,或者學的式子很難用得上,除了考慮有沒有下工夫外,更應考慮的是有沒有“因敵變化”!

太極十三勢,你還在一招一式地對拆著用嗎?難怪會動輒受製於人

洪均生先生金剛搗碓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