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貼都是紙上得來。紙上得來也就是紙上談兵,有可能像趙括一樣:三十萬大軍全部被敵人坑殺活埋。
要想絕知K線運動的規律,還需要反複的操作,也就是要躬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
《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注釋:
示:訓示、指示。
子聿(yù ):陸遊的小兒子。
學問:指讀書學習,有做學問的意思。
遺:保留
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不遺餘力、竭盡全力。
少壯:青少年時代。
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始:才。
紙:書本。
終:畢竟。
覺:感覺,覺得。
淺:膚淺,淺薄。
絕:完全 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行:實踐。
躬(gōng)行:親自實踐。
翻譯:
古人做學問總是不遺餘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斷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自己親身的實踐。
譯文1:
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青少年時肯下工夫到老才能有所成就。
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身實踐。
譯文2:
古人做學問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時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究還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須親自通過實踐才行。
蘊含道理:
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麵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bó)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依靠親身的實踐。深理解。隻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賞析:
這首哲理詩,意境深遠,餘味無窮。詩的前兩句,講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隻有少年時加倍努力,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無遺力”,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老始成”闡明做學問應當持之以恒的道理,強調“少壯工夫”的重要性。學子要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拚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詩的後兩句,談從書本得來的知識比較淺薄,隻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終覺淺”,是說僅有書本知識遠遠不夠,那隻是學習的很小、很淺的層次。“要躬行”的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知行統一,書本知識要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升華,變成真才實學。